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大綱
第一章 會計基本原則與觀念
一、會計學之意義
二、資本市場
三、會計資訊的使用人
四、會計的分類
五、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AAP)
六、交易(會計事項)
七、複試簿記
八、會計方程式
九、借貸法則
十、會計科目
十一、詳細會計科目
十二、會計基礎
十三、財務會計理論(IASB)
十四、會計團體與文獻
第二章 會計程序
一、會計循環與營業循環
二、會計憑證
三、分錄及日記簿
四、過帳及分類帳
五、試算
六、調整
七、轉迴(迴轉)
八、工作底稿
九、結帳
十、編表
十一、編表(IFRS)
第三章 收入認列與衡量
一、收入認列的五大步驟
二、辨認客戶合約
三、辨認合約中的履約義務
四、決定交易價格
五、將交易價格分攤至合約中的各履約義務
六、於(或隨)企業滿足履約義務時認列收入
七、表達
八、其他議題
九、建造合約收入
第四章 現金與應收款項
一、現金
二、零用金制度
三、銀行調節表
四、應收款項之內容
五、應收帳款之概念
六、應收帳款之會計問題
七、票據之種類
八、應收票據之概念與評價
九、應收票據之會計處理
十、應收票據貼現
十一、應收款項融資
十二、金融資產之移轉(國際會計準則39號)
第五章 存貨
一、存貨之意義
二、存貨之認定及內容
三、存貨錯誤對財務報表之影響
四、存貨之盤存制度(存貨數量之決定)
五、存貨之期末評價-成本法
六、存貨之期末評價-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法
七、虧損合約的會計處理
八、存貨之期末評價-估計法
第六章 營業用資產
一、營業用資產之特性及分類
二、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固定資產)之認列與取得成本
三、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固定資產)認列後的衡量
四、折舊(Depreciation)
五、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續後支出
六、折舊之變動與更正
七、固定資產之處分
八、資產減損
九、待出售非流動資產和處分群組(IFRS 5)
十、遞耗資產
十一、產品成本之計算
十二、折耗估計之變動
十三、無形資產
十四、資產重估價
十五、投資性不動產
十六、生物資產與農產品
第七章 金融工具投資
一、金融工具的意義
二、金融資產之分類
三、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四、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五、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
六、金融資產的重分類
七、採用權益法的權益工具投資(關聯企業及合資權益)
八、基金
九、人壽保險解約金
十、長期應收票據
十一、衍生工具
十二、混合合約
第八章 負債
甲、金融負債與流動負債:
一、負債之意義與分類
二、金融負債定義
三、金融負債的原始認列與衡量
四、金融負債的後續衡量
五、金融負債的除列
六、流動負債之意義及種類
七、流動負債
八、金額決定於營業結果之流動負債
九、負債準備、或有負債或有資產
乙、非流動負債:
一、非流動負債之意義及種類
二、應付公司債
丙、長期應付票據:
一、入帳原則
二、會計處理
三、以票據舉借資金
四、以票據交換特殊權利或優惠
五、以票據購買資產或勞務
丁、財務困難之債務整理:
一、意義
二、方法
三、會計處理
第九章 合夥會計
一、合夥之意義
二、合夥之設立
三、合夥損益分配
四、合夥人變動-入夥
五、合夥人變動-退夥
六、解散及清算
第十章 公司會計
一、公司之意義及種類
二、公司的股份種類
三、股票之發行
四、股東權益之內容
五、特別股
六、股份之價值
七、股份基礎給付
八、庫藏股票
九、保留盈餘
十、普通股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 簡稱EPS)
第十一章 現金流量表
一、現金流量表之意義
二、現金流量之分類
三、營業活動現金流量之表達方式
第十二章 財報分析
一、財報分析之意義及方法
二、比率分析
第十三章 會計變動與錯誤更正
甲、會計變動:
一、會計變動之種類
二、會計變動的處理方法
乙、錯誤更正:
一、錯誤之種類
二、錯誤之更正
三、彙總
第十四章 租賃會計
一、租賃之意義
二、辨認租賃
三、租賃期間
四、承租人之會計處理
五、出租人之會計處理
六、租約之解除與修改
七、售後租回
八、不動產租約之會計處理
九、原始直接成本之處理(出租人)
十、財務報表之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