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第一本ACT中文比喻書
很榮幸可以為萬家輝博士的新作撰寫序言,實在期待已久。
認識萬博士接近30年了。識於微時,先是同事,後來亦師亦友。萬博士自1991年起從事心理輔導臨床工作,1994年我第一天踏進瑪麗醫院精神科便認識了他。還記得當年他提出,為我的數個病人進行在家治療,因他太了解病人如果在家中及在工作崗位上都能「運作暢順」,才是治療的終極目標,單在醫院的病房中顯得穩定是不足夠的。
後來萬博士離開醫院管理局加入了教育工作。我在攻讀輔導學碩士的時候,萬博士是課程導師,輩分上他已經是我的老師。當然他沒有放棄臨床工作,不僅有自己的診所,診所內還有專業儀器能進行先進的腦磁激治療。
但始終心理治療才是萬博士的那杯茶。
心理治療有很多派別,有不同的治療模式,有專業治療師評估哪一種治療模式最切合某位病人,繼而進行治療,效果當然最好。但近年疫情形成了新常態,很多人不僅需要在家工作,甚至要留在家中治療。這種環境下,我們每個人都更需要學習好好照顧自己。
苦惱的時候,我們最不想聽到他人說自己不理智;焦慮憂傷的時候,最怕聽到好心做壞事的人說「你不這樣想便不會傷心」或「你不要不開心」。病友不時告訴我,他們聽了很多這些說話,但就算用盡氣力,還是改變不到太多。而接受與承諾治療(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就是一種更有效及可行的心理治療方法。
萬家輝博士這本新書,是第一本以中文寫成的ACT 比喻書。讀者不僅可以在家跟隨書中的指示學習比喻來自癒,更可以學到有效的方法幫助身邊有需要的朋友。對於使用接受與承諾治療的治療師們,本書提供了實在的操作參考和豐富的比喻例子。
希望萬博士的新書可以為大家帶來啟示,讓我們一起學習好好照顧自己,照顧身邊的朋友吧!
港怡醫院精神科譽顧問醫生
林家文
序二
見證受輔者的變化
翻查不同的學術文獻,不難發現其實心理學、心理治療及諮商學等學問正式被記載、研究及整理,距今不過百多年的歷史。大多數的心理治療手法都建立及發展自著名精神分析學大師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他在十九世紀後期的臨床個案上有重大發現——「談話治療」(Talking Cure)。他與同僚悟出原來以對話交流方式(exchange of words)作為介入手法,可為病人治療各種心理疾病。
可見說話的力量確實不容忽視,一句中聽的說話可使人滿心歡喜,相反半句嘲諷可讓人意志消沉。這些年來,不少心理治療師/心理學家,努力地善用各種談活治療作介入,並致力以實證探究如何說得準繩,引起受輔者共鳴之餘也能讓他們提升自我覺察能力,從而找到最合適自己的表達方法,慢慢梳理內心的感受、需要和價值。
接受與承諾治療(ACT)正正是其中一種上世紀八十年代具實證研究基礎的心理治療法,它提醒受輔者要覺察、接納、擁抱各種內在感受,並選擇合適自己的行動取向作為治療方向。所謂知易行難,明白理論後能加以實際應用的確需要不同的「板斧」,萬家輝博士新作《比喻的力量——接受與承諾治療的心理應用技巧》一書,正正為各前線助人行業及大眾人士深入淺出地剖析如何善用「比喻」作交流,在ACT的治療歷程當中見證受輔者思、言、行為上的轉化。
作為同業的一分子,能夠見證更多專家把臨床經驗集結成書,推動本地輔導心理學的發展,實在與有榮焉!
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主席
輔導心理學家
郭倩衡
序三
接受與承諾治療應用廣泛
萬家輝博士是位有超過三十年臨床經驗的心理學家,也是我相識三十多年的好友。他為心理學的普及化不遺餘力,經常在電視、電台、報章及雜誌等講授心理學知識。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在南亞海嘯發生後不久,他留意到很多在港外傭產生創傷後壓力症,主動接觸有需要的外傭,為他們提供適切的心理輔導。
近年他喜歡寫書,把他的經驗和知識教授予治療師和有需要的朋友,他的著作甚多,其中曾讀過《專心一點1——兒童專注力提升手冊》及《專心一點2——培養兒童專注力法則》。這次他又有新著作,關於一種新的行為治療法—-接受與承諾治療。當他邀請我為他的新書寫序時,我不知道這是甚麼,後來經過資料搜集,才知道這是一個結合正念與科學基礎的治療方法,核心理念是:接受你不能控制的事物,承諾要採取行動去改善自己的生活。這個方法可應用的範圍十分廣泛,包括親職教養、情緒管理等。現代都市人經常面對很多精神、健康、情緒等問題,如焦慮,恐慌、慢性疼痛、上癮等。我深信大家非常渴望找到新出路去解決這些問題。當我知道這本書即將面世,我既期待又鼓舞,希望能有更多人得到幫助。尤其我是從事教育界的,眼見近年的社會事件令不少年輕人受到嚴重影響,希望本書能幫助他們重拾信心,努力地實踐心中所想,迎接更好的明天。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健康與運動科學講座教授
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研究及研究課程)
香港教育大學基督教信仰與發展中心總監
周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