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公義的法律要求你把不義施於另一人身上,我建議 你違抗它。在任何情況下,我都絕不容許自己變成自己討厭 的人,去做自己批判過的惡行。」
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寫於一百七十多年前的文章 〈公?不服從〉,以自身經驗闡述公?抗命深意,影響一代又一代人。聖雄甘地的非暴力抗爭、馬丁路德金的黑人?權運動、香港雨傘運動等,都曾以實際行動遙相呼應。〈公?不服從〉歷來有不少中譯本,可惜多有文句不順、意義不明和錯譯等翻譯弊病。香港毫末書社於2022年出版的中英對照全新譯本,不但註釋詳盡,譯筆流暢,而且用詞貼近時代,為讀者展示煥然一新的梭羅。
作者簡介:
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
美國著名散文家、自然愛好者、詩人、 廢奴主義者和知行合一的哲人。 梭羅一生只出版過兩本書,死後卻影響 一代又一代人。他最著名的作品《湖濱散記》是在湖畔小屋獨居兩年的生命反思,時至今日仍被簡約主義者奉為必讀聖經,也是關注環保人士的枕邊書。梭羅影響世界最深遠的文章是〈公民不 服從〉。文章開宗明義反對美國奴隸制, 提倡以非暴力手段對抗不義政權。〈公民不服從〉面世一百七十多年後仍繼續閃耀著光芒,為全球公民抗命者燃起靈魂深處的火炬,為非暴力抗爭提供最堅實的道德基礎。
留下來的人
熱愛梭羅的七十後香港人。兼職譯者,全職書蟲。
章節試閱
(第22段)
當一個政府不公不義地把人民投進監獄,監獄就是義人最應該待的地方。那是麻薩諸塞州政府為熱愛自由而尚未感到徹底沮喪的人所準備的唯一處 所,也是最恰當的處所。在四面高牆裡,政府把追求公義的人驅逐和囚鎖於社會之外,就如義人為了原則把生命置諸度外一樣。⋯⋯那是一個與世隔絕、卻更自由高尚的地方。那是政府把不順從的異見者投進 去的地方。那是自由的靈魂在「蓄奴州」裡唯一可以尊嚴地活著的地方。
如果有人以為義人在獄中將失去影響力,再也無法用異見「炮轟」政府,更不敢在牆內與政權 對著幹,這些人恐怕是搞錯了。他們不曉得,真理比歪理或惡法強大得多;他們更不知道,當被囚者親身經歷過一點不公義之後,往往能更有說服力和果效地對抗不公義。
(第22段)
當一個政府不公不義地把人民投進監獄,監獄就是義人最應該待的地方。那是麻薩諸塞州政府為熱愛自由而尚未感到徹底沮喪的人所準備的唯一處 所,也是最恰當的處所。在四面高牆裡,政府把追求公義的人驅逐和囚鎖於社會之外,就如義人為了原則把生命置諸度外一樣。⋯⋯那是一個與世隔絕、卻更自由高尚的地方。那是政府把不順從的異見者投進 去的地方。那是自由的靈魂在「蓄奴州」裡唯一可以尊嚴地活著的地方。
如果有人以為義人在獄中將失去影響力,再也無法用異見「炮轟」政府,更不敢在牆內與政權 對著幹,這些人恐怕是搞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