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荷塘月色〉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裏,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裏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裏,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着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着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匆匆〉
朱自清終於發現貢獻個人於社會的辦法,他打通了學術和現實的隔閡:憑生活經驗領會歷史變遷,又藉國學研究認清當下處境,以中年的澄明為青年提示方向。「讀書以明理」的意義就是這樣,朱自清由此找到知識分子在時代的立足點。這些文章不僅立論堅實,見解深刻,那種不徐不疾,有理有據,融會學術與時論,貫通古昔與目前的寫法,在雜文中也是一種創格,成就遠過於早年的抒情美文。— 樊善標〈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