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收七篇論文,內容涵蓋由地下考古發掘出來的漢畫像與鉛釉陶;古代中國的墓葬空間與圖像;討論傳統中國畫,特別與文人畫有著密切關係的圖像與文字互動表現模式;士大夫文人與繪畫藝術;由畫家與觀眾互動角色考察中國山水畫的發展;以及中國近代初期的展覽會。
本書脫離概括式的綜合敘述,走入各種主題剖析的專論。七篇論文都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目前藝術史學界的多元與深度。讀者將發現更多方法論的反論與思考,典範的追求,價值觀的顛覆,以及新出土考古資料的解讀與新藝術史觀的建立。幾位作者都努力引導讀者深入觀察現象,與研究對象直接對話,耐心分析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撲朔迷離,嘗試理解各種現象背後的真實面貌。
作者簡介
顏娟英(主編)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1972)、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碩士(1975),美國堪薩斯大學藝術史碩士(1979),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1986)。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1995年8月~),國立臺灣大學、中央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兼任教授(1995~)。
研究藝術史主要分為中國與臺灣兩個區域。中國藝術史研究重點在中古時期的佛教藝術研究。博士論文:〈唐長安七寶臺佛教造像〉。著有《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1998)、《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2001)等專書14冊,論文四十餘篇,書評、翻譯等其他專文五十餘篇。
曾獲2002年行政院新聞局圖畫類圖書著作金鼎獎,2002年行政院國科會傑出研究獎,1998年臺灣教授臺灣筆會年度十大好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