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兒童發展與保育主要研究範疇是個體受孕到12歲的生命過程,各個層面功能的成長與改變,並從瞭解兒童發展的顺序和預期模式給予預防或矯治,而使個體臻至更健全的成長。因此,此科目所關心的議題是改變(change),也就是個體隨年齡的增長所產生認知、人格、語言、社會、情緒等方面的成長變化。因為它是一門應用心理學,所以它不僅是應用科學心理研究結果加以應用的學問,也是—門實務工作,更是結合衛生、保健、醫療、心理、教育、福利、輔導等學科內涵,這一門課能在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開授,使對兒童有興趣的同學能在相關心理學的理論與應用有一些瞭解及應用,真是難能可貴。
目前,市面上「兒童發展與保育」書籍可分為兩種方式來撰寫。一是由發展的各個層面(如:人格、認知、社會等發展)來敘述個體的各層面發展,並從中比較不同年齡心理歷程的成長變化及其保育模式;另外也有學者是以年齡來區分,將個體從生命開始,分為胎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及學齡兒童期,再分別敘述各分期的整個發展歷程的生長與發展。前者可以看到兒童發展的連續性;而後者可以見到兒童發展的統整性,實各有利弊。本書所採取的是後者,以不同年齡分期作為區分。本書共分為6部分:一、兒童發展與保育的介紹(1章);二、胎兒(共2章);三、新生兒及嬰兒期(共4章);四、幼兒期(共3章);五、學齡兒童期(共3章);及六、特殊兒童的發展與保育(1章),總共14章。
第1部分主要探討兒童發展之定義、原則、理論、影響因素、保育的應用及相關兒童發展與保育的研究方法;第2部分在探討遺傳與產前環境的影響、懷孕的保健、分娩及新生兒的發展與保育;第3部分探討嬰兒期的生理、衛生保健、認知、情緒、社會行為、人格與氣質的發展;第4部分則在探討幼兒的身體、動作、認知、語言、讀寫、繪畫、自我概念、性別角色、同儕與情緒發展等;第5部分在探討學齡兒童生理、心理問題、安全、認知、情緒、社會發展和性教育與性發展;第6部分則著重在特殊兒童身心發展與保育。
本課程和一般兒童發展或兒童心理學很相似,但本書之重點是重視實務的保育及應用與本土化的教材。希望各位同學在修習此科時已修習過心理學、社會學、衛生保健、親職教育等科目,如此一來,你準備此科目必會更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