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
由《逃犯條例》修訂衍生的特大動亂自去年年中開始爆發,迄今尚未完全平息。然而,對於這場特大動亂應該如何定性,不同政治立場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論述,而各方政治勢力又利用不同的論述動員群眾、打擊對手。這場特大動亂與香港過去發生的動亂最大不同之處,是外部勢力的高度介入,尤其是西方的反共反華勢力,其中美國勢力的角色更為明顯。
那些外部勢力在策動、招攬、培訓、組織、指揮、頌揚和資助香港的動亂分子尤其是年輕人上發揮了前所未有的積極作用。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西方媒體和政客與香港的反共反華媒體和政客沆瀣一氣,把這場特大動亂的性質定義為香港人團結一致、無畏無懼保衛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高度自治,抵禦中國政府對香港事務的干預,防止香港走向「內地化」或「大陸化」,捍衛香港原有的制度、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推進香港的民主發展,譴責香港警察過度使用暴力,守護香港人的「身份認同」、確認香港與西方的文化和政治聯繫等等不一而足的一場關乎香港「生死存亡」的「最後一戰」。這種論述讓參與這場特大動亂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感受到巨大的「危機感」和「使命感」,因而讓他們願意踴躍參與到這場「拯救香港」的正義行動之中。在強烈的道德信念、政治訴求和激烈情緒的驅使下,不少參與者甚至不惜突破個人和社會的道德和法律規範,從事各種各樣他們過去自己也不敢想像的違法和暴力行為,對香港的執法人員惡言相向和暴力衝擊,對持不同意見者兇殘虐待,對公共和私人財產橫加毀壞,更對內地同胞歧視敵視。這場特大動亂把已經高度政治分化的香港社會推向更加尖銳對立的境地。非黑即白,非友即敵,只問立場、不問是非對錯真假,零和鬥爭思維,集體「失智」和「非理性」等現象明顯,嚴重損害了香港原有的制度和香港人一直引以為傲的理性務實精神,也與香港作為高度現代化社會的品質不相稱。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內地專家學者和香港的愛國人士則把這場特大動亂定義為香港內外反共反華勢力利用《逃犯條例》修訂所觸發的對香港特區政府的不滿挑起動亂,趁機提出了一些中國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都無法也不可能回應的政治訴求,其險惡目的在於挑戰中國對香港特區的主權,威脅中國和香港特區的安全,破壞「一國兩制」,打擊香港特區政府的管治威信和能力,奪取香港特區的管治權,把香港變成顛覆基地和滲透基地,讓美國得以利用香港作為對付中國的棋子,削弱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角色和作用,損害中國的國際聲譽,消除香港「一國兩制」對台灣的示範作用等。從這個角度看,香港這場特大動亂乃美國、其西方盟友和香港的反對派及分裂勢力有目的、有預謀和有計劃的一場帶有恐怖主義成分的、旨在改變香港政權的「顏色革命」。
不少人對這兩種關於這場特大動亂的南轅北轍、水火難容的論述感到迷惘,也容易因為信息不足、個人判斷能力局限或社會上具公信力領袖缺乏等因素而難以取捨。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有機會聽聽一些外面和立場較持平的人士的觀點和分析很有裨益,起碼可以讓自己能夠抽離一些,去重新觀察和思考香港過去大半年發生過的事情。如果更多的人能夠對這場特大動亂有更清晰、全面、透徹和客觀的認識,對香港面對的國際環境、國家局勢、香港形勢和香港的根本利益有更深入的領會,則不同立場的對立有望紓緩,過度情緒化和道德化的言行有望收斂,從而人與人的關係也有望改善。
《國際視野中的香港修例風波》一書可望帶動各方面從較為理性和客觀的角度思考這場特大動亂。本書收錄了多篇來自國際傳媒、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人士和若干在香港居住的非華裔人士對這場特大動亂及其參與者的觀察、感受、分析和報導。他們的文章和觀點反映了「局外人」的看法,非常值得各方面的參考和重視。尤其可貴的是他們能夠從更廣闊的宏觀和國際視野來研判香港的動亂,包括把這場特大動亂納入中美戰略博弈和國家民族的大框架中來探索。對於那些習慣把這場特大動亂視為香港內部問題或香港與內地矛盾的人來說,他們的看法應該有不少新穎及發人深省之處。這些看法又可以讓參與動亂的人士特別是年輕人對他們的所言所行進行反思,讓他們慎重思考一下他們的言行對香港和自己帶來的後果與他們的初心是否契合或背離,讓他們認真想想香港面對的真正問題和矛盾何在,讓他們慎重思考香港與國家的應有關係,以及哪些才是符合香港乃至國家的核心利益的對策和出路。
過去大半年來,香港人接收了大量來自西方媒體的對這場特大動亂的偏頗和別有用心的報導、「指導」、評論和分析。那些材料反映了西方人士對新中國的偏見、對中國崛起的擔憂、對「一國兩制」的片面理解和對香港反對勢力的「厚愛」。過去一段時間,世界各地發生了多場嚴重的暴亂,導致了不少的傷亡,而軍人和警察又明顯使用了過度的武力。然而,西方媒體對那些暴亂的報導卻寥寥可數,尤其是如果暴亂分子的衝擊對象乃是那些與西方國家友好的當權者。不過,由於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在西方反華情緒高漲的環境下,西方媒體和政客對香港這場特大動亂的關注和報導鋪天蓋地,對動亂分子愛護讚賞有加,但對相對比較克制的香港特區政府和警察隊伍卻橫加指責。本書收錄的文章中反映了這些不公平的處理方法其實在外地已經為各方所詬病。
目前香港政局紛亂,政治氣氛又因為新型肺炎來襲而更為對立分化,令原本已經艱難的抗疫工作百上加斤。本書的出版極為合時,且饒具意義。我誠意向讀者推介此書。
劉兆佳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
2020年2月
序言二
務實求真
生逢亂世,這一年中國和香港特區發生的事情太多,從中美貿易戰、反修例風波到新冠肺炎疫情,都令人心情激盪。
自從特朗普上台之後,中美關係發生劇烈變化,由過去的友好,變成對立。國際輿論環境當中充斥着針對中國的聲音。如果是善意及客觀的批評,中國和香港特區應該虛心受教,兼聽則明。但是現實上卻有太多惡意的消息和評論,不斷散播中國崩潰的理論,當中還夾雜着不少假消息。
我們要開闊視野,多去看海外對中國及香港特區的評論及建議,但是不能夠只聽一邊倒鼓吹中國崩潰的誤導言論。這本新書《國際視野中的香港修例風波》,搜羅了香港去年的一場政治風暴當中,國際上一些鮮見較為客觀的意見,特別是分析美國連番介入香港的事務背後,有着它本國利益的動機,值得細讀。
在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如何能充分吸收環球的資訊養份,豐富自己的知識,增廣自己的見聞,並聆聽不同的意見,然後從當中選取比較客觀的訊息,豐富我們的分析架構?即使是互聯網資訊氾濫的年代,這些國際上較客觀的文章,都未必很容易看得到。網上流通的可能是一張圖片或片言隻語,但是真的能夠豐富我們生命的,往往是詳盡而深入的分析。相信這一本新書,可以增廣大家的知識。
盧永雄
資深傳媒人
2020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