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孟子講義
※孟子簡介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三七二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二八九年)。孟子之父早喪,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教育嚴謹,「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也成為千古美談。他受業於子思的弟子學習儒學,當他能夠融會貫通孔子的心法後,便希望尋求明君的任用,能推行王道仁政。
在戰國那個風起雲湧的世局,各國諸侯都在厲行變法革新,例如秦國重用商鞅,使國家富強,兵力精銳;楚國和魏國先後任用吳起,而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打敗許多強敵;孫臏和田忌也受到齊威王和宣王的重用,使得武力強大、國勢鼎盛,各國諸侯紛紛前來朝拜。當時各國諸侯皆熱衷於「合縱連橫」的謀劃策略,把「攻城掠地」視為主流價值。孟子以民為本的主張和仁義的學說,自然難以被認同和採行。最後只好返回鄉里與弟子萬章等人整理詩書,並闡揚孔子的主張和學說。
孟子生活在戰國中期,比孔子所處的春秋末期,更為動盪不安,戰亂迭起,人心惶惶,民不聊生,政治暴虐,諸侯無道,功利主義卻大行其道。同時在思想方面也更加複雜多元,乃「百家爭鳴」的時代。孟子一方面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理念,同時在與其他各家學說的論辯交鋒當中,確立了自己的學說和主張,也護衛了儒家的心法和正道,使孔門之道在那個異端邪說橫行的世代中,不致於被淹沒消失。漢代之後,隨著儒家的思想和主張不斷地受到重視和推廣,孔子被推崇為「至聖」,然而孟子學說到了中唐時期才受到了重視,在宋元時期孟子才被尊稱為「亞聖」。
《孟子》與《論語》一樣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論語》的文字內斂簡約,《孟子》則多是長篇大論、機鋒善喻(不少成語所出);《論語》如同仁者的諄諄告誡,《孟子》則是義者的滔滔思辯。《論語》以明「仁」為宗旨,《孟子》則以明「仁」顯「義」為職志;《論語》對政治多以理念論述,《孟子》在論政時則會詳述作法和制度。
《孟子》一書,共七篇:《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南宋時期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為「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的科目。此後,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就合稱「孔孟之道」,成為儒家學說的主流,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簡言之,儒學的創始奠定在於孔子,而維護發揚之功則應當歸給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