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與西方管理學大師暢談傳統文化、生命科學和認知科學,以及安那般那的實際修行方法。
【本書簡介】
◎2003~2005 年南師與彼得.聖吉博士的對談紀錄。
◎詳細解說生命的三種氣,「長養氣,報身氣,根本氣」。
◎2021年新校版,修正部分錯漏字與經典原文。
聖吉博士一行,多年來鍥而不捨地研習中華文化,聖吉的著作,曾被《紐約時報》評為十年中最具影響力者。由種種跡象顯示,聖吉是站在時代的前端,他的努力似乎引導著西方文化的行進,更突顯出東西文化匯流的趨勢。這對人類文化而言,頗具積極意義,也是可喜的現象。
南師在書中說道:
今天的東西方,基本是唯物觀點發展的,同唯心觀點是分開的,認為心物是矛盾,搞得全世界茫然地活著。其實兩個是統一的。因為第一、二次工業革命,工商業發展,科技文明進步,西方人自己也迷糊了。現在是第三次精密科技的產業革命,更嚴重了。將來他們會回轉來,所以我希望你(聖吉)先學會,站在前面等他們。
佛告訴你,修安那般那首先要有個認識,生命的氣,大原則分三種:「長養氣,報身氣,根本氣」。現在你們打坐修道,呼吸即使到最細,完全止息了,仍然是在長養氣中搞,還沒有認得胎兒時那個生命本身的元氣。
所以要先了解風、喘、氣、息,乃至不呼不吸,完全到止息,幾乎恢復到胎兒時的那個情況,才認識到真正生命需要的那個原來的元氣。
要認識了生命裡那個本元之氣,才開始叫作真正修禪定做工夫;才能控制這個生命,才能轉變生命,才能進一步認識生命。在認識生命以後,才進入到後面還有的那個能量,那個能量姑且叫氣,在佛學裡叫作「種子氣」,相似於現在量子物理學所講的那個最後最後的東西……
作者簡介:
南懷瑾 先生
一九一八年生於浙江省樂清縣,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
一生行跡奇特,常情莫測;四處奔波,化育無數。
出版有儒、釋、道等各家五十多種著述,以其獨到的方式,引領新世代的人們直入文化的核心智慧,讓讀者更樂於瞭解歷史人文的博大精深。
先生二○一二年辭世,享年九十五歲。
章節試閱
第三章 第一講
再說息
長養氣 報身氣 根本氣
風 喘 氣 息
南師:彼得·聖吉的報告我看過了,知道你現在的修持狀況。這些旁邊的人都是隨緣旁聽的。先喝茶,吃東西吧。
聖吉:沒關係,無須避開什麼人。我的報告中有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安那般那的方法問題,我還認不清「息」是怎麼一回事。
南師:安那般那是梵文,不是現在的印度文,印度現在的梵文也是拉丁化了的梵文,不是古代的梵文了。印度當時的語言文字有幾十種,佛經當時主要是梵文記載的,不是現在講的巴利文。我今天徹底地講清楚,希望你在領導美國向認知科學、生命科學研究的方向上,作個創作學派的人。
「安那」「般那」是兩個發音,是兩個意義;中國的翻譯,安那就是出氣呼出去;般那就是吸氣,吸進來,這個是以人類來講的。一切生物,包括一切的動物、植物,也是有呼吸的,進來,出去,對生物來講,用這個名稱。對人來講,就偏重於呼吸了,一吸一呼,一呼一吸。對宇宙來講,不是安那般那,是一動一靜,動靜和生滅,兩個名稱不同了。宇宙萬有生起來,又沒有了,沒有了又生起來,波浪式地跳動;它的現象:起來是動,滅就是靜止。在整個的物理世界,就是生滅、動靜。
這個翻譯時要注意,這裡沒有《漢英佛學字典》;這部字典有些辭語創作了以後,作者在序言上面說,這是開始嘗試的,希望後人能夠改正,所以也不準確;你現在翻譯要準確一點。
回轉來了解,對人的呼吸來講,安那般那就是一往一來。要了解這個,必須從所有佛經,從密宗顯教研究。所謂密宗不是達賴這一派,達賴這一派是後期的,是明朝以後,不過才五百年;西藏真正的密宗是一千四百年前,唐朝那時開始的,紅教開始的。不論密宗、顯教,真正祕密的修持都在安那般那上面,禪宗密宗都是這樣。但是,所有佛經上面,都沒有說清楚科學道理。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這個時候佛教還沒有來中國,簡單用老子的兩句話:「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這就把原則講清楚了。你在美國小的時候看過風箱嗎?(聖吉:看過。)拉風箱,「嘁咕嘁咕」,這個風吹進去,火就大了;一拉來,這個火就小一點,中國土名叫風箱,在《老子》的文字叫「橐籥」,他說整個的宇宙有個生命的力量,一呼一吸,一生一滅,一來一往,就是嘁咕嘁咕。我們現在活著的生命,是靠鼻子這個風箱口,這樣呼吸著。
所以老子講,天地之間,宇宙在呼吸,地球也在呼吸,太陽也在呼吸,萬物,譬如植物、礦物也在呼吸。植物的呼吸,同我們人不同,如果喜歡坐在森林裡頭,是很危險的;幾乎所有的植物夜晚放的都是碳氣,白天放的是氧氣。所以修氣的或者運動家,晚上在森林裡,以為呼吸新鮮空氣,是錯誤的。這個原則先了解了。
佛教人修安那般那,剛才我講過的,禪宗與密宗修定,都是用這個基本方法。但是呢,基本方法到現在為止,據我所知,不管修禪修密,真了解的,真達到的人沒有,因為第一步認識都不清楚。
道家道教後來發展,有一個咒語,是佛教進來以後,仿照佛教很多的形式而成的,當時佛道兩個文化對抗,後來道教有個很偉大的基本咒叫金光咒,開頭有兩句話講這個就很清楚:
「天地玄宗」,整個天地是很微妙的。「萬氣根本」,這個氣,安那般那呼吸,有萬種不同的氣,它的現象有一萬種;萬種是講大概的數字。譬如現在科學來講,氧氣、碳氣,等等。「天地玄宗,萬氣根本」,引用這兩句話,先作一個基本的了解。
所以萬物都有氣,各個不同,其實氣就是生命能。譬如有相當修持的人,譬如有兩個人,如果旁邊的人有病,放射的病氣味道不同,她們早就感覺,坐在旁邊很難受。萬物都放射氣,所以她常常說,老師,你趕快抽煙吧!我就知道某一個人有病,在我前面,她讓我用抽煙抵住。我說,不要怕,我已經習慣了,都把它變化了。
所以聖吉剛才你也問安那般那,到現在你還不清楚,可見你是一個真正的學者,你研究得很認真。這個問題問對了,很對,一般人粗心大意的,包括這些喇嘛,一些正式修的人,都沒有搞清楚。
佛告訴你,修安那般那首先要有個認識,生命的氣,大原則分三種:「長養氣,報身氣,根本氣」。
第一種,長養氣,這是中文的翻譯,就是使人活著、成長,就像是植物的肥料,動物的飲食一樣,保養你,使你身體有生命的新陳代謝。「新陳代謝」四個字,就是安那般那;死亡的細胞從毛孔排出去了,新的細胞生長,其實就是安那般那;這屬於長養氣。我們的一呼一吸,就屬於長養氣,成長、保養,「長養」兩個字,就是這個意義。所以大家看了中文,以為就懂了,其實沒懂。
關於長養氣,這個內容詳細講很多啊!是個大科學。長養氣裡頭又分四層:風,喘,氣,息。
先講風,風是基本的原則。風,在中國講,就是氣流的氣,在人體內變成呼吸了。人的呼吸是第一位的,所以風是第一位。
喘,譬如我們的呼吸,一般呼吸叫「喘」,喘氣的喘。有一種呼吸道不好的病叫哮喘病,一般普通人,身體都不夠健康,也有輕度的哮喘病,呼吸只到喉嚨,到肺的這個表層為止。呼吸有聲音的,尤其睡眠的時候,靜下來聽得很清楚;感冒鼻塞時,那個聲音更粗了,這屬於喘。喘是外風和身體內部的風,互相矛盾阻礙,互相爭鬥,為了打通氣的管道而發生的。所以講到這個,不是這樣簡單的,要腦科醫生參加,等我們儀器到了再談。所以一般呼吸,是由鼻腔呼吸;鼻腔這裡頭很多的脈,等於現在講神經,很細很細,有幾百種脈。修到能在某一個部位呼吸,那就不是用鼻腔,只靠這個部位呼吸。你拿一個骷髏來看,鼻子這裡有個洞,三角形的,這個邊上在呼吸。這是大概講,還不詳細給你們講,你們還不到那個程度。
所以人年紀越大,氣越短,到死亡的時候,這個氣只到喉結這裡,這個喉結骨頭鎖住的,最後,越老越緊縮,完全一縮就斷氣,「呃」一聲,就死了,長養氣沒有了。
聖吉:我在醫院看到,我父親臨終的時候就是這樣的。
南師:是啊。這個喉結尤其要很注意,這個地方同女性的下部恥骨一樣。女性生孩子,骨盆擴大,骶尾關節後移,恥骨間的纖維軟骨拉開(有些認知不同),所以很痛,孩子出生一個月後慢慢再復原。所以長養氣,你用功到了,喉結打開,對壽命也有控制的作用了。
所以要修氣,否則年紀大了,喝一口水都嗆到,會死的,因為喉結越縮越緊。所以喉結要打開才行,當工夫到了,這裡會打開,然後呼吸在腦了,工夫是到了,最後是腦頂打開,這是講工夫到了的時候。一般人容易衰老,坐在那裡會低著頭睡覺,頭腦昏昏,以為沒有睡,其實都睡了,因為腦的氧氣不夠了,剛才我們那個大爺就打呵欠了,腦袋氧氣不夠了。
這是講長養氣的階段,喘屬於風大的作用。長養氣是生命的功能,同地球的大氣層連帶的。所以,假使超過高空,在大氣層之外,這個氣就變化了,那個是真空,所以太空人要受訓練的。假使不帶氧氣到太空,超過大氣層外面,只有得了四禪定的人,也許沒有關係,也許哦!因為不需要長養呼吸安那般那了。
長養氣,第三步是「氣」。氣的階段不喘了,譬如修定的人,靜坐坐得好,好像感覺鼻子沒有呼吸,或很慢很輕微來往,這個屬於氣了。所以修持方面講的氣,不是現在美國翻譯的那個。當年在美國,我說這個「氣」翻不出來的,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不是普通空氣的氣了。中國古代是這個「」,「无」字下面四點,無火之謂,好像沒有作用,可是還有往來,很久很慢,偶然有一下往來的作用,似乎沒有感受,沒有風、沒有喘,那個叫作氣了。這是拿人來講的。
再進一步,就是「息」,你剛才問什麼是息,你認不清楚是應該的。這個息,接著剛才說,是很微細的進出往來,氣都沒有,身體內部的障礙通通沒有,沒有痛苦難受,痠痛脹麻癢等等感受一點都沒有,完全寧靜,好像一點呼吸都沒有,而是遍滿全身。然後感覺每個細胞乃至九竅,頭上七竅,加上大小便的二竅,全身每個細胞,自然都是往來充滿了,好像跟大氣,虛空相通了,那個就是「息」的境界。這個我從來沒有講過,因為眾生愚昧都不懂。
講到這裡,有人問我一個問題,這時要藥幫助嗎?這是個問題,其實從開始修持,最好懂醫藥。學佛的,學神仙丹道的道家,是注重藥物幫助的,這一種幫助叫助緣,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靠內在的修持。但是懂藥很難,所以道家修神仙的煉丹,就是這樣來的。
這樣簡單答覆她提出的問題,有時候需要懂藥懂醫,所以菩薩要學五明,要懂醫道,她問的問題很對。用藥的道理,是打通你身體內部的障礙。其實普通佛學告訴你,有七萬到十萬條脈管,是微細的氣脈所走的路,一有障礙,內部就有病了,只不過,人不覺得自己有了病。用藥是一種助緣,幫助減輕你的病痛,打通一點氣脈。
但是,修禪宗同有一些密宗(不是黃教達賴這一派),完全靠心力自己把它轉化了,像白教噶舉派走禪的路線,就是靠自力,但心力要非常堅強!念頭隨時能夠空掉的,氣脈自然可以轉變,這一步工夫是非常非常難!所以講,念咒子,學密宗的這些,都是初步打通氣脈的一種方便法門,只是借用的,一種變相的方法而已。
現在簡單地講到這裡,屬於第一個長養氣。第二個,就更難懂了,進一步就是你問到「息」的問題了,叫作「報身氣」,或者「報氣」、「業報氣」,由梵文翻譯成中文是這樣。長養氣是外層的,內層的叫作報身氣。報是業報,是生命的根本,就是某個時候,男人的精蟲跟女人的卵臟碰在一起,我們這個靈魂被這一股業報氣裹進去,很快,快速得不能形容,哈啦哈啦都來不及,已經攪進去了。像攪牛奶一樣,三緣和合變成一個生命。這個精蟲卵臟靈魂一攪進去以後,七秒鐘,不,還要快,快速變化,七個數字一個變化,七天一個大變化。
胎兒在娘胎裡頭,三十八個七天,九個多月,這個時候沒有呼吸,靠臍帶跟母親的身體連到一起,嘴巴鼻子都不動的。可是,從他的臍帶把母親的營養吸進來,包括這個生命的氣,吸進來充滿,所以嘴裡有很多髒東西。這種叫業報的氣,沒有鼻子呼吸作用,只有這個生命功能,自然使胎兒成長了。
佛經粗淺地告訴你,變成胎兒以後,每七天一個大的變化,哪一條經脈,哪一塊骨頭,哪個細胞,七天一個變化,每個七天的氣,名稱都不同,所以是「萬氣根本」。這還不是詳細講,實際上七秒鐘七分鐘,像我們現在坐在這裡,生命都在變化中,都在安那般那,這個氣就是這樣。這個屬於業報之氣。
有人說請讓大家休息一下,是很累,聽得很緊張。
第三章 第一講
再說息
長養氣 報身氣 根本氣
風 喘 氣 息
南師:彼得·聖吉的報告我看過了,知道你現在的修持狀況。這些旁邊的人都是隨緣旁聽的。先喝茶,吃東西吧。
聖吉:沒關係,無須避開什麼人。我的報告中有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安那般那的方法問題,我還認不清「息」是怎麼一回事。
南師:安那般那是梵文,不是現在的印度文,印度現在的梵文也是拉丁化了的梵文,不是古代的梵文了。印度當時的語言文字有幾十種,佛經當時主要是梵文記載的,不是現在講的巴利文。我今天徹底地講清楚,希望你在領導美國向認知科學、生...
作者序
《遠見雜誌》二○○六年六月號,有一篇對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的訪問,在介紹中說:
「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在一九九○年出版《第五項修練》一書後,十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引起廣大而深遠的影響,帶動了許多企業競相推動學習組織。」
「這幾年來,彼得·聖吉開始接觸中國的儒釋道思想,並且多次到香港拜訪國學大師南懷瑾。今年再提出新的管理思潮《修練的軌跡》,將管理再推向一個新的境界。」
張明正先生在接受訪問時說:「我曾當面問彼得·聖吉,為什麼學理工出身,後來成為組織學與管理學大師的他,會去拜禪學大師南懷瑾為師,又對中國的儒釋道備加推崇?」
聖吉博士在新書中說:「在我們尋求如何為這個領域開拓新知時,有幸遇到中華文化界修為涵養極高的大師們,並承蒙他們指點。與南懷瑾大師的會談尤其關鍵。他幫助我們明白,我們探索領域的共同基礎。我們真心感謝能有這個機會,與中華文化世界的廣大讀者分享我們這趟旅程的一些見解。我們也期待能有更深度的跨文化對談,繼續與你們共同學習。」(《修練的軌跡》第一頁)
中山大學楊碩英教授說:「《修練的軌跡》中涉獵了不少中國儒釋道的修練,其中有些背景資訊順便一提。聖吉讀史丹佛大學時就開始修習鈴木大拙的禪宗。我一九九一年寄了一些南懷瑾先生佛道兩家著作的英譯本給聖吉,他非常用功,在世界各地演講時均隨身攜帶閱讀。一九九五年我帶他至香港見南先生,此後聖吉就依南先生的指點下苦功,每天早晚各打坐一小時,終年不斷,……並遵照南先生的指點,開始非常認真地研讀《管子》及《大學》。」(同前書第九頁)
在聖吉博士一九九五年初次拜訪南師後,《遠見雜誌》即於當年七月號,發表一篇〈當彼得·聖吉遇到南懷瑾〉一文,此後各方多所好奇,並關心後續的發展。
兩年後(一九九七)的六月,聖吉博士一行五人到香港,參加南師主持的禪七。據楊教授說:「他們返美後五人每月聚會……溫習禪七所學,非常精進。近年來聖吉向南先生請益的次數就更頻繁了。」
聖吉博士平時與南師的問答,皆由彭嘉恆翻譯聯繫。二○○三年起,一連三年,聖吉博士一行,每次以三日的時間,前往拜會南師,繼續他的參訪學習。
二○○四年聖吉等人的新著《Presence : An Exploration of Profound Change in People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在美國出版,中譯名稱《修練的軌跡》,於二○○六年六月在台灣出版。中譯本第十四頁說:這本書「卻有如禪宗師父的一棒,告訴你:打開你的心智模式吧,沒有答案。……學習大師不怕承認他仍在探索、在學習,他謙虛為懷地說:我們所知有限,我們所學到的一切,仍有永恆的奧祕蘊藏其中。」
聖吉在這本新書中說:「南大師的種種成就,似乎不可能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美國國務院駐中國的一名高階官員曾告訴過我,按照傳統,中國皇帝的顧問必須是集一切文化傳統於一身的大師級人物。這位官員說:『南先生可能是符合這種傳統的最後一人。』」(二四○頁)
聖吉博士一行,十年來鍥而不捨地研習中華文化,就像他的恩師佛睿斯特一樣,「總是獻身於探索最重要的問題……」。聖吉的著作,曾被《紐約時報》評為十年中最具影響力者。由種種跡象顯示,聖吉是站在時代的前端,他的努力似乎引導著西方文化的行進。在他們這本新書中,更突顯出東西文化匯流的趨勢。這對人類文化而言,頗具積極意義,也是可喜的現象。
至於有人曾問聖吉參學禪宗南大師一事,足以說明他對中華文化的領悟超過了一般學者。禪宗雖源自印度,但這顆種子飛到中國後,在儒道老莊及諸子百家的沃土上才能茁壯,開花,結果,形成另一支中華文化,已為世所公認。各方涉入雖或深或淺,但千餘年來對文化各層面的巨大影響,堪稱無言可喻。深入研究,禪更關聯時代熱門的生命科學,由此可知,聖吉等的文化智慧非比尋常。
為了使廣大讀者了解之故,本公司將三次訪談真實記錄,整理出版了這本書,其中○三年的參晤,係由石宏先生整理完成,並譯成英文寄交聖吉博士。
其餘○四年及○五年兩次的記錄及整理,參加工作的人很多,如官大治錄音,劉煜瑞、趙雲生實況筆錄,檢對許衡山,初步校錄整理馬宏達,電腦校正宏忍師,資料查對張振熔等,現趁此出版之際,特別向他們致謝,並向三次擔任口譯工作的彭嘉恆先生,一併表達謝忱。
又書中的內容提要,為編者所加。
劉雨虹 記
二○○六年七月廟港
《遠見雜誌》二○○六年六月號,有一篇對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的訪問,在介紹中說:
「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在一九九○年出版《第五項修練》一書後,十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引起廣大而深遠的影響,帶動了許多企業競相推動學習組織。」
「這幾年來,彼得·聖吉開始接觸中國的儒釋道思想,並且多次到香港拜訪國學大師南懷瑾。今年再提出新的管理思潮《修練的軌跡》,將管理再推向一個新的境界。」
張明正先生在接受訪問時說:「我曾當面問彼得·聖吉,為什麼學理工出身,後來成為組織學與管理學大師的他,會去拜禪學大師南懷瑾為師,又...
目錄
出版說明
第一章
第一講
學禪定是什麼目的
截斷眾流
頓然而悟
知覺與感覺
風和氣
第二講
安那般那出入息
修出入息是修什麼
呼吸不是息
念頭和氣
第三講
六字口訣
安那呼出病氣業氣
第四講
止和觀是方便
生理是五陰中色法
色受想行識
知時知量用功
表色 形色 顯色
第二章
第一講
最早講生命科學的人
宗教追求什麼
生命的生理問題
氣與生命
生命本元之氣
什麼是種子氣
第二講
時間用在哪裡最好
聖吉談工作與修行
如何達到止息
第三講
生命來源與十二因緣
佛法不是宗教是科學
最難懂的無明
四種死亡
三種無常
五種癡
大政治家不搞宗教信仰
第四講
說止息
魚不認水 人不認氣
修行人的呼吸
出氣最重要
大勢至 無法擋
南北分歧
如何觀想
第五講
中國人的宗教觀
《西遊記》的含意
原罪和業力
第三章
十二日晚 漫談
中國茶
倒爺企業家
誰是企業家
教育問題
信仰問題
十三日晚 漫談
顏色聲音影響人
不同文化的困惑
生是生 命是命
時間 空間
人體生命的神奇
科學發展的影響
第一講
再說息
長養氣 報身氣 根本氣
風 喘 氣 息
第二講
報身氣用完了如何
病是氣造成的
種子氣是什麼
第三講
三種意念——心意識
誰是真正的活佛
胎兒的思想與感覺
十個一切入
第四講
什麼是色法
三十種所觸
四種能觸
心念的光 物理的光
色與光不同
出版說明
第一章
第一講
學禪定是什麼目的
截斷眾流
頓然而悟
知覺與感覺
風和氣
第二講
安那般那出入息
修出入息是修什麼
呼吸不是息
念頭和氣
第三講
六字口訣
安那呼出病氣業氣
第四講
止和觀是方便
生理是五陰中色法
色受想行識
知時知量用功
表色 形色 顯色
第二章
第一講
最早講生命科學的人
宗教追求什麼
生命的生理問題
氣與生命
生命本元之氣
什麼是種子氣
第二講
時間用在哪裡最好
聖吉談工作與修行
如何達到止息
第三講
生命來源與十二因緣
佛法不是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