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序
一
從史學史的觀點看,傳統中國史官手執簡冊以記錄史事,內容自然是含括當代之事。其後史學幾經發展,「當代史」、「現代史」依舊是著史者重視所在。例如,孔子以《春秋》褒貶東周諸侯各國數百年的史事,當中有七十餘年是孔子親身經歷的時代;司馬遷作《史記》,以漢武帝太初元年作為敘述的下限,也可以說具有「當代人述當代事」的元素。這樣的史學傳統,延續到晚近。例如,晚清不單開始大規模地刊印《東華錄》、《籌辦夷務始末》等本朝史料,也有史家完成《聖武記》(魏源著)、《湘軍志》(王闓運)等聚焦於本朝史事的史著。
無可諱言的是,整體看,現代歷史著作雖有「市場」,卻常遭到學院派研究者有意、無意的輕忽,甚至杯葛,以致後來研究現代史的學者,往往有被邊緣化的危機感。1931年,羅家倫發表〈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意義和方法〉一文,即指出「研究中國近代史是實際的需要,也是知識的要求;但是中國現在看重這種研究的很少」,原因有三:第一是因為學者的好古心,覺得材料愈古的愈可尊重;第二是因為恐怕時代愈近,個人的好惡愈難避免,深怕不能成為信史;第三是因為恐怕有許多材料不能公開,史家恐自己的著作不能成為定史。不過,羅家倫強調,前揭三點都不該成為阻礙近現代史研究的理由,畢竟「古代的殘磚斷碣,對於歷史的重要,不見得就高於近代的告示公文」,「須知今日的告示公文,若是保留到幾千年後,將來史學家何曾不是把它當作巴比倫的殘磚、埃及的古碣或是『流沙墜簡』一樣的重視?」其次,羅家倫坦言「時代太近,恐怕牽涉自己的好惡」的的確確是近現代史研究極須顧慮的事。即令如此,羅家倫認為,史學家應該銘記、警惕研究條件的限制,對近現代史著仍不應止步不前,因噎廢食。其後繼掌國史館的黃季陸,主纂《中華民國史事紀要》七十大冊,他的重要主張是「公開史料、便利研究」,並明確提出「當代人修當代史」的口號。現代史研究因此有更多展開的契機。
二
對臺灣來說,長年以來,牽動現代史研究最直接的因素,莫過於1949年中國大陸政治情勢劇變所帶來的社會、文化等層面之影響。1950年代初期,臺灣的近現代史研究,主要是由史政機關和大學歷史系所帶動;不論大學教授或史政機構的主持人,多以大陸遷臺的學人為主。因之,包括近代史研究的臺灣史學界發展,便自然與1949年之前中國史學相接榫。特別是,1950年代之後,「史觀派」在中國大陸掛帥,「史料派」則在臺灣有了傳承。
誠然,1950年代後兩岸政治、社會愈走愈遠,甚至學術也分道揚鑣。以臺灣而言,1960至1980年代,政治氣氛肅剎,學術自由受到一定的約束;當時在以國民革命史為主軸,以反共為國策,其結果自然傾向於諷斥北洋政府的無能,貶抑共產黨的地位。於是,這一時期臺灣反共氣氛濃郁,政治控制愈趨緊密,臺灣史不能碰,中共史碰不得,近現代史多半只能致力於晚清史的研究。60年代之後80年代之前,研究範圍雖延伸到民國,但臺灣史和共產黨史,依然是研究禁地,能開展的空間有限,這是後來臺灣史學界很難找到這方面人才,臺灣不易成為民國史研究重鎮的原因。
所幸在這個階段,臺灣的學術機構如中研院近史所及各大學研究所,史政機構如國民黨黨史會、國史館、國防部史政局等,逐步開放史料、出版資料叢刊、鼓勵研究、召開學術會議,一方面促使革命史學術化,一方面也培植了一些人材。黨史與國史的界限,此時雖不易釐清,抑且若干研究領域依然存有忌諱。不過,以中華民國史為內容的研究成果的確陸續展現,深化了當代人也可以修當代史的觀念,直接間接有助於中華民國史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三
1980年代,臺灣的政治空氣日漸緩和,歷史研究持續朝向多元化發展;中國大陸則結束文化大革命的動盪,正走向「改革開放」時代。兩岸政治、軍事情勢的劇變,提供了讓學者可以重新解釋歷史的環境,當然多少會影響歷史學研究的空間。特別是,中國大陸雖在思想上仍有所堅持,禁區也未完全撤除,但研究情形已見改善;因之,其學界挾雄厚人力、物力及龐大的資料收藏,研究的成果實難再忽視。
不論是對臺灣抑或中國大陸,由於時過境遷,1949年以前的政治、軍事史事敏感度已經降低,這有利於歷史研究繼續向民國時期向下延伸發展。甚至,隨著時間發展,兩岸的官方史料機構擴大開放限度,或是以不同形式刊布1980年代以前的檔案,亦使新一階段的現代史研究逐漸成為可能。早期研究課題,社會科學史學者最早挽袖探索,故而經濟、社會、人類、法律學者的研究成果顯眼,一時反而看不到歷史學者的成績。另外,必須指出,放眼國際的東西方「冷戰史」,拉長時間才能看清的「二十世紀史」,海峽彼岸及歐美學者早已趨之若騖,但在臺灣的歷史學者似乎還自縛雙手、裹足不前,現代史的研究就只能自囿在原有的窠臼之中,難予邁入新境。
放眼國際學界,歷史學研究有時尚、也有潮流,一波又一波,多半受西方研究流行影響。冷戰的1950年代,俄帝侵略中國史一本本出版,60、70年代喻帝國主義者為敲醒中國「睡獅」的天使,「挑戰與回應」說大行其道。接著大夥兒追風「現代化」理論,臺灣學界也所向披靡,到了80年代之後新文化史當道,流行迄今未止。追趕流行未嘗不好,只是我們的土壤、條件,可能如何成長?橘越淮為枳、削足適履之說,道盡茫然追隨可能的風險。或謂如今西方史學研究以無主流為主流的年代已然降臨,不過,兩岸學者或仍正有前輩學者提及的近現代史研究「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受,如能藉此作一番省思,未嘗不是好事。
四
栗國成教授學術養成的成熟期,約當臺灣走向開放社會,現代史研究開始可以不要只有一家之言的當兒,故而他早期曾研究過1930年代的學生運動史;又因初生之犢加上有名師指導,陸續發表當時未盡合乎時宜的作品。由於在研究所浸潤於政治學,故對政治史有興趣,焦點自然集中於此。這次他將十篇紮實論文集結成書,名曰《廿世紀中國政治史論集》,正是他對以現代史研究為志業之成果的具體展現。
我上面的一大段話語,實際上是想鋪陳這本書的出版意義和價值。
首先,要對栗教授表示敬意,在那個還不算爽朗的時代,要選擇以現代史為職志,尤其要研究政治史,是需要些勇氣和決心的。更具體的說,首先,書中涵蓋的時間領域,前後百年;就書寫時間言,多半落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後,顯示作者從長時段挑議題,有歷史特殊意涵,也有因關懷現狀之故,不無藉題抒展以澆胸中塊壘者在。突破前輩忌談、難談的國共關係史,把「匪情研究」學術化,即使以知己知彼的現實意義言,栗教授的研究就有開風氣之先的作用,功莫大焉。至若論作中檢視國府倉皇遷臺、喘息未定時的內外危局,如劉自然事件、八二三砲戰,或為集國學尾閭的大師章炳麟討回歷史公平地位,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均為那段歷史、那個時代補足或發出平衝的聲浪;其次,全書十篇論文有七篇屬戰後時期,其中更有兩篇已涉入50年代的歷史,這是此前史家少見涉足之區。可見資料宏富、問題複雜、事多隱晦、人多在世等,反成為研究利基,故此七篇文章分別涉及戰後國共關係、東北接收、1949年中共政權與「江西經驗」、民國憲政經歷、中美臺三角詭譎關係重要歷史的釐清,不能不說對戰後中國研究確有推波助瀾的作用。此外,書中有關中共江西時期與客家關係,以及毛澤東江西時期政治經驗與1949年中共取得大陸政權過程的歷史比較論述,具有開創性的研究意涵,很教人刮目相看。另外、從文字看,栗教授的學術研究走的是史料為主,不隨理論起舞的路線。論作除了大量利用地方誌作取材對象外,在史政機構甚至還沒把史料上線前,已孜孜矻矻的在史料堆中逐條追索。利用國史館庋藏的「蔣中正總統檔案」(學界習稱的「大溪檔案」),其中的革命文獻和特交檔案,均多所利用,當然行政院的原始檔卷、蔣中正日記,近史所的外交部檔案也不會漏失,運用史料多能捷足先登,確是一大特色。西方流行的史學研究理論的運用,一如前述,除了有水土不服的可能外,「取代」現象也會令借用的學者心生困擾,1980年代中研院近史所的大型區域現代化研究,風光開始,草草結束,與西方學界「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ory)的出現,不無關係。或許栗教授大量利用新出土的史料,穩紮實打,從歷史研究中得出歷史意義,仍是史學研究的長遠可行道路之一。本書諸多論述的價值,讀者當可細心體會。
現代中國正值近代轉型時期,政治雖非轉動時代轉變的唯一主力,但絕對是難予忽視的一環,栗教授這本書的許多論作,跳出傳統政治史研究的窠臼、陷阱和瓶頸,能點滴累積,又能獨闢蹊徑,洞見時局變遷關鍵,正見功夫。每篇論作,均值得細讀。
謹為序。
呂芳上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
前國史館館長
自序
廿世紀,不論是在中國內部,或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劇烈動盪與不安的世紀。就中國內部來說,在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前,先有1912年(民國元年)滿清王朝的被推翻、中華民國的建立;接著有袁世凱的圖謀帝制、及袁死後的北洋軍閥亂政;中共建黨;國民黨「清黨」及北伐統一全中國;毛澤東等佔據贛閩建立「蘇維埃政府」;國民政府五度圍剿贛閩的中共「蘇區」;「西安事變」等等史實之發生。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軍閥即積極展開了其侵略中國的圖謀,至1937年「蘆溝橋事變」發生,國民政府終於被迫走上了全面抗日戰爭的道路;國、共關係也因此由以往的敵對,走上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的局面。但中國八年的抗日戰爭,雖在1945年因二戰結束而贏得了勝利;但戰後中國的政局,卻在經濟、政治等層面,呈現了對中共有利、卻對國民政府不利的狀況。國民政府因蘇聯、美國強權的影響,在主權上並不能順利接收全東北;在軍事上,也完全不能壓勝共軍。經過了不到四年的所謂「國共內戰」,國民政府終於被迫退守台灣。
1949年以後,國、共兩個政府雖然形成了隔台灣海峽對峙的局面,但早期的兩岸關係,雙方仍時有戰事,直到1958年「八二三砲戰」結束,這種兩岸隔台海對峙的局面,才算正式形成。從1949年到1979年大陸改革開放之前,海峽兩岸經濟發展的狀況觀察,當時的台灣,顯然優於大陸。自1979年大陸改革開放以後,其經濟發展,也一日千里。廿世紀末葉,台海兩岸的經濟發展,其變化之速之進步,絕非百年前的中國人所能想像,堪稱成就空前。
就世界局勢觀察,廿世紀的變化,其震盪之劇烈,也是空前的。除了廿世紀前半葉,人類歷經了兩次世界大戰以外;二戰以後,由於美蘇兩大陣營的對抗,先後有韓戰、越戰的發生,及其以後蘇聯的解體,中共的崛起等等;任何一件國際大事的發生,無不牽動著世局的變化,當然也包含著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之影響在內。
廿世紀國共與兩岸關係的變化消長,不僅牽動著世界局勢,中華民國其實也深受國際局勢的影響。廿世紀影響國共勢力的興衰消長,最主要的,當然是日、俄、美三國。這三個國家的對華政策,直接間接影響著國共兩黨的興衰:沒有日本軍閥的侵華,以及蘇聯在政權性質上一定會支持中共的因素影響,則中共是否一定能夠在1949年擊敗國民黨的領袖蔣中正,迫使其退守台灣,只怕還大有疑問。1949年以後,沒有美國的強力支持,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能否一直能與中共,隔著台灣海峽而分庭抗禮,只怕也大有疑問!
由以上所述,可知二戰前後,國共關係的興衰變化,實在與蘇聯、美國對華政策的演變與發展,息息相關!在此前提下,作者歷年來,針對上述諸問題乃有所著墨;先後撰成〈清末章太炎與革命、維新兩派的關係〉(《中山學術論叢》〈第十三期〉),〈美國與一九四四年的國共關係〉(《社會文化學報》〈第七期〉),〈戰後初期的國共關係(1945年8-12月)〉(《國家發展研究》〈第一卷第一期〉),〈一九四六年一至四月國共關於以「國民政府民主化」為中心之權力爭執〉(《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七期〉),〈一九四六年國民大會由延會到開會期間的國共爭執〉(《國家發展研究》〈第二卷第一期〉),〈張嘉璈與戰後初期中蘇關於「國民政府接收東北」之談判(1945/10-1946/4)〉(《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九期〉),〈1957年台北「劉自然事件」及1965年〈美軍在華地位協定〉之簽訂〉(《東吳政治學報》〈第二十四期〉),〈一九五八年「台海危機」期間台、美、中之反應與互動〉(《國家發展研究》〈第四卷第一期〉)等論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
惟以上各文,均在不同時間、刊物發表,散落各地,且時間亦難免久遠;加以作者復又撰有未曾在任何刊物發表的論文,如:〈中共「江西時期」與客家的關係(1929-1934)〉,〈毛澤東「江西時期」的主張、作為與1949年中共取得中國大陸政權的關係〉等文;因此乃決心將以上各文,彙整為一册,以利讀者閱覽。本書所列論文,對於中華民國國運演變的曲折軌跡,以及其所以致此之由,等於作了部份簡要說明。本書所列論文,參閱引用《蔣中正總統檔案》文件、美國國務院《外交關係文件》、中共官方出版品及文件之處甚多,均屬第一手史料,允為本書特色,尙希讀者留意;亦祈方家先進,不吝賜教。
本書大部份文稿撰作期間,家父母均還健在人世;值此付梓前夕,則均已歸道山。謹以此書 敬獻於先父 汝棠公,及先妣 劉太夫人諱淑婉靈前,以為永恆的紀念。
本書付梓前夕,承國史館前館長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前所長呂芳上教授,慨允惠賜序文,作者實深感佩。作者與呂教授相識於青年時期,友誼歷久彌新。呂教授為國內少數研究中華民國史的權威學者,對拙著頗多謬獎,愧不敢當。呂教授主政國史館期間,成績非凡;最令作者敬佩者,厥為在他主編下,完成《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十二鉅冊之出版,書中大量引介截至目前為止,尚未能公開發行的《蔣中正先生日記》,其嘉惠於中華民國史的研究,殊非淺鮮。謹向呂教授表達崇高的敬意與謝意。
栗國成
2021年3月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