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i
導 論 朱子學與朝鮮性理學的開展 1
一、「朱子學」與「朝鮮性理學」 2
二、朱子學在朝鮮時代的開展 7
(一)縱向的歷史發展 8
(二)橫向的哲學論爭 26
三、中文學界韓國儒學的研究成果及其反思 43
(一)臺灣學界的韓國儒學研究 44
(二)中國大陸學界的韓國儒學研究 48
四、本書各章內容略述 52
第一章 朱子與李退溪對「四端」、「七情」的詮釋 63
一、前言 63
二、朱子對「四端」、「七情」的詮釋 65
三、李退溪的「四端七情」論 83
四、朱子與李退溪詮釋「四端」、「七情」所呈現的
理論困境 95
五、結語 106
第二章 「格物」、「物格」與「理到」----論李退溪晚年物格說 109
一、前言 109
二、朱子對《大學》「格物」與「物格」的註解 112
三、李退溪與「格物」、「物格」的相關論辯 120
四、李退溪的「物格」、「理到」說 135
五、結語 145
附錄:「格物」與「物格」諸說異同 148
第三章 羅整菴與李退溪的理氣論----從《困知記》的東傳談起 149
一、羅整菴《困知記》的東傳及其評價 149
二、羅整菴「理氣為一物」的意涵 159
三、李退溪對羅整菴「理氣為一物」的批評 178
四、異曲同調:羅整菴、李退溪對朱子理氣論的繼承與修正 186
第四章 羅整菴的「人心道心」說 193
一、前言 193
二、羅整菴對朱子「人心道心」說的質疑 194
三、羅整菴的「人心道心」說 208
四、羅整菴「人心道心」說的批判與衡定 223
(一)羅整菴與朱子「人心道心」說的異同 223
(二)羅整菴「人心道心」說與其理氣論是否一致 230
五、結語 236
第五章 十六世紀朝鮮性理學者對羅整菴「人心道心」說的迴響與批判 239
一、前言 239
二、朝鮮性理學「人心道心」說的緣起 241
三、盧穌齋對羅整菴「人心道心」說的全盤接受 245
四、李一齋與盧穌齋的「人心道心」論爭----李一齋對羅整菴「人心道心」說的嚴厲批判 260
五、李退溪、奇高峰、李栗谷對羅整菴「人心道心」說
的評價 268
六、結語 280
第六章 李退溪的「人心道心」說----兼論「公私」問題 285
一、前言 285
二、李退溪「人心道心」說的意涵 286
三、李退溪「人心道心」說與「公私」問題的關聯 294
四、結語 299
第七章 李栗谷的「人心道心」說 301
一、前言 301
二、李栗谷「人心道心」說的問題意識 303
三、李栗谷「人心道心」說的意涵 307
(一)源一流二:人心主氣、道心主理 309
(二)人心道心相為終始說 316
四、李栗谷「人心道心」說的評價 321
餘 論 比較視域下的中、韓儒學研究 327
附錄一 鄭霞谷對王陽明「知行合一」說的理解 331
一、前言 331
二、李退溪對王陽明「知行合一」說的批評 333
三、鄭霞谷對王陽明「知行合一」說的辯護與理解 345
四、結語 361
附錄二 韓國儒學研究書目 363
一、臺灣的韓國儒學研究書目 363
(一)專書 363
(二)專書論文 364
(三)期刊論文 368
(四)學位論文 380
二、中國大陸的韓國儒學研究書目 382
(一)古籍整理 382
(二)譯著 382
(三)專書 383
(四)專書論文 386
(五)期刊論文 389
(六)學位論文 402
三、韓國近五年的韓國儒學研究書目 404
參考書目 455
一、中國古籍原典 455
二、韓國漢籍原典 456
三、中文論著 459
四、韓文論著 467
五、日文、英文論著 472
人名索引 475
概念索引 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