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緒論
紅毛港,一個位於高雄港西南邊的漁村聚落,行政區劃屬於高雄市南端的小港區,南接大林蒲及鳳鼻頭,北臨高雄港第二港口,西為臺灣海峽,東為第二港口的內海,為三面環海的狹長地形環境。自古以來,紅毛港即為漁業的重鎮,清領時期以養殖魚堰聞名;日治時期則以捕烏魚、扁魚等著名;戰後時期,紅毛港漁獲更曾居全臺漁港年生產量的12名。但自民國56年(1967)興建高雄港第二港口後,生態環境大為改變,加之週邊工業區所造成的海洋環境污染,漁業逐漸走下坡。尤其自民國57年(1968)紅毛港被劃入臨海工業區範圍,實施限建;民國65年(1976)再被劃入港埠用地,開始實施禁建,並開始規劃遷村;從此紅毛港成為「被時間之神遺忘的漁村」,逐漸地凋零沒落,直至民國96年(2007)遷村後完全消失。
紅毛港由於地處海濱,居民大多捕魚為業,海上生活的危險性與不確定性,常需藉助神靈力量來撫慰內心,因此當地的民間信仰甚為發達,擁有朝天宮、朝鳳寺、天龍宮、濟天宮、飛鳳宮、飛鳳寺等六大角頭廟,及保安堂、大城隍爺公壇、福德祠、修善堂、西南城、海眾廟、正直千歲廟、管府廟等十多間小廟,皆頗具特色。遷村之後,紅毛港近400年的文化幾乎消失殆盡,僅有這些寺廟隨著部份居民遷至鳳山、前鎮、小港三區交界的中安路與紅毛港路一帶,仍維繫著原有居民的認同情感與歷史記憶,也為紅毛港文化留下一縷命脈。
筆者曾於民國98年(2009)受高雄市文獻會委託撰寫《紅毛港遷村實錄.文化篇》,在第四章「紅毛港的民間信仰」曾從血緣聚落與祭祀圈、奉祀神明、感應傳說等三個面向,探討遷村前紅毛港的民間信仰特色,當時雖然並未對剛搬遷的紅毛港寺廟有太多的討論,但已對其即將面對的變遷有所注意,故在結語寫道:
2007年紅毛港遷村,對其民間信仰的寺廟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危機是原有的血緣聚落瓦解,祭祀圈消失,信徒與經濟的來源皆不再如過去穩定,加上興建新廟所需龐大的經費,再再都考驗各寺廟的主事者。但在危機之中仍可看到轉機,寺廟遷到新社區後,所面對的是都市化的生活空間與無血緣關係的社區居民,如何自我轉型與調整,發揮新的整合功能,增加認知的功能,為民間信仰帶來新的發展方向,值得吾人持續關注。
歷經六年多的時間,這些紅毛港的寺廟幾乎皆已興建完成,從傳統的血緣聚落搬遷至現代的都會社區,其信仰有延續的一面,也有變遷的一面。就延續面而言,雖然遷村後的紅毛港人已散居各地,但對於原鄉的寺廟仍充滿感情,不僅常會回來燒香拜拜、參加祭典活動,也負擔寺廟的重建經費,並擔任祭祀與管理組織的重要成員,保有對寺廟的權利與義務。就變遷面而言,這些寺廟為籌募重建經費與因應新的社會環境,已不再侷限於原有血緣關係與祭祀範圍,而是積極拓展各地的信徒,透過壯觀華麗的寺廟建築、大型的廟會祭典與進香謁祖活動、網路媒體的宣傳行銷、交陪網絡的擴張等方式,提升寺廟的知名度與吸引力,朝人群廟的方向邁進。
因此,從紅毛港的寺廟與信仰中,不僅可發現人與神明的緊密關係,即使已不再住在其祭祀範圍內,仍保有一定的權利與義務,這也讓遷村後四分五裂的紅毛港,仍有一條共同信仰的臍帶,維繫住文化的生機;同時也看見在傳統廟宇脫離原有土地後,如何調整經營的方式,與新的社區建立關係,並擴展信徒來源與交陪網絡,故無論就紅毛港文化或民間信仰層面來看,此一案例皆深具研究的價值。
有關紅毛港寺廟與信仰的調查研究,最早的是民國83年(1994)高雄市文獻委員會委託葉振輝所進行的「紅毛港史蹟調查研究計畫」,調查範圍涵蓋紅毛港的地名沿革、遷村規劃、交通、漁業、生態變化及舊海堤、機關學校、老建築等史蹟,對於當地的民間信仰廟宇也有所記錄,不過僅侷限於地理位置、歷史沿革、文物與楹聯等簡單的基礎資料。
吳連賞於民國87年(1998)發表的〈紅毛港的聚落發展與社會變遷〉,則透過全面而深入的實地調查,探討紅毛港的聚落形成與發展、民宅老厝之堂號與型式;人口、教育、祭祀圈等社會變遷;禁建、限建規定與遷村政策所造成的空間衝突與社會角力。其中注意到血緣聚落與角頭廟的關係,並以收丁錢與五營來劃分各廟祭祀圈的範圍,也指出血緣基礎、聚落發展與廟宇形成背景等,將紅毛港人凝聚成堅強的生命共同體,這些研究都具有開創性與啟發性。其後,洪立三〈高雄紅毛港聚落信仰空間的初探〉、林妙娟《高雄紅毛港:一個漁業聚落的社會變遷(1624-2005)》等論文,即皆在吳文的基礎上,持續探討紅毛港的祭祀圈、姓氏宗族與居民凝聚力等議題。
民國97年(2008)高雄市文獻會委託張守真、楊玉姿撰寫出版《紅毛港的前世今生》一書,深入研究紅毛港從荷據時期至國民政府時期的歷史變遷,並詳列遷村計畫各階段的執行情形,是研究當地歷史發展最為完備的一本著作。該書對紅毛港各寺廟的歷史沿革、主祀及配祀神明、信仰特色、顯靈傳說等有更詳盡的敘述。筆者在《紅毛港遷村實錄.文化篇》一書,則從血緣聚落與祭祀圈、奉祀神明、感應傳說等三個面向,探討當地民間信仰的特色,指出其具有強烈的血緣性格與海洋性格,也展現出一般宗教所具有的生存功能與整合功能,但缺乏認知功能,這也是臺灣民間信仰的通病所在。此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出版的《紅毛港文化故事》、《戀戀紅毛港——寺廟建築與信仰》等書,雖然並非學術著作,但對當地的寺廟建築、神明傳說與信仰特色也都有所介紹,亦具有參考的價值。
不過,上述的研究與出版品皆聚焦在遷村前紅毛港的民間信仰,遷村後的相關研究則甚為少見,目前僅有黄方泉的碩士論文《紅毛港朝天宮祭祀活動變遷之研究》。該文以紅毛港六大公廟之一的朝天宮為研究對象,除討論到其遷村前的祭祀情形外,主要在分析遷村後祭祀成員的來源與分布狀況,也述及管理委員會的組成與祭祀活動的變遷,並指出寺廟在遷村過程中,扮演維繫民眾情感、凝聚地方感的重要角色,也有助於新地方感的形成。
綜上所述,遷村前紅毛港寺廟與信仰的研究,已累積不少的成果,可做為與遷村後比較的基礎。至於遷村後的研究則仍待開展,絕大多數的寺廟連基礎資料都尚未建立,且隨著各廟陸續興建完成,其信徒來源、管理組織、經營方式及與社區的互動,皆已有明顯的轉變,實有必要盡速展開全面的調查工作,並運用民間信仰的有關理論,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論述。
本書透過上述文獻的分析,及民國103年(2014)3、4月間實地的調查訪談,分十三章探討遷村後紅毛港的寺廟與信仰,除第一章緒論外,第二章則概述遷村前紅毛港整體的信仰特色,分析其所具有的血緣性格與海洋性格。第三至十章則分別敘述飛鳳寺、飛鳳宮、濟天宮、朝鳳寺、朝天宮、天龍宮等六大角頭廟,及修善堂、保安堂、海眾廟、大城隍公廟等廟之歷史背景與遷村後的現況,包括宮廟全名、搬遷與重建的年代、地址、周邊環境等基本資料,及奉祀神明、建廟經費來源、建築與文物、神蹟傳說、寺廟組織、祭典活動、宗教服務、交陪宮廟、社會服務等,並分析與遷村前的異同之處及造成變遷的原因所在。第十二章則歸納遷村前後紅毛港寺廟信仰的轉變,援引祭祀圈、宗教治理、公共性等國內外學者有關理論,論述它在民間信仰與地方社會研究上的意義。第十三章結論,則綜合前面的討論,指出遷村後紅毛港寺廟及信仰的延續與變遷,並對未來如何透過寺廟信仰來保存與發揚紅毛港文化,提出一些建議供公部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