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位處熱帶與亞熱帶之間,氣候高溫多雨、土壤肥力優渥,恰好適合耐熱耐病 的秈稻(在來米)栽培,但隨著日治時期引進 Q 彈軟黏的稉稻(蓬萊米),其特殊的口感與美味短時間內風靡整個台灣,但其環境需求與生長條件在臺灣卻是水 土不服,自然價格也水漲船高,隨著這個契機,臺灣水稻研究育種也朝向「在臺灣也能種的蓬萊米」努力,在農政與研發單位辛苦努力的心血下,臺灣終於開發出自己特有的稉稻品種,並隨著優良種原的引入與農藝性狀的改良,現今育成之品種可說是五花八門,在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品種「臺稉9 號」外,宜蘭及花蓮更有許多表現優良的品種。
從79年本場育成具有濃烈芋頭香氣的香米品種「臺稉4 號」,其後食味優良、深獲老饕喜愛的品種「臺稉16號」,以及適栽於花蓮及臺東地區的水稻品種「高雄 139 號」與本場最新力作—優質豐產食味極佳的新品種「花蓮 21 號」等等,這些 優秀的稉稻品種不但適宜在台灣栽培,在食味表現上也各有千秋,而隨著品種特性調整烹煮方式,正是發揮不同品種最佳表現的方法,也隨著適地適栽的特性,本場於花蓮縣富里鄉輔導的富里地區農會也自創「富麗米」品牌,更外銷日本,這也是台灣米第一次登上國際舞臺,可說是劃時代的里程碑。
隨著西方飲食文化的滲入,傳統米食要異軍突起,不能繼續墨守成規,除了守住 本土優良以白飯為主的品種外,積極開發多元化利用的水稻品種也是目前提升米價值重要的一環,本場育成的多用途水稻品種「花蓮 22 號」即選育自花蓮縣光復 鄉原住民特有文化米種,除了提供優良穩定之商業使用外,更保留了原住民特有飲食文化;水稻「花蓮 23 號」以深紫色葉片聞名,是稻田彩繪和園藝的良好材料;水稻「花蓮 24 號」則以高粗蛋白含量與半糯性為特色,可作為食品加工原料提供 高營養食品加工利用,這些都是打破既有米食框架的跨時代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