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臺灣自然及人文地理試題分析總說明
「臺灣自然及人文地理」即包含「臺灣自然地理」與「臺灣人文地理」,其題目設計主要為測試受試者之基本臺灣自然地理知識、自然氣象推理能力、在地人文史萃,乃至受試者能具有郵政外勤人員的「臺灣環境根本知識」等。
雖然「臺灣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並非要訓練受試者能成為「臺灣地質、地理、氣象與歷史學」等學者,但郵政外勤為了招收具有「臺灣郵務的外勤地理能力」,以及「郵務人員臺灣史地人文薈萃知識」之新進人員,故將 「臺灣自然及人文地理」列為基本必考知識。
依103-109年各類警專地理的臺灣部分、導遊考試與郵政自然及人文等國家試題來分析,進而將其歸類與劃分,成為本書的七個章節,其中第一章(5%)、第二章(17%)、第三章(10%)等三章係為臺灣自然地理的部分,共有32%,而第四章(16%)、第五章(7%)、第六章(4%)、第七章(41%)等四章則為臺灣人文地理,共佔有68%,故臺灣自然地理與臺灣人文地理之比重約為1:2。
而再細究臺灣自然地理部分,則以臺灣自然環境比重較大(17/32),尤以臺灣地形分部位置、氣象造成的地理環境問題,以及地圖應用等問題的出現機率較高。其次則是河川、風成、海岸、火山與冰蝕等地形形成的歷程。讀者若臺灣地理位置與自然地理理論等程度待加強,則需要花更多時間重新溫習各單元。
臺灣人文地理部分,則以第七章臺灣歷史與人文的單元比例最重(41/68),主要是臺灣歷史人文所創造出來的地理環境,若沒有基本的臺灣歷史知識,將會迫使你「死背」,相信這是非常困難與麻煩的;所以,本書會於第七章將臺灣的基本歷史發展做一個精華的闡述,當讀者閱讀懂後,再來逐一解題,則會發現人文史地的題目多是運用「邏輯推理」的方略即可做答。另外,三級產業等人文與經濟地理部分,則需要清析地分辨出邱念圈、韋伯區位、產品生命週期,以及中地理論等,讀者們通常很用功,但是不能囫圇吞棗地亂讀一通,須要分辨後,再深入探析,才不會糊在一起地亂作答。
其餘題型如: 歷史地名或臺灣人民的生命禮俗,較為知識型,故就直接記憶來對付。惟須注意者,此類題目建有重點整理與題庫,故歷年出現過之考題,往往在最近幾年之中又會重複出現,所以,詳細演練歷年考古題,極為關鍵。
以下將應考重點向各位讀者予以提示:
(一)試前準備:
1.複習基礎臺灣自然地理分布
2.瞭解中華民國時期臺灣產業發展歷程
3.回顧臺灣人文歷史發展
4.詳讀本書,勤練各章節
(二)應試須知:
1.知識推論: 能對題目做出迅速判斷是何種題型,自己是否熟悉?
2.勤做標示: 若題目是從沒見過的或不易解者,先作上記號,立刻上網搜尋。
3.作過必對: 作過的試題大致完成後,再回頭去解時,一定要對。
4.定時定量: 作題目時需要設定時間,養成時間內完成所有題目。
各項考試多將「臺灣地名」試題合併在「自然地形」、「歷史發展」中,題目並非困難,若有充分準備,極易獲得高分。現今各公民營事業就業考試競爭激烈,如何使自己在成績上脫穎而出,即是強調作過的題目,決不容許自己再錯,此即是考試的勝負關鍵。
本書擷取近年來各重要國家考試的題目,並予以分類、詳解,再予以統計歷年出現的頻率,實提供應試者分配「自己允許花費的時間」。熟稔本書者,即已取站在起跑點的前端之優勢,距離金榜必將更近一步。
編著者
宙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