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接到羊爸爸寫序的邀請後,我認真地把書稿看了幾遍。老實講,對於我這樣一個小時候鍾情米奇老鼠、花仙子、藍精靈、阿茲貓(阿沙)……現在喜歡海綿寶寶、灰太狼、小鯉魚歷險記、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動漫人物的資深漫迷而言,這本漫畫書的故事情節和畫面算不上十分有趣,但是看得出來十分真誠和用心。
那個頭上長着兩隻角,穿着土黃袍子的羊爸爸,超級像一個中醫精靈。此中醫精靈,在每一次寶寶健康出現問題的時候,就忽爾跳出來,先耐心講解一番道理,再接着叨叨解決方案。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很多人都認為中醫難學,也不容易說明白。這種誤解,阻礙了中醫的傳播、學習與使用。
中醫不是玄學,中醫人人可學、家家能用。正如這本漫畫書對傳統的中醫枯燥學習模式做出了認真的創新、耐心的講解、細緻的描繪一樣,羊爸爸在中醫育兒領域的不斷努力,也詮釋着中醫的特質和當代中醫普及者的精神。
書裏面涉及的很多問題十分常見,解決辦法經過驗證,講的道理是地道的中醫道理。不過,希望羊爸爸下次再出動漫作品,無論是書還是有聲讀物、動畫片的時候,能換身時尚一點兒的衣服。
序的最後,想問羊爸爸,羊媽媽到哪裏去了?為甚麼從來沒有見過她?或者她不是一隻羊,而是貓咪?這可能也是很多羊爸爸的讀者和粉絲想問的。
閱素靈
中醫學和心理學雙博士
道醫和道家灸法傳承人
致力於傳統中醫的繼承與推廣2017年,我的孩子出生了。
有幸,在這一年,我接觸了中醫。
每個孩子都是帶着「禮物」來到我們身邊的。他最初帶來了腸絞痛,後來是濕疹和時不時的感冒、發燒和積食。
因為孩子,我毅然地投入到育兒知識的海洋裏,也正是這時候接觸到了中醫,接觸到了羊爸爸中醫育兒。我,欣喜若狂,無比感恩。從那時候開始一直到現在,到將來,我都堅信,中醫這條路是我最正確的選擇。
我從一個回奶都會哭的新手媽媽,變成現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可以很淡定的佛系媽媽,正是基於不斷的熱愛和學習。
在羊爸爸育兒漫畫的原創初期,主管紅紅提出來,為了惠及更多的新手父母,要用漫畫的方式來宣傳,我們一拍即合,從此走上了中醫育兒漫畫的創作之路。
漫畫的主角,有冷靜沉着、遇事不慌,始終給我們答疑解惑的羊爸爸,有以師兄大曹為原型、詼諧搞笑的中醫小白爸爸,還有可愛的小豆包和認真好學的媽媽。
用漫畫表達中醫知識,對我來說是非常神奇的旅程。在漫畫中,我把各種風邪轉化成小精靈,再讓身體的正氣與之對抗等,使中醫術語顯得活潑有趣。這也讓很多不懂中醫、覺得中醫很難的讀者發現,其實中醫就是把所學應用到生活中,為我們的身體健康賦能、為身體服務的。
我也接觸過很多媽媽,她們通過學習中醫育兒,逐漸變得不那麼焦慮了。她們對孩子的情志狀態、身體情況瞭如指掌,通過使用各種食療方子和小兒推拿、艾灸等方法,把疾病扼殺在搖籃裏,大大減少了孩子生病的次數。
希望這本漫畫書能帶給你實用的知識,讓你輕鬆學習,快樂學習,搞懂孩子的身體,理解自己的心,過平和的生活,享受當下。
感謝羊爸爸的「粉絲」,感謝你們對漫畫的喜愛,沒有你們就沒有這本書的出版。
感謝羊爸爸——楊千棟先生,給我們提供自由創作和「粉絲」學習、交流的平台。感謝大喜對漫畫人物和風格的完善。感謝莎拉提供最初的形象設計和腳本指導,讓我在自由發揮的同時經常拉我一把。感謝紅紅的一個念頭,一個念頭走出一條路,有了今天的上百篇漫畫。感謝杜陽醫生的耐心指導,對醫理的反復推敲和對腳本的審核。感謝柱子的文采,文中的「闡述」部分和文末的「讀者問答」、「名詞解釋」部分都是他用心整理編寫的。感謝小雅對「羊爸爸」微信公眾號相關文章的編輯和排版,讓漫畫看起來總是那麼賞心悅目。感謝内地版盡心盡責的編輯梁老師,反復修正漫畫的文字和畫面,不厭其煩地與我交流。還要感謝羊爸爸作者團隊,「闡述」的部分內容摘自他們的文章,讓這本書有更多乾貨、更出彩。
有了大家的努力,才讓更多的爸爸媽媽們看到這本書。我也堅信,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S. 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