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到了,皓皓與爸爸特地回鄉參加馬祖最重要的節慶「擺暝」。
「依嬤,我們回來囉!」皓皓向前給依嬤一個擁抱。
「依命回來啦!長高了喔!」
「快進屋裡吃碗太平麵,等一下依嬤帶你去廟裡找依公!」
依嬤為他們點上幾支香,讓他們向神明上香。
◎馬祖人稱爺爺、奶奶為「依公、依嬤」。「依命」是長輩對晚輩的暱稱。
住在台北水泥洋房的皓皓,對於石厝屋裡的一切充滿著好奇。
「哇!這裡木頭好香喔!」
「這些都是來自大陸的福州杉木喔!看看屋子裡的這些木頭結構,完全沒用到半根鐵釘呢!」爸爸指著屋內的結構說。
「這又是做什麼用的呢?」皓皓指著屋頂穿透光線的一小塊玻璃問。
「古早人很有智慧,為了讓屋內更加明亮,所以在屋頂上做可以透光的小設計!」依嬤說。
「走,帶你去找依公。」
依嬤牽著皓皓的手,往廟埕走去。
「回來擺暝喔?皓皓長高好多囉!」
「嬸婆好、叔公好!」
打過招呼後,只見皓皓直盯著屋外的石牆上下打量。
「這種牆面叫做亂石砌!因為較早遷徙過來的居民比較窮苦,所以蓋房子的時候就地取材,工法也就比較簡單一些。」叔公說。
「你再看看對面陳爺爺家房子有什麼不同?」依嬤說。
「嗯!看起來比較整齊耶!」
「那邊的房子牆面怎麼會有這麼多個『人』字啊?」
「呵呵!這種牆面叫做人字砌,因為大家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為了講求美觀,所以房子的外牆也就更講究了」依嬤說。
「原來皓皓對老房子這麼有興趣啊!那我跟你們一起到村子裡骹蹓去。」叔公說。
「叔公!這些房子兩側的牆為什麼要高過屋頂呢? 」
「萬一鄰居發生火災,可以隔離火苗竄燒啊!而且冬天的強風也不會吹落屋瓦啊!所以我們叫它為『封火山牆』。」
◎「骹蹓」:馬祖話,走走逛逛。
「還有!還有!這些石厝屋頂的造型也不是很相同耶!」
「對!對!對!叔公家的屋頂是兩個落水的斜坡面,就稱作「二落水」的屋頂。
「但是,李爺爺家房子的屋頂又不一樣喔?」
「對耶!1 2 3 4 5五個屋脊,1 2 3 4四個落水坡面。」
這種方方正正像印章的房子,我們又叫它『番仔搭』或是『番仔厝』」
「哇!馬祖的古厝,還真有趣啊!」
「你再仔細看看還有許多雕飾在門邊的天爐形狀像書卷,祈望書能讀的好。另外在門楣上還掛著八卦、鏡子……」
「我知道!這是用來避邪鎮宅!」
「我還看到牆上簷角邊有各種魚型的裝置耶!」
「猜猜看,它們是做什麼用的呢?」
「應該是屋頂排水用的吧?」
「沒錯!皓皓越來越棒了!這些裝置將雨水導掉之後,我們就不會被淋濕了!」
「為什麼我們馬祖房子的窗戶都開的這麼小呢?」
「這是因為海邊風大,縮小窗戶可以減少受風的面積。」
「哦!我明白了!」
「那屋頂瓦片上的石頭,又是拿來做什麼用呢?」
「因為房子靠近海邊,海風很大--」
「所以,是用來防止強風把瓦片吹走所作的防護,對嗎?」皓皓搶著說
「哈!哈!哈!皓皓可以擧一反三了啊!」
「你再仔細瞧瞧房子正面結構。」
「嗯!我看到房子的立面有全部用石頭砌的,或是木頭結構的兩種樣式。」
「有的房子外邊還有木製陽台耶!」
「那是人們為了休憩與觀賞風景用的,我們稱它為『美人靠』。」
「咦!為什麼依嬤家沒有冷氣啊?」
「因為石頭厝的石頭很厚,熱氣進不來,再加上屋頂瓦縫間的空隙及上方的窗戶,形成風從大門跟後門吹入,往上方排出,空氣對流的關係,住在石頭厝裡可以說是冬暖夏涼啊!根本不用吹冷氣了。」
「喔!是不是大家所說的『會呼吸的房子呢?』」
「對!對!對!這個形容詞可真貼切啊!」
大家愉快的聊著,不知不覺已經走到廟埕。
「依公!」皓皓遠遠跑過去抱住祖父。
「哇!依命又長高了!」祖父咧著嘴開心極了。
夜色漸漸暗下,家家戶戶都點亮了八角風燈,
廟裡上香的人們也越來越多。
不一會兒,迎神活動開始,整個村子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填補肚子之後,皓皓迫不及待準備加入「擺暝」的行列,馬祖的夜空越來越熱鬧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