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臺灣因經濟蓬勃發展使得用水需求量急增,又因時空分布不均豐枯水期降雨量差異懸殊及儲水設施不足,而地下水在成本低廉、水溫水量穩定、水質良好且取用方便等因素之下,成為枯水期間或缺乏儲水設施地區之重要水源。然不當的開發行為造成嚴重之地下水位下降、地層下陷現象,進而帶來海水倒灌、土壤鹽化等災害,造成環境與經濟的雙重損失;地下水枯竭是地球上所面臨的一項巨大、隱形但逐漸浮現的危機,它牽涉的有糧食供應減少、人類不幸、饑荒、衝突及戰爭,因此更應加強調與推動山區水資源保育策略,減緩下游地下水問題;故本研究以濁水溪流域為研究區域蒐集相關資料,藉由氫氧同位分析估算雨水及河水補注地下水之比例分別為43.4 %及56.6 %,並應用穩定基流資料估計法,推估上游地區地下水補注量為10.42億噸/年。接著探討山區水文環境,瞭解當日的地下水位變化量與前一日的雨量和當日的流量關係最為密切;再應用地理資訊系統,瞭解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型態,便於往後探討山區水資源涵養略策。由試驗瞭解河川為地下水主要補注來源,故於較佳補注區採用FLO-2D模式模擬降雨時於河道增設結構物對增加入滲量之效益,研擬有效補注地下水方式及點位。在山區森林部分,探討強化森林涵養水源功能,減少水土流失,最後舉辦以水資源保育為主題的國際研討會與其他國家交流與探討,並有效提出減少農業灌溉用水之方法,減少地下水資源的使用,能為山區水資源保護與管理提供有系統之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