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研究叢刊序
高雄地區的歷史發展,從文字史料來說,可以追溯到16世紀中葉。如果再將不是以文字史料來重建的原住民歷史也納入視野,那麼高雄的歷史就更加淵遠流長了。即使就都市化的發展來說,高雄之發展也在臺灣近代化啟動的20世紀初年,就已經開始。也就是說,高雄的歷史進程,既有長遠的歲月,也見證了台灣近代經濟發展的主流脈絡;既有台灣歷史整體的結構性意義,也有地區的獨特性意義。
高雄市政府對於高雄地區的歷史記憶建構,已經陸續推出了『高雄史料集成』、『高雄文史采風』兩個系列叢書。前者是在進行歷史建構工程的基礎建設,由政府出面整理、編輯、出版基本史料,提供國民重建歷史事實,甚至進行歷史詮釋的材料。後者則是在於徵集、記錄草根的歷史經驗與記憶,培育、集結地方文史人才,進行地方歷史、民俗、人文的書寫。
如今,『高雄研究叢刊』則將系列性地出版學術界關於高雄地區的人文歷史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既如上述,高雄是南臺灣的重鎮,她既有長遠的歷史,也是台灣近代化的重要據點,因此提供了不少學術性的研究議題,學術界也已經累積有相當的研究成果。但是這些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卻經常只在極小的範圍內流通而不能為廣大的國民全體,尤其是高雄市民所共享。
『高雄研究叢刊』就是在挑選學術界的優秀高雄研究成果,將之出版公諸於世,讓高雄經驗不只是學院內部的研究議題,也可以是大家共享的知識養分。
歷史,將使高雄不只是一個空間單位,也成為擁有獨自之個性與意義的主體。這種主體性的建立,首先需要進行一番基礎建設,也需要投入一些人為的努力。這些努力,需要公部門的投資挹注,也需要在地民間力量的參與,當然也期待海內外的知識菁英之加持。
『高雄研究叢刊』,就是海內外知識菁英的園地。期待這個園地,在很快的將來就可以百花齊放、美麗繽紛。
國史館館長
自序
「認識環境的方式有很多種。於我而言,以『地理學』的觀點來認識環境,是最適宜的方式。」
從研究所畢業迄今,即使已過數年,我仍懷抱著這句話,面對著生活與這變動的環境。喜歡地理,對於地理學研究的嚮往,甚是曾以地理老師做為我的志願,是源於高中的地理老師──林佳慧老師,她帶給我在地理學及研究上的啟蒙。
然而升學之路繞彎,地理系未竟,來到久仰的花東縱谷,就讀位於木瓜山及鯉魚山下的東華大學,成為四年的壽豐鄉志學村村民。除了修課,「腳踏實地」參與登山社,投入「後山自然人社」,親近自然人文,是我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考研究所時,決心以地理系為目標,我以為是彌補當年大學時未竟的志願。
大學畢業後,再次回到闊別四年的高雄。志學村四年的點點滴滴,成為山另一邊的事情了。高師大地理系三年,透過修課與田野實察,以及擬定論文研究方向和進行研究調查時,大量閱讀高雄相關的文獻,因此我重新認識既熟悉但陌生的高雄。
本書是由碩士論文修改而成的,以位於大寮區的大寮圳灌溉區做為研究範圍,以地理學的人地傳統和歷史的研究途徑,透過文獻與官方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地圖比對與分析,以及半結構式問卷訪談的田野調查,探究在大寮圳通水前和通水後,以及在不同歷史時期和經濟環境下,灌溉區的農地經營和灌溉用水兩者各呈現什麼差異,並企圖理解灌溉區的農地經營與用水之間的關係是如何轉變。
我的田野調查,是從炙熱的盛夏七月開始,為期近一年的調查。從小在都市成長的我,對於農村相當陌生,我對於農村的認識,僅限於過去耳聞家中長輩所傳遞的知識。直到自己親身訪問農家,我才能理解農家的辛苦,也認識農村一年的農事作息。我們在餐桌上所吃的食物,都是農人辛苦栽植,並且要設法避免每年難以準確預測的天氣災害,才能歡喜收穫。
那一年的田野調查,是我人生中珍貴的經驗,第一次一個人騎著輕型機車,走在對我來說是陌生的鄉間道路;第一次必須突破心裡的障礙,跨出內心的障礙與素未謀面的受訪者打交道,並且要在研究訪問過程中,適時地參雜著閒聊交談,以延續及深化訪問內容,獲取更多的訊息。雖然調查訪問偶有挫折,但多數人的熱心及對我的信任,是我繼續前進論文和田野調查的動力。現在想想,能回到家鄉就讀研究所,並且能為家鄉記錄屬於這裡的人地故事,何其有幸。
碩士班三年,從懵懵懂懂地修課及撰寫報告,到完成田野調查及論文,這一路上很謝謝我的指導老師──許淑娟老師的諄諄教誨及鼓勵。謝謝許老師願意收我這非本科系出身的研究生,並比照本科系出身的研究生,一視同仁地要求我。謝謝吳育臻老師在人文地理調查法、地理論文寫作研究,以及讀書會時的教導。老師們嚴謹、實事求是及腳踏實地的研究精神和工作態度,是我畢生追求的目標。
再者,謝謝大學母系英美語文學系的王君琦老師,啟蒙我批判及多元思辨的能力,以及邏輯辯證的重要性,啟發我從不同的視角看待世界。君琦老師的學思歷程,也鼓勵我要勇於追求自己喜歡的地理。
歷史學系的陳鴻圖老師開啟我對於臺灣史研究的視野,對於臺灣史有更深度的認識;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的許世璋老師,於教育學程開設的環境教育,以及環境解說與戶外教學課程,啟蒙我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懷與思考,謝謝阿圖老師與世璋老師對我的鼓勵。
最後,謝謝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及國立臺灣圖書館,對於本文的肯定,並謝謝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協助出版拙作。身為高雄人,能為高雄留下人地關係的記錄,是身為高雄市民的我之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