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璀璨輝煌,歷經千秋歲月的神州大地之上,江山風物亘古錦繡壯麗,聖賢豪傑英雄事跡說之不盡。中華文明的博厚豐盛,無論歷史山川人物都足以令人神馳嚮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傳承,與涵蓄彌綸的精深博大,在文明史上以至在人類歷史上都極為突出,值得大家高度重視並且好好認識學習。
今日社會在致力推動培養同學掌握科技領域知識的同時,更需要培養充實的文化內涵,尤其對於人文精神的認知與提升。以人為本的中華文化對於提升個人以至社會質素而言,有極為重大的意義。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金夢瑤博士與施仲謀教授編撰並出版這本《中華文明第一課》,正是從教育角度面向今日時代與社會文化學習需要,有助切實推動本地文教的一本卓犖專著。
這本從彰明中華文明特點到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有助提升社會以至時代文化素養的好書,有別於一般介紹中華文明著述的最大之處,在於不但深入淺出地介紹神州上下數千載文明,更能在闡述全面的同時兼顧深度,彰明中華文化的博厚之外,同時能抉示中華文化的高明所在。本書從介紹中華壯麗山川開展,依次闡述中華文化的地理、交通、科學、技術、習俗、歷史、文學、藝術、教育等各方面,涉及範疇已包攬中華文明的主要內容。在本書當中,黃河的氣勢磅礡,長江的波瀾壯濶,泰山的雄偉巍峨,西藏花海的美不勝收,傳統習俗的特色與科技藝術等卓越成就,以至沛然充乎天地的英雄氣概,無不一一展現於讀者眼前。書中除以兼顧全面的組織架構及極為精到的文筆,闡明中華文化各方特點之外,又能特意將中華文化精粹為讀者點出,諸如孔孟之學的以人為本,禮教精神在推己及人,干支與陰陽五行八卦及生活的日用關涉,錢幣形制所反映天圓地方哲學觀念,甚至園林藝術移天縮地理論,這些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要的理念,都在饒具趣味的說明中一一重點交代。在廣度與深度兼備的闡述中,本書充分凸顯了中華文化的特色,從而交織出中華文明璀璨光輝的一面。
本書另一特色是在內容上能針對當下生活與閱讀對象興趣,在匯通今古的闡述中,令文化學習抵於切問而近思的地步。書中除用如搖籃等生動比喻說明文化特色外,又擷取如炎黃子孫、萬里長城、兵馬俑、火熖山、花木蘭、楊家將等膾炙人口的文化圖騰,以精練生動解說帶出文化特色,令同學讀來趣味盎然倍感親切之外,又能進一步將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結合。像從傳統節令習俗聯繫到北京冬奧會,從古代商貿航運談到電子貨幣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從傳統禮儀牽涉到元宇宙虛擬世界,全都是在內容上將傳統文化與現今生活日用連繫起來,令讀者在認識中華傳統文化之際,可以不因古今之隔而影響投入學習。
本書還有一最大特色,是寓文藝於文化學習的同時而能體現詩教於其中。全書各單元標題幾全用詩的語言去撰寫。如標題「江山如此多嬌」與「欲與天公試比高」,便出自毛澤東主席的《沁園春》。此外「萬里風檣看賈船」、「勸君今夕不須眠」、「衣食當須紀」、「天地英雄氣」與「興酣落筆搖五嶽」等單元標題,及內文「黃河之水天上來」等小標題,便都分別來自王安石、楊無咎、陶淵明、劉禹錫和李白等作品當中。此外書中闡述各項文化特色時,往往又徵引詩句來說明或深化解釋。像篇中提到中華民族搖籃黃河時,便以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和劉禹錫《浪淘沙》的「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來形容黃河的磅礴氣勢與壯麗景象,與歷遍曲折而始終一往無前的頑強與豪邁。又如引《木蘭詩》說明巾幗英烈的忠孝雙全;引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與辛棄疾《水龍吟》,說明傳統讀書人的悲天憫人襟懷與愛國情操。透過這些千秋傳誦的詩詞名作,書中繪影繪聲地勾勒出震撼人心的山川風貌景象,刻畫出前賢仁人愛物的偉大胸襟,更展現出先烈豪邁干雲的英雄氣概。在讀者閱讀詩篇而心靈激蕩之中,傳遞着中華文明最精粹的面貌與情操,藉着詩歌感人易入的特色,從感動中成就道德人格的陶鑄化育,由此實現傳統詩教的理想。能在細說中華文明中深刻體現詩教理念,正是本書的一大特色,也是這本有助推動文教的好書,有別於一般泛說中華文明之作的主要地方。
司馬遷在《史記》中稱頌屈原所作《離騷》的偉大,在於能夠「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這本細說中華文明的好書,時間上從新石器時代到炎黃二帝,一直縷述至於今日;地域上從長安、新疆、西藏,到長城與山海關,以至大灣區的香港,不但內容上下包攬數千年中華文明,縱橫萬里神州大地,更在帶領大家汩汩滔滔地涵泳於中華文明長河的同時,以仁愛與禮義忠孝感動青少年讀者,在稱道規模上的波瀾壯闊,與彰明傳統道德的崇高廣被,可說便足以踵武前賢。魯迅讚譽司馬遷的《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個人深信彰明中華文明有助當下文教的推動,以至傳統詩教理想得以在本地社會實現,定會隨着《中華文明第一課》這本無韻之《離騷》的出版行世,而得以邁向進一步的開展與深化,對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有助建設社會風教,提升青少年個人質素更有莫大的裨益。
二○二三年春日劉衛林謹序於鞍山致遠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