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NBA球迷,張丕德的粵語評述很可能陪伴你一同長大。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擔任亞洲電視節目《NBA地帶》起,近三十年來他在不同媒體擔任體育評述員。本書由他入行經過說起,詳述不同電視頻道,包括亞視、ESPN、NowTV以至樂視體育等的幕後故事和興衰,並會分享如何才是一位好的體育評述員。書中還會道出他對NBA賽事、球員以及近年球賽種種變化的觀點,以及NBA如何在九十年代由一項美國本土運動推向全世界。本書另闢章節,講述他現場評述NBA全明星賽的經歷,以及先後參與四次奧運現場採訪的故事。
.NBA球星的中文綽號緣起?
.專業的體育評述員要具備甚麼條件?
.不同年代的NBA球風哪個更熱血?
.近距離採訪不冋球星,他們的真面目是怎個樣?
作者簡介:
張丕德,人稱「籃球博士」,資深體育評述員。主要評述賽事包括NBA、棒球和高爾夫球等,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擔任亞洲電視節目《NBA地帶》主持起,二十多年來未曾離開評述員崗位,可說陪伴一代籃球迷長大。
除了在錄影廠評述球賽,曾先後在1996、2000、2004及2008年於亞特蘭大、悉尼、雅典及北京現場採訪奧運會。另曾三度現場採訪NBA全明星賽。目前於ViuTV擔任NBA評述。
推薦序
「……之所以後來司職體育評述,亦每多真知灼見,更敢說屬香港行內數一數二。如今著書自述,丕德既寫體壇閱歷,也寫人生智慧,以其見多識廣,讀者們有福了。」
——黃興桂
「張丕德是最先幾位把球隊和球員資料存入手提電腦來配合直播的,對不少同行很有啟發!」
——何輝
「……之所以後來司職體育評述,亦每多真知灼見,更敢說屬香港行內數一數二。如今著書自述,丕德既寫體壇閱歷,也寫人生智慧,以其見多識廣,讀者們有福了。」
——黃興桂
「張丕德是最先幾位把球隊和球員資料存入手提電腦來配合直播的,對不少同行很有啟發!」
——何輝
作者序
屈指一算,作為體育評述員的日子已經超越四分一世紀,由作為電視觀眾,對體育評述行業只有概念上的認知,到開始參與時那種既興奮但略帶忐忑不安的憧憬,乃至面迎新科技洪流那份複雜的期待,一路走來也算是此行業高低起伏的參與者及見証人;看似是行內老行尊之一,但沒有水晶球的我,對行業的未來發展也不見得會有精準預測。有時在獨處一室或夜闌人靜時會反問自己,到底我有沒有在上天賦予的條件內,充分利用及發揮自己的優點去達致一個最佳版本的我?如果職業生涯明天完結,我會否滿意自己的成績?我對社會有何貢獻?這類哲理問題總會令思路進入反覆兜轉的漩渦,但慶幸自己並非喜歡鑽牛角尖的人,多年的評述生涯令我日積月累地養成「向前看」的生活態度:完成評述一場比賽之後,總會有下一場比賽需要預備;有過失自然需要檢討,但若思路不能擺脫自責的煎熬則只會影響以後的發揮。
當知道萬里機構有意邀請我撰寫此書後,向前看的習慣仿如一個喜歡吹毛求疵及唱反調的掃興鬼,遏抑了即時興奮的感覺,而對自己中文寫作能力的懷疑則是那掃興鬼往頭上直潑的一盆冷水。我在九龍培正中學完成初中一年級的學年後就移民美國,此後再沒接受過任何正規中文教育。雖則以往有多年在報章撰寫NBA 專欄的經驗,但口語表達能力對評述員的重要性一定高於文字表達能力,常認為自己與中文寫作缺乏一種心有靈犀的關係,幸獲萬里機構的包容及鼓勵,終於調整心態,從自問為何要做改問為何不能做,或許倒後鏡中的模糊影像能搖身變為未來的啓發;我決定用“just do it”的心態去迎接挑戰。
香港著名NBA 畫家Roy Cheng的穿針引線是我有幸獲得出版書籍機會的原因之一。二○二一年初我邀請Roy到YouTube 節目宣傳他的新書《球魂不滅——美國籃球眾星誌》,他幫忙傳遞了萬里機構的訊息,並在百忙中負責本書封面設計。Roy的作品充分顯出他的繪畫天份及對NBA 的熱愛,也是他揚名國際的原因,獲得Roy拔刀相助是我的福氣。
我也非常感謝兩位前ESPN同事及好朋友,何輝(Wilson)及黃興桂,為書本撰寫序言。回香港定居後我與Wilson 或許不再幾乎每星期都在公司見面,他也經常因為工作需要中港兩邊走,但我珍惜每次與Wilson 茶聚的時光,每次和他見面其實並非兩個中年人緬懷過去或只談體育話題的時候,Wilson 思緒精密,對社會或體壇發展常有獨特見解,他無私的經驗分享,是我增長見聞的大好良機。
黃興桂是一位我認識超過四分一世紀的工作好拍檔,與他合作做過的節目包括棒球、籃球、美式足球、冰曲等等,大家一同經歷及見證ESPN 在香港市場的興起和衰落。「桂神」交遊廣闊,心地善良,對朋友非常慷慨,無論在個人生命中經歷過多少動盪,Peter 對體育事業那份純真的熱誠仍然貫徹如一,這是我永遠無法模仿,也是最佩服他的地方。
再次感謝萬里機構的支持及家人的包容,讓我終於完成一個困難但充滿新鮮感的任務,若讀者發現任何錯漏,一切全是我的個人失誤,並希望作出指導及更正,感謝。
張丕德
屈指一算,作為體育評述員的日子已經超越四分一世紀,由作為電視觀眾,對體育評述行業只有概念上的認知,到開始參與時那種既興奮但略帶忐忑不安的憧憬,乃至面迎新科技洪流那份複雜的期待,一路走來也算是此行業高低起伏的參與者及見証人;看似是行內老行尊之一,但沒有水晶球的我,對行業的未來發展也不見得會有精準預測。有時在獨處一室或夜闌人靜時會反問自己,到底我有沒有在上天賦予的條件內,充分利用及發揮自己的優點去達致一個最佳版本的我?如果職業生涯明天完結,我會否滿意自己的成績?我對社會有何貢獻?這類哲理問題總會令思...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自序
第一部分:評述員生涯
一、緣起
二、有線電視開展評述生涯
三、打開亞洲市場的《NBA地帶》
四、既是評述,也是主持
五、獲薦加入ESPN
六、第一次評述NBA總決賽
七、一人身兼兩職
八、由盛轉衰的ESPN衛視體育台
九、十五年的磨練
十、回港加入NowTV
十一、樂視夢一場
十二、不願見到的貪婪
十三、重返校園
番外篇一︰如何當一位好的評述員
第二部分︰ NBA現場
1998年明星賽︰佐敦的Last dance
2011年明星賽︰格里芬技驚四座
2016年明星賽︰近距離訪問AI
難忘的NBA比賽
NBA的過去與今天
番外篇二︰十位NBA球員雜談
第三部分︰奧運風雲
1996︰亞特蘭大奧運(一)
1996︰亞特蘭大奧運(二)
2000︰悉尼奧運
2004︰雅典奧運
2008︰北京奧運
番外篇三︰八哥與我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自序
第一部分:評述員生涯
一、緣起
二、有線電視開展評述生涯
三、打開亞洲市場的《NBA地帶》
四、既是評述,也是主持
五、獲薦加入ESPN
六、第一次評述NBA總決賽
七、一人身兼兩職
八、由盛轉衰的ESPN衛視體育台
九、十五年的磨練
十、回港加入NowTV
十一、樂視夢一場
十二、不願見到的貪婪
十三、重返校園
番外篇一︰如何當一位好的評述員
第二部分︰ NBA現場
1998年明星賽︰佐敦的Last dance
2011年明星賽︰格里芬技驚四座
2016年明星賽︰近距離訪問AI
難忘的NBA比賽
NBA的過去與今天
番外篇二︰十位NBA球員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