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帝國霸權對中國的“軟侵略”-現世投射抽象實在的西方天國(英美加)-
毛鑄倫(《中國時報》前大陸新聞中心主任/台灣)
回顧檢視19世紀中頁以降迄今的中國歷史,兩岸的國人會有怎樣的理解?而站在包括已走在偉大復興軌道啟程階段的中國大陸,以及已面臨將為自己謀求在“中國共同體”中一個怎樣位置的台灣,似乎極有必要在這個議題上建立共識,兩岸同胞才可能擁有共同的歷史記憶與前途願景,國家的統一才會有水到渠成紮實堅固的。
中華帝國高度文明 中華帝國始自堯、舜、禹、湯以來,一直是一個獨立自主生存與發展的高度文明社會與國家,在悠久的歷史進程中,經歷興衰榮枯治亂分合,這樣漫長豐富的記憶與教訓,是我們民族每一分子心靈與人格構成的基礎與自尊,它充實中國人的內在,也形塑中國人的外貌,是其他文明與民族所欠缺或不具備的可貴條件,滋養與蘊育無窮歲月中的中國人。這應該是每一代中國政府與中國人父兄師長,引為自己的責任,把它傳遞給下一代,不能忘記,不能荒嬉,不能背離。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是我們每一個民族成員與自己的祖國、同胞與優美傳統合為一體,在現實人生中的必要修鍊。
“中國教”裡無上帝 中國獨特歷史所建構成就的巨大宏偉本體,使它具有類似但超越任何人類世界宗教的本質與意義,可以在任何人世的境遇與條件下,啟發、警悟、指導與保護生存於不同情境裡的中國人。我們的父祖、自己與子孫,都蒙受這一恩典,不虞匱乏。請注意,這個“中國教”裡面並沒有“上帝”。
因此,有些(中外)人等乃大事宣傳,認為這是中國文明與族群落後甚至是罪過的特徵,這種武斷傲慢的歧視污蔑性論述,為他們從19世紀以來對中國其及人民犯下可怕的罪行,找到無恥的狡辯,竟以啟蒙者與救世者自居。在近二百年中國與西方霸權嚴重的國力落差情況下,這一由西方炮製出的“理論”,也逐漸侵蝕掉中國幾代的知識菁英階級,佔領了我們國家與社會的“意識形態”制高點,長期毒化與分裂著我們,危害我們淪陷在被外來乖謬論點操弄分化的對立衝突漩渦迷宮中,我們民族一直在支付血淚與屈辱的代價。在這樣歷史背景下的中國人,如果無知無感於對自己國族處境的悲憫與萌生憤發救贖的心願意志,那就說明他已困溺在“亡人之國,必先亡其史”的被異化精神狀態,中國人而以中國為敵。
外教與本土宗教平等互重 前面敘述可以搜尋到二百餘年來中外關係中的一個重要事實與其發展影響,那就是西方宗教及其傳教行為(mission)的進入中國。眾所周知,早在漢、唐時期,外教已傳入中土,主要由信奉的異族移民從事禮拜儀式,他們被接納在寬容的中國人社會中,平等友善的生存與傳承,逐漸成為中國的文化、政治、社會體制內的一部分,它最明顯的色彩是外教與本土宗教的信徒,從來是平等的,相互尊重,可以比鄰而居。壟斷與獨尊式的宗教,幾乎不曾出現在中國歷史上。邊疆民族的騷動叛亂每以其所奉宗教為標榜,歷朝皇帝雖偶有借宗教信仰而行政治鬥爭之事,但都在事件平息後風平浪靜,不留後遺症。
此一高度文明人道中國特色的宗教現象,尤其在與基督教、回教的歷史以及它們彼此的關係史比較後,心智理性與愛心的人,應能肯定甚或崇羨中國民族與文化對宗教的態度。簡言之,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宗教跟人的關係與意義,務實與中庸防範了信仰的敵對與極端化傾向,這當然也影響和構成中國人的民族性格。
洋教菁英介入指導中國百年變革 19世紀中頁的中、英鴉片戰爭,其重大影響與意義,應包括西方帝國主義霸權正式以船堅礮利搶灘在中國強勢經商與“不平等權利”傳教,同時在爾後的年月中,利用中國相對落後導致的貧窮衰弱、自信喪失,頗為有效向中國幾代人的知識菁英意見領袖,灌輸它們用暴力取得在中國貿易與傳教特權的合法合理,不容抗拒抵制,從而快速有效的在貧困惡化的中國社會製造出強大依附洋商洋教的階級,這些人再從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或階層,寅緣進入國家事務,甚至介入推動與指導國家的變革與發展。可以認為,近現代中國的驚天動地大變局,其促動因素中,西方以先進於中國的武器與科技,充當其經貿與宗教的後盾,破中國門牆排撻而入,展開此後近一百七、八十年中國與霸權帝國列強間的錯綜糾葛關係,掙扎圖存奮鬥求強。
現世投射既抽象又實在的西方天國(英、美、加) 西方(主要是基督教)宗教在中國的傳佈,及中外商貿事務給中國人留下的資本主義規則與想像,向廣大各階層中國人灌輸信教者的精神優越意識,在現世投射一種既抽象又實在的天國嚮往到西方(譬如英、美、加)國家,深入且普遍的模糊甚至抹消中國人對自己國族的認同與情感,這在中國對霸權國家的長期抵抗自衛過程中,不免導致力量渙散認識分歧而難竟全功之弊,其最惡劣的連鎖效應,則是中國政府因失去國民對它的信心/信任,被眾口爍金的責難為昏庸無能,甚或貪腐賣國的政府與當權階級,如此所帶來被亡國滅種瓜分的危機感,轉化成革命自救的國民運動,國家當然也陷入“革命”與“再革命”的泥沼。
西方軟實力隱蔽指引歧途 我們民族在付出巨大的血汗淚與時間,企圖爭回所失去的自立自主與安全無懼的固有生存狀態,仍然要面對和克服此起彼伏的“內部”障礙與麻煩,追根究柢,它源自中國最初敗於霸權列強船堅礮利後,在企圖因應危機的過程中,誤入“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陷穽,“西化”成為指導中國人改革應變革命維新的救命藥方,我們慷慨壯烈前仆後繼的去抵抗西洋東洋侵略圍堵中國的“硬實力”,但卻被它們安置在我們內部的“軟實力”隱蔽指引,它包括了近兩百年來西方以先進科技與富裕社會為說䏜力的對華文化輸出/入侵,這些已成為特別是進入20世紀後中國人的心靈組成部分,對我們在作主客觀事務理解與判斷時起到決定性的影響,使中國由近代到當代長期自救抵抗的民族運動,走上一個“積小勝為大敗”的道路,思之悚然。
在中國始自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入侵、甲午戰爭等抵抗海上霸權與列強資本殖民主義的侵略,而展開的民族自救運動,在20世紀特別是二次大戰之後,美國取得超強地位而有宰制世界之企圖後,它因襲此前帝國主義強權經營和搶奪到的第三世界所建立的經驗與心得know–how,進行了方法論的總結而推陳出新。
以“富強正義”美好形象瓦解中國自我防衛意識(1945年) 舉例來說,在所謂對華政策或戰略方面,美國在抗日戰爭結束前夕,即同步的對其最重要與忠誠的盟友中國(中國國民黨政府與支持它的中國人),廣泛深入運用“軟實力”的多方面入侵,但其效果因為它早已贏得的富強正義/先進民主人權/自由濟弱扶傾在中國的優越形象,美國大致上完全避免掉此前西方霸權對華“軟實力”侵略曾遭遇到的“文化衝突”抵制。
美國使用了更有效的方法,瓦解了相當數量中國菁英秉於國族本位觀念下的自衞意識(愛國主義、民族主義),轉為精神異化的附傭或工具,為美式霸權帝國主義對華政策或戰略的利益服務。這裡面的關鍵在於這種人不能分辨美國與中國利益的不同或衝突是什麼?在哪裡?這個問題是一個累積與發展的後果,但人們不可以無視美國國家長期在這一點上的用心用力,這並非出於有愛中國或愛中國人民。我們應清醒的認知美帝國主義在今日世界掌握與運用的硬、軟實力與“巧實力”,有備無患防衛自己國家人民的近程、中程與遠程的安全福祉。
佛教、基督與民主 中國歷史邁入20世紀50年代前後,美國諸多對中國(兩岸)的做為中,即包含有針對“宗教反抗”力量的利用,例如組訓資助主導喇嘛教信眾的“藏獨”叛亂;接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仰內容,使“台獨”思想得以頑強的存活;在“白色恐怖”和緩後,向“台灣民主運動”輸送理論彈藥與精神力量,凸顯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非本土外來政權實際(reality)的身份認定,樹立與確定“台獨”在台灣民主發展中的“正統性”。
以上案例,說明了本來是中國內政問題的“西藏問題”和“台灣問題”,被製造扭曲成主權或民族問題,複雜化與嚴重化其衝突,增加解決困難所耗的國安成本,引發中國(台灣和大陸)朝野社會的意見分歧混淆,抵消政府執政的效力與信度,為一切反政府/反國家/反人民利益的言輿論行動,佈置足以醞釀引爆社會動盪事件的時空條件,這就是“軟殺”的一種手段。從美帝或西方霸權主義的立場與自信角度看,兩岸的台北一端,已經在它的系統作業下被馴服,成為其小卒棋子,台灣與其住民的存在功能,僅為與服務於西太平洋國家及其美國戰略利益,這當然也包括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政策,是美帝宰制下台灣只得聽命的上旨。
因此可知,不論你是美國的盟友還是敵人,它對你使用“軟實力”進行殺害/操控的戰略與實踐,是不變的。這是人類歷史上帝國主義霸權在20世紀中葉後,由美國所研發升級並予實驗操作的特色或方程式。人類世界正面對與承受這一災難。
對中國而言,唯一的選擇是平衡與化解這個既為歷史的也是現實的,更關係到國族明天禍福的挑戰或危機,而非受制於人或與之同歸於盡。這是浩大工程,將耗費漫長歲月,必須持之以恆水滴石穿。當然,我們也要聯合團結全世界受害遭辱的國家與人民,共同奮鬥努力建立“非美(西方)體制”的國際新秩序,讓人類得以真正的能在地球家園安和樂利的永續生存。
恢復中華帝國的國族信心與氣魄 恢復中國國族本位與優秀傳統、立基於對本國歷史主體的理解與共識,應是中國國家民族此時崛起起步階段,必須開始的工作,任何中外有識之士都看得到,中國大陸近40的迅猛發展,其炫麗的成就之下,已蘊藏新的多樣的恐怖危機,這引發兩種對立的觀察與意見,其一是咀咒中國現政府與國家,在危機大規模爆發時,崩潰分裂,倒退到19、20世紀之交的悲慘狀態;另一則心懷憂懼誠惶誠恐,倘因過去未遠的“負面記憶”,在西方反華勢力的操控下,如噩夢般的不時發作,從而又需以“維穩”為首務,如此又產生自亂清明的副作用。
因此,今天中國大陸除在國防、科技、工農、經貿、外交等方面“硬實力”的積極建設提振升級外,需加快加大力度恢復中國本位文化,孕育養成廣大的新世代中國人,全方位追求國族安全永續的重大工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差可形容這一目標。但是,重點在“中學”要能啟迪與堅固中國人的愛國意志與民族認同的人格,這是中國抵抗來自西方(美國超級霸權)險惡進攻/挑戰的必要選擇與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