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西蘭花,是因為我偶然讀到一件關於龐克天王伊吉.帕普(Iggy Pop)的故事。話說,如果在網上搜尋「伊吉.帕普西蘭花」(Iggy Pop Broccoli),你竟然會找到這位非常有型的歌手,上身赤裸而在頸上掛了一朵西蘭花的表演照。
龐克與西蘭花?這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是怎樣連結在一起呢?原來,伊吉.帕普十分討厭西蘭花,討厭到他要在演出合約裡面列明「承辦方要在他的更衣室準備一碗西蘭花」,好讓他可以在出場前把西蘭花扔進垃圾桶,以作自我鼓勵。久而久之,西蘭花給了伊吉.帕普一種討厭的驅動力。
這是我聽過其中一個最有趣的真人真事,也是一則非常好的比喻。因為討厭,所以拖延,但若然我們有方法將討厭的事轉化成行動力,那麼,我們大概可以成就任何的事。這本書,旨在與大家一起尋找這轉化的方法。
繼《學做龍蝦或騎象人:一名文藝工作者的生活學指南》一書之後,米哈進一步探討擺脫「拖延與懶散」的方法,將研習四十多本著作而來的筆記,寫成了「事業 - 靈感 - 身體 - 成長 - 效率 - 表達」六個部份,指引讀者思考如何成為更有行動力的創作人。
作者簡介:
米哈。作者。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博士,曾任該系助理教授(研究),現任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名譽副研究員、嶺南大學文化與創意研究院兼任副教授、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文學組別);現為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是日快樂》主持
著作包括訪談集《文藝勞動:香港創作人的工作與日常》、短篇小說集《在很久很久以前》、《佈道後的幻象》、《餡餅盒子》;散文集《學做龍蝦或騎象人》、《一件有益的小物》、《昨天喝了河豚湯》、《讓希望催促自己趕路》等等。
章節試閱
1
事業: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
有天,我讀到了一件趣聞,有報導引用了一份刊登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的研究,研究用上了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報告來探討基因的天才因素,而報導宣稱:貝多芬的音樂天賦不高。
研究提到的「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多基因指數」、「多基因評分」等等等等概念,我完全不懂,但我至少看懂了一個重點,也是這段趣聞扭曲了研究原文的重點:研究不在於指出貝多芬不是音樂天才,而是要強調「DNA測試無法給予某位孩子最終是否會成為音樂天才的答案」。
我喜歡這個研究,純粹情感上的喜歡,因為它提供了一個起點,讓我堅持一個信念:沒有人知道自己是否天才,直至我們嘗試、行動、努力。
但,你有沒有害怕過自己怎樣做也不會變得厲害,又或者一輩子都證明不了自己有才,或得不到任何一種形式的成功呢?又說,如果我們終於會得到成功,為什麼成功還是未有到來呢?
文學史上,有一群極早成名的天才型作家,亦有為數不少大器晚成型的大師,例如亨利.米勒(Henry Miller)、松本清張、喬賽.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安妮.普露(Edna Annie Proulx)等等。
大器之可以晚成,有說是純粹運氣,有說是技藝隨著年月而終於到家,亦有說以上兩者皆是,即作者不斷練習,熟能生巧,而在技藝成熟時碰上了機遇,就此馬到功成。運氣之說,暫且不談,但「熟能生巧」一事是真的嗎?
《現在,發現你的優勢》(Now, Discover Your Strengths)的作者馬克斯.巴金漢(Marcus Buckingham)提供了一個答案:既是,又不是。所謂「是」,因為人的確需要努力才能獲得進步,但之所以謂「不是」,因為單靠後天努力,未必能達到完美。
在當下的教育、職場,以至不少生活學的書籍裡,大家經常提到以「修正自己」來提高效率和生產力。老師、上司和人生導師常常要求我們審視自己哪裡有錯、哪方面表現不佳,並以改善這些缺點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巴金漢認為,這樣的觀念讓人過度留意一個人的弱點,而輕視、忽視,甚至忘卻了自己的優勢。
巴金漢引用一項針對近二十萬名員工的調查,當中問到:「你可以在每日的工作中發揮所長嗎?」調查顯示,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員工「非常同意」可以做到。這樣說來,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的員工每天在崗位上正在進行什麼樣的事情呢?巴金漢說,他們大都在糾正自己的所謂不足。
原來,以人力資源的角度來說,絕大部份公司都會將資源放在處理員工缺點,提防他們犯錯,而非任人之所長,發展他們的優勢,何解呢?
撇開了管理上資源錯配的問題,其中一個解釋是:公司一般是保守的,傾向聚焦「損害控制」(Damage Control),即盡力採取措施將有可能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而非重視員工的潛能,以做到公司跳躍式的發展,更遑論發現員工的個人能耐。
作為一間公司,這樣的做法不算是錯誤,這是公司保障基業穩定的方法,但作為一名工作者、一個忠於自己生命的個體,尤其是一名文藝工作者,我們不應該被這樣的觀念左右自己的成長。
我們需要留意自己的弱點,但在資源有限的選擇取捨之下,我們更要花時間和力量去提升自己的強項,發揮個人的優勢。當我們過於執著自己的弱點,也就只會吸引其他人聚焦於我們的弱點。相反,當我們投入發揮自己的優勢,別人便會以此來標示你、記起你,想到你是「某某外語的高手」、「體魄強健的伙伴」、「有邏輯推理力的大腦」⋯⋯
話說回來,如果要一個人熟能生巧,我們便需要讓人置於他的優勢之中。在自己的優勢中進步,這才是邁向完美的方法。但,我們要怎樣找到自己的優勢呢?
巴金漢認為,所謂的優勢,是一種天性的關注力,是一種深入行為的邏輯。我們不一定能夠有意識的說出自己的優勢,但可以透過觀察自己的行為、分析直觀的反應來找出這個關注點。
舉例,當你的一名下屬跟你請病假,理由是兒子病了,你第一時間想到什麼呢?如果你即時由衷的反應是問候他兒子的狀況,這表示你是有同理心的人,善於關心別人;如果你立即想到要怎樣安排同事去填補請假者的工作,那你大概是善於危機處理的人。
巴金漢的意思是,我們即時的反應是誠實的,誠實告訴我們:我,最關心什麼呢?我們關心一件事物,不一定會成為那事物的專家,但若然這前提都不能滿足的話,它無論如何也不會成為你的優勢。
當我們覺察了自己的直觀反應之後,下一步要留意的是「渴望」。問一問自己:有什麼事情是我最想做到、學會、達成的呢?我是否有想像到自己要成為一個怎樣的成功人士呢?我可以怎樣做,才能夠滿足自己的成就感?
「渴望」是我們尋找優勢的指標,指示我們向什麼方向進一步尋找,而下一個指標是「快速上手」。當一個事物能夠成為你的優勢,它會暗暗給予你提示,那就是讓你比其他人更輕易上手,更快掌握到它的基本操作。
於是,我們會留意到,某些人很容易記得生字的發音;某些人嘗試兩三次就能享受在滑板上嬉戲的感覺;某些人不用看說明書,就可以本能一般操控各式各樣的電器。
各人有各人的優勢,分別只在於我們有沒有找到那是什麼樣的東西,並好好發揮和發展。透過追蹤自己的直觀反應、渴望,以及上手程度,你找到了自己的優勢與長處嗎?如果這個方法未能夠幫助你,那我們再聽一聽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之提議?
1
事業: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
有天,我讀到了一件趣聞,有報導引用了一份刊登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的研究,研究用上了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報告來探討基因的天才因素,而報導宣稱:貝多芬的音樂天賦不高。
研究提到的「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多基因指數」、「多基因評分」等等等等概念,我完全不懂,但我至少看懂了一個重點,也是這段趣聞扭曲了研究原文的重點:研究不在於指出貝多芬不是音樂天才,而是要強調「DNA測試無法給予某位孩子最終是否會成為音樂天才的答案」。
我喜歡這...
目錄
1
Career and Success事業: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
熟能生巧 - 長處 - 回饋分析 - 經營人脈 - 連鎖信實驗 - 聯繫人 - 人際行動計劃 - 打印機實驗 - 捷徑系統 - 免費派花 - 互惠原理 - 比較原則 - 海神號遇險記 - 匱乏規律 - 羅密歐與朱麗葉規律 - 用一下你的腦袋 - 理性 - 鐵粉與磁鐵 - 奧德修斯戰勝塞壬 - 熱忱的奴才 - 深度工作 - 大忙人 - 修道院式 - 職業規劃師 - 網上搜尋一下自己
2
Motivation and Inspiration靈感:為自己加一顆雞蛋
第二大腦 - 「CODE」方法 - 費曼核心清單 - 大教堂效應 - 廚房邏輯 - 「PARA」組織法 - 去蕪存菁 – Verum Ipsum Factum - 知識小部件 - 尋找靈感 - 投資自己 - 基本原則 - 不要輕信專家 - 帶著善意助人 - 內心歌單 - 過度思考 - 反轉你的舊唱片 - 後悔與遺憾 - 錯誤的訃聞 - 情緒投資組合 - 強韌心態 - 鞋裡的小石子 - 反向人與正向人 - 加一顆雞蛋 - 第一組老鼠 - 英雄式個人主義 - 踏實感 - 接受現實 - 穿上運動鞋 - 釋迦牟尼和耶穌 - 靜默與止息 - 同行的整體 - 創造力的敏感 - 將瑕疵成為亮點
3
Health and Nutrition 身體:每一個作品都是以身體換來的
生物駭客 - 先天操作系統 - 手段目標和終極目標 - 決策疲勞 - 日常自動化 -情緒進食 - 腸道微生物群 - 腦漏 - 減少果糖 - 獅子、狼、熊、海豚 - 什麼事也不做 - 無聊電話簿任務 - 自主休息 - 提防孤獨 - 集體孤獨 - 分心狀態 - 另一個觀點 - 心中的怪物 - 叫停老化 - 藍色寶地 - 多喝水 - Plan de Vida - 必須活下去
4
Personal Development 成長:你不是一個冒牌者
等待時機 - 生命任務 - 內心召喚 - 重新成為初學者 - 技能獲得的五個階段 - 不斷練習 - 欣賞自己 - 進步的意志 - 自卑的構成 - 我不夠好 - 個人羞愧與被動羞愧 - 錯不在個人 - 良好的伙伴關係 - 冒牌者症候群 - 完美主義 - 學習紀律 - 自己版本的成功 - 猶豫的代價 - 運動與睡眠 - 系統一與系統二 - 危機第六感 - 思想懶惰 - 促發效應 - 天真系統三
5
Productivity 效率:自我控制就像一塊肌肉
拖延症 - 不必害怕犯錯 - 雜念清單 - 養成新習慣 - 不靠熱情 – WOOP - 如果x,則y - 自我控制的短暫失敗 - 高度專注 - 學會拒絕 - 刻意練習 - 創意擁有權 - 迪士尼法 - 小而可行 - 不要用任務清單 - 時間管理 - 例行公事 - 垃圾時間 - 創業夢 - 業務核心 - 邊做邊學邊改善 - 壓力反應 - 我很興奮 - 有毒壓力 - 神經週期 - 三原則.五步驟.六十三天
6
Communication Skills 表達:別以為台下的人是豬
說話精簡 - BRIEF說話法 - 視覺學習者 - 話題終結者 - 積極聆聽 - 充足時間 - 轉移回應 - 支持回應 - 猴子見,猴子做 - 腦內小劇場 - 爬蟲類層 - 哺乳類層 - 理性層 - 內心的脆弱 - 問問題 - 關鍵對話 - 連結雙方的立場 - 放慢一點說話 - 三分鐘提案 - 認同你的點子 - 這是什麼 - 如何運作 - 你確定嗎 - 你做得到嗎 - 失去一切 - 二十五句說話 - 語言魔法 - 將動詞轉成名詞 - 使用「不」而不是「不能」- 模糊修飾語 - 填充詞或停頓 - 對話結構 - 一說一答
1
Career and Success事業: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
熟能生巧 - 長處 - 回饋分析 - 經營人脈 - 連鎖信實驗 - 聯繫人 - 人際行動計劃 - 打印機實驗 - 捷徑系統 - 免費派花 - 互惠原理 - 比較原則 - 海神號遇險記 - 匱乏規律 - 羅密歐與朱麗葉規律 - 用一下你的腦袋 - 理性 - 鐵粉與磁鐵 - 奧德修斯戰勝塞壬 - 熱忱的奴才 - 深度工作 - 大忙人 - 修道院式 - 職業規劃師 - 網上搜尋一下自己
2
Motivation and Inspiration靈感:為自己加一顆雞蛋
第二大腦 - 「CODE」方法 - 費曼核心清單 - 大教堂效應 - 廚房邏輯 - 「PARA」組織法 - 去蕪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