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2 項符合

香港粵劇劇目初探1750-2022:創意與局限

的圖書
香港粵劇劇目初探1750-2022:創意與局限 香港粵劇劇目初探1750-2022:創意與局限

作者:陳守仁 
出版社:商務
出版日期:2025-01-15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500頁 / 15.2 x 22.7 x 2.5 cm / 普通級/ 全彩印刷 / 初版
圖書選購
型式價格供應商所屬目錄
 
$ 600
博客來 博客來
各類戲劇
 
$ 684
TAAZE 讀冊生活 TAAZE 讀冊生活
中文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香港粵劇劇目初探1750-2022:創意與局限

內容簡介

  粵劇是珍貴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見證廣東幾百年來歷史及社會變遷,承載獨特的時代特色及粵地文化。本書敘述香港粵劇的發展,分析及評論從一七五○年代至當代八十二個具代表性的香港粵劇劇目,以簡明的寫法,讓有興趣欣賞粵劇的讀者了解十八世紀至當代香港粵劇形勢,以及傳統至當代劇目的蛻變,並有系統地掌握名劇的開山資料及劇情。
 
  本書的編寫是為本港粵劇從業員和觀眾提供參考,以及便利從事話劇、舞蹈、電影、舞台劇、電視劇、流行曲、視覺藝術、跨媒體創作等的藝術工作者從戲曲傳統開發題材和靈感,值得珍藏。
 
本書特色
 
  經典全收錄:粵劇是珍貴的人類非物質遺產,見證廣東百年歷史及社會變遷,承載獨特的時代特色及粵地文化。本書敘述香港粵劇的發展、分析及評論從1900年代至當代八十二個具代表性的香港粵劇劇目。含全彩經典劇照及各種宣傳圖,值得珍藏。
 
  重量級作者:編者陳守仁教授為研究粵劇學者及專家,前任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教授,創辦了「粵劇研究計劃」和「戲曲資料中心」並出任主任。編者以簡明的寫法,讓有興趣欣賞粵劇的讀者了解十九世紀至當代香港粵劇形勢,以及傳統至當代劇目的蛻變,並有系統地掌握名劇的開山資料。
 
  供研究珍藏:本書從演出劇目管窺香港粵劇的發展,為本港粵劇從業員和觀眾提供參考,藉以優化演出、啟發編劇創意、提升觀眾的欣賞水平,便利創作者從戲曲傳統開發題材和靈感,值得對粵劇有興趣人士珍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守仁
 
  一九八七年至二○○七年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講授中國戲曲、粵劇、實地考查方法學及香港音樂等課程,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近著有《唐滌生創作傳奇》(二○一六)、《香港神功粵劇的浮沉》(與湛黎淑貞博士合著,二○一八)、《帝女花讀本》(與張群顯教授合著,二○二○)、《紫釵記讀本》(與張群顯教授及何冠環教授合著,二○二一)及《帝女花讀本》(增訂版)(與張群顯教授合著,二○二二)。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十八世紀至當代香港粵劇速寫:傳統至當代劇目的蛻變

概覽
粵劇的形成和發展:六個階段
南戲與廣府大戲的萌芽(1450—1550)
弋陽腔啟動廣府大戲的形成(1550—1750)
板腔梆子形成古代粵劇(1750—1850)
吸收二黃形成近代粵劇(1850—1920)
多種革新催生現代粵劇(1920—1950)
香港粵劇的形成
粵劇的聲腔、語言、劇目、藝人
古代、近代粵劇劇目
薛馬爭雄與現代粵劇
1930 年代的編劇家
唐滌生開展當代粵劇(1950—2022)
「仙鳳」的黃金歲月
大龍鳳與頌新聲
「雛鳳」與粵劇復甦
身份劇悲劇與喜劇
劇情中的刻板公式
1990 至千禧年代
受歡迎的劇目
資深編劇的代表作
新時代的編劇者及新創劇作
新光戲院與李居明
當代粵劇演出的生態
八和會館的角色
香港粵劇的第三個高峰:2000—2018
香港當代一百齣常演粵劇
本書收錄劇目題材的初步分析

第二部
香港粵劇劇目概說

(一)《七賢眷》(1750 年代 / 1997)
(二)《醉斬二王》(1880 年代 / 1994)
(三)《西河會妻》(1880 年代 / 1997)
(四)《苦鳳鶯憐》(1924 / 1957)
(五)《心聲淚影》(1930)
(六)《念奴嬌》(1937)
(七)《胡不歸》(1939) 
(八)《虎膽蓮心》(1940)  
(九)《情僧偷到瀟湘館》(1948)  
(十)《光緒皇夜祭珍妃》(1950)  
(十一)《漢武帝夢會衛夫人》(1950)  
(十二)《碧海狂僧》(1951) 
(十三)《紅了櫻桃碎了心》(1953) 
(十四)《艷陽長照牡丹紅》(1954) 
(十五)《枇杷山上英雄血》(1954) 
(十六)《萬世流芳張玉喬》(1954) 
(十七)《梁祝恨史》(1955) 
(十八)《三年一哭二郎橋》(1955) 
(十九)《洛神》(1956) 
(二十)《帝女花》(1957)  
(二十一)《王寶釧》(1957) 
(二十二)《紫釵記》(1957) 
(二十三)《紅菱巧破無頭案》(1957)  
(二十四)《雙仙拜月亭》(1958)  
(二十五)《獅吼記》(1958) 
(二十六)《白兔會》(1958) 
(二十七)《花月東牆記》(1958)  
(二十八)《百花亭贈劍》(1958)  
(二十九)《再世紅梅記》(1959)  
(三十)《血掌殺翁案》(1960)  
(三十一)《十年一覺揚州夢》(1960)  
(三十二)《鳳閣恩仇未了情》(1962)  
(三十三)《雷鳴金鼓戰笳聲》(1962)  
(三十四)《無情寶劍有情天》(1963)  
(三十五)《榮歸衣錦鳳求凰》(1964) 
(三十六)《桃花湖畔鳳朝凰》(1966)  
(三十七)《碧血寫春秋》(1966)  
(三十八)《龍鳳爭掛帥》(1967)  
(三十九)《搶新娘》(1968) 
(四十)《梟雄虎將美人威》(1968) 
(四十一)《辭郎洲》(1969) 
(四十二)《戎馬金戈萬里情》(1970)  
(四十三)《蠻漢刁妻》(1971)  
(四十四)《春花笑六郎》(1973)  
(四十五)《鐵馬銀婚》(1974)  
(四十六)《燕歸人未歸》(1974)  
(四十七)《征袍還金粉》(1975)  
(四十八)《十五貫》(1980) 
(四十九)《李後主》(1982) 
(五十)《紅樓夢》(1983)  
(五十一)《夢斷香銷四十年》(1985)  
(五十二)《笳聲吹斷漢皇情》(1988)  
(五十三)《福星高照喜迎春》(1990)  
(五十四)《英雄叛國》(1996)  
(五十五)《莫愁湖》(1982 / 1996) 
(五十六)《血濺烏紗》(1983 / 1997) 
(五十七)《碧玉簪》(1997) 
(五十八)《李太白》(1997)
(五十九)《張羽煮海》(1997)  
(六十)《呂蒙正‧ 評雪辨蹤》(1998)  
(六十一)《熙寧變法》(2002)  
(六十二)《花蕊夫人》(2005)  
(六十三)《還魂記夢》(2006)  
(六十四)《德齡與慈禧》(2010)  
(六十五)《獅子山下紅梅艷》(2011) 
(六十六)《拜將台》( 2011) 
(六十七)《孔子之周遊列國》(2012)  
(六十八)《李治與武媚》(2013)  
(六十九)《灰闌情》(2013) 
(七十)《搜證雪冤》(2014) 
(七十一)《王子復仇記》(2015)  
(七十二)《武皇陛下》(2015) 
(七十三)《毛澤東》(2016) 
(七十四)《宋徽宗.李師師.周邦彥》(2016)  
(七十五)《玉簪記》(2016) 
(七十六)《西域牽情》(2018)  
(七十七)《桃花扇》(2001 / 2018) 
(七十八)《百花亭贈劍》(2018 / 2019)  
(七十九)《粵劇特朗普》(2019)  
(八十)《木蘭傳說》(2019) 
(八十一)《醫聖張機》(2020 / 2021) 
(八十二)《白蛇傳》(2022) 
結論:香港粵劇創作的未來  
參考資料  
 

 
  本書在2007 年出版的《香港粵劇劇目概說:1900—2002》的基礎上,從原先收錄的五十一個劇目增至八十二個,並擴闊和加深了「十八世紀至當代香港粵劇速寫」的探究和以「香港粵劇創作的未來」作為結論,目的是從香港粵劇歷年發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劇目出發,探視香港粵劇的進程和展望未來,尤其盼望能為本港粵劇從業員和觀眾提供參考資料,藉以優化演出、啟發編劇創意、提升觀眾的欣賞水平,以至增強粵劇身處各種挑戰的競爭力。對從事話劇、舞蹈、電影、舞台劇、電視劇、流行曲、視覺藝術、跨媒體創作的藝術工作者,盼望本書亦能充當橋樑,便利創作者自傳統開發題材和靈感。
 
  一定程度上,本書也是本人同期完成的《香港粵劇簡史— 社會文化變遷中的聲腔、劇目、藝人》(2024)的姊妹作,但把篇幅重點放在劇目上,而關於香港粵劇發展的一些課題,尤其神功戲、粵劇音樂、當代演員培訓等,基於篇幅有限,只作簡要論述。
 
  本書的得以順利面世,首先感謝多位執筆為劇目撰寫簡介和提供相片和有關資料的編劇者和開山演員,他們包括龍貫天、新劍郎、張群顯、楊智深(1963—2022)、溫誌鵬、江駿傑、黎耀威、王潔清、謝曉瑩、廖玉鳳、文華、周潔萍、周仕深和梁智仁;本人同時感謝撰稿的黎鑑峰、唐詩和羅鳳華,感謝商務印書館張宇程先生和林雪伶小姐的幫忙和支持。
 
  本書編者亦蒙阮兆輝、吳仟峰、梁森兒、何志成、郭鳳儀、黃葆輝、文華、羅家英、蓋鳴暉、康華、瓊花女和袁偉傑等紅伶、新秀和粵劇導師提供劇本或研究資料,使研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本人也感謝岳清、朱少璋、杜韋秀明、岑金倩、蔡啟光、沈思、阮紫瑩、陳劍梅、羅鳳華、吳詠芝、蘇寶萍、徐垣冰、廖儒安、余仲欣、杜詠心、岑美華和《戲曲之旅》在提供聯絡、供給資料和整理資料等方面的協助。本人尤其感謝粵劇研究者岳清先生和昔日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助理蘇寶萍女士慷慨抽空校閱書稿,更感謝香港本地史學者鄭寶鴻先生和岳清先生允許本書轉載他們的珍貴相片。
 
  本書亦蒙「西九戲曲中心」批准轉載本人原先為西九「粵劇劇本資料庫」撰寫劇目簡介的部份內容,涉及《苦鳳鶯憐》、《漢武帝夢會衛夫人》、《萬世流芳張玉喬》、《榮歸衣錦鳳求凰》、《辭郎洲》、《戎馬金戈萬里情》、《福星高照喜迎春》和《孔子之周遊列國》八個劇目,謹此致謝。可惜「西九」戲曲主事者於2020 年藉故終止「粵劇劇本資料庫」的研究工作,致令「資料庫」無疾而終。
 
  已故的紅伶梁漢威和陳劍聲,以及編劇名家蘇翁和葉紹德在生時均曾經無保留地與我分享粵劇資訊和觀點;多年來四位對香港粵劇的付出和成就均有目共睹,毋庸多言。已故劇評人和研究者黎鍵多年來藉策劃粵劇演出來推動粵劇,多本著作、尤其是《香港粵劇敘論》為本書提供了不少資料(註1)。是以本人謹藉本書紀念梁漢威、陳劍聲、蘇翁、葉紹德和黎鍵五位當代香港粵劇先賢對香港粵劇的貢獻(註2)。
 
陳守仁
2024 年1 月1 日
灣仔分域街太平洋咖啡
 
  註1 儘管本人並不認同黎氏在治學和處事上的若干舉措。
  註2 已故先賢曾無私地為粵劇研究作出貢獻,盼望粵劇主事者能多鼓勵研究。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0767449
  • 規格:平裝 / 500頁 / 15.2 x 22.7 x 2.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日日減醣超市料理攻略
作者:張晴琳(圈媽)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8-05
66折: $ 23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馭我吧大神!美人過敏症師兄! 胸章2入組
66折: $ 99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視覺系天才魏斯.安德森套書(二冊):視覺系天才魏斯.安德森+法蘭西特派週報
作者:伊恩.納桑
出版社:漫遊者
出版日期:2023-07-10
66折: $ 858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以貓貓之軀,讓宇宙完整
出版日期:2025-01-22
$ 276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九井諒子塗鴉集 白日夢時光(全)
作者:九井諒子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2
$ 435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國中翰林新無敵自修社會一下{113學年}
作者:翰林編輯
出版社: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30
$ 402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國中翰林新無敵自修社會二下{113學年}
作者:翰林編輯
出版社: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30
$ 402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我推的孩子(14)
作者:横槍メンゴ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8
$ 11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小可憐成了大財閥的心頭好(3)
作者:清漪
出版社:北京億森同創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17
$ 5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迷宮飯 世界導覽冒險者聖經 完全版(全)
出版日期:2025-01-22
$ 395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舔我、咬我、親吻我-全
作者:文月くみ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4
$ 119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