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學堅定我們的立場」
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李癸雲
時序進入2018年秋冬,年底的一場九合一地方選舉,加上十項公投案,讓台灣社會喧囂不已,各種政治立場與民意傾向彼此角力競逐。選舉結果與公投意向出爐後,並未停止喧囂,眾人繼續在各式媒體、社群網站表達雀躍、挫敗、感謝、失望、反省等不同情緒。讓我們先放下選舉,細想在這言論自由、媒介多元的時代,「民意」的表達絕不限於政治層面,文學與文學研究當然可以是另一種「政見」,應該讓一篇篇論述精闢的研究觀點發聲,如果選票難以成就社會美好願景,就讓文學堅定我們的立場。
本所畢業生又匯聚了一系列的精彩論文,持續開發新的研究議題、深化台灣文學內涵。這六篇論文分別簡介如下:李蕙君的〈「官報紙」的笑聲:析論《漢文台灣日日新報》諧謔敘事的民情世態〉,極富創意的以《漢文台灣日日新報》裡的諧謔敘事作為研究對象,除了從中觀察日治初期的民情世態,更能探向傳統文人應對殖民國策的幽微心境;黃勝群的〈先聲與異聲:趙可式的學思辯證與生死探索〉能發現並探討台灣文學史裡較受忽視的護理散文,以趙可式早期散文《一個護士的碎記》為中心,輔以實地訪談,整理出作家小傳、文學經歷、書寫面向和文本寓意,曾獲臺灣文學館「2018年臺灣文學傑出碩士論文獎」;劉紋綜的〈嘉南大圳與農校的誕生:《KANO》中的農業精神論述〉選擇台灣電影《KANO》作為觀察農業精神敘事與台灣殖民地社會史的對象,能在大眾文化之外,拓深電影意象的意義詮釋;劉姵均的〈作家符號的產製:以達悟族作家夏曼 藍波安為分析對象〉關注的是「複數作家意象」,以夏曼.藍波安為分析焦點,探析作家與作品如何再現於博物館空間、紀錄片影像空間,以及生產出的符號性、背後生產機制的運作等問題,深具啟發性;蔡寬義的〈李喬短篇小說中與政治權力反抗之相關作品評析〉則是選擇了李喬的四篇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說,進而評析其小說人物如何展現「對政治權力的反抗」,強力呼應李喬作品向來的「反抗哲學」;謝慧靜的〈女性航海夢:論曾玲《一個臺灣女孩的航海日記》中家的意義〉注意到一個特殊的文本,曾玲的《一個臺灣女孩的航海日記》,描述與保羅船長兩年多海上生活經驗的作品,此文細膩論述作者對海洋與船的情感、作者的人生觀,辨析其中「家」的意義。
以上這六篇論文都是勇於開發新領域新面向的新世代觀點,在主流文學史與既有的學界觀點之外,一一尋回極有價值的議題,且多能琢磨出嶄新的研究角度。文學研究作為一種理解文學的方式,能深刻的解析作品的意涵,能指明文學與時代的關係,能揭開文學生產背後的權力與符號性,能形塑一位作家的創作價值,更能照亮某些被遮蔽的社會面貌,種種論述,無疑是文學最強而有力的後盾。處於眾聲喧嘩的當代,若能從輿論、流言、社群留言等泛濫不已的淺層話語中抽離出來,轉而進入文學與文學研究的深層脈絡裡,民心應會更為沉潛,彼此的同理心也能召喚匯聚。
本輯《台灣文學論叢》終於順利出版,感謝相關人員的幫忙。謝謝給予本刊支持與指導的編輯顧問群,感謝本所全體教師指導學生不遺餘力,特別感謝本期執行編輯姚旟荃同學、校對排版姚旟荃同學、巫家穎同學、吳映彤同學,以及提供協助的行政助理陳素主小姐、負責執行出版的知己圖書陳美芳小姐,也一併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