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著海洋文化與工業命脈雙重城市形象的高雄,在行之有年的貨櫃藝術節與鋼鐵藝術節之外,2013年首度舉辦FORMOSA雕塑雙年展,在鼓勵跨界實驗精神中,以臺灣極簡藝術宗師林壽宇於1985年第一次大型雕塑雙年展中的獲獎作品「我們的前面是什麼?」作為命題,在歷史意識中提出物換星移後的觀念辯證對照與觀看,並探問臺灣當代雕塑於疆界擴展後回應新時代經驗的前進可能。
(一) 疆域擴展:臺灣當代雕塑發展的脈絡梗概
如果說當今對雕塑的概念,完全不同於往昔,其中變異的關鍵,無疑是在於「疆域擴展」的問題。臺灣當代藝術的正式開展,約始於1980年代中期。專業的現代美術館的成立、不久後的政治解嚴、民主進步與社會開放、海外學成歸國的藝術家投入藝壇或學院教育、國際藝術潮流與發展動態的引介等等,皆促成臺灣逐漸邁入一藝術新階段而於1990年代開啟趨向多元的局面。雕塑雖說受限於創作現實因素而腳步較緩,但是今日臺灣當代雕塑多向開放的態勢,亦是始自世紀末的藩籬突破而疆域擴展的創作實驗。
(二) 「後擴展」時代的臺灣當代雕塑三探
自然演繹‧環境變奏
「自然」是個具有多重而複雜意義的詞。人類對自然的感知與理解,深受個人生命經驗、文化脈絡、時代背景所影響而有別。之前的臺灣現代雕塑,主要援引文人傳統或東方美學的抽象精神體系,揉合現代主義純粹精鍊的形式,來表現「自然」。在臺灣當代雕塑中,「自然」,卻不再僅是形而上的抽象觀念問題,更關乎實際確切的真實世界。許多的當代藝術家都著墨於形而下或物質化的「唯物自然」、現代的俗世自然環境,也較多關注個人/地方的微觀敘事。他們尋求與自然建立新的個人與文化聯繫,表現素材、手法與形式也隨而變異。
藝術家以當代的新感性再現「自然」的具體形象,也以新媒體或加入互動參與的方式,重新詮釋、提供不同的感官體驗,召喚新的「自然」懷想與感知。在人造的偽山假石、仿生的奇花異草、療癒性的自然母體空間、科技的聲光幻景中,演繹複數多元的當代「自然」形式與內容,也讓人反思城市發展、工業進步、科技發達時代中的人與自然關係的變動不定。
當代造像‧異音複調
動物、尤其是人物的具像表現,為傳統雕塑的主要範疇。但在1960特別是1980年代先後兩波以抽象為路向的現代藝術潮流下,失去了作為雕塑題材的優位性。然而,在臺灣當代雕塑中,它卻重受關注,態勢鮮活而生機勃勃,成為發展的新趨勢之一。
藝術家以時代的新人文與新美學,更新傳統造像的「表意」或「敘事」的再現系統。除了寫實表現真實存在的個體之外,更多的是與當代視覺文化關係密切的「擬像」形塑,古今、雅俗、甚至東西不拘地挪用、假借、置換、混搭不同文化符碼或形式,展演當下普羅大眾的生活情態、通俗文化的俗豔、消費社會的時尚、乃至於後人類的失格、現實的荒謬……等等。在人或動物的形象創造中現身的,是慾望的、記憶的、文化的或社會的身體,不僅擴展了身體想像與表現的疆界,也重啟具像作為一種直探文化眾相或生存樣態的有力表現。
日常觀想‧生活「物」語
日常生活為當代藝術關注的重要面向,清楚見證藝術家連結藝術和生活的熱切想望。生活中的配備或物件的選用或表現,為當代雕塑處理此主題的關鍵取徑。
以某種關係組織現成物件,而非是原始材料的雕或塑,顛覆了傳統雕塑典型,深深影響雕塑疆域的擴展。但今日的雕塑,卻以不同態度與方法收編日常生活物件,不再著重於反藝術或批判傳統的意圖,而主要是藉由物件的社會或文化指涉,連結日常生活現實。並且,除了直接使用現成物件,新世紀的台灣當代雕塑中也見寫實再現、或進一步地竄改嫁接、諧擬假造日常生活物件的表現。
藉由混雜現實與虛構,且常常鍊結不同時空之繁複訊息的「現成物」或「拾得物」、「仿物」或「偽物」的打造、到迥異的「物」語情境的建構,藝術家們捕捉生活軌跡、探索慾望與身份、考掘文明歷史或批判現實社會……。臺灣的當代雕塑一方面或闊延演繹或引申轉化「現成物」概念,從「物」的世界中開展出異樣複雜的語言形式維度;另一方面則在揭露「物」的另一種存在的奧秘之同時,也在它與人之間,建立某種相互映照與對應連結,探索幾乎成為「第二主體」的物與人彼此間的複雜關係。
(三) 一不再是一切
如果說在極致的現代主義中,對於「我們的前面是什麼?」這個問題,就如藝術家林壽宇自應的,是「一即一切」,那麼就現今的臺灣當代雕塑而言,似乎更是「一不再是一切」。
今日臺灣當代雕塑的取向,分裂不一,既有突破傳統藩籬的創作,亦見再探傳統能動性的趨勢,揭示了形式疆域拓展並非推演變革的唯一可能取徑。某種的推展與回訪、彼此的固守與游移,同時並存的不同趨向,展演了歷史模糊化現象,也反映出在差異與分歧的張力中渾變發展的台灣當代雕塑現況。
以超脫現實、自主而純粹的抽象真理統攝作品意義,不再是臺灣當代雕塑主要的美學建構面向,而是相反的,重拾在精鍊純粹之形式美學追尋中所失落的現實關照與多重內容指涉,這或可謂是臺灣當代雕塑深層的「擴展」底蘊。其中的各種差異敘事,並且見證當代藝術言說的個人化或說微觀化。另外,臺灣當代雕塑的視野,不僅面對複雜的現實生活,也朝向文化多樣性開放:從歷史民俗、到普羅大眾文化、卡漫次文化……,不同的文脈,交涉串連。因此,「後擴展」時代中疆界模糊的,不只是雕塑有形的物質界限,尤其值得關注的更是抽象概念的界限而觸及了認識論的問題,就如雕塑與現實物體、藝術與生活領域、傳統與現代的歷史概念、精緻與通俗文化之間的藩籬消減或甚至不存。這種「解疆界」(deterritorialized)現象,就如許多當代雕塑在自然與人工、人類與機器、人與物、真實與虛擬世界…… 種種的交會與「互文」表現中向我們提示的,也正是現實世界中不斷異化而趨於混雜的文明社會情態。不論就語言形式或語義內容而言,臺灣當代雕塑都留下了社會更動、文化轉變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