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只要人類存在,就永遠也離不開溝通的問題。有道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自然本無意義,而意義是人類理性判斷的產物。萬物溝通自然發生,無需意義。人的溝通則是例外,對於人類,溝通行為本身可以轉化成意識層面的解讀,並由此產生對於個人和團體自身而言的特殊意義。書籍藉由文字產生、表達並傳遞意義,因此,本書也只針對產生意義的溝通來探討,也就是與人相關、與人的意識相關的溝通行為。
通常我們所說的溝通,是相應於英文Communication 的中文翻譯,既不只是單向的傳意,亦非狹義的個人交際,更不是廣泛的傳播,而是主客體之間的雙向意義上的意識交流。正如中文字面所顯示,溝通首先是要「通」,這是目的,而且體現了個人意識層面的某種努力。缺乏了人的意識參與,溝通就無所謂有無意義。所以,一提到溝通,通常都是指向人的溝通,有主體和客體共同參與,有個人也有群體。群體由個人構成並代表團體成員的整體意識,建立在個人意識的基礎上因而更為複雜和常變。雖然溝通的探討常關於人際溝通和社會團體溝通,但其實不僅限於此,而是指以人為主體參與的意識交換的過程,在超過一人的溝
通行為過程中,主體的角色也會是多向性的,可以相互轉換。
人與世界,人與家庭與社會都離不開溝通。溝通構成了生活。溝通來自無意識,是一種自然需求,一旦轉化成意識,就產生了目的,產生了對自我和他人不同意義的需求碰撞,形形色色的社會問題也由此產生。我們生活中絕大多數的煩惱和病態,都來自於社會性的溝通問題。個人是主體,而他人對於自身而言也是主體,主體的意識碰撞衝擊因而不可避免。溝通障礙的表象問題,例如如何使得溝通順暢,如何預判而不出錯,是溝通的基本難題,但並非本質。對主體而言,他者皆為客體。主體和他者的主體性爭奪話語優先權,從而產生衝突,如何達成妥協和平衡,才是根本性的問題。「他者即地獄」,也許存在主義者薩特的名言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溝通無處不在,既可以是個人層面的,也可以是團體的。沒有溝通,社會無法存在和發展。社會也為溝通提供舞台,人既是主體也是媒介。人構成社會,人類社會結構越複雜,其溝通的方式和形式也就越是千變萬化錯綜複雜。現代工商文明正是由於其結構的複雜性和多變性,迅速吞噬並取代了相對簡單的農耕文明,也因此使得溝通的手段和問題呈現出多樣性和複雜性。溝通要轉化成意識,需要經由個人的感知和認知來完成。先從個人的認知出發,逐步超越個人的範疇,進入與他人與社會溝通的多維溝通層面,最終構成了我們所看到和認知的世界。小社會到大共同體,國家到國際,歷史、現在到未來,一樣是人類溝通的舞台和產物。這一切離不開人的認知和思想,改變世界的不是科學,不是生產力,而是從個人的思考燎原而成的思潮。這一切,離開溝通就不可能實現。
人際溝通是主體之間意思的交換過程,而跨文化溝通只是人際溝通的一種複雜類型,是限定於不同文化背景的主體之間的互動和理解。意思交換的背後是意識和認知的轉化,其根本是來自於個人對於世界和社會的感知和主觀經驗。世界與人之間相互投射,從而得出對於外界的印象,而這完全是主觀的,但卻往往被誤認為客觀世界本身。因此,本書首先從個人的層面的溝通入手,討論人的感知和認知問題,這是因為感知和認知是個人層面溝通的方式和產物,從而為溝通提供思考和行為的依據。人的感知和認知是有其物種規定性和缺陷,更受到個人條件背景和群體文化的影響,因此雖有機制上的共性,但感知和認知的結果卻因文化和個人而異。然後,從個人的感知和認知的獨特性決定溝通必然存在問題的這一根源出發,進一步擴展到人際之間的溝通原理的究明,最後延伸到社會層面,共同體之間,不同文化之間,國與國之間的溝通問題,牽涉到文化特性、文化差異、文化認同、全球化和文化多樣性的辯證邏輯關係等等問題。本書的寫作思路從而由源頭開始,由個人開始,由小到大,來逐層討論溝通的基本原理和具體問題。畢竟,無論是哪種溝通,都要回歸到溝通的本質和源頭上來,才能真正理解溝通的現象。
要討論以上問題,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各種學科的基本問題,例如哲學、傳播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等等,都需要跨學科進行整合思考。尤其是在跨文化溝通問題上,尤為複雜。除了溝通基本原理之外,如何看待文化更是一個難題。「文化」這個詞本身就難以下一個具體微觀的定義,不同文化的內涵也同樣難以界定,更不用說共同體的問題,到現在仍是導致衝突的根源。這也導致,雖然文化差異顯然存在,但是文化之間的對比就只能籠統而言,而無法絕對來談。文化在範疇區分上,有大的群體文化,也有次文化和亞文化的小型文化。本書限於篇幅,無法具體到文化內部的分級討論,因此只能從異文化的大區分開展籠統的說明。在本書的章節中,除了注重溝通原理和文化差異之外,主要還對文化差異的孿生姊妹─文化認同現象,尤其是在中國現代身份認同的課題下進行分析,從多維度試圖對溝通的障礙深入解讀。相對於同類的溝通類書籍,本書的一大特點就是加入了對身份認同和文化認同的探討,因為跨文化溝通的一大障礙就是對自身文化的過度認同。但由於認同的問題,例如國家民族和文化的內部構成成分和認同感狀態,在具體世界各個國家情況都不同,無法用同一個模型和理論來統一說明,因此本書主要針對中國的現狀來探討。文化差異與文化認同問題,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問題,國家主權和地球公民,難民移民和少數族群困境等等,同樣是難有一個絕對的立場和角度,這是本書寫作的難度,要挑戰是不太可能的,但試著去理解和解讀也許會是一種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