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心靈創傷的靈性基礎
從靈性角度看信徒的心靈創傷
臨牀心理學家兼危機處理專家萬家輝博士接受訪問時指出,由於受到近年政治及社運事件等影響,不少香港人可能已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他如此說:「香港人受的是一個好廣泛、好大規模的集體創傷……我最擔心是有些人未到這個情況,但又拒絕找人幫助,強自壓抑住。這些情緒反應累積下來就會惡化,出現抑鬱、焦慮等問題,再嚴重一些,更有機會出現如幻覺、妄想等等嚴重精神問題……要點樣修補如此大規模的創傷,做到社會復和,我沒有答案。」可以想像,這種情況恐怕只會進一步惡化,因除了政治及社會動盪帶來的衝擊之外,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下,大家的日常生活已飽受困擾,好些人更連生計也難以維持,整個社會的精神健康狀況自然受到嚴重影響。
上述的集體情緒困境,基督徒自然不能倖免,一旦我們察覺自己可能已出現較嚴重的情緒問題,千萬不要諱疾忌醫,應及早尋求專業心理輔導。但除此以外,我們豈不是也應求助於那位創造及救贖我們的三一上帝?筆者如此說,並非意圖否定世俗的心理輔導或精神治療的重要性,不過對基督徒來說,情感創傷必然涉及信仰層面的靈性問題。誠如貝內爾(David Benner)在《心靈關顧:修正基督徒的培育和輔導觀念》(Care of Souls: Revisioning Christian Nurture and Counsel)一書中指出,現代心理學必然對任何涉及靈性或靈魂的觀念不感興趣,因為從科學
的實證主義出發,人的靈性或靈魂是經驗不到,不能實證的。是以,基督教的「心靈關顧」從本質上有別於現代興起的純粹心理學輔導或治療。再者,基督教擁有十分悠久的心靈關顧傳統,在心理學這學科尚未出現之時,教會及修道院早已做著關心人屬靈生命及心靈創傷等的牧養工作了,我們理應重視這悠久的牧靈傳統。
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比貝內爾講得更直接,由於他認為我們必須從上帝出發來談論及理解人性及靈性,所以他明言「靈性關顧」只能緊扣神學來講,亦拒絕借助任何世俗心理學的知識來加以理解。潘霍華如此寫道:「使人配聽認罪的,不是人生經驗,而是十架經驗。
對於人心的認識,最有經驗的心理學家永遠不如一位生活在十架底下的最單純的信徒……在心理學家面前,我只可以是個病人,但在信徒弟兄面前,我卻敢於承認自己是個罪人。心理學家必須首先探研我的心臟,可是卻永遠探研不到內心最深之處。」懷著同樣的理念,這本小書旨在回到信仰及靈修學的原點,嘗試闡明信徒直面心靈創傷的靈性基礎。
在情感政治創傷下拒絕虛無
近年在政治學、社會學及文化研究興起了「情感轉向」(affective turn)的研究趨勢,本地學者許寶強在他的《情感政治》一書中,就是以這個向度來分析近年香港出現的「勁灰頹爆」政治現象。在本書開首,筆者便借用了他及另一位本地學者羅永生的觀點,再輔以韓國哲學家韓炳哲(Byung-Chul Han)提出的社會形態分析,嘗試為近年香港出現的集體心靈創傷把脈。最令筆者憂心的是,長期被「勁灰頹爆」情感折騰的香港人,正逐步走向犬儒與虛無,繼而令心靈受創者變得麻木抽離、憤世嫉俗,甚至抱有否定價值的心態。那麼,我們如何避免被虛無吞噬,以致對人生常存盼望,並抓緊存活的意義?筆者嘗試以坦承人生「虛空」的傳道書來作神學反省,從中思考如何別讓生命變得虛無 —就算活在荒謬的年代。
「共患難」的十架經驗是心靈創傷的重要出路
在這個勁灰頹爆、撕裂分化、互相猜忌、乏力無助的艱難時刻,受傷的人最需要的是甚麼?筆者認為就是「共患難」的十架經驗,這其實也是教會所強調「合一」的「愛的羣體」應該做的事,而我們當要從基督身上,學懂「共患難」這屬靈功課。簡而言之,基督在十架上所受的苦,乃表明自己跟受苦者和受傷者同在(co-presence),也跟他們的受苦經驗認同(identification),並與受苦者於患難中休戚與共,以至跟受苦者成為一體(solidarity in suffering)。這種建立在十架神學上的「共患難」精神,不單是對心靈受傷者最大的安慰,也可以成為「與受苦者身分認同」的基督教式「身分政治」的重要神學基礎。可以說,這是貫穿全書的重要神學主題,直到最後一章討論寬恕敵人這最難實踐的屬靈功課時,筆者也是回到這十架受苦神學的起點來展開討論的。
此外,「共患難」也必然伴隨著「同在感」,而同在則關乎此時此刻的感受,所以無論是別人的同在,抑或是上主的同在,都必然是現在式的,也一定是活在當下來感受的。在靈修操練中,培育「活在當下」(here and now)的存在感攸關重要,倘若我們只是活在過去,總是被某段傷痛的歷史綑綁著,那麼我們就一直會被痛苦折磨下去,容易失掉盼望。盧雲(Henri Nouwen)說過:「我們生活裏真正的敵人就是這『早該如何』和『將來如果』的想法。它們把我們拉扯在無法改變的過去和無法預測的未來之間。可是日子該是在當下和眼前過的啊。」至於那些活在絕望與虛無中的人,他們就更可能行屍走肉般活著,未能夠真正活出當下的生命。
同時,十架神學也是一套軟弱神學。那位本來滿有權能的彌賽亞,降卑成為弱者,甘願受欺壓,且死在強權的暴力底下,但祂卻藉著愛的大能,瓦解權勢的武裝。我們惟有效法耶穌,活出真正柔和謙卑的美德,方能與弱者或受暴力傷害的受苦者認同,並真正「看別人比自己強」,這正正是基督教柔性政治所需具備的靈性。
懷抱哀傷:美學的靈性療癒
如果說,共患難為的就是藉著同在的職事,與受苦者一起承擔當下真實的情感創傷,那麼,療傷的第一步就是直面自己的負面情緒,不應壓抑或逃避,甚至要學懂懷抱哀傷,與之共舞。由此,筆者試圖闡明藝術(尤其是悲劇)所具備的宣洩、淨化情緒和陶冶性情的療癒功能。同時,筆者還特別提到那些具有類似功能的聖經文本,諸如哀歌、咒詛詩、受苦先知與基督受難的敍事等,這些都是極富藝術性的悲劇故事,甚至可看為聖經中的「傷痕文學」。閱讀這些屬靈的文學作品,不光有助於治療心靈創傷,洞悉當中的神學意涵,更能幫助塑造我們的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