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大甲溪活水澆沃了大臺中地區的廣大農田,結出美味的稻米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臺中人,葫蘆墩圳對臺中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而對於豐原人來說,他們更暱稱這條母親河為「大溝」,大溝不只為豐原帶來富足的生活,也為豐原人帶來近水、親水的甜美記憶。《圳水漫漫》鉅細靡遺地歸納葫蘆墩圳開發以來的數百年時空故事,以及詳細介紹葫蘆墩圳的圳道結構、周邊景點,更重要的是,本書帶入了豐原人對於母親河的感情。循著這條古圳巡走,我們會發現她牽繫著北臺中將近三百年的生息、歷史、人文,是如此豐厚多姿。
關於「臺中學」:
地方學能完整描繪地區的獨特歷史發展脈絡,傳承及活化運用在地文化智慧,因此,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對「臺中學」書系的策畫,選擇臺中市具代表性的生活面指標為主題,發掘臺中地區最具本土性、獨特性的特色,運用柔性的筆觸與豐富的圖像,期能讓本地市民更親近、關注自身的生活脈絡,也提供外地大眾了解在地文化的媒介。
作者簡介:
楊宏祥
1958年出生於豐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曾任豐原國民中學教務主任、輔導主任。服務教職期間積極推動資訊融入鄉土教育,92年度榮膺教育部「教學卓越獎」肯定。教職退休後,擔任臺中市父母成長協會理事暨「豐原囝仔」團隊執行長、臺中市「繁榮葫蘆墩促進會」監事暨《葫蘆墩季刊》主編。著有小說《納西薩斯的沐浴》、極短篇〈海邊〉、〈再見〉等作品。
章節試閱
沿著葫蘆墩圳逆流而上
我打葫蘆墩來──中部福爾摩沙的豐沃原鄉。
從童蒙到少年的記憶中,我記得1950、60年代這片豐沃原鄉還被稱為「鎮」。年少的我們不懂「大溝」的灌溉、水利功能,卻很清楚它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連的緊密關係。阿嬤、阿母總是提著一家老小換洗的衣物到隔條街的「大溝」邊,與左鄰右舍的許多婆婆媽媽就著溝水邊洗邊開講,話題天南地北、漫無邊際;相隔不遠處的土地公廟埕,則是阿公跟那些叔叔伯伯們行棋、開講、鬥嘴鼓的舞臺。而我們這群毛頭孩子們總是趁著大人們忙著時,偷偷地下到大溝裡去玩水、抓魚。鹽館巷口的米行,聽說賣的就是「大溝」灌溉出來的故鄉米。「大溝」,給了我們一家前後幾個世代不同的生活舞臺以及回憶。
毛頭孩子時期的少年記憶,經常聽家裡老人家說起這片豐沃原鄉是如何的「水清、米白、查某水」。少不更事的我們,也許是因為從小到大就看著故鄉是這副模樣,習以為常,當下也不覺得它有什麼特別的。倒是年節一到,「大溝」邊的竹廣市仔和橫街仔就成了我們的快樂天堂。年節前,阿爸、阿母帶著我們這些毛頭孩子們踅街打點新年行頭;年節時日,鎮日跟著同齡的表兄弟們沿著「大溝」邊直到葫蘆墩橋頂,一路撈魚、打珠仔臺、報箍仔……總是得等到家裡人來相尋,浪遊的歡樂時光才會暫告段落,等著明天、明年再繼續。
隨著時間的遞嬗輪轉,當童蒙漸遠,從國、高中沒日沒夜的升學主義日子,到大學的遊學異地、漂洋過海遠赴金門的義務兵役歲月,每一步的人生成長,原鄉與「大溝」都跟我們的生活連結漸行淡遠。退伍的那年,回到原鄉,走出火車站,沿街踅了一趟,曾經熟悉的街景依舊,而最想找回那被歲月磨得淡遠的「大溝」印象,卻已沉埋在水泥封蓋底下。
我們走在這塊水泥地上,走了許久,心中始終懷念青草地的觸感。如今隨著開蓋的呼聲四起,似乎也開啟我們對於家鄉與河流的念想與記憶。我們開始不覺得「水清、米白、查某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而是老在地人暱稱「大溝」的葫蘆墩圳為這片原鄉引來的大甲溪活水所澆沃出的美麗。循著這條古圳巡走,我們會發現它牽繫著北臺中將近三百年的生息、歷史、人文,是如此豐厚多姿。
於是,為了更了解自己的原鄉,我不但沿著葫蘆墩圳逆流而上,更逆著時光回到過去,一窺那個站在豐原的土壤上、捧掬著大甲溪水、開始扎根生活的先民樣貌……
葫蘆墩張百萬、平埔族駙馬—張達京
要了解豐原的歷史,就不能不談葫蘆墩圳;談葫蘆墩圳,更不能不了解張達京這個人。對漢人入墾開闢臺中盆地貢獻最大者,當首推張達京(墾號張振萬)。張達京字振萬,號東齋,綽號「平埔族駙馬」,康熙29年(1690年)生,為廣東潮州大埔縣客家人。
張達京生性聰明,身材魁梧。祖父出身武舉人,對子弟傳授防身拳術;張氏並由父親教授藥草祕方。張達京是臺灣中部地區平埔族岸裡社的首任通事,其兄弟包括長兄張達朝(來臺後開墾潭子「阿霧林」等地區)、四弟張達標(來臺後開墾大雅、西屯等地區),也都是著名的臺灣農業墾荒者。
清康熙50年(1711年),張達京原本行商於閩南,在二十餘歲時隻身渡海來臺,從現在的鹿港登陸,先落足彰化平原一帶,後來來到大甲溪北岸與岸裡舊社人(今臺中市后里區)交易,並和土官阿莫(又稱阿穆、阿睦)過從甚密。當時原住民平埔族人正受瘟疫侵襲,頗有死傷,張達京本就熟稔中醫,他以草藥為社人治病,活人無數。社人感激之餘,土官阿莫賜以女兒為妻,社人也與他結親,當時總共得了六房妻女,所以地方人就稱之為「平埔族駙馬」。這段過程,是地方鄉親耆老們最熱衷的張達京傳奇性故事。
在康熙、雍正年間,原住民與漢人時有衝突。雍正元年(1723年),清廷需要幹練人士奔走協調,於是舉任張達京為岸裡社第一任「理番通事」 ,教化先住民耕作。他既是官方通事,又是岸裡社頭目的駙馬,人又精明幹練,很快就成為了岸裡九社的重要人物。
張達京在「理番通事」任內三十餘年間,鑿水圳以開發荒地,教導先住民耕作,為現在的大臺中平原塑造出了農業雛形。張氏開發埤圳,以灌溉推進土地的開拓,先是與岸裡社土官潘敦仔訂立「割地換水」的墾約,議定能出工本錢募工鑿圳引水灌溉者,平埔族原住民則以西勢阿河巴埔地來換取十分之二的圳水。張達京更邀同漢人出資開鑿葫蘆墩圳,從樸仔籬口(即石岡水壩西南處)築埤引進大甲溪的溪水,不但荒埔地變身為良田,而且稻米亦豐增收穫,葫蘆墩米也因而聞名海內外。之後閩粵移民大批湧至本地加入墾殖,奠定了今日大臺中繁榮的基礎。
如此數十年下來,張達京成了中臺灣的首富,他所組織的「張振萬」墾號並邀集該區域的其他有錢人一同投資土地開墾事業。以張達京為首,秦登鑑、姚德心、廖朝孔、江又金、陳周文等六人組成後人所稱「六館業戶」,遍及大臺中地區,包含臺中市區、豐原、神岡、大雅、潭子等處。甚至西達海線的清水,南邊直到彰化市、芬園鄉,都有他們名下的土地。於是地方上人士就以「張百萬」稱呼之。
張達京及其家族在大臺中長年的經營,不但晉升為富豪,更促使臺中平野布滿了漢人墾民。然而,也因而使得巴則海族(或譯為巴宰)平埔族人的生存空間急遽縮小,生計困難,造成日後巴則海族集體遷徙宜蘭羅東及南投埔里,或退回祖居地苗栗縣三義鯉魚潭的情況。
乾隆15年(1750年)起,官府開始整肅勢力過大的漢人通事,乾隆26年(1761年),張達京已經72歲,遭到革職,並被遣送回籍,最後於乾隆38年(1773年)逝世原鄉,享壽84歲。
目前張氏家族在臺的子孫上達一、二萬人。後人為紀念此一當年開拓先賢,特別在社口(今神岡)萬興宮,崇奉「皇恩特授功加副府張公達京長生祿位」,其後人在現今臺中市豐原區翁社里所興建的張家祖厝「萬選居」,目前被核定為市定歷史建築保存。前臺中市長張啟仲、前臺中市議會議長張宏年、現任臺中市議員張瀞分、九族文化村創辦人張榮義等賢達,均出身自張氏這支龐大的家族。
沿著葫蘆墩圳逆流而上
我打葫蘆墩來──中部福爾摩沙的豐沃原鄉。
從童蒙到少年的記憶中,我記得1950、60年代這片豐沃原鄉還被稱為「鎮」。年少的我們不懂「大溝」的灌溉、水利功能,卻很清楚它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連的緊密關係。阿嬤、阿母總是提著一家老小換洗的衣物到隔條街的「大溝」邊,與左鄰右舍的許多婆婆媽媽就著溝水邊洗邊開講,話題天南地北、漫無邊際;相隔不遠處的土地公廟埕,則是阿公跟那些叔叔伯伯們行棋、開講、鬥嘴鼓的舞臺。而我們這群毛頭孩子們總是趁著大人們忙著時,偷偷地下到大溝裡去玩水、抓魚。鹽館巷口的米行...
推薦序
溫和自信的幸福城市/林佳龍
臺中市是一座充滿陽光活力的健康城市,擁有豐富人情味與生活、生態、生產的生命力,是個適合安身立命、成家立業的好地方,有著無限可能的發展性。
要在一座城市落地生根,要先宜居,才會有移居,進一步怡居。臺灣雖然面臨少子化,然而近年來臺中市人口每年都增加將近上萬人,表示本地是適合生活的城市,有獨特的吸引力。因此我們所該做的,是規劃以人為本,跨域整合、推動能讓臺中市民擁有和善生活環境的各項政策,而在這樣的政策背後,內蘊著豐厚的城市精神,進而促使我們策劃「臺中學」叢書,將臺中文化城的靈魂具體形塑,讓市民及外地大眾更為認識臺中、親近臺中。
地方學能完整描繪地區的獨特歷史發展脈絡,傳承及活化運用在地文化智慧,但往往以研究調查的方式撰述,缺乏地方生活記憶與認同,也讓大眾不易親近。因此,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對「臺中學」叢書的策劃,選擇臺中市具代表性的生活面指標為主題,發掘臺中地區最具本土性、獨特性的特色,運用柔性的筆觸與豐富的圖像,期望能讓本地市民更親近、關注自身的生活脈絡,也提供外地大眾了解在地文化的媒介。
首次出版即廣邀長期深耕並關注臺中歷史、文化的工作者主筆撰述,包括林良哲、楊宏祥、吳長錕、賴萱珮、廖振富、陳貴凰、吳政和、張玉欣,鉅細靡遺地梳理臺中市的地貌遷徙與人事流轉,勾勒出臺中人的溫和自信。主題則從最具代表的地景臺中公園、農業發展葫蘆墩圳、薈萃人文清水區、時代文人林獻堂及茶飲代表珍珠奶茶著眼,這些可以被稱為臺中印象的關鍵詞,全都從篇幅裡甦醒,閱讀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臺中市百年時空裡的風華面貌。
透過閱讀「臺中學」,可以知道不論昔日或今日,臺中人擁有一種溫和的驕傲,還有溫和的自信。我希望臺中「溫和自信」的形象能在全臺灣、全世界成為獨特魅力,更希望讓每位居住在此的市民,感受身為臺中人的榮耀,大聲喊出「我是臺中人」!
臺中形象的關鍵字/路寒袖
一座城市要自成一學,需要的是生活與歲月的積累,除了這些積累仍不足夠,更要活躍出屬於這座城市的獨特性,使人一提及關鍵字,就能與該地的人文、風土、歷史、生態、地景聯結,進而勾勒出這座城市獨一無二的面貌與個性。
縣市合併後的大臺中地區,圍抱了山與海,根植了城市與自然,更將歷史與未來聯結在同一條路徑上,讓人們注視臺中的視野更遠、更廣、也更活。這使我們手中擁有能夠形塑臺中印象的關鍵字如同春日的繁花盛開,令人目不暇給。但我們希望人們對臺中的形貌不只是一個單詞的片面形容,而能更加深化、豐厚為一門有血肉與溫度的「學」。
因此我們策劃「臺中學」的書系,選擇具代表性的指標為專書主題,發掘臺中地區具有本土性、獨特性的特色,同時更希望書系的開闢能成為引發學者專家對「臺中學」深入調查研究的動力及發表的舞臺。今年首次登場的臺中學共有五大主題,分別是地景類的臺中公園,地域類的葫蘆墩圳、清水區,人物類的林獻堂,飲食文化類的珍珠奶茶。
日治時期即在日本人有系統的都市規劃中誕生的臺中公園,每一代臺中人的記憶總有它的身影,見證了臺中市區的地貌遷徙與人事流轉,長期研究臺中地方文史的林良哲將這些見證書寫為動人的《日月湖心:臺中公園的今昔》,生動地述說了臺中公園的前世今生;引入大甲溪的活水澆沃了大臺中地區的廣大農田,結出美味的稻米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臺中人,葫蘆墩圳對臺中的重要性不言可喻,深耕豐原當地文史工作的《葫蘆墩季刊》主編楊宏祥遂寫成《圳水漫漫:葫蘆墩圳探源》一書,鉅細靡遺地歸納葫蘆墩圳開發以來的數百年時空故事;清水坐擁海洋與柔風,不僅吹撫出一片美麗的濕地與小鎮景致,也薈萃出深厚的人文脈絡,以「清水散步」文化推廣基地聞名的吳長錕及賴萱珮深知清水的魅力,以《海線散步:清水人文地誌學》一書帶領眾人前往清水散步、享受小鎮的慢活方式。
霧峰林家是臺灣最重要的古蹟建築之一,而其主人林獻堂更在臺灣近代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個人的一生幾乎與日治時期的臺灣共同呼息,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廖振富所著的《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不只從日治臺灣的政經環境切入林獻堂的生命,更剖析他與親族、當代重要人物之間相處的點滴,將林獻堂的形象重塑得更為真實活絡;而現在人手一杯、甚至紅到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手上的珍珠奶茶,已經成為臺灣茶飲文化的經典代表,臺灣處處有珍珠奶茶,但臺中是將珍珠奶茶等茶飲文化發展得最徹底的地方,由陳貴凰、吳政和、張玉欣打造《團圓食光:世界珍奶與臺中茶飲》一書,將細數賦予珍珠奶茶生命的種種歷程。
建構一座城市的詞彙有很多,但要詮釋一個詞彙背後所代表的一切,一本書的篇幅並不足夠,臺中學的主題還有待開發與擴充,但只要起步了,就會與這座城市的發展一樣,永遠都會是旺盛的。
溫和自信的幸福城市/林佳龍
臺中市是一座充滿陽光活力的健康城市,擁有豐富人情味與生活、生態、生產的生命力,是個適合安身立命、成家立業的好地方,有著無限可能的發展性。
要在一座城市落地生根,要先宜居,才會有移居,進一步怡居。臺灣雖然面臨少子化,然而近年來臺中市人口每年都增加將近上萬人,表示本地是適合生活的城市,有獨特的吸引力。因此我們所該做的,是規劃以人為本,跨域整合、推動能讓臺中市民擁有和善生活環境的各項政策,而在這樣的政策背後,內蘊著豐厚的城市精神,進而促使我們策劃「臺中學」叢書,將臺中文化城...
目錄
市長序 溫和自信的幸福城市
局長序 臺中形象的關鍵字
前 言 沿著葫蘆墩圳逆流而上
第一章 從張達京話說葫蘆墩
為豐原種下希望之樹—豐原人的豐原夢
葫蘆墩張百萬、平埔族駙馬—張達京
百變葫蘆墩—豐原地名沿革
葫蘆「墩」在何處?—行踏墩頭、墩身、墩腳
臺灣的小縮影—豐原多元族群大熔爐
第二章 豐原母親河的身世
用人命換得的水—見證漢人初墾時期爭水的艱辛
為了種植生命—葫蘆墩圳開圳的時空背景
要土地還是水源?—割地換水、供水換地的爭議
第三章 水清、米白、餅香、柴乾
習以為常卻特殊的豐原街景
以各種香氣交織的傳產風華
第四章 葫蘆墩出美女
雲護名山萬卷書—呂炳南家族
平地而起的家長伯—林振芳家族
孤臣無力可回天—丘逢甲
熱愛家園的豐原吟—張麗俊
殞歿的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
臺灣新美術的拓荒者—廖繼春
臺灣畫壇的孤獨勇者—楊啟東
畫壇豐原班的火車頭—葉火城
臺灣首位飛行員—謝文達
用雜誌讓生活更好
第五章 垂柳青青的小蘇州
母親的擁抱與滋養—葫蘆墩圳圳路與灌溉區域概況
張家祖厝萬選居
豐榮水利之碑
花樑鋼橋下葫蘆墩圳舊進水口
萬定汴(人命水)
頂角潭第二制水門
大鴛鴦汴與水上土地公廟
軟埤溪、葫蘆墩公園親水遊戲舒活藍帶
葫蘆墩圳人文詩園怡然園
豐圳公園
岸裡國小—古碑亭、岸裡文物藝術館
神岡浮圳
第六章 豐原囝仔豐原夢
被蓋上蓋子的葫蘆墩圳
再次走出葫蘆墩圳的輝煌
讓豐原夢不再是夢
附錄
參考書目
市長序 溫和自信的幸福城市
局長序 臺中形象的關鍵字
前 言 沿著葫蘆墩圳逆流而上
第一章 從張達京話說葫蘆墩
為豐原種下希望之樹—豐原人的豐原夢
葫蘆墩張百萬、平埔族駙馬—張達京
百變葫蘆墩—豐原地名沿革
葫蘆「墩」在何處?—行踏墩頭、墩身、墩腳
臺灣的小縮影—豐原多元族群大熔爐
第二章 豐原母親河的身世
用人命換得的水—見證漢人初墾時期爭水的艱辛
為了種植生命—葫蘆墩圳開圳的時空背景
要土地還是水源?—割地換水、供水換地的爭議
第三章 水清、米白、餅香、柴乾
習以為常卻特殊的豐原街景
以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