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澤熙74載的人生歲月,先譜上一段音樂之旅,再鋪就一條盆栽藝術之路。2009年由他的遺孀杜青主編的《膠林,我們的母親》書冊中。11年後的今天,他的次子莫壯澤主編《水梅》一書,將父親後大半生致力於盆栽藝術,贏得新馬盆栽先驅殊榮的經歷,整理編輯出版。這是耀眼光芒斂收的台下、文學藝術修養日益澱積的莫澤熙,為自己默默開啟的另一扇藝術創作視窗。
在講求自然中巧施藝術處理,他的盆栽和盆景,自成一格、獨有韻味。在培育栽植盆栽植物及成型的過程中,作者不僅費心力照護,更以其文詩才華及悟力,尋思索求偉人詩詞名句,為一株株盆栽冠名,營造意境;時間助推移,耐心勤守候,最終兀自獨立為一道道山川林野的風景。
本書刊載的500多幀照片,是主編莫壯澤用了10年的時間和精力用心修復的。他希望通過60年的攝影畫面,讓公眾重溫對盆栽藝術及中國南方派系盆栽風格的鑒賞,維護莫澤熙作為一個有遠見的盆栽藝術家的聲譽,讓莫澤熙生前已流失的盆栽傑作「復活」。
盆栽、攝影、音樂,在本書中莫壯澤將三者揉和在一起:以盆栽為主體,攝影為載體,並從音樂的感悟中定下程式設計基調,將父親的盆栽藝術提升到另一個層次。讀者看圖片、讀文章,將會碰撞出一種不同的欣賞火花。欣賞這對父子對藝術的專注、投入、鍥而不捨的精神!篇末,壯澤也展示了多年來利用工余時間培植守護的盆栽作品;其風格有承繼自父親,也有自我的追求和創意,讀者且從中細細品味!
作者序
雖然我目前和之前的工作都跟攝影有關,不過,我發現自己很少把心思用在這裡。相反的,在潛意識裡,我的腦子經常滿滿都是古典音樂。攝影是我用來表達對音樂結構之認識的媒介。
2011年我開始修復本書中的圖片。2012年我首次到訪美國時,帶上大約30張前往展示。參觀者無不對這些圖片深感驚訝,因為他們從未見過這種風格的盆栽。回國之後,我另耗費七、八年的時間,修復了數千張圖片。
本書的呈現格式和編排程式,受到貝多芬《第三交響曲》的啟發。這首曲子掀起了浪漫的風潮,被廣泛認可為前所未有的偉大交響曲作品。本書封面圖中分立兩邊的盆栽有如懸崖峭壁,代表了交響曲的兩個有力的開端和絃。這種有別于傳統引子的開頭,被著名指揮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形容為“打破了十八世紀高雅音樂的格式”。封底則是同一件盆栽的背面圖,讓讀者閱讀本書之後,有一種泛舟觀景後的印象。還有,本書的厚和重,希望給大家一種捧著實體盆栽的感覺。
如果有機會再版,我一定會作些小更改;就像同一首交響曲的兩次精彩表演不可能完全相同;與此同時,它也反映了生長中的盆栽樹型一直在改變。
雖然我目前和之前的工作都跟攝影有關,不過,我發現自己很少把心思用在這裡。相反的,在潛意識裡,我的腦子經常滿滿都是古典音樂。攝影是我用來表達對音樂結構之認識的媒介。
2011年我開始修復本書中的圖片。2012年我首次到訪美國時,帶上大約30張前往展示。參觀者無不對這些圖片深感驚訝,因為他們從未見過這種風格的盆栽。回國之後,我另耗費七、八年的時間,修復了數千張圖片。
本書的呈現格式和編排程式,受到貝多芬《第三交響曲》的啟發。這首曲子掀起了浪漫的風潮,被廣泛認可為前所未有的偉大交響曲作品。本書封面圖中分立兩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