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概要
《內經》的成書與沿革
《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是兩千多年前中醫理論之集大成,其主要內容出自戰國,秦漢以來代有補充,將其彙編成書,可能是在西元前1世紀,即西漢中後期。故此書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而是在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內,由不同地區的眾多醫家經過編纂修訂的論文彙編。書名冠以「黃帝」,僅是託名而已。現在通行的《黃帝內經.素問》和《黃帝內經.靈樞》,分別經唐代王冰整理編訂補注、宋代林億等校正及南宋史菘整理校勘而保存流傳至今。
「將升岱岳,非徑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內經》以降,研究者眾,其研究方式主要有校勘、注解、分類等。其中分類注解以楊上善、張介賓、李中梓為代表;只注解《素問》以王冰、吳昆、高世栻為代表;全注以馬蒔、張志聰為代表。歷代醫家對《內經》的研究成果,是我們學習研究《內經》的重要參考文獻。
《內經》的成書
《內經》分《素問》和《靈樞》兩部分,每部81篇,共有162篇。《黃帝內經》的書名,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方技略》的書目。關於《內經》的成書年代及作者,歷來是學者醫家爭論不休的問題。古今看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一者,認為是黃帝時書;二者,認為成書於春秋戰國及秦漢之際;再者,認為擴編成書於西漢。
《內經》的成書時代,當分為理論創作和彙編成冊兩個階段來看。
《內經》的理論創作,始於春秋戰國,秦漢以來,代有補充。主要有三點根據:一是歷代諸家的論證;二是與同期作品的比較;三是文字氣象的分析。
從歷代諸家的論證來看,宋代的百源學派宗師邵雍在《皇極經世.心學》中指出:「《素問》、《陰符》,七國時書也。」朱熹的《朱子全書.右史餘論》則說:「至於戰國之時,方術之士,遂筆之於書,以相傳授,以列子之所引,與夫《素問》、《握奇》之屬,蓋必有粗得其遺言(指黃帝)之仿佛者,如許行所道神農之言耳。」明代方孝孺的《遜志齋集.讀三墳書》也說:「世之偽書眾矣,如《內經》稱黃帝,《汲塚書》稱周,皆出於戰國、秦、漢之人。」清代崔述《補古上考信錄.黃帝說》指出:「世所傳《素問》一書,載黃帝與岐伯問答之言,而《靈樞》《陰符經》,亦稱為黃帝所作。至戰國諸子書述黃帝者尤眾。」可見,歷代諸家認為《內經》除七篇大論外,多數是戰國時期的作品。
從內容上與同時期的作品相比較來看,《呂氏春秋》、《周禮》中涉及疾病與衛生的部分,與《素問》相關內容如出一轍,僅有詳略的差異。另外,20世紀70年代以來,長沙馬王堆等出土文物中發現了大量的簡帛醫書,其中雖無《黃帝內經》或《素問》之類的篇卷,但其內容與《內經》有一定的關聯,也成為考訂《內經》一些篇章來源和撰著年代的可靠依據。
從《內經》的文字氣象來看,《內經》各篇所反映的社會背景、紀時紀年、學術思想、醫理的精粗、診療技術的運用,以及文章筆法、文字使用、引用文獻等,均有明顯的時代差異,說明《內經》是將漢代以前流傳的醫學理論與經驗,經過彙集、編纂、整理加工而成的書面總結,具有論文彙編的性質。
《內經》彙編成冊的時代,根據史書的相關記載,可大致推斷為西漢時期。《黃帝內經》書名首見於《漢書.藝文志.方技略》:「《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七卷,《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白氏內經》三十八卷、《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漢書.藝文志》是班固據《七略》「刪其要,以備篇籍」而成。《七略》是西漢末劉向、劉歆父子奉詔校書時撰寫的中國第一部圖書分類目錄,其中負責校方技書的是李柱國,史載李柱國校勘醫書的時間是西元前26年(西漢河平三年)。此當為《內經》成編的下限。
《內經》成編的上限,《史記》是重要的佐證。《史記》記載了上自黃帝下迄漢武帝長達三千多年的歷史,書中詳述了各代科學文化的發展,對先秦諸子及其著作皆有介紹,並專為扁鵲、倉公等醫家作傳。如果《內經》在司馬遷著《史記》前已成書流傳,那麼司馬遷是應見得到的,但《史記》中並未提到《內經》之名。《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說,倉公在高後八年(西元前180年)拜見了他的老師陽慶,陽慶傳給他一批醫書,有《上下經》、《五色》、《奇咳術》、《奇恒》、《揆度》、《陰陽外變》等,這些都是《內經》所引述的醫書,說明《內經》的成書肯定在倉公之後。《史記》寫作於作者入獄(西元前99年)之後,由此推論,則《內經》的成編時代當在《史記》之後、《七略》之前的西元前1世紀之內。
再者,《內經》全書一個重要的學術特點是廣泛深入地運用了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各有古老的源頭,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各自獨立發展。五行生克體系的提出及與陰陽學說的合流,始於戰國末期的陰陽家鄒衍。直至西漢中期,董仲舒和淮南王劉安等人的著作才勾畫出了一個完整的宇宙圖式,其中包含天地、陰陽、四時、五行及事物間的生克制化規律,用以說明宇宙中包括人的生命活動在內的形形色色的事物及其關係。至此,陰陽五行學說才較為完備並成為當時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學說。《內經》廣泛採用陰陽五行學說,從側面表明《內經》的最後加工成編當在西漢中期或稍後。
由於《內經》的著作時代跨越春秋戰國至漢代,所以《內經》的作者顯非一時、一地、一人,當是眾多醫家的理論彙編和經驗結晶。《內經》多數篇章以黃帝與岐伯等問答的體裁寫成,書名又冠以「黃帝」,僅是崇古假託而已。其實黃帝不是指一人,而是代表一個強大的氏族。黃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過著遷徙無常的遊牧生活,後來打敗炎帝族,逐漸在中部地區定居下來。黃帝族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發展階段。繼黃帝之後,歷代都尊黃帝為始祖,於是整個中華民族都屬於炎黃子孫,並引以為榮。可見後世學者把自己的書名冠以「黃帝」二字,無非為了溯本思源,以示學有所本罷了。如《淮南子》所說:「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托之於神農、黃帝而後方能入說。」說明託名神農、黃帝所作,在當時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漢書.藝文志》託名神農、黃帝所著成書的就有數十種,而且卷帙浩繁,涉及面廣博而精深,故孔安國序《尚書》之時頗有感慨地言道:「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
《內經》的流傳
《內經》自問世以後,歷經輾轉傳抄、遺失與補注,早已失去其本來面目。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黃帝內經》曾以十八卷本與《黃帝外經》等醫經七家一併傳世。《七略》之後至東漢末的一段時間內,《內經》怎樣流傳,史無記述。《漢書.藝文志》未著錄《素問》和《靈樞》(《九卷》),後者很可能是《黃帝內經》等醫經散佚後再次收集彙編而成。東漢末,張機(字仲景)在《傷寒論.序》中說:「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張機所參考的古醫書中,提及《素問》、《九卷》之名,但未見《黃帝內經》之名,難以直接判定《素問》、《九卷》與《黃帝內經》的關係。但張仲景列舉了古代名醫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長桑、扁鵲、公乘陽慶、倉公等。其中,黃帝、岐伯曾見於《七略》中,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和少師均見於《素問》、《靈樞》中。這表明《素問》、《靈樞》(古稱《九卷》)與《黃帝內經》有一定的聯繫,《素問》為《黃帝內經》之一部,《九卷》為《黃帝內經》的另一部,即今之《靈樞》。至魏晉年間皇甫謐予以印證說:「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亦有所亡佚。」《針經》是皇甫謐為《九卷》所命之名,可能源自該書第一篇《九針十二原》中「先立針經」一語。至唐代,王冰又將《針經》易名為《靈樞》,謂:「《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
《素問》與《九卷》(《針經》)自晉以後的流傳情況,史料上有一些相關記載。《隋書.經籍志》錄有「《黃帝素問》九卷」。其注云「梁八卷」,說明九卷本《素問》在南北朝時已亡佚一卷。《隋志》亦載有「《黃帝針經》九卷」。《舊唐書.經籍志》著錄有「《黃帝素問》八卷」、「《黃帝針經》十卷」、「靈寶注《黃帝九靈經》十二卷」。《新唐書.藝文志》的記載為「《黃帝針經》十卷」「全元起注《黃帝素問》九卷」、「靈寶注《黃帝九靈經》十二卷」、「王冰注《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宋.藝文志》則分別記有:「《黃帝靈樞經》九卷」、「《黃帝針經》九卷」、「《黃帝九靈經》十二卷」。《九靈經》當為《針經》的不同傳本。這說明至隋、唐、宋,《內經》仍以《素問》和《針經》兩書以不同本子分別傳世,卷數有一些變化,且又有了《九靈經》的別名出現,而《九卷》之舊名,漸從史志及文獻上消失。
《素問》作為《內經》的一部,在張仲景《傷寒論.序》記載之前已獨自傳世很長時間。皇甫謐著《針灸甲乙經》(簡稱《甲乙經》)時,發現《內經》「有亡佚」,經對照而知所散佚的是《素問》第七卷內容。至5世紀末葉,齊梁時期人全元起為《素問》作注,後世稱為《素問訓解》,其注本在舊、新《唐書》和《宋史》中都有著錄,宋代林億等據以校王冰本《素問》,並使卷次、篇目保存於王冰本中。宋以後,全本亡佚未見。歷代整理《素問》功勞最大的醫家當推唐代王冰。王冰於寶應年間,在殘缺不全的八卷全本基礎上,對照家藏「張公秘本」,做了大量的補亡、遷移、別目、加字和削繁等工作,使《素問》回復到八十一篇舊數,改編為二十四卷本行世。其中的「運氣七篇」和《六節臟象論》中有關運氣的一段,皆為王冰補入,其文體與他篇殊異。王冰補入運氣七篇之後仍缺《刺法論》和《本病論》兩篇,篇名僅存目錄中,後人補出後稱為《素問遺篇》。王冰治學嚴謹,「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雜糅」,其卓有成效的工作,使《素問》得以較完善地繼續流傳。可惜其書經後世傳抄已朱墨不分。王冰所注《素問》傳至宋代,已「文注紛錯,義理混淆」。宋代仁宗嘉祐年間,高保衡、林億等人奉朝廷之命,校勘醫籍,對王冰本再行考證,「正謬誤者六千餘字,增注義者二千餘條」,並定名為《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林億等的校本,被視為《素問》版本之定型,宋以後的元、明、清各代皆據此進行翻刻,卷數雖有增減分合,文字卻無大的改動。明代顧從德影宋刊本《素問》,堪稱善本,為今所據。
《靈樞》為《針經》的另一傳本,其名最早見於王冰注的《黃帝內經.素問》序和注中。林億《新校正》謂:「按《隋書.經籍志》謂之《九靈》,王冰名為《靈樞》。」指出《靈樞》之名是王冰據《九靈經》所改。《新校正》在校注《素問.調經論》王注時指出:「詳此注引『《針經》曰』,與《三部九候論》注兩引之,在彼雲《靈樞》而此曰《針經》,則王氏之意,指《靈樞》為《針經》也。按今《素問》注中引《針經》者,多《靈樞》之文,但以《靈樞》今不全,故未得盡知也。」這說明《針經》、《九靈經》、《靈樞》實為一書的不同傳本,《靈樞》至宋代已殘缺不全。林億等也曾校勘過《靈樞》的殘本,所校殘卷早已亡佚。據考證,高麗使者於北宋元佑七年(西元1092年)來宋獻出《黃帝針經》,宋哲宗於次年正月下詔頒發高麗所獻《黃帝針經》於天下,使此書複行於世。北宋末年,金兵南犯,戰亂嚴重影響了醫籍的保存和流傳,《針經》等古籍面臨著散佚和失傳的厄運。南宋紹興二十五年(西元1155年),錦官(成都)人史崧「但恨《靈樞》不傳久矣,世莫能究……參對諸書,再行校正家藏舊本《靈樞》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釋,附於卷末,勒為二十四卷」,定名為《黃帝內經.靈樞經》,刊行於世。史崧校正的刊本,後人未再改動,成為元、明、清續刻的藍本。
相關命名含義解
《內經》書名的含意
《內經》書名,首見於《漢書.藝文志》。《內經》之「內」字是與「外」字相對而言。先秦兩漢人著書,往往把一部書分為內、外兩部分。如《漢書.藝文志》所載書目就有「黃帝內經、外經」、「扁鵲內經、外經」、「白氏內經、外經」等多種。「內」與「外」,僅表示內容的分類,並無深意。正如丹波元胤《醫籍考》所說,內外「猶《易》內外卦,及《春秋》內外傳,《莊子》內外篇,《韓非子》內外諸說,以次第名焉者,不必有深意」。
《內經》之「經」字,《說文解字》曰:「經,織也。」其本義是指織物的縱線。陸德明《經典釋文》則釋為「常也,法也,徑也」,引申為常道,即規範、法則、原則之義。古書稱「經」者,有《詩經》、《書經》、《易經》、《道德經》等,西漢時期,「經」擴大到指關於論述某一具體學術和技藝的著作,如《星經》、《水經》、《內經》、《難經》等。《文史通義》指出:「術數諸家,均出聖門製作……而習是術者奉為依歸,則亦不得不尊以為經言者也。」《內經》稱為「經」,是業醫者對該書的尊崇之謂,是學醫的人必須遵循的理論原則。
《素問》書名的含義
《素問》之名,最早見於《傷寒雜病論.序》。關於《素問》書名的含義,各家理解不一致。《新校正》引全元起曰:「素者,本也。問者,黃帝問岐伯也。方陳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問》。」馬蒔、吳昆、張介賓等人則認為,《素問》之義即「平素問答之書」。目前,學術界認為林億等《新校正》之說近乎經旨,其雲:「『夫有形者生於無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屙瘵(ㄎㄜ ㄓㄞˋ)由是萌生,故黃帝問此太素質之始也,《素問》之名義或由此。」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為古人探討天地形成所分的四個階段。《素問》正是從天地宇宙的宏觀出發,運用精氣學說和陰陽五行學說,解釋和論證天人關係及人的生命活動規律和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的確有陳源問本之意。楊上善整理編纂的《黃帝內經.太素》的書名,義亦本於此。
《靈樞》書名的含義
《靈樞》最早稱為《九卷》(見《傷寒雜病論.序》)。晉代皇甫謐在《針灸甲乙經.自序》中稱之為《針經》。唐代王冰整編《內經》時,改稱為《靈樞》。《靈樞》的含義是什麼?一些學者認為日本丹波元胤的理解比較正確,即與王冰(道號啟玄子)崇信道教有關。但任應秋卻認為過去諸家的解釋「讀之令人不得其要領」或者「仍不得其解」。因此,他根據《靈樞.九針十二原》的本義和個別注家的解釋,作了明確說明:「靈者,驗也。針刺療效,至為靈驗,但必得其刺法之樞機而後靈,故名之曰《靈樞》。」任氏所論頗有見地,當符合《靈樞》的本意和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