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世界上有一類人,是特別有魅力的,不知為何,他們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易於吸引別人的注目,讓人非常願意與他成為朋友,Rick就是這一類人。
多年前,經好朋友介紹下認識了Rick,他給予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充滿陽光氣息及無限精力的大男孩,感覺就是很像漫畫書上那些經常笑容滿面,身上總有層光散發出來的男主角。
Rick的感染力非常強,就是因為常與他結伴,令我和丈夫Sunny喜歡上在戶外做運動。從前我倆只會留在室內做Gym、Pilates等運動,但經過Rick的「好言相勸」後,我們走出了冷氣房,來到戶外與陽光「玩遊戲」,才了解到這樣子出一身汗的感覺真的很爽,而且有助減壓,晚上可睡一覺好!
都市人生活壓力大,常嚷著要減壓,其實不妨嘗試在放工後或假日時份,多走到戶外地方做運動,跟著Rick在書中教授的動作,相信大家很快就會出一身熱汗,排走毒素、脂肪之餘,壓力也會減輕了不少。
還有最值得一提的地方是,Rick今次出書的部份收入,將會捐給東華三院及元朗錦田元岡幼稚園作慈善用途。
Esther Sham沈依紅
Sunny Tan陳祖恒
(東華三院第三副主席)
序二
有天Rick Sidney表示想當義工,便問他可有甚麼帶給長者、青少年及殘疾朋友,他回答想教他們流汗(Sweat Activity),頓時令我摸不著頭腦,在瀏覽Urban Cross面書後,才明白所指的是運動。
運動的好處不勝枚舉,無論是激烈的賽跑,還是緩和的散步,都可以讓人心情舒暢,也能讓人身心更健康,生活也更多采多姿。可是,明知做運動好處多,但香港人總找到不去做運動的理由:「累透」、「下雨了」、「健身集團騙人的」、「剛吃飽」、「現在忙」……其實,運動的種類五花八門,生活中我們也常在做運動,小孩子愛玩的捉迷藏、麻鷹捉雞仔、紅綠燈,也有四年一次的奧運會,不管是小遊戲,還是大競賽,都是運動。因此,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林大慶教授提倡嶄新的「零時間運動」概念,鼓勵大家利用坐著、站著及行路的時間多活動身體,也許適合經常坐或站的香港人。
Rick今次更透過圖文並茂的書冊,向讀者推介從健身室走到街頭,並善用身邊的水瓶、摺凳、絲襪等小工具,每天進行簡單動作,強化心肺功能,鍛鍊肌肉和骨骼,直至汗流浹背,促進新陳代謝,強身健體。部份動作更建議讀者與家人或朋友一起進行,藉以互相鼓勵。
跟著進行運動,汗水不會白流!
Joseph Yuen袁漢林
東華三院社會服務主任(復康服務)
TWGHs Assistant Community Service Secretary(Rehabilitation Services)
序三
自從愛上跑步,我的一雙腳就沒有停過下來。
早上10公里,午後7公里,夜跑12公里……獨個兒心無雜念地跑,拉著太太互相扶持地跑,相約朋友意志高昂地一起跑;只要雙腳在動,心裡踏實,豁然開朗。培養了運動習慣後,戒掉了許多陋習,現在的我作息定時,飲食健康,時刻都在最佳狀態。
跑步的好處多不勝數,簡單、直接,穿好裝備,山路、行人路、公園、球場……有路就能跑。隨腳步節奏一呼一吸,腦袋可以從繁忙工作中停下來,那種心無旁鶩的放鬆感覺,是我一天中最享受的時光,當然跟家人相處、兒子玩樂,也是我每天的快樂時光!運動理應如此簡單,就正如Urban Cross的理念吧!Rick推廣在街頭做運動,簡單容易實行,一個人可以,一班人做亦可以,和我對運動的看法不謀而合。
作為曾放棄過運動,但又想重拾運動樂趣的人,我覺得要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群組,互相感染,每當想放棄時,便互相提醒與支持,這樣就有動力繼續走下去。如果一班「運動友」還會一起做善事,豈不是更有意義?當我知道Rick把運動與慈善連結,成立Urban Cross把收益一半撥捐慈善,便覺得太有意思了!運動既有益健康、磨練意志,同時能惠澤社群,一舉兩得!
這書裡介紹的運動簡單易做,我會介紹給家人及朋友,尤其是我太太,她工作比我忙碌,難以抽時間做運動,但現在一書在手,隨時隨地都可鍛鍊。
丁子高
序四
認識阿Rick源於一次《晨希Good Day》的電台訪問,那時我知道有個人搞了一壇「社企」,想透過運動去凝聚一個Fitness社群,然後在教人做運動的同時,順道關心社會上有需要的人。我主持的節目常宣揚開心快樂,有甚麼比起一邊運動一邊行善更開心呢?
於是我約了這個人上來,講講他的理念,他所推廣的,是做運動不需要大花金錢去參加健身會籍,也毋須擁有甚麼健身知識,就可以簡簡單單地出一身汗。那次以後,他繼續在我主持的其他電台節目亮聲,隔空教聽眾做運動,在狹小的直播室內拍片教動作,難得他還非常享受。認識久了,這個人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有一種有傻勁,每當定立目標,就會向著標杆喪跑!這種性情還抱著一顆善心和執行力,由搞社企、推廣街頭健身、探訪老人院、教智障人士做運動、還要出書,樣樣少一點精力也不行,這樣熱血勤力的人真叫人佩服!
如果你跟我一樣,不太Fit,但有少少好動,最重要是關心社會上弱小社群,我誠意介紹這個人給你認識——Rick Sidney。有時間不妨跟他出街做運動,為沉重的都市生活減減壓,同時為別人的生命打打氣。這書介紹的動作簡單,我相信大家也可做到!
今天的香港正正需要像Rick這種人,在自己熟悉的範疇上,做多一點點,給社會多點正能量。
林柏希
序五
身體健康,人人希望得到;有心人,更是可遇不可求。若然兩者相遇,又會產生甚麼化學作用呢﹖原來可讓一所基層幼稚園的小可愛,奇妙之至!
與Rick相識,源於他有一顆「推己及人」的心,希望能為基層幼小服務。他堅信在有限的資源下,仍然可以隨時隨地做健身、做運動,笑著笑著就健康起來了;這種本應人人唾手可得的「健康」,不應該是消費高昂,而是人人平等!
喜歡找緊機會的Rick,在一次機緣下,他親自到訪本校,而立即落實、跟進與本校莘莘學子的課餘健康活動。
雖然只是初相識,但他的「熱力」卻是銳不可當,充滿陽光氣的他,彷彿閃爍著人間充滿希望的喜悅;積極的性格,開放的思維,讓人願意與他共事同行;還會認定雖然路途並不平坦,仍會笑著迎難而上,期待一天得到辛勞的快樂。
眼前這麼一位開朗的大男孩,相信很多人都以為Rick一定是生活在愉快愜意中;運氣好,生在不錯的家庭吧,衣食不愁……一切定在掌握之內!!!話說回來,如果要說起Rick的故事,相信又是一篇動人的人生曲目,也是別人的奮鬥的楷模。
Rick的故事如何,就讓各位讀者日後用自己的心,慢慢領會吧!
如果說人間真有「火鳳凰」,我相信我遇到了!
於此,祝願這位大男孩能奮力完夢,帶給孩子健康及希望,更重要的是,讓別人感受他「打不死」的精神。
Rick,加油啊!
呂麗紅校長
序六
「為甚麼做運動一定要在健身房?」
記得一年前一位健身教練透過Instagram傳來訊息邀請我為他的新計劃拍攝宣傳照片,並向我簡單介紹了他對時下香港人運動習慣的看法及理念,他認為只要有心,任何地方也可以成為你的私人健身室。沒錯,他就是此書的作者Rick。
有別於一般的教練,Rick十分重視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一群,因此Urban Cross成立至今,他一直熱心公益,對慈善工作不遺餘力。他曾告訴我說:「運動不應只是有錢人的活動,亦不局限於年輕有充足體力的人。既然我們有能力,何不好好利用上天賜給我們的健康給予有需要的人幫助,用生命影響生命?」這亦是我欣賞他的原因之一。
多個月來,我的收穫遠比付出多。我在他身上學到的不只是有關運動及健康飲食的知識,更深刻的是他那做人處事的熱誠和對目標永不言敗的精神。跟他交談,你會感覺到夢想並不遙遠,只在乎你是否願意踏出第一步。運動亦然,只要你肯坐言起行,每天作出一點改變,成功指日可待。
一路走來,實在殊不容易,見證著他克服一個又一個的挑戰,他的堅持帶給他一個接一個的好消息,他的精神感染一個又一個生命。希望他能夠保持著心中那團火,繼續燃亮別人的生命,追尋他的夢想。
Ryan
序七
我的武打之路,要由公園說起。
話說小時候我常在公園流連,公園裏常聚集一班人在練拳,那時我才幾歲,拳腳一開一合看得我腦袋發熱,其實小孩子根本看不懂這麼多,但我對打拳的興趣就從公園遊樂的時光中培養起來,心想要是學懂一招半式就好了。
我有一個不一樣的童年,5、6歲便因為要養家走去當學徒,讓我遇見很多不一樣的人,那時當學徒的地方附近有間國術館,小豆丁的我每天經過看見大哥哥練拳,有天哥哥邀請我試一下,最後我就竟跟他們學起武術來!於是我才幾歲便開始集武,輾轉間跟過不同的老師,來自不同門派,包括詠春拳、五形拳和其他武術。
也許我天生就要吃功夫這行飯,原以為練拳腳如做運動一樣,是為了強身健體,又有誰想到它為我打開了新世界,我12歲投身電影圈當武打演員,就這樣打了幾十年,由台灣打到香港,再打到荷里活。武術實在帶給我許多許多。
當我看到Rick推廣街頭運動,我立即想起兒時在公園看見別人練拳的畫面。當武打演員的路不易走,受傷是兵家常事,但每段工作經歷都是很好的經驗,我認為最重要懂得享受你所做的事。運動也一樣,你必須要喜歡它,你才做得好,做得久。Rick每天對運動的堅持,甚至令它成為事業,跟我的功夫路也有點相似吧!希望大家把書看完,就試試到公園動起來!
鄒兆龍
自序
「教練阿Rick」,以前每當別人這麼稱呼時,我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但現在我已經非常習慣了,而且覺得比叫我「模特兒Rick」還要感覺親切!
在人生最低潮和充滿挑戰的時候,人們常會尋求內心的力量試圖突破難關,找尋新的人生方向來重獲信心與快樂。大家好,我是Rick Sidney,亦是本書的作者。上天總是把最難的考題給我──在我年幼時親眼目睹自己的媽媽被車撞死;曾經因為模特兒工作環境而迷失自我……
我在2013-2014年間,一口氣考取全部有關健身教練的認可證書,到現在成為熱愛運動快樂自主的健身教練。這一路上我深深的體會到一定要靠自己努力才會有成果,及學會了珍重自己,種種的歷程可以成為其他人的借鏡與榜樣。
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要多做,卻沒有時間。我常聽到的理由是因為工作很忙,沒有時間運動,更沒有時間注意飲食。我明白現今社會人人不但要兼顧事業,還需要照顧家庭及另一半,可說是責任重大,但就是這個原因,促使我寫下這本書跟大家分享:Anytime Anywhere都可以做運動,不一定要浪費金錢及時間走進健身室,其實全港各區公園都可以做各種健身運動,省錢省時,更可以和朋友一起愉快地呼吸著新清空氣來運動,還不快走出健身房動起來!?
人人都追求戲劇般的變化,希望做運動也能快速見效,但很多人在運動過程中,卻因為怠惰、誘惑、害怕失敗及對於自己的運動方式欠缺自信等原因而中途放棄,不過只要你願意相信本書,並跟著書中的步驟來運動,相信一定可以看見成效。
不要再找種種藉口了!在時代趨勢下,健康生活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市場上有關健身的訊息包羅萬有,經過數據包裝後變得太專業,但是做運動不就是出一身汗?那些數據教練知道就可以了,有時間做運動的人已經夠多煩心事要擔憂,我們只要在健身過程中感覺快樂,沒有受傷,就是這麼簡單。
網上有太多健身影片的示範教學,很多都會「教壞細路」!我希望能透過本書撥亂反正,讓大眾重新認識正確的健身運動,大家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