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二部分:第一部份收錄自西元1994年至2003年7月共十年間,臺灣、大陸及香港兩岸三地學者之訓詁學研究成果;第二部份收錄自西元1945年至1999年五十餘年間,韓國學者之訓詁學研究成果;收錄範圍涵括訓詁學研究之相關專著、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及研討會論文等,共計七千餘篇。全書依內容區分為訓詁理論、訓詁學史、訓詁考釋及其他等四大類,所收錄之各篇論著皆以類相從,以便檢索。
本書是一部研究中國訓詁學之工具書,尤其對於掌握當前訓詁學研究之脈絡與成果,具參考價值。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4 項符合
中韓訓詁學研究論著目錄初編(三)的圖書 |
中韓訓詁學研究論著目錄初編 作者:劉文清、李隆獻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05-03-01 語言:繁體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60 |
TAAZE 讀冊生活 |
二手中文書 |
$ 440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440 |
iRead灰熊愛讀書 |
華文文學研究 |
$ 450 |
博客來 |
中文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本書共分二部分:第一部份收錄自西元1994年至2003年7月共十年間,臺灣、大陸及香港兩岸三地學者之訓詁學研究成果;第二部份收錄自西元1945年至1999年五十餘年間,韓國學者之訓詁學研究成果;收錄範圍涵括訓詁學研究之相關專著、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及研討會論文等,共計七千餘篇。全書依內容區分為訓詁理論、訓詁學史、訓詁考釋及其他等四大類,所收錄之各篇論著皆以類相從,以便檢索。
本書是一部研究中國訓詁學之工具書,尤其對於掌握當前訓詁學研究之脈絡與成果,具參考價值。
凡例………………………………………………………………………………………vi
序…………………………………………………………………………………………ix
壹、臺灣、大陸、香港訓詁學研究論著目錄(1994-2003)……………………… 1
一、理論………………………………………………………………………………1
(一)通論……………………………………………………………………………… 1
(二)專論………………………………………………………………………………5
1 名稱、性質、定義、範疇、目的……………………………………………… 5
2 訓詁體式………………………………………………………………………… 7
3 訓詁方法、方式………………………………………………………………… 11
(1)形訓、以形索義…………………………………………………………… 16
(2)聲訓、因聲求義…………………………………………………………… 17
假借、通假…………………………………………………………………………22
同源字、語源………………………………………………………………………30
(3)義訓………………………………………………………………………… 49
詞義、引申、詞義系統……………………………………………………………50
同義詞………………………………………………………………………………66
反義詞、反訓………………………………………………………………………72
(4)語境、文例………………………………………………………………… 76
(5)訓詁方式…………………………………………………………………… 77
(6)訓詁方法、方式?其他…………………………………………………… 81
4 訓詁術語………………………………………………………………………… 83
5 相關學科………………………………………………………………………… 91
(1)漢語………………………………………………………………………… 91
(2)詞匯學……………………………………………………………………… 94
連綿詞(聯綿詞、連語、謰語)、疊字(重言)…………………………………… 110
成語、典故、俗語(諺語)、俚語、歇後語、新詞、外來語…………………… 115
(3)語義學、詞義學…………………………………………………………… 123
(4)字典學、詞典學…………………………………………………………… 125
(5)語法學、虛詞……………………………………………………………… 136
(6)文字學……………………………………………………………………… 162
(7)聲韻學……………………………………………………………………… 173
(8)方言學……………………………………………………………………… 179
(9)文獻學、校勘學、古籍整理……………………………………………… 186
(10)修辭學………………………………………………………………………199
(11)考古學、出土文獻………………………………………………………… 201
(12)文化語言學、漢語文化學………………………………………………… 202
(13)歷史比較語言學、對比語言學…………………………………………… 213
(14)相關學科?其他…………………………………………………………… 217
6 訓詁教學………………………………………………………………………… 222
二、訓詁學史…………………………………………………………………………236
(一)訓詁學史通論……………………………………………………………… 236
(二)先秦………………………………………………………………………… 237
1 先秦?概況……………………………………………………………………… 237
(三)兩漢………………………………………………………………………… 241
1 兩漢?概況……………………………………………………………………… 241
2 兩漢?傳注……………………………………………………………………… 243
3 兩漢?專家專著………………………………………………………………… 253
(四)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 281
1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概況…………………………………………………… 281
2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傳注…………………………………………………… 290
3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專家專著……………………………………………… 301
(五)宋元明……………………………………………………………………… 307
1 宋元明?概況…………………………………………………………………… 307
2 宋元明?傳注…………………………………………………………………… 314
3 宋元明?專家專著……………………………………………………………… 321
(六)清代………………………………………………………………………… 326
1 清代?概況……………………………………………………………………… 326
2 清代?傳注……………………………………………………………………… 329
3 清代?專家專著………………………………………………………………… 339
(七)現代………………………………………………………………………… 360
1現代?概況……………………………………………………………………… 360
2現代?傳注……………………………………………………………………… 363
3現代?專家專著………………………………………………………………… 392
三、訓詁考釋…………………………………………………………………………440
(一)傳注類……………………………………………………………………… 440
1 訓詁專著……………………………………………………………………………440
2 一般典籍………………………………………………………………………… 442
(二)個別考釋……………………………………………………………………525
四、叢書及其他…………………………………………………………………… 732
貳、韓國訓詁學研究論著目錄(1945-1999)……………………………………… 735
一、理論…………………………………………………………………………… 735
(一)通論…………………………………………………………………………735
(二)專論…………………………………………………………………………735
1 訓詁體式………………………………………………………………………… 735
2 訓詁方法、方式………………………………………………………………… 736
(1)聲訓、因聲求義…………………………………………………………… 736
假借、通假…………………………………………………………………………736
同源字、語源………………………………………………………………………736
(2)義訓………………………………………………………………………… 737
詞義、引申、詞義系統……………………………………………………………737
同義詞………………………………………………………………………………738
反義詞、反訓………………………………………………………………………738
(3)訓詁方式…………………………………………………………………… 738
3 訓詁術語………………………………………………………………………… 738
4 相關學科………………………………………………………………………… 739
(1)漢語………………………………………………………………………… 739
(2)詞匯學……………………………………………………………………… 741
(3)字典學、詞典學…………………………………………………………… 741
(4)語法學、虛詞……………………………………………………………… 742
(5)文字學……………………………………………………………………… 746
(6)聲韻學……………………………………………………………………… 746
(7)方言學……………………………………………………………………… 747
(8)文化語言學、漢語文化學………………………………………………… 747
(9)歷史比較語言學、對比語言學…………………………………………… 748
二、訓詁學史……………………………………………………………………… 749
(一)訓詁學史通論……………………………………………………………… 749
(二)先秦………………………………………………………………………… 750
(三)兩漢………………………………………………………………………… 750
(四)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 752
(五)宋元明……………………………………………………………………… 753
(六)清代………………………………………………………………………… 753
(七)現代………………………………………………………………………… 758
三、訓詁考釋…………………………………………………………………………761
(一)傳注類……………………………………………………………………… 761
1 訓詁專著………………………………………………………………………… 761
2 一般典籍………………………………………………………………………… 762
(二)個別考釋…………………………………………………………………… 774
四、叢書及其他 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