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戲劇」做為一個概念詞,在過去二、 三十年,整個華人戲劇圈裡面,越來越多人在使用,指的就是用華語文來創作的戲劇作品。演出與發展比較活絡的區域,大多是在亞洲,這其實跟華人移民的歷史背景發展是有關係的。隨著亞洲區域政治氣候的轉變,以及全球化跟網際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包括跨國家、跨領域、跨文化之間的交流合作越來越頻繁與密切,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現象只會越來越普遍。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經由這樣一本書來認識華文戲劇,透過「亞洲的在地性」,去回應「全球的跨界性」,這是現階段成為一個當代戲劇文化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文化素養。
作者簡介:
于善祿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臺灣資深劇場生態觀察及戲劇評論家,相關評論廣佈於華人藝文報章媒體。主要研究領域:華文戲劇、西洋劇場史、台灣劇場史、應用劇場、戲劇美學理論。長年擔任文化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兩廳院、臺北市文化局、臺北市藝文推廣處、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等機構與單位之評審、評議、評鑑委員;臺北文學獎舞台劇本獎、全球泛華青年劇本獎,以及諸多劇團及大專院校主辦之劇本創作競賽之評審。著有《波瓦軍械庫:預演革命的受壓迫者美學》(臺北:黑眼睛文化,2007)、《臺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臺北:臺北藝術大學,遠流,2014)。
部落格LULUSHARP:htt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
章節試閱
壹 / 概論
自二○○八年至今,我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開設多次「華文戲劇概論」課程(近年改名為「東南亞華語劇場」)。本書一方面作為我創立「華文戲劇課程」的軌跡紀錄;同時,更重要的是,希望從臺灣的觀點介紹所謂的「華文戲劇」,包含「華文戲劇」的定義和內涵、華文戲劇發展的一些過程、一些歷史,還有現況。
是以,本書將以地理位置為經、歷史進程為緯,輔以具代表性的劇本及演出分析。其中,地理向度將主要鎖定在香港、澳門以及新加坡的華語劇場,而歷史進程則與各地的「華人移民史」貼合,關注其歷史發展、社會境遇及文化認同。
根據我自己的觀察,「華文戲劇」作為一個概念詞,或是一個術語,至少在過去二、 三十年左右,在整個華人戲劇圈裡面,有越來越多人在使用,其指的就是用華語文來創作的戲劇作品。它的主要演出地域與發展比較興旺、活絡的地理範圍,大多都是在亞洲,這其實跟整個華人移居海外的歷史背景發展是有關係的,這些地理範圍主要包括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
隨著亞洲區域政治氣候的轉變,以及全球化跟網際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包括跨文化、跨地域、跨領域之間的交流合作越來越頻繁,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現象只會越來越普遍。因此,在這個時間點,我們開始來認識華文戲劇,透過「亞洲的在地性」,去回應「全球的跨界性」,我想這是現階段成為一個當代戲劇文化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文化素養。
接下來,我將介紹幾本有助於認識「華文戲劇」的重要書籍。
首先,「華人的移民史」是最重要的大背景,協助我們認識華僑在東南亞的歷史與發展,我推薦的是學者朱杰勤的《華僑史》 ,朱教授自一九四○年代左右,就開始在不同的大學裡頭講授華人史或華僑史,他對海外華人的研究非常深入。該書內容涵蓋甚廣,其中最主要的一個部分,就是〈東南亞華僑史〉。
接下來幾本是不同城市的劇場史。
第一本為《香港話劇史稿》 ,主要是由兩位北京的學者田本相和宋寶珍,以及香港的重要學者方梓勳共同主編。書裡涵蓋的年份大概是從晚清、民國初年開始,一直到西元二○○○年左右,也就是香港九七回歸之後的初期幾年。該書共有六個章節,把將近百年的香港話劇發展做了不同階段的介紹;除此之外,也有從劇作家、導演及劇場藝術家的角度,依章節來介紹他們;書末則從不同的角度如香港戲劇的教育、香港劇團的經營等等,依不同主題安排篇幅介紹香港劇場的生態。
跟香港劇場有關的書,我還推薦中國一級評論家林克歡的《戲劇香港 香港戲劇》 。此書有別於《香港話劇史稿》,試圖用更短的篇幅介紹從晚清、民初一路以來,到六○、七○年代的香港話劇史,簡明快速地大筆勾勒出整體輪廓,並將重心放在七○年代以降到千禧年之後的香港當代劇場,聚焦在創作人、導演、表演風格、劇團等面向。全書分成四個章節,因為是個人獨力寫成的,所以在部分觀點或論述上較《香港話劇史稿》個性鮮明。林克歡過去數十年來,一直在從事戲劇評論以及戲劇文學顧問的專業工作,所以閱讀他的書,你可以透過比較具有犀利洞見的角度,來看待香港當代劇場的發展。
接著要介紹的是《澳門戲劇史稿》 ,這本書是由《香港話劇史稿》的其中一位主編田本相教授,和澳門的戲劇文學家鄭煒明教授兩人所共同主編的。主要是在一九九九年澳門回歸的時候趕印出來的,也算是澳門當地第一本既兼顧了澳門戲劇歷史的發展,同時又橫向地去關注澳門戲劇現象發展的專書。總共有八個章節,並附錄了許多澳門戲劇史料,包括一些劇團的組織章程及演出劇目等等,比較像是一個粗略的初稿,再加上一些史料文獻的彙編。
另外一本由澳門劇場工作者莫兆忠獨力完成的《新世紀澳門華文劇場》 ,書中所記錄的時間緊跟在《澳門戲劇史稿》之後,也就是從一九九九年澳門回歸之後,一直介紹到二○一二年左右,一如其名「新世紀」,就是因為記錄了澳門華文戲劇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的一些發展。包括演出場地、戲劇教育的改革、重要戲劇節對澳門戲劇發展的影響,以及介紹澳門的劇團,分門別類,從青少年劇團、兒童劇團到成人劇團等;除此之外,他還介紹整個澳門戲劇的環境發展,包括劇評、出版、環境劇場等等。
有關新加坡,我推薦的是由新加坡的學者柯思仁所編寫的《戲聚百年:新加坡華文戲劇1913-2013》 ,其所涵蓋的時間是從一九一三年到二○一三年,整整一個世紀新加坡華文戲劇的發展。跟前面幾本比較不一樣的是,雖然他也是順著歷史發展的階段做介紹,不過他把全書分成五大部分,在每個斷代裡找出一個主題屬於該時代的核心觀察,像是「現代戲劇的發生與成長」;或是某個階段「政治運動中的藝術創作」,表達政治運動與劇場創作之間有著很緊密的關係;又或是新加坡在一九六五年被迫獨立建國之後,戲劇創作對於整個國家建構的想像,出現了一些分歧,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對於國家的認同與想像並不一樣,緊跟著還有一些關於認同與建構的重整;最後介紹九○年代之後,新生代崛起,一個更為多元的時代。作為新加坡第一本梳理當地華文戲劇百年發展的專書,其深入淺出地兼顧主題與歷史的映照。
最後,我要介紹的是北京學者陶慶梅所撰寫的《當代小劇場三十年》 ,處理從一九八二年到二○一二年約三十年間中國當代小劇場的發展。比較不一樣的是,她把小劇場當作一個生態環境,從一個比較社會學和經濟學的角度來描寫當代中國小劇場發展的美學及生態現象。
認識了各地的戲劇史之後,我認為更重要的是相關議題的討論,本書會聚焦在身分認同、華人離散經驗、華文戲劇共同體的想像,以及各地方對歷史的不同詮釋等等。我認為我們應該不斷地去思考這些議題,觀察關於這些議題,創作者是如何去面對和處理的。
本書即是立基於此,試圖將我所觀察、體會到的華文戲劇狀態,跟大家分享與討論,以拓展彼此對華文戲劇的視野。我期待,能夠以臺灣為出發,試著去理解不同地區的人、不同地區的劇場創作者,及其不同的主題關懷與作品風格特色。我非常歡迎讀者的主動參與和交流,歡迎寫信給我:yushanlu@ms24.hinet.net,我會竭盡所能、知無不言地與您討論交流。
-------------------------------------------
陶慶梅。《當代小劇場三十年》。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二〇一三。
壹 / 概論
自二○○八年至今,我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開設多次「華文戲劇概論」課程(近年改名為「東南亞華語劇場」)。本書一方面作為我創立「華文戲劇課程」的軌跡紀錄;同時,更重要的是,希望從臺灣的觀點介紹所謂的「華文戲劇」,包含「華文戲劇」的定義和內涵、華文戲劇發展的一些過程、一些歷史,還有現況。
是以,本書將以地理位置為經、歷史進程為緯,輔以具代表性的劇本及演出分析。其中,地理向度將主要鎖定在香港、澳門以及新加坡的華語劇場,而歷史進程則與各地的「華人移民史」貼合,關注其歷史發展、社會境遇及文化認同。
...
作者序
自序
二〇〇二年我第一次到澳門,是去參加「第四屆華文戲劇節暨學術研討會」,會中除了發表論文,與眾多來自各地的華文戲劇研究學者交流,欣賞多齣戲劇演出作品(當時代表臺灣去演出的戲碼是屏風表演班的《徵婚啟事》,女主角由天心主演),並結識了好幾位至今仍經常保持聯繫的澳門戲劇同好(本書中提到的李宇樑、莫兆忠、李俊傑等都是),拓展不少我對華文戲劇的認知視野。
二〇〇四年我第一次到香港,則是去參加「十年建樹(1993-2003)華文戲劇作品研討會」,這同樣是個學術性場合,不過主辦單位很用心地安排了多場創作者與研究者的對話交流,由於香港劇場各界出席參與者眾,儼然點將錄或群英會一般,奠下我日後與香港劇場密切交往的重要基礎;十五年來,我已經前往香港交流近五十次,「化零為整」地估算一下,應該在香港待了超過一年以上的時間。
同樣在二〇〇四年,也是我第一次造訪新加坡,那是去參與「第十屆表演學國際學術研討會」(Performance Studies International #10),這個盛會就像是個跨文化的「表演研究」學術超級市場,會期短,同時開設好幾個研討室,每個時段至少都有三位發表,總計近百篇的發表報告,單是大會手冊就厚達一公分,會後還不定期地收到電子報,內容主要收集近期內全世界範圍內的「表演研究」學術動態,像是研討會、工作坊、論著出版、講座、機構求才等,讓人讚嘆這世界竟有這麼多的戲劇學術同行,不斷地在生產並促進跨文化的交流活絡。
二〇一八年我才第一次到馬來西亞,應檳城當地團體「路人甲表演社」之邀,擔任「2018馬來西亞(亞洲)中學“崇Young”戲劇比賽」的評審之一,感受到新、馬一帶對於中學戲劇的強力推動,同時也聯想到臺灣、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在其現當代的戲劇發展過程中,中學生校園演劇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直至今日,仍有諸多的戲劇團體與教育機構,「寓教於戲」,培育不少戲劇種子。
前後花了十六年(2002-2018),才實地造訪過港、澳、新、馬,這應該是除了臺海兩岸之外,亞洲華文戲劇活動發展較為活絡的地方;可惜我遲至近兩年才首度造訪馬來西亞,對於在地(尤其是吉隆坡、檳城)的戲劇發展狀況,尚未能有效掌握,因此在本書中,沒有辦法寫出較有見地的觀察,祈請見諒!我自當尋求更多機會,親赴當地,更廣泛地接觸戲劇演出與創作者,以及劇場生態。
這或許和我的習慣與方法有點關係。我認為戲劇終究是現場的表演藝術,倘若僅憑影音、圖文、資料間接理解,有時仍是隔靴搔癢、緣木求魚;但偏偏港、澳、新、馬這些地方,可不像臺灣島內的表演場地,說走就走,說到就到,牽涉到更多住宿及交通的行程規劃與不貲經費,這真的是要感謝這些地方許多劇團友人的安排與邀約,讓我在自費前往之餘,也減輕了莫大的經費負擔,並增加了與當地戲劇人士接觸和觀賞演出的機會,同時也參與了許多演講、座談、評審、編審等活動。
在這些漫遊的過程中,除了看戲和參與活動之外,有時也會盡量蒐集專書、劇本、影音光碟、節目冊、宣傳單張,並擴及閱讀相關歷史、政治、社會、文化、藝術等書籍或論文,從更廣闊的層面去理解並掌握當地的戲劇歷史及發展現況,近年更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區域交流、家國敘事、身分認同、現實再現等,並促使我從二〇〇七年左右開始,在系上的大學部和研究所開設若干相關的課程,如:「香港劇場專題」、「新加坡劇場專題」、「當代華文戲劇」、「東南亞華語劇場」、「亞際華語戲劇專題」等。
二〇一三年底,因應教育部規劃補助「磨課師」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簡稱MOOCs),北藝大教務處「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盧文雅主任召集了校內各學校教師代表,研商計畫申請與課程開設的可能性,幾次諮詢會議下來,有些教師代表漸漸地疏離了,有些則是試著規劃看看,隔年(二〇一四)四月左右,教育部公布獲補助課程名單,總共九十九門課,北藝大就佔了三門課,其中一門就是我開設的「華文戲劇概論」,緊跟著,隔年(二〇一五)又開了一門「臺灣當代劇場面面觀」。
從備課、寫腳本、講授、拍攝、訪談,到後製、開課、與學生互動、作業批改、給分,甚至是直播,這兩門課分別利用連續兩年(2014-2015)的暑假製作,「華文戲劇概論」在不同的平臺開過三次課,而「臺灣當代劇場面面觀」則開過四次課。那幾年(2014-2017),除了系上大學部及研究所的實體課程,幾乎每學期都再加開磨課師課程,雖然每次都有課程助理及「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同仁協助,但仍感莫大教學負擔。
其實磨課師計畫申請研商階段,我就提出日後應該可以將課程內容整理出版的建議,「華文戲劇概論」這門課,大概在開了兩次課之後,中心同仁就已經開始協助整理出影片中我講述的逐字稿,我初次瀏覽之後,深刻認為該逐字稿不能用,最大的問題就是我有很多口頭禪、贅語、句不成句、用語堆疊囉嗦,簡直不忍卒睹(亦不忍卒讀),必須將其大幅度地修改成書面語,才能閱讀。但近三年來(2016-2019),我除了教學工作之外,校外參與的事務亦日益繁忙,一直找不出時間好好地修整那份逐字稿,改沒幾頁,又有事情插入,斷斷續續,毫無進展。直到中心同仁(其實這幾年,負責與我聯繫的相關同仁,也已經替換了好幾位)前後找了兩位助理,蕭文華及劉育寧,也都是系上研究所畢業的校友,來協助修整,這才有了較大的進展,在此要特別感謝她們兩位。
在這本漫談式的書中,第一個部分主要就是由磨課師課程「華文戲劇概論」的修整書面講稿所構成,在口語與書面語之間,我做了許多權衡,我希望它「娓娓道來」,而不是「學術辯證」,兼顧門道與熱鬧,期許能雅俗共賞。為了展現當時與線上學生互動的情景,我附上了八封當時寫給學生的信,現在回頭讀來,倒是有點像時空膠囊般,封存了我當時的一些心境與讀書筆記。書的第二個部分,則主要是從我過去十多年的觀察隨筆中,挑揀出若干篇,多半出於我自己長年經營的部落格LULUSHARP,或長或短,但都是能夠補充或呼應「磨課師課程篇」內容的。
或許有人會期待書中處理臺海兩岸的現當代戲劇,我的前一本書《臺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已經處理了一部分,另一部分的理由和前文提及馬來西亞時類似,很多人都以為我常去中國、對中國當代戲劇很熟,但就實際造訪中國的次數而言,其實並沒有太多,我完全不想在踏查經驗稀少的狀況下,對中國當代戲劇「說三道四」,那既不自量力,也不負責任。
另外,這本書也完全和所謂的「新南向政策」無關,我也完全無意要跟這些政策掛勾,善識者應該看得出來,書中所提內容的相關年代,幾乎全部都在「南向政策」提出之前。其實我只想點出,在當代臺灣的文化歷史敘事語境裡,「南方」一直都是聲量微弱的,我有點幸運、也有些機會,在經驗中與香港、澳門、新加坡的劇場界有較多的連結交流,在人生旅程近半百之時,透過此書為自己做點階段性的紀錄。
在此也要特別感謝潘惠森、何應豐、郭踐紅三位友人,當時他們在我準備磨課師內容的過程中,湊巧來到臺北,應我之邀,撥冗協助我完成了三段難得的訪談,現亦在書中完整呈現;由於計畫的補助經費有限,且有結案的時間壓力,我不可能帶著製作團隊飛往香港及新加坡,最初的計畫內容也沒有設想到這些突如其來的「意外」訪談,我一直將其視為「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另一位則是我的學生潘芊樹,當時她是計畫的助理之一,我有好幾次的影片講述,形式都較為呆板,後來我就請她擔任「臨演」,對我提問,於是有了較為像是對話的篇章。我想這些都增添了這本書的漫談閒話性質。
自序
二〇〇二年我第一次到澳門,是去參加「第四屆華文戲劇節暨學術研討會」,會中除了發表論文,與眾多來自各地的華文戲劇研究學者交流,欣賞多齣戲劇演出作品(當時代表臺灣去演出的戲碼是屏風表演班的《徵婚啟事》,女主角由天心主演),並結識了好幾位至今仍經常保持聯繫的澳門戲劇同好(本書中提到的李宇樑、莫兆忠、李俊傑等都是),拓展不少我對華文戲劇的認知視野。
二〇〇四年我第一次到香港,則是去參加「十年建樹(1993-2003)華文戲劇作品研討會」,這同樣是個學術性場合,不過主辦單位很用心地安排了多場創作者與研究者的對話交...
目錄
自序
【講義與對談篇】
壹 / 概論
貳 / 南洋華僑移民的歷史經驗
2-1 華人移民史I──唐宋以前
2-2華人移民史II──元明時期
2-3華人移民史III──清代以後
參 / 鴉片戰爭後至今的臺海兩岸話劇發展概況
3-1 晚清民初的早期話劇發展(一八四〇-一九一七)
3-2 五四運動至抗戰年間的話劇發展(一九一七-一九四五)
3-3 一九五○年代至當代的中國戲劇
3-4 臺灣的現代戲劇(一九二〇年代至一九八〇年代)
3-5 一九九○年代迄今的華文戲劇
肆 / 香港戲劇
4-1 香港戲劇簡史
4-2 藝術家群像與作品簡介I:鄧樹榮
4-3 藝術家群像與作品簡介II:潘惠森
4-4 藝術家對談I:潘惠森
4-5 藝術家群像與作品簡介III:何應豐
4-6 藝術家對談II:何應豐
伍 / 澳門戲劇
5-1 澳門戲劇簡史
5-2 藝術家群像與作品簡介IV:李宇樑
5-3 藝術家群像與作品簡介V:莫兆忠
陸 / 新加坡戲劇
6-1 新加坡戲劇簡史I──抗戰以前
6-2 新加坡戲劇簡史II──戰後時期
6-3 藝術家群像與作品簡介VI:郭寶崑
6-4 藝術家對談III:郭踐虹
柒 / 總結
7-1 華文戲劇的交流現況與未來發展
7-2 總結
附錄 / 給磨課師課程學生的八封信
【觀察與評論篇】
不斷自我建構/解構的「華文戲劇」
華文戲劇的後殖民反霸文化策略
各有千秋,互有交流──記「第四屆亞洲學生戲劇匯演」
幾岸幾地的當代華文劇場
本土論述建構中的香港戲劇史基礎工程
──點評IATC「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系列三書
尋索人在劇場之存在狀態──香港劇場導演鄧樹榮
鄧樹榮戲劇工作室《熱血軀體》公開課堂觀後感
劇情綿綿無絕期——《紅顏滅諦——李宇樑長劇選》序
觀《天琴傳說》有感
蟲蟲危機的特「笑」藥──讀李宇樑《完蛋的Bug》有感
如果行動是荒謬的,那麼現實呢?
──寫在澳門青年劇團《狼狽行動》演出之前
第八屆華文戲劇節(澳門‧二〇一一)北藝大戲劇系參訪團紀行
在政治潛意識與象徵行動之間,觀看與想像新加坡當代華文戲劇
讀郭寶崑劇作
新加坡「郭寶崑國際會議」紀行見聞錄
今天的每一步,都是歷史的一部分(代跋)
參考書目
自序
【講義與對談篇】
壹 / 概論
貳 / 南洋華僑移民的歷史經驗
2-1 華人移民史I──唐宋以前
2-2華人移民史II──元明時期
2-3華人移民史III──清代以後
參 / 鴉片戰爭後至今的臺海兩岸話劇發展概況
3-1 晚清民初的早期話劇發展(一八四〇-一九一七)
3-2 五四運動至抗戰年間的話劇發展(一九一七-一九四五)
3-3 一九五○年代至當代的中國戲劇
3-4 臺灣的現代戲劇(一九二〇年代至一九八〇年代)
3-5 一九九○年代迄今的華文戲劇
肆 / 香港戲劇
4-1 香港戲劇簡史
4-2 藝術家群像與作品簡介I: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