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1930輝煌時代的文學現象,聚焦此時日、俄、中崛起的女性學者作家,藉由文本詮釋與分析,重返當時的思潮流變,觀看女性文學的流動性與能動性,發揚時代女性的獨特光芒。
作者簡介:
蔡玫姿/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熊宗慧/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廖詩文/
文藻外語大學翻譯系副教授
蘇恆毅/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蔡知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生
張幸貴/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生
葉竹軒/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生
陳怡靜/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生
許絜雯/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生
I-Chun Lin(林怡君)/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undergraduate
Yun Lo(羅芸)/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MA Literature
章節試閱
各篇摘要
〈冰心母性倫理觀之敘事實踐及意義〉/蔡玫姿
從母性倫理角度探討其愛的哲學。檢視四個敘事作品,命名自尼采超人學說的〈超人〉、書信論辯體式的〈悟〉,此二文回應知識分子存在議題,從經驗論中的母子關係推展到人與人的聯繫。1930 年代後〈分〉、〈相片〉卻顯出對愛之哲學的反挫,前者冰心因生育經驗從女兒轉為母親,覺察過去愛的哲學掩飾階級差異;後者因赴美受中西文化衝擊,質疑國族差異下倫理母性互助的想像。
本文從比較文學角度重省冰心愛的哲學,對比同世代美國女作家吉爾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 1860-1935)1915 年的《她鄉》(Herland),該書亦勾勒一倫理母性社會與冰心倫理母性觀核心相似。另參考女性主義學者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 1941-)精神分析取徑,其〈聖母頌〉(Stabat Mater)中指出母親為主客體中介過程。從而認為冰心的母性倫理敘事,接踵女性主義母性倫理,反思愛的哲學,從普遍性至不均質的揭露,具有深刻意義。
〈從獨唱到合唱――阿赫瑪托娃《安魂曲》之誕生〉/熊宗慧
《安魂曲》(Реквием, 1935-1940)是俄國詩人阿赫瑪托娃(АннаАхматова, 1889-1966)最著名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不僅見證了大清洗/大恐怖(Большой террор)時期蘇聯人民的苦難,同時亦撫慰了廣大受迫害者的心靈。本文聚焦在阿赫瑪托娃創作《安魂曲》之前的蟄伏期(1925-1934),這一段時期阿赫瑪托娃面臨的不只是自身創作的瓶頸,還遭遇蘇聯政權的打壓,究竟詩人是如何面對自身的問題與來自外部的嚴酷打擊?她如何突破創作上的喑啞狀態並恢復聲音?又如何將自身的悲劇轉化為家國民眾的共同命運?所有這些議題皆會在本文獲得充分的探討。另外,《安魂曲》的重要性還在於它代表詩人擺脫早期詩歌當中較為封閉的個人世界,轉而將群眾命運納入創作題材,這一轉變不僅使阿赫瑪托娃擴大了創作領域,也使她成為蘇聯的民族詩人。《安魂曲》出版前,阿赫瑪托娃是一位「個人情感傾向」的貴族詩人,《安魂曲》之後,她成為替上百萬遭到史達林整肅的群眾發聲的民族詩人,阿赫瑪托娃的形象在蘇聯讀者心理的轉變超乎蘇聯政權的預期,對於始終想要孤立詩人的蘇聯政府來說,這樣的結果其實非常諷刺。
〈從自覺到覺他:平塚雷鳥與《青鞜》的女性論述及影響〉/廖詩文
1911 年,平塚雷鳥(Raichyo Hiratsuka, 1886-1971)及其友人們共同創辦了《青鞜》(1911-1916)雜誌,創立的目的是想鼓勵和培養具有創作天賦的日本女性,因此刊物的內容大多圍繞在「新女性」(New Woman)的傳播與西方相關論述的譯介,內容涵蓋戲劇、小說、詩歌以及各種時評,同時也不忘譯介西方作品,提供日本明治女性一個抒發意見的藝文空間。
自1920 年代至1950 年代,日本女作家投身文學創作蔚為風潮,這段期間日本出現了多位傑出的女作家及女詩人,可謂實現了《青鞜》盼望日本誕生女性文學天才的殷切期待。雖然1930 年代的日本女性文學風潮並未與《青鞜》雜誌有直接的關聯性,但《青鞜》的發行卻在日本近代女作家風潮的系譜上扮演了啟迪角色,那麼《青鞜》為日本近代女性文學注入哪些養分、對日本二十世紀初期的女性自覺作出哪些貢獻,就值得進一步加以梳理與分析。
為此,本文將以《青鞜》刊載的翻譯、作品、引起爭論的女性議題等文獻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同時也將兼述出版人的理念、《青鞜》創刊時的社會背景,藉以做為檢視《青鞜》如何在創辦人平塚雷鳥及其友人的自覺及努力下,展開一段對女性文學發展具有影響性的覺他之旅。
〈邊緣身體的多重跨越:論吳繼文《天河撩亂》中跨性別者的多元身體建構向度〉/蘇恆毅
吳繼文的《天河撩亂》在酷兒/同志文學研究中佔有一定的分量,乃肇因於文本中涉及的不只有同性戀、疾病、愛慾、政治等議題,同時觸及了跨國與跨性別者。故本文以《天河撩亂》為研究對象,試圖分析其中的跨性別者在跨國流離中的生命體驗,並將文本中追尋「漂泊的湖」作為對應,對照出臺灣與日本跨性別人士的處境,以及在跨國體驗中,如何完成自我如夢生命的追求。
書中的跨越有多種意涵,除有「臺灣到日本」、「男到女」、在成為女性後又成為「想像的母親」、以及通過閱讀體驗結合「生活到文本」等不同意義。經由此種多重跨越,人物的生命如何經由身體的離散、混雜,進一步達到完成追尋,使生命以臻「完美」的歷程,構築出跨性別者對生命的期待以及對生活的體察,藉以反思跨性別者在社會環境中的處境,以及生命中可能經歷的多重跨越性。
〈跨國移動與書寫:以鈴木怜子的灣生身分及其回憶錄為例〉/蔡知臻
「灣生」研究近年開始被關注,學術相關研究也開始興起。灣生所書寫之回憶錄為數不多,本論文將以灣生鈴木怜子(1935-)為分析對象,探討其從戰前至戰後的跨國移動以及書籍出版的過程,並藉由《南風如歌:一位日本阿嬤的臺灣鄉愁》一書進行文本分析,探討書中灣生鈴木怜子對臺灣的記憶書寫與敘事位置的問題。本文前言先闡述筆者之問題意識並分析「灣生」回憶錄前行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第二節討論《南風如歌:一位日本阿嬤的臺灣鄉愁》中灣生鈴木怜子從戰前至今之移動經驗,也探究作者對於臺灣的記憶如何建構、書寫。第三節繼續探究回憶錄並討論臺灣記憶對鈴木怜子的意義與敘事位置之特殊性,解構鈴木怜子回憶錄的書寫策略。本文將指出因灣生的特殊身分加上鈴木怜子之跨國移動,對記憶中的「故鄉臺灣」是「日治時期的臺灣」,而不是「現今臺灣」,是屬於日本天皇領土之臺灣、日本祖國的一部分,而敘事位置為祖國視角,看待故鄉臺灣與現今臺灣皆然,呈現記憶與書寫上的特殊性。
〈漂移、傷痕、敲打――論馬尼尼為《帶著你的雜質發亮》中的空間書寫〉/張幸貴
本文試圖以馬尼尼為(林婉文)《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此書為材料,以「空間」角度探討跨國女性在「漂移」、「傷痕」的內心獨白及尷尬的身分認同等面向。
馬來西亞籍創作者馬尼尼為特殊的人生經歷,從學生時代來到臺灣讀書,而後隨即進入異國婚姻,成為臺灣人口中的「外籍配偶」。然而,婚姻生活的不堪、 暗黑、殘渣卻也成為她的創作源頭,在《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散文中,馬尼尼為用她乖張卻細膩的文字,描摹出耐人尋味的空間氛圍。
筆者欲就文本中「空間」探討,嘗試分析「異鄉女子」因身分、地域、婚姻角色產生的自我背離、重組、不妥協現象,並思索跨國女性在臺灣被賦予的刻板印象,女性家庭角色定位問題,更深一層理解作者意圖「敲打」這世界的生命吶喊。
〈誰道紅顏獨姣姣,巾幗劍似柳眉鋒――鄭丰《生死谷》中的女性形象〉/葉竹軒
鄭丰近來以女性武俠小說家之姿活躍於兩岸文壇,至今有將近二十冊著作流傳,甚至被譽為「女版金庸」。最新出版著作──《生死谷》,以晚唐殺手組織為背景鋪張小說架構,文字細膩鮮活。其中的特別之處是她在以父權為正統的武俠世界裡,大膽地置入西方的反烏托邦主義思潮並以女性角色為中心書寫來帶動劇情展開,顛覆武俠以往承繼之刻板印象。且整部小說中,並無任何「愛情」之描述,一反傳統武俠小說中女性角色大多牽絆愛情,反而著重於女主角心理層面之轉變與描寫。因此,本篇論文將透過分析與比較《生死谷》系列三卷小說與傳統武俠小說之差異,針對鄭丰筆下形塑的女性角色,探討其敘事手法、人物特質以及父權轉移、女權興起之現象。
〈傳統的叛逆與回返――論馮沅君《春痕》〉/陳怡靜
馮沅君(1900-1974)是五四新文學運動女性作家的代表之一。她的作品以反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封建體制為經;追求自由戀愛的新思潮為緯,透過傳統社會婦女以及青年男女對於婚姻、愛情的不同觀念,體現了傳統封建體制下的家庭觀念以及新時代、新思潮交會時所造成的矛盾與衝突。她用獨特的觀察視角,在其文學作品中對於女性面對革命到來的矛盾心理進行深刻的描寫,敏銳把握了女性複雜的內心體驗,同時也為下一個時期的女性作家搭起了文學創作與革命的關係、女性在革命時代的自我定位等議題的思考橋樑。
本文欲借馮沅君小說作品《春痕》進行討論,更著重在〈旅行〉、〈隔絕〉、〈我已在愛神前犯罪了〉、〈誤點〉、〈貞婦〉、〈慈母〉等篇進行論述,分析在其作品中對於中國傳統社會的叛逆與回返。
〈論平路《行道天涯》中女性書寫的意蘊〉/許絜雯
本文以平路《行道天涯》為主要題材,企圖釐析出平路筆下的宋慶齡,其私人情感隱含著何種女性書寫意蘊?她輾轉的生命歷程,從少女時期嫁給孫文之後,便展開她自身理想的革命。然而,與夫之間三十歲的差距,以及丈夫對於「情感」的模糊定義,造就宋慶齡內心世界的缺憾。在《行道天涯》中,平路採用倒敘的回憶手法,描寫宋慶齡最真誠、最直截表現的私人情感、身體情慾。「孫夫人」的頭銜使得其備感壓力,而「國母」的角色,亦使她必須堅定自我的革命信念。小說採用兩條支線,輔以當時代革命環境之下,使得孫文與宋慶齡逐漸走向一個衰亡而較為萎靡的象徵意義。筆者欲就文本從中探討,梳理出女性的命運書寫、其相關的形象塑造,和內心的轉變的展現,是以透過作家眼睛,及其筆下世界,建構出女性的真實世界。
Re-visioning the Personal is the Political in the Women’s Suffrage Movement/I-Chun Lin(林怡君)
Women’s suffrage movement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the United Sates had much to do with the anti-slavery movement. Sharing the same ideal of equality and human rights; however, women’s suffrage movement not only emphasized on women’s political right but on women’s roles as wives and mothers because of women’s connection with the domestic sphere, home, which was an essential part in women’s life. This paper is inspired by Nancy Cott’s argument about “the bond of womanhood” in New England between 1780 and 1835 in her now a feminist classic, The Bond of Womanhood (1977). As the bond of womanhood elevated women’s social status while limiting them to the private sphere with the cult of domesticity, it also implied the dual meaning of the “bond”: women’s union as solidified by the sameness of women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s being untied by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m in terms of class, race, religion, and other dimensions. Based upon Nira Yuval-Davis’s theory of “intersectionality,”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at did the women’s suffrage movement, the prime time of which came after the time period of Cott’s research focus, in any way affect the realities of “the bond of womanhood” with regards to both division of women’s social roles and the union of women’s solidarity? By this argument, I will propose to examine the bond of womanhood as represented in the women’s suffrage movement by analyzing the interrelations of three leading figures of the women’s suffrage movement: Elizabeth Cady Stanton, Susan B. Anthony and Lucy Stone.
Lucy is on Her Way “Home” from Without to Within: Jamaica Kincaid’s Lucy/Yun Lo(羅芸)
In my inquiry of Lucy, I would like to focus on the shifting concept of “home” provided by the novel and argue that both Lucy’s mental and physical desires are set for a “home” rather than an identity. Susan Friedman’s “Bodies on the Move: A Poetics of Home and Diaspora” inspires me to ponder over the picture of home depicted through Lucy’s narrative. “The body is the home of the heart. Flesh is the body of home. But what is home? Who feels at home while at home?” (191). Projecting the questions on Lucy, I would try to argue that the “home” Lucy is seeking for is a mental space, and “is a never never land of dreams and desire. Home is utopia— a no place, a nowhere, an imaginary space long for, always already lost in the very formation of the idea of home” (192). It can only be found when Lucy searches for it internally instead of externally.
各篇摘要
〈冰心母性倫理觀之敘事實踐及意義〉/蔡玫姿
從母性倫理角度探討其愛的哲學。檢視四個敘事作品,命名自尼采超人學說的〈超人〉、書信論辯體式的〈悟〉,此二文回應知識分子存在議題,從經驗論中的母子關係推展到人與人的聯繫。1930 年代後〈分〉、〈相片〉卻顯出對愛之哲學的反挫,前者冰心因生育經驗從女兒轉為母親,覺察過去愛的哲學掩飾階級差異;後者因赴美受中西文化衝擊,質疑國族差異下倫理母性互助的想像。
本文從比較文學角度重省冰心愛的哲學,對比同世代美國女作家吉爾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 1860-1935)19...
作者序
「跨國.1930.女性」的多音交響與擁抱差異
學術會議議題的設定關係到脈絡的洞見、探索的深廣度和當下世界的聯結。以「跨國.1930.女性」為主軸的研討會,一者在時間脈絡上以30年代的思潮、美學意識與世界觀的文化範疇,上下串聯起19世紀胎動的女性思潮和20 世紀多元異質的書寫和敘述風格;跨國則是擺脫歐美白人中心,顯示不同地域的差異與關係,放到各國政治社會的情境中觀看文學、藝術的表現和辯證;女性,則為主題的核心,以女性為主角的出場,描述其自我認同的宣示、傳統固結和空間/心靈的漂移,呈現出追尋、反叛、背離、回返、限制和行動的歷程,故在這三個主軸的構面下,論文的生產性被激發出來,成為弱勢流動的結構篇章的交合。
通觀會議論文,研究對象包含中國、俄國、日本、西印度群島、新英格蘭、馬來西亞和臺灣的女性文學作品和女性運動,其觀點不受限在姊妹情誼與女性之共同性,毋寧更接近第三波女性主義強調差異、多元的交錯認同、種族地域的差別、文學的生產與傳播和解放女性主義政治正確的束縛。諸多論文書寫女性主義建構的複雜性、傳統的延續性與斷裂的掙扎與安頓,更不迴避個人的敘述風格與家國書寫的雜質混合,政治情境和抒情風格的對抗與自我的定根。因此,在這本論文集中,呈現了多音交響的跨國女性的敘述風景,吸引人的閱讀與後續的闡發。
本研討會因蘇雪林文教基金會的合辦贊助,促成了蘇雪林與30年代的跨國交會,擴展了跨國的視野。在30 年代的脈絡中重新觀看蘇雪林的創作,平行橫觀俄羅斯白銀時代現代主義詩人/藝術家安娜.阿赫瑪托娃的書寫方式和風格的創作軌跡,以此為對話的基底或隱性的對比,串聯起五四運動時代的代表性作家蘇雪林、冰心的敘事實踐與宗教靈性的探索。同樣在動盪不安的時代,法西斯極權主義恐怖統治的氛圍下,中、俄女性作家或憂鬱抑或陽剛或中庸的書寫策略與書寫的主體,其中有宗教靈性的歸屬、母性倫理的溫婉和灰燼書寫的抵抗和保存,其間的崎嶇與書寫的文化位置,實有許多耐人尋味的空間與對話脈絡的可能。從30 年代延伸到當代,從敘事實踐到女性雜誌議題的譯/論,本論文集的主題仍激盪著,呼喚讀者的閱讀和探索,以成為型塑女性的形象、認同和多元思索的泉源。
國立成功大學 中國文學系主任
林朝成
實踐跨國論述
跨國、移工、性別議題,伴隨政治、經濟、教育變遷成為在地與全球間連動協商關係的重要因素。臺南(府城)是臺灣早期國際化的商都,在臺南的國立成功大學在這片土地上扮演著灌溉、保存、再生產的知識平臺。來臺的五四運動女性作家蘇雪林,隨國民政府撤退後在臺南居住,在成大任教、退休、終老、逝世。本論文集以蘇雪林的作品與思考為核心,向外發散,匯集當時代中國、俄國、日本女作家作品思惟與社群活動,同時援引左翼思潮觀點,以1930年世代做為一個起始點,探測東西方思潮交流累積近百年的能量。
總體而言,此世代是匯集西方不同主義論述及東方人文思辨擦撞的歷史時刻。我們希望藉由本書勾勒當時女性作品中呼應與逆反社會氛圍的殊異性。
論文集的生成,來自2016 年教育部再造人文與社會科學計畫補助,由國立成功大學成立已有22 年歷史的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執行,以「性別再造人文教育」為主軸,培育學生跨國、跨域思維行動,「實踐跨國論述」強調培育學生具國際視野,運用過去知識女性之跨國經驗文獻,當代歐美跨國文化現象研究,以及臺灣跨國外配經驗與書寫敘事方式,俾使學生能從課程中培力具就業力與移動力的分析能力。在之前「成大文學家」校史整理的經歷中,「跨國.1930.女性」論壇重新運用跨國女性切入點,回顧1930 年輝煌時代裡特殊的文學現象,聚焦此時期不同國家分別崛起的女性學者或作家。從跨國華文新史觀,發展1930 年跨國華文研究的節點(node)。
「跨國.1930.女性」論文集以1930 年具跨國經驗之中國五四運動時期作家蘇雪林與蘇聯政權時期俄國詩人安娜.阿赫瑪托娃兩個跨國時代的圖像揭開序幕。熊宗慧在〈從獨唱到合唱──阿赫瑪托娃《安魂曲》之誕生〉文章中評述《安魂曲》的重要性,其代表詩人擺脫早期詩歌當中較為封閉的個人世界,轉而將群眾命運納入創作題材,成為百萬遭到史達林整肅的群眾發聲的民族詩人。蔡玫姿的〈冰心母性倫理觀之敘事實踐及意義〉論文,從母性倫理角度探討冰心愛的哲學。1930 年代後冰心對愛之哲學的反挫、母性倫理敘事以及接踵的女性主義母性倫理,從普遍性至不均質的揭露,具有深刻意義。廖詩文的〈從自覺到覺他:平塚雷鳥與《青鞜》的女性論述及影響〉論文,以日本明治時期女性社團和雜誌為核心。平塚雷鳥(1886-1971)是當時最具代表女作家,從日本文藝雜誌《青鞜》所造成的日本「新女性」風潮,成為1930 年代女性文學共同追求的文學母題──女性身分在國/家中的定位思考,運用文學行動回應自身女性的生命經驗,同時勾勒出當時日本女性書寫系譜。
除了跨國的面向外,本論文集亦匯集許多跨領域的主題與文類,例如新移民女性書寫、現代主義文學、武俠小說、歷史小說、酷兒小說等文學實踐論述。例如張幸貴以新移民女性書寫為主題,探討〈漂移、傷痕、敲打──論馬尼尼為《帶著你的雜質發亮》中的空間書寫〉;蔡知臻運用當代跨國議題談〈跨國移動與書寫:以鈴木怜子的灣生身分及其回憶錄為例〉;陳怡靜聚焦在1930 第一代現代文學女作家馮沅君探討〈傳統的叛逆與回返──論馮沅君《春痕》〉;葉竹軒聚焦在女性武俠小說的議題談〈誰道紅顏獨姣姣,巾幗劍似柳眉鋒──鄭丰《生死谷》中的女性形象〉;許絜雯以女性歷史小說分析〈論平路《行道天涯》中女性書寫的意蘊〉;蘇恆毅以酷兒小說作品談〈邊緣身體的多重跨越:論吳繼文《天河撩亂》中跨性別者的多元身體建構向度〉。
本論文集在主編蔡玫姿的規劃下,豐富且具全面的照察文學作品,並緊密扣連著「跨國.1930.女性」主題,結合作家生命經驗及其文學作品的梳理,不僅重新觀看跨國文學的流動性與能動性,亦可循其企圖發揚時代女性的獨特光芒,進一步激盪在文學作品中的精神本質與意蘊的可能思辦。
國立成功大學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主任
徐珊惠
女子有行 跨國越界
當代人受政治、經濟、教育因素牽動,主動或被迫遷徙至全球各地,「跨國」(transnational)已是不可或缺的日常經驗之一。隨著時間的醞釀,跨國者經歷不同階段的心境轉折,從親臨陌異地,驚嘆他者與自我的差異;漸次在訊息交織裡,釐清對他者的誤讀並展開新的認識;最終在不同情境內,逼使「我們」以互為主體方式,感同身受並換位思考。
本書誕生於換位思考的軸線裡,在東西方權力不對等的傾斜軸之後,續論彼此文化邏輯與滲透交織。本書收錄的九篇論文,設定「跨國.1930.女性」三面向,從世界文化版圖的參與著手,關注中國、日本、俄國不同地區的女作家走過1930 年代的文學作品,如何在其中反芻以辨認自我與他者的文化關係?文學作品的流通現象中,如何展現並透顯主體能動性?
研討會的初衷始於關注1930 世代,1930 世代何以重要?遙想當年中國與西方思潮的交流,先有晚清朝臣基於政經考察,在比較框架下思考經國濟世之道,擬以西學救濟頹頹老矣的睡獅中國。稍晚五四作家則從個人角度體察異國文化,汲取文學特色移植至中國進行語言與美學實驗。異地開啟文學使命,詩人徐志摩(1897-1931)稱:「父親送我出洋留學是要我將來進金融界的,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想做一個中國的Hamilton(漢密爾頓)!在二十四歲以前,詩,不論新舊,於我是完全沒有相干。」但是康橋一季旅訪,歸國後的徐志摩卻成為挪移英國浪漫派文學的主力,銳意求新成為新派詩人。民國知識分子陸續拋棄醫科、金融、砲彈實業學轉向文學書寫,寫下情傷、憂鬱、肺病、燥狂等世紀病症,銘刻了現代文學,在這當中,蘇雪林、冰心均為著名具跨國經驗之現代文學女作家。本次研討會共分四個部分,包括:(1)蘇雪林《靈海微瀾》新書座談。(2)「跨國.1930.女性」論壇。(3)以「跨國.1930.女性」為關鍵字的研究生論文徵選。(4)俄國女詩人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瑪托娃肖像畫展覽。這四個部分看似獨立又彼此牽連,於2016年12 月2 日同時在視聽教室和走廊櫥窗舉行。研討會以1930 的時
空軸串起彼此關係,藝術所、中文系、外文系負責不同場次,多樣性學術活動方式邀請文學院系所師生與外系大一新生參與,以下就各場次理念分點說明:
1. 蘇雪林《靈海微瀾》新書座談
蘇雪林六十歲南來成大中文系任教,並在成大退休、終老、逝世,為兩岸五四女作家最後一位凋零者。1919 年燃起的五四新文學運動即將屆滿百年,此刻出版當時期重要作家作品具有時代意義。蘇雪林基金會補助臺南聞道出版社發行《靈海微瀾》五冊,仇小屏教授短評套書中宗教性質的文章,該書體察天主教在中國的流傳與感召事蹟,期能為蘇雪林研究再添新義。
2.「 跨國.1930.女性」論壇
由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蔡玫姿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外國文學系熊宗慧教授,與文藻外語大學翻譯學系廖詩文教授就自身研究領域提交論文,觸探1930 年代中國、俄國、日本女作家作品思惟與社群活動,勾勒1930 年代女性作品中呼應與逆反社會氛圍的殊異性。蔡玫姿〈冰心母性倫理觀之敘事實踐及意義〉,從母性倫理角度探討冰心愛的哲學。檢視四個敘事作品,命名自尼采超人學說的〈超人〉、書信論辯體式的〈悟〉,二文回應知識分子存在議題,從經驗論中的母子關係推展到人與人的聯繫。1930 年代來臨後冰心的〈分〉、〈相片〉卻顯出對愛之哲學的反挫,前者冰心因生育經驗從女兒轉為母親,覺察過去愛的哲學掩飾階級差異;後者因赴美受中西文化衝擊,質疑國族差異下倫理母性互助的想像。該文也從比較文學角度對比同世代美國女作家吉爾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 1860-1935)1915 年的《她鄉》(Herland),該書亦勾勒一倫理母性社會與冰心倫理母性觀核心點相似。另參考女性主義學者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 1941-)精神分析取徑,其〈聖母頌〉(Stabat Mater)中指出母親為主客體中介過程。從而作者認為冰心的母性倫理敘事,接踵女性主義母性倫理,反思愛的哲學,自普遍性至不均質的揭露,具有深刻意義。
熊宗慧〈從獨唱到合唱──阿赫瑪托娃《安魂曲》之誕生〉論及《安魂曲》(Реквием, 1935-1940),是俄國詩人阿赫瑪托娃(Анна Ахматова, 1889-1966)最著名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不僅見證大清洗/大恐怖(Большой террор) 時期蘇聯人民的苦難,同時亦撫慰廣大受迫害者的心靈。該文聚焦阿赫瑪托娃創作《安魂曲》之前的蟄伏期(1925-1934),這一段時期阿赫瑪托娃面臨的不只是自身創作的瓶頸,還遭遇蘇聯政權的打壓,究竟詩人是如何面對自身的問題與來自外部的嚴酷打擊?她如何突破創作上的喑啞狀態並恢復聲音?又如何將自身的悲劇轉化為家國民眾的共同命運?所有這些議題皆會在本文獲得充分的探討。此外,《安魂曲》出版前,阿赫瑪托娃是一位「個人情感傾向」的貴族詩人,《安魂曲》之後,她成為替上百萬遭到史達林整肅的群眾發聲的民族詩人,阿赫瑪托娃的形象在蘇聯讀者心理的轉變超乎蘇聯政權的預期,對於始終想要孤立詩人的蘇聯政府來說,這樣的結果其實非常諷刺。
廖詩文〈從自覺到覺他:平塚雷鳥與《青鞜》的女性論述及影響〉,指出日本明治時期以女性社團和雜誌為核心,培養出活躍於文壇的女性作家群,如平塚雷鳥(1886-1971)和與謝野晶子(1878-1942),皆為當時期的重要女作家。平塚雷鳥於1911 年創辦第一個女性社團「青鞜社」,並同時創辦日本文藝雜誌《青鞜》,引領日本的「新女性」風潮,是當時期的代表人物。與謝野晶子則一生橫跨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代,作品中傳達的思想極為豐富奔放,不論是《亂髮》的私人情感抒發,或是寫給親弟的〈你不要死去〉隱含對於社會與戰爭的控訴和反戰思想,以及翻譯《源氏物語》的傳播,皆可見其做為新女性的文壇代表人物,周作人也極推崇這位思想開放的日本女作家,她的思想養成,可做為觀察及研究1930 年代日本女性作者寫作特性之研究對象。
3. 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暨論文獎
研究生研討會分為中文和英文場,在「跨國.1930.女性」主題下,以公開徵稿、嚴謹審查方式,徵選優秀篇章於會中發表,最後選出前三名篇章頒發獎金。九篇研究生論文將「跨國.1930.女性」視為關鍵字,中文場次有論新移民女性書寫──張幸貴〈漂移、傷痕、敲打──論馬尼尼為《帶著你的雜質發亮》中的空間書寫〉、當代跨國議題蔡知臻〈跨國移動與書寫:以鈴木怜子的灣生身分及其回憶錄為例〉、1930 第一代現代文學女作家──陳怡靜〈傳統的叛逆與回返──論馮沅君《春痕》〉。及聚焦女性作家的議題,女性武俠小說──葉竹軒〈誰道紅顏獨姣姣,巾幗劍似柳眉鋒──鄭丰《生死谷》中的女性形象〉、女性歷史小說──許絜雯〈論平路《行道天涯》中女性書寫的意蘊〉,多元性別議題──蘇恆毅〈邊緣身體的多重跨越:論吳繼文《天河撩亂》中跨性別者的多元身體建構向度〉。中文場由許絜雯和蘇恆毅同獲會議論文獎。英文場收錄兩篇,林怡君“Re-visioning the Personal
is the Political in the Women’s Suffrage Movement”、羅芸“Lucy is on Her Way“ Home” from Without to Within: Jamaica Kincaid’s Lucy”。林怡君論文重省女性主義,賦予新意獲得英文場會議論文獎。
4. 俄國女詩人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瑪托娃(Anna Andreevna Akhmatova, 1889-1966)肖像畫展覽
藝術研究所吳奕芳教授籌辦俄國女詩人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瑪托娃肖像畫展覽,藉由不同時期的女詩人肖像畫,爬梳俄國藝術及繪畫風格的轉變與歷史。亦由呈現詩人的形貌與氣質,具體化當時代俄國文藝女性形象,與場內研討會的主題相互呼應。此次的學術活動有兩個特點:一是本系少數跨出系所框架舉辦的學術活動,藝術所、中文系、外文系、中文所現代文學組師生參與其中,撰寫論文、展演並申請經費籌辦;二是展覽、論壇與研討會三合一,每場依活動內容安排參與對象。知識傳播中「受眾」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否則活動辦了卻門可羅雀,再怎麼意義深遠,都是籌辦者自己的虛妄想像。感謝翁文嫻老師帶領「現代詩學」研究生群,參觀櫥窗導覽與誦詩活動;新書發表與教師論壇則邀請聞道出版社主編與臺南天主教神父,仇小屏老師「修辭學專題研究」課程的研究生參與;研究生英文場則有中文所「漢學英文」課程學生聆聽,六篇研究生論文發表則擠滿蔡玫姿授課之大一國文學生80 人,他們對參加上大學後第一場學術研討會躍躍欲試。甚至有新生充滿感觸的表示:「聽了學長姊的短講報告,才知道文學院的學術研究是什麼。」會後的論文經匿名審查意見,修改後出版成冊。忝為此次活動總召,衷心感謝教育部「再造人文教育」計畫全額補助,教育部「人文知能跨界應用」與科技部學術研討會、蘇雪林文教基金會的小額贊助。其中科技部經費由萬能助理許詠淩撰寫申請書取得,充足的經費讓我們在論文獎、論文審查、出版與布展上不委屈自己的理想。2016 年12 月2 日論壇與研討會順利舉行,櫥窗布展三周,成為當年度本系慶賀成大校慶的壓軸活動。蒞臨主持或審查的貴賓有文學院院長陳玉女教授、本系大家長林朝成主任、藝術中心副主任高美華教授、本系退休教授吳達芸、中生代仇小屏教授及蘇敏逸教授,外文系教授游素玲、實踐大學教授劉開鈴、中興大學教授劉秀美,翁文嫻、林素娟、侯美珍等教授視主題帶領學生參與。會議籌辦過程中性別與婦女中心徐珊惠主任的點滴支持,中文系提供兩處場地讓人備感溫馨。最終,本書攜帶我們探尋、嘗試與追索的痕跡,編輯團隊王慧詩、李慧文將這完美畫上了雋永的句點。
會議總召
蔡玫姿 謹誌
「跨國.1930.女性」的多音交響與擁抱差異
學術會議議題的設定關係到脈絡的洞見、探索的深廣度和當下世界的聯結。以「跨國.1930.女性」為主軸的研討會,一者在時間脈絡上以30年代的思潮、美學意識與世界觀的文化範疇,上下串聯起19世紀胎動的女性思潮和20 世紀多元異質的書寫和敘述風格;跨國則是擺脫歐美白人中心,顯示不同地域的差異與關係,放到各國政治社會的情境中觀看文學、藝術的表現和辯證;女性,則為主題的核心,以女性為主角的出場,描述其自我認同的宣示、傳統固結和空間/心靈的漂移,呈現出追尋、反叛、背離、回返、限制...
目錄
「跨國.1930.女性」的多音交響與擁抱差異/林朝成
實踐跨國論述/徐珊惠
女子有行 跨國越界/蔡玫姿
論文發表會照片集錦/朱偉銘 攝影
編織浪漫:安娜.阿赫瑪托娃與藝術家們/吳奕芳
會議論文
01 冰心母性倫理觀之敘事實踐及意義/蔡玫姿
一、前言
二、超人的兩個面孔──批判國民性或重回母性
三、母性倫理的兩面性:孺慕與賤斥
四、母性倫理觀的定位與發展
五、重省倫理母性
六、結論
02 從獨唱到合唱──阿赫瑪托娃《安魂曲》之誕生/熊宗慧
一、前言
二、雙重存在狀態的1920 年代
三、死亡接續的1930 年代
四、無家可歸的基捷日女人
五、書寫《安魂曲》
六、結語
03 從自覺到覺他:平塚雷鳥與《青鞜》的女性論述及影響/廖詩文
一、前言
二、《青鞜》創刊時的日本社會
三、《青鞜》的創刊與贊助 5
四、《青鞜》的命名及其女性論述的發展
五、《青鞜》與「新女性」
六、結語:《青鞜》之後
04 邊緣身體的多重跨越:論吳繼文《天河撩亂》中跨性別者的多元身體建構向度/蘇恆毅
一、前言
二、身體存在的跨越:性別與家國
三、身體跨越之後:成為異質家庭的「母親」
四、閱讀體驗:消失地景與死亡身體的對照
五、結語
05 跨國移動與書寫:以鈴木怜子的灣生身分及其回憶錄為例/蔡知臻
一、前言
二、鈴木怜子的移動與回憶錄之出版與臺灣書寫
三、書寫策略:回憶錄敘事位置及其特殊性4
四、結語
06 漂移、傷痕、敲打──論馬尼尼為《帶著你的雜質發亮》中的空間書寫/張幸貴
一、前言
二、鄉愁書寫
三、女性宅空間
四、結論
07 誰道紅顏獨姣姣,巾幗劍似柳眉鋒──鄭丰《生死谷》中的女性形象/葉竹軒
一、前言
二、外在形象
三、內在特質
四、結語
08 傳統的叛逆與回返──論馮沅君《春痕》/陳怡靜
一、前言
二、「情愛」與「性」的書寫
三、束縛與矛盾的「母愛」書寫
四、結論
09 論平路《行道天涯》中女性書寫的意蘊/許絜雯
一、前言
二、宋慶齡情愛的追尋
三、宋慶齡角色的生命型態
四、宋慶齡世界中的孫文
五、結語
10 Re-visioning the Personal is the Political in the Women’s Suffrage Movement / I-Chun Lin(林怡君)
1. Motivation
2. Development of the Women’s Suffrage Movement
3. The Disagreements and Split of Women’s Right Movement
4. Intersectionality and Coalition of Women’s Right Movement
5. Out-Law Genre of Women’s Right Movemen
6. Conclusion
11 Lucy is on Her Way “Home” from Without to Within: Jamaica Kincaid’s Lucy / Yun Lo(羅芸)
附錄一、工作人員心得
附錄二、「跨國.1930.女性」研討會議程
附錄三、籌備委員會
「跨國.1930.女性」的多音交響與擁抱差異/林朝成
實踐跨國論述/徐珊惠
女子有行 跨國越界/蔡玫姿
論文發表會照片集錦/朱偉銘 攝影
編織浪漫:安娜.阿赫瑪托娃與藝術家們/吳奕芳
會議論文
01 冰心母性倫理觀之敘事實踐及意義/蔡玫姿
一、前言
二、超人的兩個面孔──批判國民性或重回母性
三、母性倫理的兩面性:孺慕與賤斥
四、母性倫理觀的定位與發展
五、重省倫理母性
六、結論
02 從獨唱到合唱──阿赫瑪托娃《安魂曲》之誕生/熊宗慧
一、前言
二、雙重存在狀態的1920 年代
三、死亡接續的1930 年代
四、無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