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正如歷史上所有大流行病,現在二十一世紀的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也一定會改變人類的歷史。作為一個小民,面對影響如此廣泛的疫情,可以如何理解和自處?對於擁有信仰的基督徒來說,要怎樣回應,才能真實地活出信仰的見證?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書嘗試在大型流行病肆虐之際,從聖經、歷史和現況出發,思考基督教信仰在其中的意義,以及它向我們提出了甚麼挑戰。對於這些問題,我起初的想法是,待疫情過後才作出更全面的反思。可是,隨著全球疫情波折反覆,這讓我不禁要問,在危機困惑之際,基督教信仰給了我們甚麼意義?本書談及的不僅是大流行病,也涉及戰亂和饑荒等重大災變,處身其中的人,同樣需要面對上述問題的挑戰。
基督教信仰的意義之一是在於,即使在眾多壓力和焦慮中,仍可活出自我,進而關心別人和世界,這是在疫情之際,信仰對於生存的意義。就如哈巴谷書所述,社會遭難之時,個人在其中流離,卻憑信心面對困境。這卷書若沒有最後那幾句話(哈三17~19),我們就像身處月亮的幽暗之面,毫無光明可言。可是,我們是否僅留意這段結語,而忽略了整卷書的迷惘,也是我們要面對的真實人生?我們有否如同先知般「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樓上觀看,看耶和華對我說甚麼話,我可用甚麼話向他訴冤」(哈二1)?在艱難困乏的日子中,甚至四處無光之時,我們因著信,仍心存希冀,那是來自神的話語所賦予的力量,就像先知哈巴谷所述的。
近年,以疫境為題的著作汗牛充棟,但本書的寫作意念,緣自我在2016年閱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一篇寫於1527年的文章,當中論到基督徒面對危難時與世俗不同的態度(詳見本書第六章)。路德在這篇文章中指出,基督徒在疫境中要確定自己的呼召,堅守崗位。沒想到路德的提醒,在2020年起至今竟成為很多人的真實經歷,就如我認識的一些基督徒或教牧,有因染疫而離世者,而我在疫境中也遇到不少困難,令我不得不認真思考這個課題。
基督教信仰的力量,在危機時代尤其呈現出來。回顧大流行病的歷史,從沒有任何疫症會主動配合政府制定的抗疫時間表而有序消退,反倒是基督徒在困境中的信仰和委身,給世人帶來了盼望和安慰,叫他們在死蔭幽谷中領受上帝的恩典和賜福。歷史證明,平凡人在疫災中的態度,才是關鍵。本書希望幫助讀者以合乎聖經的態度,面對疫境中的艱困日子,並明白當中屬靈的意義。正如詩篇所說的,人不懼怕「黑夜行的瘟疫,或是午間滅人的毒病」(詩九十一6),是因為相信「耶和華是我的避難所,你已將至高者當你的居所」(詩九十一9)。
本書是從聖經的觀點出發,並從教會歷史中汲取經驗與教訓,到了最後一章,也會分享筆者自己在疫情中對教會和基督徒的期待。本書涉及的歷史資料頗多,但我盡量保持簡潔,帶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重點。無疑,如此濃縮和簡化的寫法,難免掛一漏萬,殊不合乎歷史研究所需的精細。為此,我在參考書目中提供了相關課題的材料,鼓勵讀者可以進一步研讀,也彌補了本書的不足之處。
最後必須指出的是,我不是流行病的專家,對於醫療的認識十分淺薄,所以在本書中提到任何關於大流行病的染疫和治療方式,都只是對歷史的描述,而不具任何醫學建議的意義。筆者期望從聖經和歷史的提醒中,反省個人在疫境中的信仰委身,這是惟一的目標。若有任何關於疫病的錯誤詮釋,懇請讀者見諒。然而,倘若本書可以成為讀者在困難中的安慰和鼓勵,得以在疫境中重建生命,能用信、望、愛面對一切艱辛,那就將榮耀歸給掌管萬有、與人同渡疫境的神。
寫於2022 年復活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