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兼博人生(简体)
过去百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两次全球经济萧条。在惊涛骇浪、激变中,20世纪带着人类沉痛教训终于过去。21世纪在人类的盼望,和求存的力量展开未来的路程。
未来的,我们未能预知;但过去的,不论是个人生命历程、或大环境历史事件,都曾经发生过,而影响及形成今日世代人类的前途——历史记录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指向的任命。
19世纪末在东方亚洲的中国,经历改朝换代、外侵内患、民不聊生,不少百姓为了谋生投奔他国,部分来到东南亚半岛,筚路蓝缕。在胶园、钖矿开荒垦土。而作为人口一半的妇女群,也默默地在胶园披星戴月、及在矿场流汗劳作,在世界经济大萧条中协助建立起本土的经济命脉。1940年代末,不能幸免,遭受战祸,全民度过了3年8个月的恐惧、饥饿的苦难岁月。
光复后,受世界民主、独立思潮兴起带动,各族同心建立君主立宪的独立国家。侨民身份转为公民,第二代、第三代与各族同胞并肩连手“异中求同”,一同要把一个新兴国家建立起来,也一同经历沉痛的历史教训,苏醒过来,致力政、经、文教的复兴。适逢世界妇女运动第二波兴起,女性处境地位改善,得以参与建国各领域的行列,尤其是在启迪民智的传播领域,为女性提供了贡献力量的平台。
当国家积极进行硬件设施的同时,开拓心灵、精神建设的福音也通过教育、医药关怀事工,降临这片原属硬土的地上,恩泽未得之民,栽培不少参与建国的精英,与各界共同致力建立一个公平、进步的国家。来到了21世纪,世界科技极度发达,价值观念激变,不同的意识形态造成了不同阵容,生活方式越发忙乱。然而人类不可避免进入互相牵连的关系,地球村逐渐形成。在全新的大环境中,新新人类不自觉地漠视历史,若不及时为过去的事迹保留雪泥鸿爪,恐怕在熙攘中会被时间淘汰,历史就成为一片空白。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一个渺小的生命,于上世纪之初,被在半岛上第一代侨民的父母,带到世上来。时值全球第一次经济大萧条的历史年份──1929年,如沧海一粟,在历史洪流冲击中挣扎成长,经历第2次世界大战的苦难,目睹独立国家鲜明的旗帜在地球上升起;经历过历史沉痛时刻,从悲痛中走出来;欣逢世界妇女运动第2波,争取到在建国大工程中有份参与:个人生命由少女、少妇、为妻、为母,进入为祖母的晚年阶段。29年前,从传播岗位下岗后,今年中终于从妇女、教育义务事工退休后,抓紧这夕阳余晖的每一刻,开始实践对后人的承诺,把东方优良古训译成英文,以及为女儿收集有关近百年来,华人妇女处境的历史资料,作为她著书的参考。至于立传之意念,的确是从来连想也不敢想过。
然则在此刻,我却在诚恐诚惶中,把过去经历,努力回忆、筛选,并作纪录。所因为何?
要感谢文桥传播中心总干事黄子、好友晨砚姐妹。他们得悉我的晚年项目(Project)后,鼓励我把过去八十余年的环节,记下成回忆录交文桥出版,一时三刻,我在兴奋状态下,来不及思考就贸然接受下来。
跟着清醒过来,才开始焦急。古今中外,配得起立传、立言者,皆为伟大人物。生命具影响世界各领域的丰功伟绩,成为楷模者。在学术界的华裔妇女,近年立传出书者有台湾的齐邦媛教授,在属灵界有定居日本已故丁惟柔(丁妈妈)。她们各自在生命中有不平凡经历,或来自显赫的家族背景。珠玉在前,渺小卑微的沧海一粟,身世卑微,亦无建树可言,凭何答应也写传记?
唯藉找寻答案时,回首前尘,省察过去岁月中,有多少值得记录的事?多少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荣辱得失;多少的悔恨、多少的自豪;多少的祈望!人际关系上的误解、委屈,又喜逢知遇,肝胆相投;在世俗试探中的挣扎,有如保罗感叹:“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却由不得我。”(罗七:9),我也曾经历过。人若靠自已有限力量,很难避免过失;要胜过试探和苦难,惟靠上主力量。今后立志要在余年及时补上对神、对人的亏欠,以求仰天俯首能无愧无悔!
那已过去的84年岁月,由最初履行为女、然后为妻、为母、为祖的责任中度过;婚前为培育至亲、婚后培育儿女、及后人曾鞠躬尽瘁。到了就业阶段,执粉笔3年后,就一头栽进传播领域里,一生不能自拔。欣逢世界妇运第二波之后,就30年如一日,投入了妇女课题的关注和服务中。光阴在上班、下班;生儿育女、进修的奔波劳碌中过去。一旦以笔耕与华社维系情谊后又不愿放下担来。那30,000多个日子里,填满的是家庭、传播事业、写作、妇女课题事务。直到晚年,有幸赶得及得闻福音,才迎头赶上对属灵的追求,终于为生命内容注人了永恒的价值。
于是循着晨砚的鼓励理由:“长者中,仍有相当清晰思路和记忆力,又可以执笔者,就别推辞。”细细剥茧抽丝,苦苦深入思考为自己狂妄答应写传,找寻辩解答案(Justification)如下:
沧海1粟的我——在人海浮沉,蒙主恩典。
跨越2个世纪——20世纪至21世纪。
情牵3大陆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
相传4代亲情——由一百年前、第一代南来后开始、已达四代,
带来了80多个后人,分布不同时空。(父母来自中国第一代及第二代扎根半岛。第3代女儿一家生活于美国,第4代在大洋洲的悉尼工作。) 但都秉承祖传向善、求真的信念,致力做向生命负责的人。而我亦竭力做一个不向生命交白卷、也能向上主交账的人。过去时日,不断地找寻生命方向价值,一路跌跌撞撞,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抬头,迎上生命永恒的亮光。许此余年,做光、做盐。并以此作为书写此书的辩解。
愿此回忆集,能化为点点火种,传递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