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節錄)
水彩畫的奇幻漂流──那些年,我們一起追求的水彩技法
簡忠威/國際知名水彩畫家,美國水彩協會AWS、NWS 署名會員
在我的課堂上分析學習過的大師名單中,二十世紀英國水彩大師愛德華.席格(Edward Seago)善用塑造體塊的簡潔重疊層次與模糊細節的渲染,「神」(重疊法)與「魔鬼」(渲染法)在席格的水彩畫中優雅地翩翩起舞,相映成趣。我從席格的當代水彩風景畫中,強烈感應到英國百年水彩的古典靈魂而受到啟發。同樣深受席格畫風影響的亞德利,卻挑戰了傳統水彩畫三大技法的概念與界線。他的畫作少見重複堆疊,也不賣弄水份渲染,只見粗獷渾厚、乾脆俐落的大大小小縫合色塊,讓畫紙閃耀迷人的光彩,徹底顛覆我多年來對縫合法就是生硬無趣的既定印象與成見。亞德利的水彩雖然沒有席格那種巧妙靈動的高超技巧,但卻多了一份樸質率真的情感。那是一種會讓業餘畫家覺得,畫好一張水彩畫,好像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會讓專業畫家猛拍額頭,想不通自己為何要把水彩畫搞的那麼累?更重要的是,他經過二十多年的「星期天畫家」生涯,直到五十三歲才辭去銀行的工作,正式邁入專職水彩畫家而取得成功的故事,激勵著越來越多的水彩愛好者,勇敢自信地拿起水彩筆朝夢想邁進。
或許就如同我說過的:「會吸引你的畫,必定有你欠缺的養分藏在其中。」十多年前我就收藏了亞德利這本《畫家之見:約翰‧亞德利的水彩觀》原文版畫冊,也曾在課堂上為學員示範臨摹幾張書中的畫作。事實上,在我那本《看示範,學水彩》的第二篇〈基本功〉,其中第四招「碎邊縫合法」的敘述:「在縫合色塊時,採用較輕鬆、自由的運筆,並刻意重疊部分輪廓,形成破碎的邊緣,增加自然的繪畫性趣味。」就是源自於亞德利作品中那些自然斑駁的色塊。十多年後的今天,亞德利的碎邊縫合技法,對我來說早已不再只是一種自然破碎邊緣的繪畫性趣味而已,而是點、線、面的畫面構成中,直搗繪畫藝術最核心的,也是最強大的原力─大色塊的拼接與撞擊。也是我近年的水彩教學一直強調的構圖觀念:「繪畫一開始的構成設計,就是幾片大色塊拼圖的遊戲。」點與線只是過程中的連繫與延展,「面」才是畫家構圖發想的第一步。風景或靜物、寫實或抽象,無論你畫哪一種畫,再怎麼強調「面」的重要都不為過。
◎ 放輕鬆!畫好一張水彩畫,並沒有那麼難
亞德利在本書中說道:「畫家真正需要的是,對構圖有優異的判斷力。」、「色彩能否具有吸引力,唯有透過與周遭色彩的關係才得以展現。而且,色彩的配置遠比色彩可能具有的個別吸引力還來得重要。」仔細觀看亞德利的畫會發現,其實只是利用幾片大明暗色塊拼成畫面,讓幾個小色塊來回穿梭跳躍其中,再加上幾條蒼勁有力的乾筆線條和幾處聚散錯落的小點,以連繫或打破生硬的塊面。這些耐人尋味的點線面結構與輕鬆自然的筆觸,在觀者的眼中卻變成了閃耀在建築上的迷人光影,和許多漫步在街上的遊客,展現著動人的姿態與神韻。
在我苦苦追求更卓越的水彩藝術境界與建構水彩教學體系過程中,亞德利作品那些樸素無華的斑駁色塊會如此強烈地擊中我的內心,或許就是我當年心中,最欠缺的那一塊拼圖。
感謝大牌出版繼查爾斯.雷德(Charles Reid)的二本水彩著作之後,再度由我的老友,熱愛水彩藝術的專業譯者陳琇玲(Joyce Chen)引進翻譯另一位英國當代水彩大師約翰.亞德利於1996 年出版的《畫家之見》,也是我十多年前首次用來介紹亞德利的作品給畫室學員的收藏畫冊。當時雖然看不懂原文,但即使只是從圖片上去分析研究,也足以讓我發現水彩藝術與教學的新契機而受益良多。常有人問我,水彩畫要如何快速進步?我的答案很簡單:先臨摹你喜愛的大師作品,再研究大師構圖,然後走出戶外寫生,三者缺一不可。亞德利的水彩畫,沒有嘩眾取寵的炫技、也沒有高難度的水分控制和精雕細琢的細節刻畫,這位水彩大師只用簡潔明快的鮮活筆觸和塊面去寫生眼前的自然。無論是初學者或是水彩高手,是學生還是老師,這本書都是老少咸宜的最佳臨摹學習範本。《畫家之見》中文版的發行,讓我終於有機會深入認識這位誠懇謙遜的水彩大師內心世界,也真心推薦給喜歡水彩畫的朋友們─放輕鬆,別大費周章,自信的畫吧!
(精采的完整解說內容收錄於《畫家之見:約翰‧亞德利的水彩觀》)
前言
迷人的水彩──水和顏料的完美融合
我相信,我對於水彩的看法跟大家都一樣。也就是說,我覺得水彩很難駕馭,但卻讓人樂在其中,而且水彩本身就有一股無比的魅力。水彩的絕妙之處會因為不同藝術家的看法而異,但對我而言,水彩顏料的透明度最為重要,而且我經常使用白色畫紙創造戲劇性的光線效果,比方說:我會利用顏料透明度表現一種令人目眩神迷的光感,或是善用留白與相鄰色塊形成對比。有時,我會用油畫和水彩這兩種媒材處理同一個主題,雖然水彩作品未必畫得比油畫作品好,但水彩作品往往具有油畫作品欠缺的光彩斑斕。
水彩作品也具有一種生動性,這一點也要歸功於白紙發揮效用:要讓色彩變淡,不需要加入更多顏料,只需要進一步稀釋顏料,讓色彩清透露出紙面。藉由這種方式,即使最淺的顏色也能獲得一種賞心悅目的清澈感。與油畫不同,水彩可以輕易融合色塊,創造出柔和的邊緣。而且,水性媒材當然是一種使用上更省時省事的媒材─不必上底色、沒有氣味、不必等上許久時日讓畫上顏料能乾透,這所有一切都正合我意,因為我這個人相當沒耐性。
水彩跟油畫是兩種恰好相反的媒材,從一種媒材轉換到另一種媒材時,就要重新進行許多調整,但我現在經常這樣做。至於其他媒材,我從來沒有什麼時間利用不透明水彩、壓克力或粉彩作畫。雖然我知道壓克力是一些畫家的首選媒材,但是壓克力快乾又不透明,讓我使用起來猶如惡夢一場。至於粉彩,我就是不喜歡粉彩拿在手上的感覺,我知道這樣抱怨沒有什麼根據,但卻足以讓我決定不畫粉彩。多年來,我基於很單純的理由,在作畫時不使用不透明水彩,後來我才發現,不透明水彩雖然是比較不透明的媒材,卻有許多用途,尤其是需要在暗色上面加上淺色時,不透明水彩特別好用。所以,只要有這種需求出現,我就會用白色不透明水彩跟透明水彩顏料一起調色。
◎寫意畫風
我的繪畫風格被形容為寫意並帶有印象派畫風,我很樂意接受這種說法。以藝術方面來說,「寫意」意謂著刻意用一種快速進行的畫法將主題簡化。我當然會簡化眼前所見,並以相當快速的方式作畫。如果我能夠有自信、下筆夠俐落,那麼我畫出的線條和色塊看起來就會更有說服力。
我不記得自己用其他任何方式作畫。其實從我早期的許多作品來看,就會知道我以前畫得更寫意。有部分原因是,這問題跟作畫的主題有關。我早期的作品通常描繪開闊的鄉間景色,不像我現在構圖著重描繪人物和建築的作品必須先小心畫好底稿。大概是因為畫風景時,不需要將底稿畫得太仔細,因此畫出的風景看起來更明快寫意。
許多藝術書籍都提倡寫意畫風,總的來說,我認為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如果藝術家太刻畫細節,或把一個很不恰當的細節畫出來,畫作就會缺少活力。所謂不恰當的細節就是會分散注意力的過直線條,景色中無法辨識的細節,譬如:窗戶間隔條和臉部特徵。從另一方面來說,為了講究寫意而刻意畫的寫意,這樣做並沒有太大的好處,而且這種畫法顯然不是人人都適用。許多令我非常欽佩的水彩作品就是精心刻畫、煞費苦心之作。要不要追求寫意畫風,這問題確實跟藝術家的性情和所畫的主題有關。對於感受敏銳的人來說,大多數景色都具有一種視覺節奏,比方說:湍急的河流就要畫出河水的奔湧流瀉,而桌布上的陶器就不會讓人作此感受。而且,個人在還沒有打穩基本功以前,也不該受到誘惑就想一心求快,俗話說:先學會走,再開始跑,正是最真切不過的道理。
由於我用這種寫意方式作畫多年,也想不起來自己究竟什麼時候開始這樣作畫,所以也從未質疑過自己為何這樣做。我這樣做不光是為了享受即興作畫的樂趣,我也發現留一些空間讓觀看者發揮想像力,同時設法說服觀看者相信眼前的畫面即為實景,這樣做是很有幫助的。這是主流英國水彩畫的傳統,也是我樂於遵循的傳統。約翰.辛格.沙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和愛德華.席格(Edward Seago)都以這種傳承畫出精彩傑作。而我剛開始作畫時,最常臨摹席格的作品,我目前能畫到如此境界,也要感謝席格給我的啟發!
在我的繪畫生涯中,起初約有三十年時間,只有週末和假日有空作畫。從一九八○年代中期到現在,我投入全職創作,除了在畫室裡作畫,我也指導繪畫課程,不然就是出外旅行尋找新的題材。因為一直有新事物可畫,讓我維持對繪畫的愛好。如果一趟旅行有利於尋找新主題,不管途中是否參加畫展,我都會瘋狂地畫上好幾週直到旅行結束。有時,當水彩讓我精疲力盡,畫畫變得不怎麼有趣時,這時使用兩種媒材作畫就很有幫助。如果水彩畫不順手,我會改用油畫作畫,而當我這樣做時,我會讓自己畫上一陣子,這種變化往往能讓我再回來畫水彩時,覺得更有新鮮感。
最優秀的藝術家會讓觀看者覺得畫作是輕鬆完成的。但令人沮喪的是,事實根本不是如此。我跟大家一樣,作畫時偶而會迷失方向,可能是因為太想強調某個特定主題,或是對某個特定主題太漫不經心。但不管情況看起來多麼糟糕,有一件事我永遠不會做,那就是放棄。我這個人不喜歡浪費,不管是浪費紙張、顏料、時間或精力都不行。無論如何,堅持不懈確實有道理。起初,我可能極力抗拒對自己不滿意的作品做任何更動,無論是用海綿擦去突兀的色塊、裁成較小尺寸,或是以墨水或不透明水彩顏料做修改。但後來我發現,讓自己不滿意的作品很有可能讓別人感到滿意,比方說,關於我的哪些作品畫得最好,我家人跟我的意見就大相逕庭。最後也最重要的是,克服挫敗感的決心,就是獲得信心的最佳手段,而信心則是無比貴重的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