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研究叢刊
全台的大陳新村有三十五個,旗津的大陳新村又名實踐新村,是其中的一個。隨著1960年代政府第二次輔導就業,有些其他新村的大陳人湧入旗津形成居住的問題;有些從事海員者衍生跳船美國;1979年台灣開放觀光,很多跳船者的妻子登機飛往美國,形成跳機事件;跳船和跳機的故事,讓大陳人從政治性的移民轉變成自願的經濟性移民;從黑工生活的辛酸淚變成在美國擁有數間中國餐廳的奮鬥史。令人感到弔詭的是1955年大陳島民因為「不願受共產暴政,毀家抒難,拋棄祖墳家園,義無反顧,投奔自由」的行動,贏得了「大陳義胞」的尊稱,並由國家挹注資源給養安置,可是為什麼「大陳義胞」要逃離國民黨政權安置的家,用偷渡的手段到美國從事黑工?
隨著「大陳義胞」的公共論述逐漸消失,旗津大陳人自我認同的凝聚共識是如何表現呢?
作者簡介:
周秀慧
出生於臺中,一家四口租賃在臺中的眷村,六歲遷居高雄鳳山。成家後,隨著外子工作外派,舉家遷移馬來西亞古城馬六甲(Melaka)六年。返台定居後,發現自己生活的鳳山處處有古蹟,小時候跟隨家母推著攤車在東便門茶室前的叫賣、在雙慈亭前看歌仔戲都成為美好的回憶。
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作品有《東萊新村的歷史與人》;協助執行的計畫案有〈旗山糖業鐵路旗尾線產業再生先期調查研究〉、〈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城內有形文化資產價值評估調查研究〉、〈糖業鐵路旗尾線沿線聚落文史調查研究〉。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一、研究動機
全臺的大陳新村有三十五個,旗津的實踐新村就是其中的一個。2014 年筆者參加鳳山區民學院「咱的鄉土-咱的情」課程,蔡能昇老師曾帶領學員來到「蔣公感恩堂」。當時筆者對「大陳仔」並沒有太多的了解,只是好奇民進黨執政後,曾展開的「去蔣化」行動,很多公共空間已找不到老蔣的雕像,而這個區域的老百姓對蔣中正忠貞不渝,不受任何影響,並豎立「蔣公」雕像做英靈祭祀。
爾後,因緣際會參觀了「蔣公報恩觀」後,才知道旗津實踐新村的聚落,有兩處祭拜蔣中正的廟宇。分別是「大房子」的「蔣公感恩堂」與「小房子」的「蔣公報恩觀」。大小房子的稱呼,主要是以當初大陳人來旗津後,一家五口以上住「大房子」,四口以下住「小房子」。兩處廟宇相距約四百公尺,串連大小房子的巷子,步行或機車幾乎都可以相通。走在巷弄裡,偶爾看到小貓、小狗慵懶地趴在地,最常看到的還是坐在屋簷下的伯伯、阿姨。筆者對著他們微笑問候:「伯伯好、阿姨好」,他們總是很客氣地點一點頭、回應筆者,可是當長輩們話匣子一開,問話的時候,筆者實在完全聽不懂、也不知道要回應什麼?除非,我們的身旁有聽得懂台州話的翻譯者解圍。另一項令筆者感到好奇的則是村子裡的建築體。照理說,「新村」是經過政府規畫的社區,透過規劃應該比較整體性,可是這個社區的屋子參差不一,有的鋪著屋瓦、矮矮小小只有一樓高;有的樓高兩層或三層、門面相當寬闊,但是屋內深度卻很淺;有的屋體內沒有廚房,卻是另外在自宅的對面蓋一間小小的「灶咖」;有的屋體依舊搭著簡易木板和鐵皮,不仔細觀察,你會以為只是一間雜物的貯藏間。
筆者好奇著旗津大陳聚落的人、事、物!因為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聚落群,長輩甚少與子女同住,高齡八、九十好幾的耆老大多還非常獨立,自己燒飯洗衣,自己搭高鐵去臺中找兒媳,到醫院看病則自己搭車搞定。詢問長輩為什麼不找子女協助?除了回應筆者不打擾小孩上班以外,有些家庭是孩子移民美國定居。筆者才驚訝著眼前的大陳不僅是「外省」簡單的兩個字就足以代表,田調後才明瞭旗津實踐新村根本不是眷村。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出版《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中提到,眷村係指「國軍為安定軍心,安頓眷屬所建造的群居聚落」,更具體來說,眷村是由「軍方權責單位核定,在政府所劃定地區興建住所,配予官兵配偶或直系血親居住,並設有眷舍業務處理之管理機構負責管理者……產權屬於國(公)有者為限」,眷村的住戶只有居住權,沒有建物土地產權;葉振輝《高雄市社會發展史.移民篇》,眷村土地是國有軍用地,市政府各機關多不管制,但不代表可任意建築,未經核准的建物還是要拆,否則就會被取消居住權,趕出眷村!若要核准自修眷舍也非易事。這跟大陳人的新村型態完全不一樣,事實上,旗津實踐新村的建物是透過美援會挹注經費所蓋的屋子,土地與建物產權都歸大陳人所有。
人文主義地理學家段義孚(Yi-Fu Tuan)闡述「地方之愛」一詞,指涉「人與地方的情感聯繫」,透過人的感知和經驗,得以從地方來認識世界,並說明地方是做為「關照場域」觀點的基礎。筆者田調時發現的旗津實踐新村裡許多特殊的建築樣貌形成和跳船跳機者個人生命史,是書本和網路上甚少閱讀到的,尤其,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任何一本專屬於旗津實踐新村的學術論文問世,引發筆者想以在地人的精神,透過鄉土研究,對旗津實踐新村的區域做生動或詳實的敘述,以貼近故鄉的人群,捕捉「地方性的本質」的區域研究,用地方愛來了解他們對這塊土地的生命紀實與撼動,這也是筆者對旗津大陳研究的動機之一。
筆者胸前掛著學生證,表明來意後,他們很自然朗朗說起他們的過去。採訪的第一位報導人,正巧從美國回來看爺爺,說起她的父親是跳船過去美國的移民。
筆者開始好奇:「他們全家已經是美國公民!美國,那是筆者度蜜月的地方耶,筆者花錢旅遊只能待上九天;而她的父親跳船,家族的劇本,脫貧上演。」雖然時常聽聞美國是一個民族大熔爐的國家,但是這個當年非法入境的案子硬生生的橫在筆者眼前時,還真難以相信,而且站在報導人身旁的二叔,是以商務考察名義跳機,現在同樣是美國公民。目前,兩人正巧只是回國探親。
報導人不諱言地告訴筆者,旗津實踐新村裡跳船跳機的事件非常普遍,因為1955 年大撤退,當時來到臺灣,身無長物,語言隔閡,父執輩教育程度不高,多是文盲,求職不易,生活疾苦。所幸政府加強輔導轉業,村裡很多人跑商船,船隻到美國一靠岸,不少人就跳船當偷渡客了。後來多數在華裔的餐館從事洗碗工,反正洗碗也不用講話,賺的都是美金,雖然跟家人分隔兩地,一邊洗碗一邊哭,因為洗的碗「好珍貴」啊!賺的錢每個月都寄回家。
美國史家卡爾.貝克(Carl L. Becker)〈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的史家〉,筆者記錄的每個大陳移民,他們名不經傳、甚至曾經非法偷渡到美國,但是透過筆者誠懇與熱忱,他們很願意跟筆者分享,希望把這些大陳人再移民的辛酸史變成一幕正面的奮鬥史,激勵年輕人,也喚醒大陳的後代子孫――你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曾經歷無數的艱辛與冒險,才有你們平安富足的生活。
因此筆者希望透過對旗津實踐新村移民的聚落發展做研究,讓大家可以了解旗津實踐新村居民的歷史性、社會生活、信仰文化。畢竟從大陳轉進臺灣,在1955 年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原本的大陳百姓以為不久即將回去,怎麼知道這一走,就是一輩子,形成了「家鄉變異鄉、他鄉變故鄉」的現狀。
二、問題意識
令筆者感到弔詭的是旗津實踐新村裡盛行著大陳子弟的跳船跳機事蹟。蔣中正父子倆當年將大陳人帶離飽受戰火摧殘的大陳島,轉進臺灣,這個重要的歷史事件,讓大陳人餘悸猶存;而且對於大陳人來臺後的安置與輔導在史料檔案上也多所記載。但是為什麼大陳子弟還要逃離這個國民黨政權安排的家,逃離曾是蔣中正父子透過美國派遣第七艦隊護航計畫的家,再次遷徙到美國定居,從事沒有身分的黑工?當這群移民美國的大陳人被問起國家與族群的認同時,「家」與「國」的情感認同在大陳人的生命歷程經驗裡,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隨著天候漸漸轉涼,吹起陣陣東北季風,廟前曝曬的是一排排鰻魚乾、鯖魚乾和老酒炒過的薑片。筆者問起身旁的報導人,什麼時候回去美國?報導人告訴筆者,「蔣公報恩觀漁師大神壽誕辦桌,我們吃完才離開,到時候很熱鬧,妳一定要來參加喔!」小小的村落,依舊保有大陳原鄉的獨特記憶,不論是對家鄉飲食文化中曬魚乾、薑酒片的大陳料理,抑或是對「大陳神明」的祭祀情形。
筆者非常好奇居民與新村內兩所「蔣公廟」的關係。兩所「蔣公廟」的建立,是在1975 年蔣中正逝世時,大陳人為感念其德澤,先在中洲三路的電信局位置所搭建的一所簡易靈堂,擺放其遺照追思;後來大、小房子的居民各自在居住地附近,隨意找一塊地,運用碼頭卸貨的墊材搭建「蔣公廟」。雖然廟宇名稱是「蔣公感恩堂」、「蔣公報恩觀」,並都有供奉「蔣公」神像,然而,不約而同地,兩座廟宇皆是原鄉神明的壽誕才是新村的年度重要慶典,才是凝聚整個新村的交融時刻,而並非以「蔣公」誕辰日為旗津大陳移民的歡喜慶典。那為什麼大、小房子的廟宇不叫「觀音廟」、「三官大帝廟」、「阮弼真君廟」或「漁師大神廟」呢?旗津大陳移民跟「蔣公」的連結,是否有更深一層的涵義?
既然廟宇的建立,是當地大陳居民隨意找地搭建,那麼,筆者推測當時新村周遭的土地使用情況,是否也會有隨意找地搭屋居住的類似情形?然果真如此,旗津大陳與蔣中正的連結,在當時國民黨執政時期,是否讓住在旗津的大陳人以為擁有「老蔣」的招牌下,任何事情都可以合法性,讓隨意使用或居住的土地就地合法?是否讓住在美國的「大陳義胞」在「老蔣」的招牌下,「義胞」依舊被定義是忠貞的國民黨員,雖然人不在臺灣,但是內心是跟隨著黨,只要黨需要他們效勞,他們也會義不容辭?
隨著國民黨政權更迭,感恩堂在大陳第二代與第三代子弟的廟方委員提議指出,觀音菩薩理當比蔣中正地位隆崇,理當換位,而且獲得耆老支持。8 於是,在2006 年底經由觀音擲筊的允諾,擇日將蔣中正跟觀音菩薩主次易位。9 令筆者讚嘆不知是「蔣公」英明抑或菩薩法力無邊,廟方擲筊後,「蔣公」順勢退位,陪祀在主神觀音菩薩左邊。而寺廟原本是隨意找的土地蓋起的,2012 年5 月25 日財政部國有財產局發文開始徵收租金並往前追討七年。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一、研究動機
全臺的大陳新村有三十五個,旗津的實踐新村就是其中的一個。2014 年筆者參加鳳山區民學院「咱的鄉土-咱的情」課程,蔡能昇老師曾帶領學員來到「蔣公感恩堂」。當時筆者對「大陳仔」並沒有太多的了解,只是好奇民進黨執政後,曾展開的「去蔣化」行動,很多公共空間已找不到老蔣的雕像,而這個區域的老百姓對蔣中正忠貞不渝,不受任何影響,並豎立「蔣公」雕像做英靈祭祀。
爾後,因緣際會參觀了「蔣公報恩觀」後,才知道旗津實踐新村的聚落,有兩處祭拜蔣中正的廟宇。分別是「大...
推薦序
全臺的大陳新村有三十五個,旗津的實踐新村就是其中的一個,提供新村裡在高雄港碼頭擔任裝卸工作的大陳人住宅。隨著1960年代政府第二次輔導就業,有些大陳人湧入旗津形成居住的問題;有些從事海員者衍生跳船美國;1979年臺灣開放觀光,很多跳船者的妻子登機飛往美國,形成跳機事件;跳船和跳機的故事,讓大陳人從政治性的移民轉變成自願的經濟性移民,從黑工生活的辛酸淚變成在美國擁有數間中國餐廳的奮鬥史。令人感到弔詭的是1955年大陳島民因為「不願受共產暴政,毀家抒難,拋棄祖墳家園,義無反顧,投奔自由」的行動,贏得了「大陳義胞」的尊稱,並由國家挹注資源給養安置,可是為什麼「大陳義胞」要逃離國民黨政權安置的家,用偷渡的手段到美國從事黑工?
大陳人安置在旗津的實踐新村有「大房子」與「小房子」兩個聚落,其各自有以「蔣公」命名的廟宇,供奉「蔣公」神像並祭祀大陳神明,其分別是「大房子」的「蔣公感恩堂」與「小房子」的「蔣公報恩觀」。然而不約而同地,兩座廟宇都是「大陳神明」壽誕才是村民的年度重要慶典,而不是慶祝「蔣公誕辰」?
隨著國民黨政權更迭,感恩堂在大陳第二代與第三代子弟的廟方委員提議指出,觀音菩薩理當比蔣中正地位隆崇,理當換位。於是,經由觀音擲筊的允諾,在2006年底把蔣中正跟觀音菩薩主次易位。令筆者讚嘆不知是蔣中正英明抑或菩薩法力無邊?廟方擲筊後,蔣中正順勢退位,陪祀在主神觀音菩薩左邊。而寺廟原本是由隨意找的土地蓋起的,2012年財政部國有財產局也開始發文徵收租金並往前追討七年。莫非真是「蔣公」光環不再具有法力?
隨著「大陳義胞」的公共論述逐漸消失,旗津大陳人自我認同的凝聚共識是如何表現呢?
全臺的大陳新村有三十五個,旗津的實踐新村就是其中的一個,提供新村裡在高雄港碼頭擔任裝卸工作的大陳人住宅。隨著1960年代政府第二次輔導就業,有些大陳人湧入旗津形成居住的問題;有些從事海員者衍生跳船美國;1979年臺灣開放觀光,很多跳船者的妻子登機飛往美國,形成跳機事件;跳船和跳機的故事,讓大陳人從政治性的移民轉變成自願的經濟性移民,從黑工生活的辛酸淚變成在美國擁有數間中國餐廳的奮鬥史。令人感到弔詭的是1955年大陳島民因為「不願受共產暴政,毀家抒難,拋棄祖墳家園,義無反顧,投奔自由」的行動,贏得了「大陳義胞...
作者序
我的血液流著「外省」與「本省」融合的熱血,先父是1949年隨著國軍撤退來臺的阿兵哥,家母是閩南人,我的父母年紀相差20幾。
小時候,未聞父親談起故鄉與家人,我也沒主動問過,甚至沒有什麼興趣想了解,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父親的老家好遙遠。
1987年開放探親,我已念高中,可以照顧妹妹,於是父母一同回江蘇老家,那是他們第一次出國。從此以後,家門口不時傳來「有掛號,拿印章來!」的嗓門,那是老家的書信,內容不外乎有「生病、進修、深造、修房、改建以及修墳」等各種原因,希望先父接家書匯美金。面對頻繁的書信,先父秉持的是一種期待、家母表現的是一種憤慨。而且,不識字的母親有時會攔截中國寄來的信件,要我先瀏覽一遍,看看內容有沒有要寄錢。同一封家書,兩種心情!而我,總是選擇站在母親這一邊,告訴父親不要浪費錢。但,我知道,那是沒有用的。
2010年父親往生,算其在臺生活整整六十餘年,在其遺書字裡行間,多有感念。
先父提及其童年面臨日寇侵華、敵機空襲,親眼目睹親人遭日軍槍殺,無醫藥急救,因而流血致死之慘事。圓滿的家庭毀於戰火,小小年紀的他,選擇避難鄉間、寄人籬下,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1949年撤退來臺前,離別時與他的母親(我祖母)照了張相,這也是父親從家鄉帶來的唯一物品。爾後,立即隨國軍轉進臺灣,時值22歲壯年,入臺後更改了名字,以免老家的親人成為逃臺戶受牽連。頓時,我才領悟,老家,對先父而言,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先父對於家鄉書信中之所有請求,都當成了是一種補償。只可惜,隨著父親的往生,老家的所有訊息如煙消雲散。
2015年我考取高師大臺研所進修,或許是對父親思念的一種轉移吧!因緣際會接觸旗津大陳新村,才知道村民是1955年從大陳島來的移民群,透過政府安置在旗津。由於村民與先父皆是從中國撤退渡臺的難民,因此激發我更想要了解村民的歷史脈絡與社會適應的現況。從田野調查得知村民廣泛使用台州話交流;餐桌上時而展現大陳的飲食文化;小小的村落有兩所蔣公廟,供奉蔣公神像及高掛國旗是其特色之一;村內的年輕人普遍外移,高齡長者生活獨立,藉由訪談得知村內許多長輩在1960-1980年代曾經遠渡重洋到美國打拚,有些人的後代子女也在美國繁衍了下一代。
本書運用田野調查的深度訪談,這些訪談者有原鄉島民、大陳美國人,也有大陳的在臺子女、實踐新村(大陳新村)周邊的外省人與閩南、客家群體。我期望透過一步一腳印的踏查,為正在凋零、隨著時間默默消失的大陳移民口述,留下點滴在心頭的可徵實錄,他們的訪談資料殊為珍貴,佐以官方檔案公文、報章雜誌與老照片的比對,將助於讀者完整了解大陳人的歷史圖像。
本文記錄著中國、臺灣與美國身分的移民群體,他們歷經了撤離、定居、遷徙、適應、同化的過程。大陳人來臺已超越一甲子,隨著時間的流逝,大陳人對臺灣土地的認同,是不可同日而語的。1955年大陳的歷史事件或許經由世代交替而逐漸遺忘,然而,自然背景與區域的文化脈絡不斷變遷,大陳文化更需要深入融合於地方,認同旗津,大陳的故事不能斷,我正努力地記錄著。
本書整體研究歷時近三年,過程中一開始最困難的是面對大陳耆老說的台州話,我完全聽不懂,而且即便長輩說的是華語,也因為鄉音重,採訪時聽得非常吃力,有時自己感覺像雞同鴨講般,還會再三重複對方的答案,只怕自己聽的有出入。還好,村子裡,不管是大房子、還是小房子的人,每一位都對我非常疼愛與友善,對於我的疑惑總是有問必答。而且,有時採訪村民的時間過於冗長、接近用餐,甚至已是用餐的時刻,村民們都會為我準備碗筷,就因為這樣的機緣,才會曉得原來大陳的麥油煎、炒年糕、蛋酒、魚麵、薑茶麵、糖心糕……是多麼美味,這些坊間看不到的料理令我如數家珍。
本案的進行仰賴大量田調訪談,這方面非常感謝感恩堂總幹事林春生先生提供我宗教面向與大陳飲食的認識。也很感謝報恩觀當時的主委陳榮傑先生帶我認識大陳美國人葉冬福先生,從葉冬福的奮鬥經歷,讓我體會「面對機遇,不猶豫;面對抉擇,不徬徨」。王寶君女士非常熱心,經常在我身邊當翻譯,還帶著我認識大陳美國人曹秀姣女士,從她的訪談得知「青春是用來奮鬥的,理想是用來實現的」。尤其,透過小房子的陳香珠女士蒐集的老照片,讓更多的歷史記憶得以在本書呈現,從陳女士的訪談了解「命運就像自己的掌紋,雖然彎曲,卻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今,其子女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在村中傳為美談。
另外,我還要感謝大陳耆老,同時也是我參考書目內的作者吳學寶先生,透過吳學寶先生的豐富著作,還原大陳島的人文樣貌、風俗民情,讓後人得以追隨研究,難能可貴。三烊窯葉瑞元老師、高雄市浙江溫嶺同鄉會總幹事莫咸祥先生、前米堤飯店西餐主廚陳永慶先生、《戰爭與遷徙蔡姓聚落與旗津近代發展》作者蔡佳菁女士、海岸咖啡負責人曹淑萼女士、實踐里里長楊台生先生,感謝您們提供我寶貴意見。最後,還有許多研究過程中曾經幫助我的貴人,無法在此一一寫上,謹此由衷感謝。
2018年11月
我的血液流著「外省」與「本省」融合的熱血,先父是1949年隨著國軍撤退來臺的阿兵哥,家母是閩南人,我的父母年紀相差20幾。
小時候,未聞父親談起故鄉與家人,我也沒主動問過,甚至沒有什麼興趣想了解,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父親的老家好遙遠。
1987年開放探親,我已念高中,可以照顧妹妹,於是父母一同回江蘇老家,那是他們第一次出國。從此以後,家門口不時傳來「有掛號,拿印章來!」的嗓門,那是老家的書信,內容不外乎有「生病、進修、深造、修房、改建以及修墳」等各種原因,希望先父接家書匯美金。面對頻繁的書信,先父秉持的是...
目錄
總 序
作者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 研究回顧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素材
第五節 章節架構
第二章 大陳撤退與安置
第一節 大陳歷史與文化
第二節 1949 年大撤退
第三節 大陳撤退與安置
第三章 旗津大陳人的聚落與信仰
第一節 聚落之形塑與變遷
第二節 小房子與「蔣公報恩觀」
第三節 大房子與「蔣公感恩堂」
第四節 大陳人與周遭聚落間的互動
第四章 移民與再移民的認同矛盾與糾結
第一節 跳船、跳機事件的意義
第二節 大陳美食節和海峽兩岸大陳鄉情文化節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總 序
作者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 研究回顧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素材
第五節 章節架構
第二章 大陳撤退與安置
第一節 大陳歷史與文化
第二節 1949 年大撤退
第三節 大陳撤退與安置
第三章 旗津大陳人的聚落與信仰
第一節 聚落之形塑與變遷
第二節 小房子與「蔣公報恩觀」
第三節 大房子與「蔣公感恩堂」
第四節 大陳人與周遭聚落間的互動
第四章 移民與再移民的認同矛盾與糾結
第一節 跳船、跳機事件的意義
第二節 大陳美食節和海峽兩岸大陳鄉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