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本教程是「香港生活粵語教程系列」叢書的進階之作。自從《香港生活粵語教程》付梓以後,便開始著手撰寫這本針對香港粵語發音的教程。作為長期直面同學粵語學習甘苦的語文教育工作者,一直就深知一本簡明有效而具信度的粵語發音教材,對於本地以外或剛來港的粵語初學者是如何的急切需要與重要。
無論在課堂上或是教室外,與粵語班同學分享學習欣悅時,幾乎共通的想法是——粵語是十分優美動聽的語言,問題是十分難學得好。粵語難學的原因,固然因為粵語傳承了中古語音系統,保留著豐富的聲調變化及發音方式,不但可以更好地演繹唐詩宋詞,甚至平日唱歌與講話,都會因音色變化抑揚多姿而格外動聽。然而也正因這多樣化的聲調與複雜的語音系統,令粵語學習相對地變得份外困難。
關於這問題的解決方法,顯而易見是應從掌握發音方法入手。然而問題的根本在於,現時還未有一本專門針對外地初學者學習需要的粵語發音教材。坊間雖然有大量粵語書流通,除了字典詞典及一般學講話的教材之外,就性質而言主要都是以解說詞句或追溯掌故,從懷舊或追求趣味角度說粵語。以往本地有粵語正音運動,故此也有針對本地粵語發音,諸如懶音、錯音等問題的著作。但由於面向對象都是已懂粵語的讀者,相信未必可以切合講普通話為主的初學者需要。
要寫這樣的一本粵語發音教材其實有不少難度,一方面是發音教程本來屬於語言學專門範疇的書,當中涉及大量語音學知識與學術用語,怎樣才能讓一般缺乏語言學認知,又不過旨在運用於生活日用之上的人普遍認識,已是件不容易的事;另一方面現時對粵語讀音、標音等問題,學術界以至坊間仍有不同意見,相對於共同語而言,粵語發音似乎更有待一共同接受的標準。這也是為何一直以來不乏針對本地人學普通話發音的教材,卻沒有一本針對講普通話讀者學粵語的發音專書出現的原因。
基於以上的考慮,本書在內容方面有以下的設計:讀音方面主要以香港社會現時生活上通行的粵語為主,除了因為香港粵語較少受普通話影響又深具特色之外,尤其對來港升學同學與投身本地發展專才而言,相信更能針對學習及工作上的實際需要。此外為令初學者更容易上手,教程採用原本針對講普通話用者而設計的廣州話拼音方案,讓學習之際可以更輕易地掌握拼音系統。
教程在介紹發音時嘗試將粵語語音系統盡量條理化地闡述,除依聲韻調分專章,並有導論概述粵音體系,另加難發音韻母學習專課外,又分別依聲調調值、聲母發音部位與方法,及韻母發音方式,將粵語語音系統分門別類地全面介紹。務求令系統清晰之外,教程也盡量針對講普通話的初學者。課程設計每課均有粵普發音差異比較及聲韻調的對應情況介紹。例如同樣見於普通話與粵語的en韻母,教程內發音差異部分便指出因粵語en韻母的主要元音e,組成複合韻母後變成低舌位央元音,與普通話高舌位元音發音便有顯著差別。又如對應部分指出粵語in韻母只與普通話ian、an和üan對應,卻完全不與in韻母對應,受普通話影響者講粵語in韻母的字便幾乎開口必錯。對講普通話的初學者而言,瞭解這些粵普間重要的發音原則與方法,就不啻在學習路上擁有極具指導意義的司南。
由於粵語發音教程涉及以上各種語音特點,以至粵普發音差異與對應等種種問題,教程設計時盡量系統化令條理清晰外,更將複雜的語音重點以點列方式扼要地分述,並輔以元音舌位圖、粵普聲調調值對照表等大量圖表協助講解。藉著圖解與表列,及提供調值對比法、天籟調聲法等一系列學習方法,希望能令學習體系條理更清晰。加上每課發音部分都提供MP3錄音的例字例詞,並全附有語音練習。這些教學內容與設計安排,將繁瑣難學的語音學變得簡明具體而容易上手,相信可令初學者更有效地掌握發音,迅速提升粵語學習能力。
以往做學問時常聽長輩告誡說:「練拳唔練功,到老一場空。」意思是光練拳腳招式,卻沒有基本功法配合,結果也是白練一場而已。當下每見學粵語的朋友花大量時間在講一字一句的學習上,固然學習語言入手之初會從學講字詞句開始,然而累積一定詞彙及句式後,便有進一步掌握發音方法的必要,由此學曉如何能「一里通,百里明」地發準字音。曾遇上不少學講粵語多年,甚至早融入本地生活的人,二、三十年間一直致力學講粵語,但發音仍然多有未準的便大有人在。這一困擾不少人的現象,之所以普遍存在於粵語學習領域中,歸根究柢就在於從一開始大家只知努力學講詞彙句子,卻一直缺乏瞭解發音特點的方法學習,在不明發音原則與方法之下成效自然事倍而功半,徒然虛耗不少學習時間與心力。
希望這本教程可以讓有志學好粵語——尤其香港生活粵語的朋友,能透過書中簡明扼要的介紹與具體有效的練習,藉著進一步掌握粵語發音的特點與方法,能夠在明瞭粵語發音的基本原則理念之下,瞬間學會粵語準確發音的方法竅門,有助升學與融入本地生活之外,同時也能分享一份投入粵語優美語言世界的怡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