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本身不僅具有可塑性,同時又有晶瑩透光、炫目亮彩的多重特性,若做為器物藝術的應用材質,則兼具了「形」、「光」、「色」的工藝之美。然而在民間生活玻璃器物尚未普及以前,由於玻璃材料來源不易、工藝加工技術困難,所以玻璃在古代社會的地位相當尊貴,也成為帝王貴族身分尊榮的象徵,或是豪族生活奢華的代稱。
回顧古代玻璃工藝的發展,從歷史文獻和考古文物之中,證實從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開啟,當時除了鑲嵌在器物上的五彩琉璃珠之外,還在玻璃中加入鉛和鋇,使其外觀上有如玉石般的色澤溫潤,由於古代人嗜玉成風,因此也將玻璃視為玉的形式之一。為使民眾更加認識玻璃工藝文化產業,進而了解臺灣玻璃工藝之美,遂依據《臺灣工藝文化叢書》的宗旨撰述本文,期許能對臺灣玻璃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盡綿薄之力。
本文在架構上共分為「環顧」、「輕賞」、「悠遊」、「培育」和「展望」等五大單元,並按文化歷史的回顧、玻璃工藝的輕賞、文化展場的悠遊、新生代人才的培育和未來前瞻的展望等,循序展開本文各章節的論述,俾使讀者能在前述脈絡中,能對認識玻璃工藝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