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小傳:臺灣攝影家 余如季(1932-2016)
余如季,1932 年出生於福建省漳州。1945 年雙親過世,擔任臺中女中校長的大姐余麗華將弟妹接來臺灣。就讀臺中一中初中部時,余如季接觸了大姊代學校保管的方型120 中片幅相機,開啟與攝影的不解之緣。臺中一中畢業前,余如季向同學的父親商借相機,替全校師生拍攝在校活動照片,收錄在畢業紀念冊,這是他第一本攝影作品。大學聯考落榜後,余如季在市府兵役科擔任臨時雇員,負責記錄徵兵業務相關情況,他善用拍照專長,拍攝照片做為程序說明,藉此獲得了隨行拍攝臺中市林金標市長視察市政的機會。為求照片發布的時效性,決定自己學習沖洗技術,後於1957 年創辦「攝影之友社」。
1959 年,余如季開始拍攝白鷺鷥群居生態,幾乎與拍照同時,他也以動態影像(使用電影機錄影)記錄鷺鷥生態。克服候鳥的季節性並更新攝影設備,耗費7 年時間於1966 年完成《白鷺人家》黑白紀錄片,於1967 年獲第14 屆亞洲影展金禾獎,可說是本土生態攝影的先驅。之後進一步與編劇張永祥、導演林福地合作拍攝《白鷺人家》劇情片,該片榮獲1968 年西班牙國際兒童影展最高推崇獎,以及第6 屆金馬獎最佳黑白攝影,余如季更在該年獲選第6 屆十大傑出青年。
余如季深耕中部多年,以鏡頭記錄意外災害、大小事件、政治外交等新聞時事,如:1959 年八七水災、1961 年臺中市美國新聞處成立、1963 年泰王浦美蓬訪問臺中、1969 年金龍少棒隊凱旋歸來時民眾於臺中車站歡迎場面,乃至1957 至1965 年外賓至霧峰北溝故宮博物院參訪等,都被他詳實記錄下來。以報導記者身分認識導演李行後,更有機會前往側拍中央電影公司拍攝的電影,曾為1960 年代健康寫實電影《蚵女》(1964)與《養鴨人家》(1965)、愛國電影《還我河山》(1966)等捕捉許多生動畫面。
1956 年拍攝第11 屆臺灣省運動會照片時,余如季有感靜態影像無法捕捉運動的力與美,萌生以影片來記錄的念頭。1959 年他嘗試用8 厘米電影機錄製臺中師管區例行性演習,完成個人首部紀錄片《寶光一號動員演習》。
余如季是臺灣空拍攝影始祖,早在1969 年他便搭乘直升機拍攝臺中市區,留下臺中市景的歷史畫面。1970 年起,余如季成為專職的臺視特派中部記者。同年,受委託拍攝建設中山高速公路的紀錄影片,他在工地間穿梭捕捉鏡頭、在直升機上俯視空拍,歷經7 年完成《康莊大道》紀錄片,於1978 年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此後也陸續拍攝長榮海運紀錄片、臺中港、南迴鐵路等,這些珍貴的影像至今仍持續被引用與觀閱。
1982 年余如季以直升機空拍方式報導南部九三水災,獲得生平第一座新聞攝影電視金鐘獎。爾後數年間,亦不斷有報導作品獲得獎項肯定。
余如季不遺餘力培養攝影人才,擔任臺中市攝影學會理事長的12 年間,開設免費攝影課程以及補習班型態的攝影速成班、攝影進修班、錄影研習班等,教育推廣成果豐碩。余如季也熱心社會公益,曾任臺中扶輪社社長、惠明盲童學校董事,倡導保育自然生態、推動書香社會和特殊兒童教育。1995 年余如季自臺視退休,此後南極、北極、亞馬遜雨林、東非、西藏高原、崑崙山脈,都有他的蹤跡。一生強調公共文化財概念,余如季的遺願是將所有創作公諸世人,讓中外人士得以回顧與利用。「不斷追求創新」是余如季的座右銘,他的鏡頭始終是忠實的見證者,默默地記錄,將影像留於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