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姜台芬
要終身投入聖經研究,在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決定。那年(一九八九年),我剛經過七年長跑,從臺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業,覺得終於可以享受真正的「學術自由」,不必再顧忌任何規章或現實壓力,能選擇自己最愛的研究領域了。
於是, 我很慎重地思考,尋找往後可以盡情盡意探求到老死的一個研究方向。直覺地,我最想選擇聖經研究。那時,我剛接受基督信仰兩年多,心中洶湧著滿腔熱忱,而且,我的信仰發生在已過人生中途點後,是刻骨銘心的生命遭遇的結果,多麼渴慕從此能在豐美的聖經世界裡定下來。然而,考慮再三之餘,我捨棄聖經研究,而打算找一些基督徒作家作為研究對象。
我的顧慮是,第一,聖經是西方傳統中從來就在的基本要素,聖經傳統已經發展了至少三千年的生命,如何能在這無邊的領域裡摸索方向,做出任何可見的成果呢?而且作聖經研究,至少要成長於其傳統中才能有基本的體認,站在有利的起跑點吧?像我這樣長於東方傳統、只有兩年信仰的天真熱忱的人能做甚麼?
第二, 我的工作環境是一般的學術世界,不是與聖經有密切關聯的神學院。學術研究講求理性論證,而聖經傳統的核心價值在於其蘊涵的心靈寶藏,如何能在學術領域中,對聖經的精神價值作具體的探討研究呢?但是,在我選擇躲避自己的最大興趣之後,兩年很快地虛耗過去,我未尋得絲毫踏實感,只得還是回頭面對自己,不顧一切地擁抱聖經研究了。
聖經研究的世界,浩瀚無垠,每一個細小議題,都有無窮盡的書目。我發現只有一個辦法:讀。我既認清只能作自己所愛的研究,就定意絕不強求作出甚麼成果。同時,我放開意念中的學術思慮,定睛於聖經的感動與豐美。
在本質上,聖經是一個絕對堅持精神追求的傳統所生出的驚奇果實,不是學術理性所能拘限約束。現代科學興起之後,理性探討成為發展學術的基本法則,兩百多年來聖經研究也承受現代研究方法的洗禮,蔚然成為壯觀的學術現象。
然而,聖經不只是一般的文本,它更是心靈生命的真實流動─它滋育了西方從羅馬帝國以降的歷史、思想、文化。聖經此一獨有的特質、奧妙的內在力量,絕對應該得到重視─尤其是在物質文化如此高度發展的當代。
堅持探索聖經的獨有特質,使我發現一種奇妙的寬闊,在信仰與學術的分立之上。聖經是一種寓於心靈、傳承於真實生活的特殊文字,它追求生命力量,發出生命訊息。當讀者以心閱讀它、真誠地探求它的生命教訓時,自然就得安穩地立於真實。聖經傳統尋求超越物象的恆久生命與絕對真理的實在關係,所以其精神不在人的理性法則的規範之下。探索聖經的寶藏,需憑心靈感動去開拓無垠的疆域。
本書是我過去將近二十年來,在臺灣大學外文系從事聖經詮釋研究,以及教授「西洋文學概論」和「聖經選讀」的經驗總和。「西洋文學概論」為外文系必修科目,講授西方文學與文化的兩大源頭─聖經傳統與希臘羅馬文化。
聖經首卷〈創世記〉全卷被收入其教材,蓋因此卷內容是聖經中最著名、最有趣、對後世的文學文化影響非常顯著的。「聖經選讀」屬文學與文化專題課程,然亦有眾多他系學生選修。所以,每一年都有兩百位左右的學生,經由這兩門課程研習〈創世記〉。
〈創世記〉居聖經之首,它藉著奇妙的故事,非常深刻地呈現生命的根本議題與中心原則,具體顯明了聖經傳統的精義與核心價值。二十年來,教學相長;在講授這兩門課時,我一直在面對來自各種領域、最年輕一代的知識分子,要瞭解並回應他們所表達的最新文化對古老聖經的看法、質疑,乃至挑戰。
本書的論述集合了我自己的析論以及對學生們的回應,其宗旨在於突破東西傳統的區界,以深入探求〈創世記〉的恆久訊息與普世價值。
同時,也希望展現一些特質,例如,以實際的人生對聖經話語作查考,評析當代思維對聖經的閱讀等,力求本書不是「再一種〈創世記〉詮釋」而已。感謝兩位匿名審查人提供的寶貴修改意見,也感謝臺灣大學出版中心游紫玲女士的悉心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