前言
東南亞的誘惑 大國博弈下的區域協作
對於香港人,甚至對生活在海峽兩岸各地的朋友來說,東南亞都是既陌生,又多少有點淵源的地方。自詡為「亞洲國際都會」的香港,其九所大學裏只有城市大學和教育大學開設「亞洲研究」課程,香港大學的「亞洲研究中心」也早已被裁撤。面對劇變中的東南亞,香港人真的有能力去理解嗎?東南亞是現時世界經濟增長最急速的地方,東盟經濟正以年均5.2%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30 年,ASEAN 的GDP 將達到6.6 萬億美元,成為僅次於美國、中國和歐盟的全球第四大經濟體。隨着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的推進,香港與東南亞經濟往還勢必增加,但香港人真的了解東南亞嗎?
東南亞地區,是冷戰美蘇對決的前沿,長達二十年的越戰是冷戰的重要分水嶺。香港與東南亞諸國分享着共同的記憶,同時面對「冷戰」「內戰」的遺緒。時間或長或短,「雙戰結構」在東南亞各國內的終結多伴隨着大規模的屠殺、清洗,爾後的經濟成就都建築在血債之上。而香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同樣出現了1956 年的「雙十暴動」、1967 年的「六七暴動」。也是在「六七暴動」後,香港才實現了經濟起飛。香港和東南亞各國都分享共同的苦難、共通的歷史經驗。
經歷了苦難,東南亞各國都或多或少在二戰後進行了政治、經濟的轉型,總體而言政治往民主化走,經濟上往自由化、全球化走。這個過程有歷史回潮,也有意外,我們更不能因此斷定歷史已經終結,但到目前為止,這個方向大體上仍在延續。這條路自東南亞國家民族獨立以來,走了數十年。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樣地東南亞的經濟奇蹟也不是一天成就,當中自然經歷了許多歷史的偶然與歷史的必然。這漫長的過程裏,既有歷史綿延不絕的肌理,也有許多突發的政治意外事件,讓歷史巨輪忽然轉彎。我和黃杰都是九十後的青年寫作者,不揣淺薄,希望通過這本小書,將東南亞國家面對政治、經濟轉型裏的關鍵時刻、轉型之路約略談個梗概,以助讀者對我們身邊的東南亞地區有基本了解。
就在過去不久的2020年,印尼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已超越了傳統歐洲工業強國德國,東盟內部貿易額已和歐盟看齊,世界未來的經濟增長引擎就在亞洲,準確來說就是東南亞。在這篇緒論裏,我們有必要談談地理上的「東南亞」是怎樣的概念,如何影響我們對該地區的思考,更讓我們看清東南亞區域整合面對的困境。
地理名詞決定眼界
地理既是描述性的(descriptive),也是規範性的(normative),既包含地形參數、經緯度、氣候等客觀因素,亦有地理命名、區域劃分的人為觀念,後者大多基於豐富的歷史文化、歷史脈絡,而理解這些名詞背後的概念,則更容易理解世界對東南亞地區的刻板印象。
東南亞在中國的封建王朝時代就被稱為「南洋」,這無疑是中國中心的看法。在自然地理上,東南亞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半島(也稱東南亞大陸),另一部分是群島。在本書裏,我們主張使用「東南亞半島」(Southeast Asia Peninsula)、「東南亞群島」(Archipelago of Southeast Asia)來分別稱呼東南亞的半島、群島部分。這乍看起來沒甚麼特別之處,但在華文世界裏還是慣用「中南半島」「馬來半島」這一套充滿文化意味的詞彙。
東南亞半島與群島
東南亞半島,即華人熟悉的中南半島,又或者民國時期所慣稱的「印度支那半島」(印支半島),範圍主要包括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五國。如今在英文學界多半使用「東南亞大陸」(或大陸東南亞,Mainland South East Asia)指代這片區域,民間一般仍使用「印度支那」(Indochina)來稱呼。而印度所在的半島,則一般被稱為「南亞次大陸」。相較於亞洲大陸,東南亞半島無疑小了太多,比起「南亞次大陸」則更小,用「東南亞半島」較能作概念區分,又不帶偏見。
至於東南亞群島,現時學界慣稱「海洋東南亞」(Maritime SouthEast Asia),民間則通常使用「馬來群島」(Malay Archipelago),指代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新加坡這片「群島」。前者概念較不清晰,後者則牽涉「馬來性」問題——菲律賓人恐怕不太認為自己屬於「馬來文化圈」。使用「東南亞群島」相對沒有上述問題,也能指出這片區域群島的自然地理特色,因此較為客觀,也不容易招來反對。但在使用之前,有必要逐一清楚解釋上述涉及東南亞的地理概念,讓讀者了解背後的文化意義。
中南半島與印度支那
先說東南亞半島,「印度支那」的稱呼早於「中南半島」出現,很早就是中文世界對該地區的稱呼。「印度支那」原是法語「Indochine」(英:Indo-China),意指「印度化的中國」或「印度與中國之間」,不論如何都具有「東方主義」的色彩。住在當地的人仔細想來,必然覺得奇怪,不明白自己哪裏「印度」,又或者哪裏「中國」了。若說他們信佛教而類近印度,則上座部佛教在印度幾近灰飛煙滅,反而在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地非常繁盛。總之,「印度支那」是西方早期殖民者「想當然」的稱呼,當時的人們地理認知有限,只知中國、印度,而不知這片土地,因此使用這充滿文化偏見與殖民思維的稱呼。
至於「中南半島」照字面而解就是「在中國以南的半島」。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國出於抗日民族主義的需求,認定「支那」具有貶義,因此在民國監察院院長于右任倡議下,把「印度支那」改為「中南半島」,結果就變得具有「中國本位主義」。如果東南亞諸君曉得漢文,了解「中南半島」的意涵,無疑心裏更不是滋味。
馬來群島與努山達拉(Nusantara)
再談東南亞群島。在人類長期的歷史發展裏,水路的貿易溝通都較陸路發達,東南亞也不例外,南島人(Austronesian peoples)在上古時期就能以獨木舟縱橫西太平洋,東至夏威夷,南至澳紐,西至南印度,北至台灣島、日本和中國東南沿岸。時至今日,從馬來西亞到印尼,馬來語都是官方語言,更可見群島世界商業活動、民間往還的密切。因此,在馬來文化裏,群島世界有着自己的文化概念,東南亞群島被稱為「努山達拉」。古爪哇語中,nusa(島嶼)和antara(之間)是「努山達拉」的字根,由此可見「努山達拉」就是「群島之間」的意思。
在西方早期殖民時期,東南亞群島就被稱為「東印度群島」,與「Indochina」一樣,西方人要通過印度這個概念來理解印度以東的世界,以致遠在加勒比海的諸島,在當時也被稱為「西印度群島」。如今西方世界則多用「馬來群島」的稱呼。西方的「馬來群島」概念繼承了「東印度群島」的泛指問題,把菲律賓都納入了「馬來」當中。馬來人既是南島人的後代,更吸納了自南亞次大陸移民過來的穆斯林,兩相融合,才構成了現代的馬來民族,伊斯蘭教與馬來人已然密不可分。但菲律賓群島上不但甚少人使用馬來語,多數人更信奉自西班牙傳來的天主教。在去殖民地化的獨立運動之後,菲律賓也沒有把源於西班牙菲利普二世的國名去掉。
巴爾幹化的憂心
光是有關東南亞的地理名詞就如此複雜,其內部矛盾更可想而知。筆者曾因此請教東南亞的學者,東南亞各國本土語言當中,有「東南亞」這個概念嗎?問了幾圈,居然發現沒有。也就是說,東南亞列國當中,只有通曉英文、收入接近中產階層或以上的人,才對東南亞具有概念,也才有基本能力了解「東南亞區域協作」(Regional Cooperation)所為何事。RCEP、CPTPP更是只有極少數的精英才能了解的,多數群眾只是像普遍的香港人一樣,對此一知半解而已。
東南亞的區域整合是脆弱的,但前景美好。正因為前景美好、潛力豐厚,更引來列強的虎視眈眈。稍有不慎,就可能面對區內的分裂、相互攻伐,也就是政治學上所說的巴爾幹化(Balkanisation)。
「巴爾幹化」在政治學上是指一片廣大地區分裂成為較小地區或國家,這些國家之間還關係緊張,經常處於對立局面。20 世紀初的巴爾幹半島素有「歐洲火藥庫」之稱,巴爾幹列國各自支持不同軍事聯盟,最終大塞爾維亞主義者刺殺了併吞波斯尼亞及黑塞哥維拿(Bosnia and Herzegovina)的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如今東南亞形勢複雜,頗有當年巴爾幹的味道,若為大國博弈利用,有可能面對「巴爾幹化」危機。
東南亞十國在當今世界,戰略意義非同小可,大國的戰略規劃都把東南亞視為必不可缺的一環:中國的「一帶一路」議、美國的「印太戰略」、印度的「東進戰略」以及日本的「自由與繁榮之弧」都把南海和東南亞視為各大國競逐的疆場。這很類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巴爾幹半島,小小的半島,承載了塞爾維亞與俄羅斯的「泛斯拉夫主義」、奧匈帝國擴張的「泛日耳曼主義」,最終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東南亞各國自中世紀以來就有領土紛爭,美蘇冷戰格局中的熱戰造成死傷更是不計其數。越南素有統一「法屬印度支那」的夢想;印尼蘇卡諾年代也曾經有統一「馬來世界」(音譯即「努山達拉」)的行動,意圖將馬來西亞、泰南、菲南群島、新加坡島、汶萊和東帝汶等地混一,建立「大印尼」。歷史上,中南半島上的泰國經常與柬埔寨(高棉王國)、越南、緬甸混戰,領土疆界極其混亂。就在不到十年前,泰國、柬埔寨圍繞柏威夏寺附近地區尚有邊境衝突發生。東南亞之內,印尼的亞齊獨立運動、馬來西亞的砂勞越分離主義也從未平息。
東南亞宗教多元化,長期存在領土紛爭,如今各大國對該地區利益虎視眈眈,若區內的領土問題、獨立問題以及人道問題觸及列強利益,輔以各國本身「政治對沖」的國家利益,就有可能危及區域合作的成果,甚至演化為戰爭,將大國牽扯進來,變得「巴爾幹化」。
東南亞的政治、經濟轉型之路殊不容易,付出許多血淚代價,在展望未來豐厚經濟增長潛力的同時,更要警惕「巴爾幹化」的可能。回想起萬隆會議、不結盟運動的初心,東南亞諸國沒有必要為大國競爭流血又流淚,如同佐科威在G20 峰會上所說,東盟各國不會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也不希望中、美強迫東盟選邊站。香港人要在東南亞從事經濟活動,必須理解東盟各國對於大國博弈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