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佛教修行的目的,都是為了能一瞥覺醒的狀態。前往朝聖,沈浸在聖地神聖的氣氛中,並和其它朝聖者相處,都只是試著達到這一瞥的不同的方式。」
——宗薩欽哲仁波切(DJKN)
朝聖最理想的正確動機,是要讓你培養智慧、慈愛、悲心、虔敬心和真誠的出離心
☆首度公開宗薩欽哲仁波切最殊勝的朝聖指引,邀你隨著仁波切悲智的足跡,走進印度聖地聆聽佛陀的法教,探尋生命最初善的道途。
☆仁波切經常被弟子們詢問有關前往佛教聖地朝聖的方法,為了回應這些問題,仁波切特別撰寫了這本新書。並特別邀請專業的攝影師配合文字到佛教聖地取景。
☆《朝聖:到印度佛教聖地該做的事》這不是一本給觀光客的旅遊指南,而是提供給希望以朝聖方式淨化染污和累積福德的朋友所參考的指導書。
☆內文主要以釋迦摩尼佛和往昔偉大印度上師的思路為中心,仁波切提供了許多很不同的詮釋,包括:去哪裡朝聖、在那裡該做什麼、朝聖的意義以及在出發前應生起的正確動機。仁波切也闡釋了,當佛教徒描述「神聖」的人、地、物時,它們是如何被定義的?本書也建議我們,在參訪印度和尼泊爾的四大佛教聖地時,可以隨個人意願所採用的祈禱文以及不同的心法。
☆在書中,宗薩欽哲仁波切帶著讀者穿越時空的界限,造訪佛陀曾經出生住世,悟道與初轉法輪和入滅的四大聖地,及多則歷代大成就行者充滿證量與令人鼓舞的故事,不禁讓人神往於靈性探尋的氛圍中,仿如己踏上一段充滿啓發的善妙之旅。
朝聖是一種有效又容易達成的修持方式,對人们增進佛法的理解,精進修行提供了更多直接的機會和啟悟源泉。然唯有抱持正確的動機與修法,方能達成正果。那麼,對佛教徒而言最重要的朝聖地有哪些?前往朝聖時該怎麼做修行?禮佛和供養該怎樣做?哪些修持最適合在聖地做?……。这些宗薩欽哲仁波切經常被弟子問及,也是衆多修行者渴求瞭解的問題,仁波切借由本書爲我們提供全方位的實用法則。
◎何謂「神聖」?「神聖」之地在何方?
一般而言,心靈朝聖之旅的目的,是要造訪某個「神聖」之地。然而,「神聖」是什麼?在何處?那就隨著不同的心靈傳統和不同的修行方式而改變了。對某些宗教而言,聖地是由於有某位先知在該地出生,或被謀殺而來的;或者因為有聖人加持,所以某個釘子,或某塊木頭就是「神聖」之物。從佛教的觀點,一個人、一件東西、甚或一個時刻被描述為「神聖」的,是當它不為人類的貪婪與嗔恨-或更重要的說,不為二元分別心-所染污而言的。因此,嚴格的說,我們並不需要去尋找外在的聖地或聖人;如同佛陀曾經親自應允的:「任何人憶念我,我就在他的面前」。因此,我們一憶念起佛陀和他的教法,或對他生起虔敬心,他就會在我們所在之處,而該處所也就會成為「神聖」之地。
◎佛教最重要的聖地有哪些?朝聖的目的為何?
雖然許多宗教都鼓勵信徒們前去朝聖,然而由於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無上的導師,是我們所皈依的對象,他的教法也是我們盡力所追隨的,因此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聖地就是佛陀教法與利益有情眾生的地方。雖然我們應該立下願望去造訪所有的這些地點,但是傳統上,有四處大家認為是最重要的。它們是:
*藍毗尼:悉達多誕生之處
*菩提伽耶:悉達多證得正覺之處;
*瓦拉納西(鹿野苑):佛陀教導邁向證道之處;
*拘尸那羅 :佛陀證入無餘涅槃之處。
然而,很重要的是要了解,朝聖的重點並非只是去造訪聖者誕生的地方,或僅只去凝視發生過重大事件的場所而已。我們前往朝聖,為的是要幫助我們記住所有佛陀的教法,而其精髓就是在他入滅前所開示的四個宣說。身為佛教徒,憶念佛並不是對自己的導師做白日夢,而是憶起他的每一個教法,因為佛陀就是教法,他不只是導師而已。
◎朝聖的正確動機究竟是什麼?
朝聖最理想的正確動機,是要讓你培養智慧、慈愛、悲心、虔敬心和真誠的出離心。所以,在出發時,你應該許個願,願你的朝聖之旅,不管以什麼方式,都能不斷地讓你憶起佛陀一切尊勝的證悟功德,並能因此讓你積聚福德、淨除染污。
作者簡介: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
享譽全球的新世代精神導師宗薩欽哲仁波切在本書以釋迦牟尼教法和新創的祈禱文爲主要文梗,提供一份到印度朝聖都該知道的文化心態和佛法的印記。 作者特敦請國際攝影大師為本書拍攝取景,其風格不凡張張震懾人心,。
章節試閱
*****前往佛教聖地*****
前往聖地朝聖的傳統,是數千年來所有偉大的宗教都鼓勵信徒們做的修行。近年來,朝聖愈來愈受歡迎,因爲它是一個機會,讓靈性追求者可以有個兼具游樂與善行的假期。對我們大部份人而言,到一些具有異國風味的地方去,比起傳統上鼓勵我們做的一些嚴峻的修行,來得有意思多了。雖然玩樂的追求不應該是前往朝聖的唯一理由,但畢竟它是個很有效的胡蘿蔔,可以吸引像我一樣的物質主義佛教徒,至少做了某種型式的修行。而且朝聖也是我們相當容易達成的事。這就更吸引人了。
一般而言,心靈朝聖之旅的目的,是要造訪某個「神聖」之地。然而,「神聖」是什麼?在何處?那就隨著不同的心靈傳統和不同的修行方式而改變了。對某些宗教而言,聖地是由於有某位先知在該地出生,或被謀殺而來的;或者因為有聖人加持,所以某個釘子,或某塊木頭就是「神聖」之物。從佛教的觀點,一個人、一件東西、甚或一個時刻被描述爲「神聖」的,是當它不爲人類的貪婪與嗔恨-或更重要的說,不爲二元分別心-所染污而言的。因此,嚴格的說,我們並不需要去尋找外在的聖地或聖人;如同佛陀曾經親自應允的:「任何人憶念我,我就在他的面前」。因此,我們一憶念起佛陀和他的教法,或對他生起虔敬心,他就會在我們所在之處,而該處所也就會成爲「神聖」之地。
*****如何在聖地積聚福德****
佛教徒常會犯一個錯誤:他們不做小的積聚福德的事,例如每日行淨水供養──因爲他們覺得這是微不足道、沒有價值的。可是他們也不做大動作:例如捐一年的預算款給佛教大學、每個月供十萬盞酥油燈、或興建一座寺廟等,因爲他們沒有時間或資源之故。結果,他們什麽也沒做。
對初學者而言,積聚福德是要花點力氣的。舉個例說,有個從加州來的朝聖者,可能會想要把家?堸|子的花帶到印度聖地來供養。在此要討論的,並不是加州的花比印度當地的花更能積聚福德,而是把花從加州帶到印度,一路上照顧的努力,以及爲此過程所耗費的錢,能積聚福德。同時,在聖地向一個小女孩買朵花,是希望能幫助她,用她的花拿來供佛,也會因爲這個供養而增加福德。或者你也可以有如此的發心:無論是誰賣給你花,願他們因此而終能與三寶結緣。這類的發心是很深奧的積聚福德的方法,因爲你是利用自己的福德,當作橋梁來讓其他人與佛、法、僧結緣。
朝聖是一個極爲强大的積聚福德的方法,甚至當你在作準備時,如存錢、計劃工作假期等,都能積聚大量的福德。如果我們能在自己的發心上更澆灑上菩提心的露珠,以最高的願心,願一切與我們有關朝聖之旅所做的事, 不只回向來淨化自己的迷惑與痛苦,也回向給一切有情衆生令得證悟的話,那麽所有看似世俗之事,從打包行李、購買機票到繞行佛塔等,都會成爲追隨大乘之道者的圓滿事業。
****簡樸的修持****
雖然佛教提供了許多由過往大師所作的修持儀式、儀軌、祈願文等,但是積聚福德與淨化染污並不依賴儀式。因此,如果你比較喜歡簡單的修持,下面是一些你可以在聖地作的,而且能積聚大量福德的修持。
假設你剛剛到達藍毗尼,首先你應該作的,是清掃佛塔邊上的垃圾與雜物。你不須要把整個聖地範圍都消毒過一遍,只要把一小塊地方清乾淨──環繞佛塔大約兩尺寬的一圈即可。而且,用自己的手巾或面紙清理就好,不必去找人要清潔工具。如果你有香水的話,稍微噴灑一些,然後開始做供養或做你的修持。
傳統的供品是:水、花、香、食物、燈,但是你不須要有大量的供品。如果你只有一支蠟燭,也就足够了。而且你如何供養也無所謂,你可以將供品就放在那兒,也可以很莊嚴地好好安排它。要記得的是,你花的努力愈多,你積聚的福德就愈多,如果你只有兩支蠟燭與四片花瓣,你還是可能將它們安排得很好看。
當你把環境清乾淨,供品準備好之後,你可以做一些靜坐觀修,或念誦你最喜愛的皈依文,或你最喜歡的祈請文。
當你結束後,要清除你帶供品來所用的塑膠袋,而且不只你自己帶來的,在聖地把別人帶來的垃圾清除,也是積聚福德的辦法之一。要記住,重要的不是要消毒聖地,而是要清除你自己的染污。
你會在聖地遇到許多其他的朝聖者做供養,特別是在菩提伽耶。有些人會做大量的供養來引起他人注意,這可能會讓比較不這麽富裕的朝聖者産生欽羨與忌妒之心。這種行爲是沒有益處的,因爲奢侈地供養不只不能積聚福德,事實上它是累積惡業的强大原因。因此,要永遠修持謙卑之心,切勿炫耀你的財富或你做的供養,也切勿以任何方式誇耀自己來引人注目。
*****前往佛教聖地*****
前往聖地朝聖的傳統,是數千年來所有偉大的宗教都鼓勵信徒們做的修行。近年來,朝聖愈來愈受歡迎,因爲它是一個機會,讓靈性追求者可以有個兼具游樂與善行的假期。對我們大部份人而言,到一些具有異國風味的地方去,比起傳統上鼓勵我們做的一些嚴峻的修行,來得有意思多了。雖然玩樂的追求不應該是前往朝聖的唯一理由,但畢竟它是個很有效的胡蘿蔔,可以吸引像我一樣的物質主義佛教徒,至少做了某種型式的修行。而且朝聖也是我們相當容易達成的事。這就更吸引人了。
一般而言,心靈朝聖之旅的目的,是要造訪某個「...
目錄
第1 部 旅 程
佛教聖地 ⋯⋯⋯⋯⋯⋯⋯⋯⋯⋯⋯⋯⋯⋯⋯⋯⋯⋯⋯⋯⋯⋯ 9
佛陀的四句宣說 ⋯⋯⋯⋯⋯⋯⋯⋯⋯⋯⋯⋯⋯⋯⋯⋯⋯ 25
悉達多以凡人之身來到這個世界 ⋯⋯⋯⋯⋯⋯⋯ 27
悉達多證得正覺 ⋯⋯⋯⋯⋯⋯⋯⋯⋯⋯⋯⋯⋯⋯⋯⋯⋯ 28
佛陀開示教導 ⋯⋯⋯⋯⋯⋯⋯⋯⋯⋯⋯⋯⋯⋯⋯⋯⋯⋯ 29
佛陀滅入無餘涅槃 ⋯⋯⋯⋯⋯⋯⋯⋯⋯⋯⋯⋯⋯⋯⋯ 30
藍毘尼(Lumbini) ⋯⋯⋯⋯⋯⋯⋯⋯⋯⋯⋯⋯⋯⋯⋯⋯ 33
菩提伽耶(Bodhgaya) ⋯⋯⋯⋯⋯⋯⋯⋯⋯⋯⋯⋯⋯⋯ 37
瓦拉納西(Varanasi) ⋯⋯⋯⋯⋯⋯⋯⋯⋯⋯⋯⋯⋯⋯⋯ 47
拘屍那羅(Kushinagar) ⋯⋯⋯⋯⋯⋯⋯⋯⋯⋯⋯⋯⋯ 51
到印度朝聖 ⋯⋯⋯⋯⋯⋯⋯⋯⋯⋯⋯⋯⋯⋯⋯⋯⋯⋯⋯⋯ 55
第2 部 修 持
積聚與淨化 ⋯⋯⋯⋯⋯⋯⋯⋯⋯⋯⋯⋯⋯⋯⋯⋯⋯⋯⋯⋯ 77
如何在聖地積聚福德 ⋯⋯⋯⋯⋯⋯⋯⋯⋯⋯⋯⋯⋯⋯ 85
修 持 ⋯⋯⋯⋯⋯⋯⋯⋯⋯⋯⋯⋯⋯⋯⋯⋯⋯⋯⋯⋯⋯⋯⋯ 86
皈依的修持 ⋯⋯⋯⋯⋯⋯⋯⋯⋯⋯⋯⋯⋯⋯⋯⋯⋯⋯⋯⋯ 91
七支祈請文 ⋯⋯⋯⋯⋯⋯⋯⋯⋯⋯⋯⋯⋯⋯⋯⋯⋯⋯⋯⋯ 105
禮 拜 ⋯⋯⋯⋯⋯⋯⋯⋯⋯⋯⋯⋯⋯⋯⋯⋯⋯⋯⋯⋯⋯⋯⋯ 106
供 養 ⋯⋯⋯⋯⋯⋯⋯⋯⋯⋯⋯⋯⋯⋯⋯⋯⋯⋯⋯⋯⋯⋯ 106
懺 悔 ⋯⋯⋯⋯⋯⋯⋯⋯⋯⋯⋯⋯⋯⋯⋯⋯⋯⋯⋯⋯⋯⋯ 109
隨 喜 ⋯⋯⋯⋯⋯⋯⋯⋯⋯⋯⋯⋯⋯⋯⋯⋯⋯⋯⋯⋯⋯⋯ 110
請轉法輪 ⋯⋯⋯⋯⋯⋯⋯⋯⋯⋯⋯⋯⋯⋯⋯⋯⋯⋯⋯⋯ 111
請佛住世 ⋯⋯⋯⋯⋯⋯⋯⋯⋯⋯⋯⋯⋯⋯⋯⋯⋯⋯⋯⋯ 113
回 向 ⋯⋯⋯⋯⋯⋯⋯⋯⋯⋯⋯⋯⋯⋯⋯⋯⋯⋯⋯⋯⋯⋯ 115
供 品 ⋯⋯⋯⋯⋯⋯⋯⋯⋯⋯⋯⋯⋯⋯⋯⋯⋯⋯⋯⋯⋯⋯⋯ 119
供曼達 ⋯⋯⋯⋯⋯⋯⋯⋯⋯⋯⋯⋯⋯⋯⋯⋯⋯⋯⋯⋯⋯⋯ 121
菩提心與菩薩戒 ⋯⋯⋯⋯⋯⋯⋯⋯⋯⋯⋯⋯⋯⋯⋯⋯⋯ 123
發 願 ⋯⋯⋯⋯⋯⋯⋯⋯⋯⋯⋯⋯⋯⋯⋯⋯⋯⋯⋯⋯⋯⋯⋯ 137
【附 錄】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146
十方四時祈願文 ⋯⋯⋯⋯⋯⋯⋯⋯⋯⋯⋯⋯⋯⋯⋯⋯⋯ 150
聖教廣弘之實語 ⋯⋯⋯⋯⋯⋯⋯⋯⋯⋯⋯⋯⋯⋯⋯⋯⋯ 152
西域取經詩 ⋯⋯⋯⋯⋯⋯⋯⋯⋯⋯⋯⋯⋯⋯⋯⋯⋯⋯⋯⋯ 154
供花咒語 ⋯⋯⋯⋯⋯⋯⋯⋯⋯⋯⋯⋯⋯⋯⋯⋯⋯⋯⋯⋯⋯ 155
大禮拜咒語 ⋯⋯⋯⋯⋯⋯⋯⋯⋯⋯⋯⋯⋯⋯⋯⋯⋯⋯⋯⋯ 156
後 記 ⋯⋯⋯⋯⋯⋯⋯⋯⋯⋯⋯⋯⋯⋯⋯⋯⋯⋯⋯⋯⋯⋯⋯⋯ 157
中譯感謝詞 ⋯⋯⋯⋯⋯⋯⋯⋯⋯⋯⋯⋯⋯⋯⋯⋯⋯⋯⋯⋯ 160
朝
第1 部 旅 程
佛教聖地 ⋯⋯⋯⋯⋯⋯⋯⋯⋯⋯⋯⋯⋯⋯⋯⋯⋯⋯⋯⋯⋯⋯ 9
佛陀的四句宣說 ⋯⋯⋯⋯⋯⋯⋯⋯⋯⋯⋯⋯⋯⋯⋯⋯⋯ 25
悉達多以凡人之身來到這個世界 ⋯⋯⋯⋯⋯⋯⋯ 27
悉達多證得正覺 ⋯⋯⋯⋯⋯⋯⋯⋯⋯⋯⋯⋯⋯⋯⋯⋯⋯ 28
佛陀開示教導 ⋯⋯⋯⋯⋯⋯⋯⋯⋯⋯⋯⋯⋯⋯⋯⋯⋯⋯ 29
佛陀滅入無餘涅槃 ⋯⋯⋯⋯⋯⋯⋯⋯⋯⋯⋯⋯⋯⋯⋯ 30
藍毘尼(Lumbini) ⋯⋯⋯⋯⋯⋯⋯⋯⋯⋯⋯⋯⋯⋯⋯⋯ 33
菩提伽耶(Bodhgaya) ⋯⋯⋯⋯⋯⋯⋯⋯⋯⋯⋯⋯⋯⋯ 37
瓦拉納西(Varanasi) ⋯⋯⋯⋯⋯⋯⋯⋯⋯⋯⋯⋯⋯⋯⋯ 47
拘屍那羅(Kushinagar) ⋯⋯⋯⋯⋯⋯⋯⋯⋯⋯⋯⋯⋯ 51
到印度朝聖 ⋯⋯⋯⋯⋯⋯⋯⋯⋯⋯⋯⋯⋯⋯⋯⋯⋯⋯⋯⋯ 55
第2 部 修 持
積聚與淨化 ⋯⋯⋯⋯⋯⋯⋯⋯⋯⋯⋯⋯⋯⋯⋯⋯⋯⋯⋯⋯ 77
如何在聖地積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