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恋一辈子的爱
许多人一旦结婚,就把婚姻搁置一旁,忙着应付生活和孩子去了。当初恋爱时的刻意经营,都随着进入婚姻戛然而止了。然而,神所设立的婚姻意义并非只是繁殖功能,而且也是彼此恋慕(歌7:10)和享受人生(传9:9),而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动力。
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婚姻与爱情的很多层面,是一本有血,有泪,有生命的爱之书。有谈到原生家庭不同造成的影响、有男女差异导致的矛盾、有不被理解引发的情绪问题、有经济层面压力的问题、有亲密关系中的困惑等等,这些都是婚后实际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但也就是这些议题,让夫妻因着彼此相爱,愿意同心同意,一起携手面对。
这本书并不是婚姻故事集,也不是婚姻指南,更不是婚姻辅导的书,而是把真实的婚姻演绎到底,并引导读者进入婚姻的深处去碰触那些一般人以为是“自然而然”的事。作者认为:婚姻是没有所谓神圣与世俗的区分。无疑,婚姻是神圣的,是神所赐的,因此,婚姻中的男女都务必敬畏神,并在基督里彼此相爱,但不要因此以为婚姻的神圣就与现实无关。尤其有些牧者或追求神圣的信徒,难免把婚姻“属灵”化,期望婚姻可以合神心意,成为众人的“榜样”。这个期望不是错误,只是当这个期望成为婚姻目标时,则承载着他人的期望,迫使婚姻变成了一个“示范单位”,以致忽视了现实。
作者强调:婚姻里的一切没有一件是世俗的,需要远离的,包括金钱、性爱、沟通、情感需要等;当婚姻中的男女愿意真诚谈论这些课题,尤其彼此分享內心需要和脆弱,不害怕被拒绝,也不带着羞耻,婚姻就找到了它的神圣之处了。
为本书写序言的游老师认为:这本书特别适合给中国人看,因为在东方文化中,男性從小就被教导,不要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文化把男人塑造成了不能表达情绪的“低温”动物,即便內心有所触动,也是就让它一闪而过;男人变得不懂、不会,甚至不愿与家人有“非必要的”互动,特别是有关情绪与感受层面的交流,变得对他人,包括妻子与儿女的情绪很“无感”,无从得知妻儿的感受、想法和需要。另一方面,这种看似“吝于表达感受”的特质把男人训练成了“铁汉”,而恰恰缺少了妻子最需要从先生处得到的 “柔情”。但愿有更多的中国人来读这本书,通过这本书来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来营造美好的婚姻!
▊作者简介
CK
- 香港建道神学院道学硕士,
- 是一位牧者、宣教士和心理咨询师;
- 与爱妻带着两个孩子服事中国逾十五年,
- 曾经从事神学培训、
- 大学生事工、建立教会等,
- 之后前往未得群体中服事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