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一個人是如何在成長上漸漸與人拉開差距的?
放棄22K,蹦跳新加坡版主/艾兒莎
以前在學校時,成績表現相差不大的同儕,為什麼畢業後幾年差距會那麼大?有些人越來越接近自己的理想生活,往勾勒的藍圖持續前進著,但有些人卻陷入迷惘挫折的迴圈,困在原地停滯不前,不知如何突破。
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除了先天的家庭環境條件、基因遺傳的智力之外,究竟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靠自己後天去掌握與改變?
後天的努力並不是埋頭苦幹,而是做選擇的能力,人生中每個分岔路的選擇都造就了現在的我們,每做一個決定,我們的人生軌跡便逐漸往不同的方向走去。做選擇的能力,靠的是思考與視野的拓寬,我們當然可以不斷的試錯與摸索,但只靠個人自身的經驗仍然有限,我們需要找到巨人的肩膀,然後跳上去,站得越高,視野越遼闊,格局越大,不會再狹隘的侷限自己。
當我們看過越多成功者的思考邏輯與故事模型,我們會有更多的切入角度,來幫助自己做判斷,並從中發現這些成功者都有共通點,那就是他們藉由日常小習慣的累積,進而有巨大改變。
而習慣正是藉由不斷重複的行為,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不費力的開啟導航模式,一點一滴累積改變的動能,引導我們做出更符合自己想要的選擇。我們先是選擇了一個習慣,而習慣則會讓我們不斷做出某些選擇。
許多習慣看似只是微小的動作,但藉由滾雪球般的複利累積,不斷重複實踐,就足以讓我們達成巨大的驚人改變。我一直都推薦大家從模仿成功者的習慣開始,去分析他們與一般人的關鍵差異,甚至習慣背後所體現的思維模式,刻意從習慣開始模仿,從外在的行為習慣影響內在的意識,再從意識來引導自己的改變。
《每一天都拉開差距》強調只要透過後天的努力,把自己的能力與特質最大化,我們還是有很大的機會翻轉先天條件的缺乏。藉由這78個不同天才們的獨特習慣統整,讓我們得以一窺這些讓自己成長倍速的生活習慣調整,不斷優化自己的行為模式。
那些我們以為的天才,除了天賦以外,其實都有著一套優化效率的習慣與方法,幫助自己強化注意力、開發新點子、提升生產力、提高學習力,甚至是在面對壓力時也能良好應對與處理。書中許多技巧都是眾多成功人士經常使用的方法與習慣,另外也有一些我未曾想過的方法也讓我大開眼界,許多事物其實都可以從反面思考,找到適合使用的情境。
如果你想從現在開始,一天一點與別人拉開成長的差距,可以從「習慣」下手,參考本書裡這些改變世界的菁英們,了解他們究竟開了什麼外掛,持續做著什麼事情、細微的調整了什麼行為,就替原本平凡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只要一步一步的實踐,相信你也可以做到!
前言
每天細微的改變,創造巨大變化
「表現卓越的天才與普通人之間,到底有什麼差異?」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曾浮現過這個疑問。我們姑且先排除「運氣」這個成分,影響成就卓越與否的關鍵,除了個人的聰明才智,不然就是要在某個特定的領域,努力累積出深厚的專業知識。而這些特質的總和,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另一部分則要靠後天的努力。
愛因斯坦曾投稿過科普雜誌《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並在某一期發表過一篇專題報導,報導中顯示「人類的智力,60%來自遺傳,40%則取決於後天的養成」。
美國德州州立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也做過類似的研究,研究結果表示,能在學術領域上取得成功的優秀學者,有60%以上是先天所造就,其他是靠後天的努力。
雖然「在學術領域取得成功」,只是各種成功類型的其中一種態樣,但這項研究的結果,確實也帶給我們許多思考的空間。因為透過這些統計數據,我們至少可以了解,所謂的「成功人士」除了那些天賦異稟的幸運兒之外,只要透過後天的努力,把自己的能力與特質最大化,還是有很高的機會,讓成功可以在我們的身上開花結果。
那要怎麼藉由「後天的培養」取得成功呢?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但我從許多研究中觀察到一個趨勢,發現影響後天成功與否,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習慣。
例如美國知名的經營管理顧問湯姆‧柯利(Tom Corley),曾花費5年的時間,觀察與紀錄223位富人與128位窮人的日常生活,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習慣。
而暢銷書作家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在《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一書中也曾提到,成功人士的其中一項特徵就是擁有思考的習慣。所以正確的習慣就像是一種神奇的魔法道具,它讓我們藉由不斷重複的行為,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甚至為我們打開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
近來有一個名詞叫做「生活駭客」(Life hack),指得是透過每天細微的行為調整,進而為人生創造出極大的變化;我們甚至可以說那些所謂的天才,正是因為善用了生活駭客的技巧,不斷最佳化自己的人生,最後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而這本書正是要告訴大家,那些揚名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實踐了什麼習慣?例如大文豪海明威,總是習慣站著寫小說;而蘋果電腦的創辦人賈伯斯,其實是個情緒化的愛哭鬼等。並進一步分析說明這些獨特的習慣,是如何影響著這些天才們的人生以及從科學方面來看,這些獨特習慣能發揮什麼效果。
為什麼要知道這些天才們的獨特習慣呢?說到這裡,我們先換個情境。我相信有許多讀者,在童年或年輕的時候,都曾經看過《七龍珠》之類的動漫作品,並為之著迷不已吧?
這些作品的劇情設定,通常都是主角們奮力與強敵對戰,並努力獲得勝利,然後又遇到更強大的敵人,就這樣一次一次的挑戰強敵、突破難關。此時,如果敵方陣營出現某個能複製主角技能的反派角色,主角就會遭遇到空前的危機。
無論主角們的必殺技無論再怎麼強大,只要一經使用,就會被對方複製,進而拿來對付自己。而且主角歷經千辛萬苦才習得的必殺技,竟然在瞬間就被敵人學會,這對精神上的打擊更是難以言喻。當然,漫畫終究是漫畫,就算面對如此難纏的敵人,主角們通常還是能獲得勝利,但劇情因此進入苦戰的高潮也是理所當然。
所以當我們能理解這些天才們的獨特習慣,就彷彿是變身成擁有複製能力的強大角色,就算不能一秒變天才,只要持續將他們成功的祕訣,內化到日常生活中,未來就極有可能會出現飛躍性的成長。
本書一共收錄了78個不同天才們的獨特習慣,並分成五章,分別介紹關於強化專注力、靈感湧現、提升工作生產力、戰勝壓力、提高自我學習力的習慣。
讀者們可以依照自己所遭遇的困擾或苦惱,依標題索引類似的情境,或是直接翻到自己所喜愛的作家、運動員、科學家等章節,也是個不錯的閱讀方式。
如果拿起本書的您,可以從中學到一流人才所具備的正確習慣,並活用於自己的生活中、讓未來過得更加美好,這對我來說就是最開心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