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樂讀一本臺灣史
近十多年來,地理資訊系統(GIS)的運用具有突飛猛進的發展,就臺灣史的領域來看,透過各類文獻的考察、精讀,我們將歷史資訊座落在GIS系統當中,讓整體資訊得以一齊再現,而容易被理解。在同一個地理系統上,我們可以把不同圖層再拿來疊合、比較,不僅能方便記憶,更能讓這些事件、物件穿梭時空隔閡,一目了然,產生足以吟賞的歷史趣味,甚至更能形成系統性的知識與認知。
這是《臺灣歷史地圖》一書的主要概念,也因此,這本書成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廣泛的文獻整理、再現工程當中,相當突出的綜合性成果。
2012年以來,本館開始委由遠流集團智慧藏公司進行地圖繪製作業,經過兩年的醞釀完成合作出版,而有首版《臺灣歷史地圖》問世。表面上看是精美的大眾讀物,翻閱起來趣味盎然,仔細閱讀更能發現,當中歷史資訊相當龐大,文字、配圖涉及廣泛之外,上百幅地圖,張張都涉及細密的歷史文獻考訂,當中許多點、線、面,背後往往是一篇論文、甚至好幾本專書的研討為基礎,可說是收納了各類臺灣史基礎知識的參考書。
基於社會教育的需要,我們深刻體認到,臺灣需要一本這樣的讀物。臺史博擁有廣博的歷史地圖館藏,加上遠流編輯群深厚的臺灣史編輯經驗、撰寫能量,以及繪圖者的深厚功力,眾人自承本土歷史教育的使命,而有此令人欣慰的成果。
歷史看似是對「舊」的考察,事實上,許多歷史資料陸續發掘、辨析,對社會大眾來說,卻不斷有「新」的、值得參考的資訊被發現。我們處在大量流動的資訊環境中,應該把新的資訊、放到舊的認知當中,去參照、調整我們的認知系統,不斷辯證,從而更新我們的歷史認識。於是,越是晚近、我們的歷史認知可能越多,一方面我們知道當代史的後續發展,一方面我們也累積更多、更新、關於過去的歷史資訊,甚至因為新的知識、新的認識方式,而對「歷史」發生翻天覆地、結構性的認知改變。
於是,我們需要好的臺灣史大眾讀本,但是,期待一部作品就能盡善盡美,符合所有人的期望,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且即使這樣的完美作品誕生了,很快又會遭受新的資訊、新的認知結構挑戰,只能在不斷更新、修訂的過程中,貢獻給當下的社會大眾。
期待各界讀者、特別是臺灣史同好、前輩,抱著扶持與支援的態度,給予指正,透過修訂、改版、再版,讓這本書更能發揮歷史教育功能。相信歷史大眾讀本的發展與普及,能讓每個世代臺灣人樂讀臺灣史,從而獲得立足臺灣、認知自我的知識與能量。
王長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序二
「歷史地圖」的關鍵一步
目前國內所稱的「歷史地圖」,有兩種涵意。第一種指的是歷史時代所製作的地圖,第二種指的是呈現歷史時代地理資訊的地圖。這裡所謂的歷史時代,在時間範圍的界定上相當寬鬆,數百年以前固然是歷史時代,即使只是數十年以前的日本時代,也有可能被說成是歷史時代。因此,臺灣所說的歷史地圖經常不是很古老的地圖。
第一種意義的歷史地圖,即歷史時代製作的地圖,有一些並不強調精確尺度、比率、座標、方位,而是以示意為主要內容的地圖,即西洋之古董地圖(antique maps)或中國傳統之山水畫式的地圖(以下將這兩種地圖稱為古典地圖);另有一些製作年代並不是距今太久,是以精確尺度、比率、座標、方位之方法所製作的地圖。應該被歸類為近代地圖,但因為年代稍久,在國內也受到特殊對待,因此姑且稱之為舊地圖(old maps)。
古典地圖、舊地圖的諸多歷史時代之地理資訊,固然可供地理學所用,當然也可被當成史料而為歷史學者所使用。但是,古典地圖之繪製方法(姑且稱之為「文法」)與近代地圖不同,其標記內容(地圖學者稱之為圖資﹝地圖資料﹞,這裡姑且稱之為「詞彙」)也不一定一致。因此,古典地圖的解讀有難易不等的知識門檻。為了讓一般人更精準、更容易地讀取這些古典地圖,便必須進行一番類似從文言文轉換成白話文的「翻譯」作業。這種將古典地圖「翻譯」成近代地圖的作業,顯然是歷史學者與地圖學者的一項重要工作。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的《臺灣輿圖暨解說圖研究》,就是將清末的《臺灣輿圖》「翻譯」成近代地圖的一個例子。但這只是一項相對單純的翻譯作業。古典地圖在「翻譯」過程,經常還須加上一番歷史地理學的考證、比對。1990年代,翁佳音教授解讀Kaartje van Tamsuy en omleggende dorpen, zoo mede het eilandje Kelang,是一個比較有名的例子。
至於將歷史時代的人文資訊標示在近代地圖上的工作,則有各種可能性。施添福教授透過田野調查與文獻史料,考訂出臺灣北部沿山地區的土牛線,並將之圖示化,不但是個有名的例子,而且還帶動了一波歷史地理學的研究風潮。地圖所具有的圖示性,可補充文字敘述的不足,而直接訴諸視覺,有助於理解空間因素,因此可作為歷史敘述之補充而收畫龍點睛之效。這也是一般的戰爭敘述,都會附上戰役地圖以強化敘述效果。
臺灣史領域裡需要考量空間、環境因素的主題相當多。例如,拓墾史、戰爭史就是顯例。吾人期待歷史地圖將來在臺灣史領域裡發揮重要的作用。《臺灣歷史地圖》在編製上作了不少的嘗試與努力,或許還未臻理想,但顯然已經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吳密察(國史館館長)
序三
國之大事盡在指掌中
年輕時嫌惡史地,誤認她們純屬記憶學科(artes memoriae),要死記帝王年號、事件經緯與地點,或各地首都、物產,這不合乎生性愛推理、好經驗實證的人。大三時,從恩師徐聖明教授習西洋史學史,見他有時翻著手掌大的小書。有次,好奇拿來看,原來是世界史年表、辭典之類。我忍不住問歷史豈不是要背誦?老師罵道:有工具書,為何要背!
從那時開始,才確實知道History語源為希臘語ἱστορία(historia),原來有觀察、探究的一面,也從那時才萌生野心,敢想一窺歷史研究堂奧。如今,我書案上,年表、地圖與史事辭典書冊,占去不少空間。然而,迄今遺憾仍未有理想的臺灣歷史地圖便覽(handbook)在身旁,研究過程難免常常停頓。
歐美與日本的中等學校除歷史課本外,常編有歷史地圖專門手冊供學生應用,我自己居然使用日本吉川弘文館編印的《標準世界史地圖》薄書過三、四十冬。事實上,古典中國自宋代以來,即陸續有《歷代地理指掌圖》之類書供治史者參覽。新興國家的我們,沒理由不花時間編輯臺灣史地圖,俾便國民能在指掌間輕鬆、順暢翻閱著島國土地故事,使歷史不必然成為背記的重擔。
所幸,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呂理政、王長華前後兩任館長支持、吳密察教授監督,國內新銳製圖者黃清琦與遠流集團智慧藏編輯部、臺史博研究群通力合作下,終於有這方面的書問世,並且於兩年後在原版基礎上持續增補、修訂。《臺灣歷史地圖》的出版,在國內可謂尚屬開創,不過缺點與不全,自屬難免。例如,本書對「歷史地圖」與「歷史主題地圖」的定義與製作稍嫌寬鬆。因此,全書前後之圖,有時兩種類型並列,或失之統一。儘管如此,本書還放進一些歐洲人所繪製的歷史地圖,並有比較新且具學術性的解釋,算是一特色。
為山九仞,終非一日之功。我們期待在本書基礎上,有志者往後更能於「古地圖」中,如17世紀荷蘭、西班牙,19世紀歐洲人,甚至清代繪製的地圖,有完整性或突破性的解讀與彙整出版。在「臺灣歷史主題地圖」上,繼續改良、加深此類地圖的製作。不論是鉅冊的,或是一手可握,如日本三笠書房出版的《地図で読む日本の歴史》之類,都是歷史教育與研究上很迫切需要的工具書,早日出版,早日造福人群。
歷史與地圖,難分難捨。讓我們繼續朝臺灣歷史「上下數千載間,細大之事如指掌」,以及臺灣「國之所以久近,所以興廢,披圖一覽盡在目前」的歷史地圖目標前進。
翁佳音(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地圖作者序
繪製歷史地圖作為一生的志業
《臺灣歷史地圖》原版在2016年發行時,我為這本地圖集的製作已投注了十五年。藉修訂再版機會,交代地圖集誕生的經過,感念協助催生它的師長和朋友。
能完成這本地圖集,要特別感念前後兩任國史館館長的看重支持。2006年我向張炎憲老師提案,並獲他拍板同意。而今回看當年的計畫書,「3巨冊,150單元,一年半完成」,實在汗顏。後來我在吳密察老師的勸誡下,先從一張重要的史料地圖──1880年《臺灣輿圖》從頭研究起。接著取得張老師的諒解,先製作《臺灣輿圖暨解說圖研究》,後隨吳老師到臺灣歷史博物館歷練三年,累積臺灣史的研究基礎,整理館藏地圖史料,公餘繼續埋首臺灣歷史地圖的繪製。
2010年我辭掉公職,正式以「青刊社地圖工作室」獨立創業。2013年起,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經費支持下,由遠流集團智慧藏公司出面承接「臺灣歷史地圖繪製與合作出版」計畫,我擔負地圖的繪製工作,期程兩年半。全力投入臺灣歷史地圖的繪製工作後,原本製作順利,然期程最後一年,父親患病及過世對我打擊甚大,完全無心工作。最後的圖文整合工作,和部分地圖未及製作,由出版公司委請美術編輯救火完成。由衷感謝黃驗總編輯、臺史博研究組黃裕元先生的支援和堅持,才讓《臺灣歷史地圖》於驚濤駭浪中在2016年春天出版。
《臺灣歷史地圖》出版後數月內即三刷售罄。然而原版的成果未盡滿意,部分地圖有內容不夠精確、設計不具歷史感、地圖非等比例縮放等缺點,成為我心中一大憾事。經一段時間閉關檢討,大幅改繪、新繪計30餘幅地圖,感謝臺史博館方和遠流出版公司的支持,《臺灣歷史地圖》得有修訂再版的機會。
《臺灣歷史地圖》的設計理念有以下幾點:一、.臺灣不是孤立於世界的島嶼,因此製作圖幅涵蓋影響臺灣歷史發展的地域,例如荷蘭人來東亞貿易一節中,繪製了歐陸的背景地圖;二戰時臺籍日本兵底圖覆蓋亞太地區。二、還原過去的地理空間,比如《鄭荷交戰地圖》要復原當時的海岸線位置,否則讀者無法理解鄭軍如何從鹿耳門水道跨海圍攻熱蘭遮城。三、回歸歷史事實與脈絡,比如根據事實存在描繪「滿洲國」國名與國界,首都為新京;「二二八事件」當時行政區域劃分為「8縣9省轄市」。四、透過地圖設計,讓歷史事件在地圖上生動起來。
我期許《臺灣歷史地圖》除向一般民眾推廣介紹臺灣歷史的發展,還能作為中學學生和大一歷史課程的教學用輔助教材。將來,我希望能持續修訂、改進、增補,以「臺灣歷史地圖集」的製作作為我一生的志業。
黃清琦(青刊社地圖工作室負責人)
編撰者序
從「讀歷史」到「看歷史」
地圖是紀錄環境的符號語言,德國社會評論家Kurt Tucholsky有句名言:「一張圖抵千言萬語」(ein bild sagt mehr als 1000 worte),頗能解釋地圖的特性。每一幅歷史地圖承載著時空資訊、人文軌跡,都成為一時一地的縮影。不同時期的歷史地圖相互參照,更可以演繹地表的時空變化。1630年代臺灣朦朧初開,在《福爾摩沙島暨澎湖群島地圖》中,西部海岸線北起二林,南至貓鼻頭,沿岸的沙丘、水深、港灣、溪流等測繪得一清二楚;從二林到福建崇武之間,一路註記水深的數字,意味著這是早期兩岸間的一條航線;澎湖群島中有十幾座標記島名,從部分名稱:垃圾嶼(過嶼)、海賊島(望安島)、傷心嶼(西吉嶼),可以了解繪圖者對於這些島嶼的認知與詮釋。
地圖,在臺灣史幾個關鍵事件中都軋上一角:鄭成功在1661年攻奪臺灣前夕,提到「何廷斌所進臺灣一圖」,圖上顯示田園萬頃,沃野千里。降鄭獻圖的何廷斌(即何斌),曾經是偷繪港灣地圖的嫌疑人,1654年他徵得荷蘭人同意,派幾個潛水夫前往雞籠海灣打撈西班牙沉船,這些潛水夫用特製的長杆,到處探測港灣的水深,看在精於航海的荷蘭人眼裡,此舉心懷不軌,敏感地揣測與鄭成功的可能動向有關,因此下令禁止。叛降者獻圖,幾年後歷史重演。1665年,鄭氏將領朱瑛率船隊降清,並供述臺灣駐防情形、獻上一張地圖,此即《永曆十八年臺灣軍備圖》(或稱《臺灣略圖》,約繪於1664年),圖上標記地形地物、兵力部署等軍事情資。
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因羅妹號事件來臺,自行前往琅嶠與十八社總頭目卓杞篤談判,他繪製的《1867年琅嶠地區形勢圖》有詳細的港灣資訊、各原住民村社分布、原漢族群關係、火槍製造地點等情資,圖上還畫了一棵樹,標記「美國領事與卓杞篤在此處一棵樹下會面」。1874年日本出兵侵臺(牡丹社事件),前一年即先派遣水野遵、樺山資紀來臺調查、繪製地圖。
從1625年荷蘭人派遣新港號、北港號二艘船進行環島探查繪測,繪製第一張具有正確臺灣輪廓的全島地圖以來,與臺灣相關的古地圖數以百計。歷史學者吳密察將古地圖依製圖典範之不同、年代的遠近,分為古典地圖、舊地圖二種;並主張現代「歷史地圖」的任務有二,一是將古典地圖加以轉譯與解讀,呈現在以現代製圖規範的地圖上,如《1654年大臺北古地圖解說圖》;二是將各種歷史研究成果,或發展成熟的歷史主題知識,轉化為符號、圖式,呈現在現代地圖上,後者即本書編製的主要方向。
地圖繪製是一個高門檻的專業,運用線、點、符號、顏色、字體、註記等各種圖式,來表示地形起伏、地物分布、行政區劃、城鎮聚落等;這些圖式逐漸發展出一定的規範,譬如河川、植物、橋樑、建築等各用不同顏色表示;立體的地形圖式還要有等高線、暈渲,以及分層設色。本書的繪圖者黃清琦,是國內少數歷史地圖繪製專家,著有《高雄古地圖及歷史地圖集成》、《臺灣輿圖暨解說圖研究》等代表作,《臺灣歷史地圖》增訂版,特請清琦將第一版未繪及的各圖補齊,以求全書風格之統一;其中,部分地圖之細部更求豐富,或增加部分內容、或將圖資更系統化、或在圖例上(界線、位置、範圍)更精準;部分地圖則做了內容更新或訂正;修訂及全新繪製的地圖共計超過50幅。
除新製地圖外,本書亦將幾幅重要的古典地圖,如:1626年福爾摩沙西班牙人港口誌、1726年福爾摩沙與澎湖群島圖、1867年李仙得琅嶠形勢圖、1884年清法戰爭的基隆之役與淡水之役圖等進行轉譯,其中部分是轉譯、考訂兼而有之。古典地圖在缺乏解讀之下,只是一幅圖、一張畫,經常會是當成美術品欣賞的成分大於傳達歷史資訊的意義;加入轉譯、解讀後,地圖就有了立體感,一個歷史現場便具體地呈現出來。
日治時期以後引進西方測繪技術,運用經緯度座標、測量基準點實施測量,首次產生幾乎涵蓋全島的實測地形圖──1904年的《臺灣堡圖》,到了1930年代,日本畫家來臺繪製一系列的觀光旅遊、產業地圖,如《臺灣鳥瞰圖》、《台灣俯瞰圖》等。其中許多地圖製作嚴謹、內容豐富,呈現一個時代地切面,本書也精選了一小部分。
《臺灣歷史地圖》的出版,開啟「臺灣歷史地圖化」的新趨勢,歷史地圖的敘述方式具有三大特色:史料符號化、時空座標化、主題圖解化,透過此種轉化與呈現,每一幅主題地圖都將歷史的時間、空間、人事、地物,統合成一個畫面、一幅地圖,讓閱讀者從「讀歷史」轉為「看歷史」,讓臺灣史更具視覺性,更有時空感。
本書在編撰過程中,吳密察、翁佳音二位審查者提供各種寶貴意見與協助;臺史博的研究群在內容架構、新增單元、全書校訂、圖片配置等方面,提供最大能量,讓《臺灣歷史地圖》順利出版。謹誌此申謝。
黃驗(作家、臺灣史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