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9 項符合

修辭的陷阱:為何政治包裝讓民主社會無法正確理解世界?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5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看書前的我以為:滿滿的實例+各...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2/04/23
看書前的我以為:滿滿的實例+各類虛偽的謊言被揭穿=爽翻的撥雲見日感。 翻開書後的我:每一句我都看得懂,但他剛剛論述了甚麼我怎麼記不得了呢? 書衣後那句當代思想大師說得很好,就真的是哲學。 對只接觸一點點如我(看了遠流出版的尼采讀本)對哲學的看法,哲學就是一堆修辭堆砌,用...
修辭的陷阱:為何政治包裝讓民主社會無法正確理解世界? 修辭的陷阱:為何政治包裝讓民主社會無法正確理解世界?

作者:傑森.史丹利 / 譯者:劉維人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1-07-07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修辭的陷阱:為何政治包裝讓民主社會無法正確理解世界?

★當代思想大師——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高度盛讚★
★本書榮獲「美國出版商協會2016年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哲學類首獎★
(The PROSE Award in Philosophy)


「穿裙子的不適合當總統」、「那個人是領18趴的」、
「要打國際上認可的疫苗」……

政治宣傳的真相是什麼?掌握話語權就能掌控人心!?
為什麼說它對民主國家的影響比極權國家還要危險?

分析政治修辭如何與自由、進步價值產生矛盾
捕捉隱藏在語言中的有毒假定,拆解政治修辭如何變相延續社會的不平等

=======================

什麼是「政治宣傳」?它是一種利用政治、經濟、理性理念來動員人民,達成政治目的的言論。

在政治哲學家傑森.史丹利眼中,政治宣傳看起來與平等自由的民主理想格格不入,政治宣傳在民主社會造成的問題,不僅比極權國家更多、甚至更難辨識——史丹利為什麼會這樣認為?所謂的政治宣傳,又可依其是促進或妨礙理念的實現來區分,然而,卻從未被系統性地探討,為什麼政治哲學界完全沒人在討論宣傳造成的問題?

█美其名為國家好的「政治宣傳」,如何變相成為「修辭的陷阱」?

在《修辭的陷阱》中,史丹利以政治宣傳為主要關注,結合分析哲學的知識論、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性別與種族研究、形式語意學與語用學等知識,闡述政治宣傳在民主國家的巧妙運作。他認為,首先我們必須理解到宣傳所說之物不一定為假,也不一定是違心之論。例如在美國,當一名政客對人們說「我們當中有穆斯林」,這句話本身當然為真,畢竟美國也有很多人信仰伊斯蘭;但當說話者刻意讓聽者注意穆斯林的存在,卻是在散播對「穆斯林等同於恐怖分子」的恐懼。

因此政治宣傳對於民主的破壞,就在於其透過塑造出有問題的意識形態,讓人們真心誠意地相信錯誤的概念,並因為錯誤的信念而無法評估或修正當下的判斷。

█言論自由的最大挑戰——魔鬼藏在細節後的「顛覆型惑眾妖言」

然而,政治宣傳對民主國家帶來的挑戰不僅止於此。本書檢視民主國家對於自由與平等的重視,點出宣傳對民主國家的威脅,就在於言論自由可能讓民主從根本上就難以穩固、甚至成為最大的威脅,這便是「顛覆型惑眾妖言」——也就是以某種值得支持的政治、經濟、理性理念為號召,真正的目的卻會妨礙那些理念實現的言論。

這種宣傳的關鍵特色是,說話者會舉著某種高貴的理念,去讓理念更難實現。這種言論因有問題的意識形態而生;它的陰險之處,就在於深陷這種意識形態的人看不出言論欲達成的目標,其實正與言論所高舉的理念相衝突。更糟的是,與他抱持同一種意識形態的人,也不會發現自己所聽到的言論帶有偏見,也不會追究言論背後的細節,最終不自覺地成為惑眾妖言的幫兇。

█拆解假新聞與語言威脅的修辭陷阱,現實中的不公不義才能現形

《修辭的陷阱》條理清晰地說明民主國家中的政治宣傳如何打著理想的旗號,實則摧毀了理想,並讓社會陷入更深的不平等困境中。作者在論證上追溯歷史實例,透過種族議題、選舉制度、監獄問題,乃至教育改革,探討民主的語彙有時是如何被用來掩蓋不民主的現實。

例如,美國在二十世紀初改造中學教育體系時,提出民主國家的教育目標是「讓人人發展自己的人格、選擇能發揮最高效率的職業,以服務社會」。但這種要求個人去滿足社會需求的說法,顯然是以民主為名,來包裝實際上的菁英與管理主義。如此不僅扭轉了學生對民主自由的認識,更延續了知識權威所造成的社會不平等。

因此,史丹利主張,平等之所以應當被支持,就是因為不平等往往會讓身處其中的人難以正視不平等的現實困境,並且難以察覺言論的錯誤之處。這將促使惡性的政治宣傳成為妖魔,進而分化人、貶低人,使不合理也不正義的政策得以實行。

本書將提供理論工具,幫助我們在觀點極化與假新聞主導討論空間的時代,理解語言潛在的威脅,以及政治宣傳何以讓有效溝通變得窒礙難行。在此之前,瞭解政治宣傳是什麼,以及它為何能夠在民主社會中有效運作,是瞭解我們所處現實的關鍵。

專文導讀
賴天恆|澳洲國立大學博士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沃草烙哲學主編

聯合推薦
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陳方隅|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
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鄭凱元|哲學新媒體執行長
謝伯讓|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揭露危機,一致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讚譽
★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當代思想大師
「新穎且重要的貢獻,令政治哲學界為之一振。」

★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紐約時報》傳奇書評人
「本書為一個重要且關乎當下的問題,提出了珍貴的見解。」

★湯米.謝爾比(Tommie Shelby)|美國哈佛大學哲學系教授
「本書充滿了令人信服的例子,探討了宣傳是什麼,以及有問題的宣傳可能對民主構成什麼樣的威脅。史丹利所提出的是具概念性、規範性、歷史性及經驗性的案例,而且十分具有說服力且發人深省。他在處理的,是一個被許多哲學家忽視、但絕不應如此的重要議題。」

★強納森.沃爾夫(Jonathan Wolff)|牛津大學公共政策系教授
「史丹利寫出了一本深富啟發性的書,讓政治哲學家注意到了政治宣傳的問題,並旁徵博引一系列哲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來說明他的分析、為他的主張提供支持。《修辭的陷阱》必將被廣泛討論與爭辯。」

★蕾.藍騰(Rae Langton)|劍橋大學哲學系教授
「這是一本野心勃勃的書,史丹利在書中用他從知識論及語言哲學中獲得獨到見解,來檢視民主社會中通常戴著面具出現的宣傳。書中大量地使用了政治上的具體案例,不僅使論點更加有意思,也使主題本身的重要性更加耐人尋味。」

★羅伯.史坦伯格(Robert Sternberg)|美國發展心理學權威
「這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甚至可以說是不可或缺,因為以言論煽動群眾之人已取得了二戰以來前所未見的成功。我強烈推薦這本書。」

★史蒂芬.希夫(Stephen Siff)|邁阿密大學新聞系教授
「《修辭的陷阱》與其他從全面視角揭露美國政治生活模式的書籍相同(我想到的是愛德華.赫曼與諾姆.喬姆斯基的《製造共識》及蜜雪兒.亞歷山大的《新吉姆.克勞法》),這本書視野恢弘地向研究者們提出挑戰,以更詳細且具體的解釋來填補空白,說明了現象的運作與成因。」

媒體好評
★《波士頓環球報》:
「史丹利跨越國家邊界與時代,爬梳政治宣傳的歷史,闡述政治宣傳如何操弄人們支持違反自身利益的理念。他發現,我們使用的語彙本身可能與其背後的政治同樣關鍵。」

★《科克斯書評》:
「史丹利列舉了從美國歷史上的種族主義到聯合公民訴聯邦選舉委員會等例子,隨著公眾與政治輿論進一步分化,他對政治宣傳與意識形態的批判只會顯得更為至關重要……這本書檢視了政治宣傳的鋪天蓋地,對我們大有助益。」

★《書籍論壇》雜誌:
「一部呈現了精采的見解與作者博學的著作。」

★《國家報》:
「《修辭的陷阱》值得被大力讚賞,而且任何關心政治與語言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本書所提共的工具與見解很難在此一概而論。」

作者簡介:

傑森‧史丹利(Jason Stanley)
1969年生於美國紐約。1995年於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與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現為耶魯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教於羅格斯大學、密西根大學與康乃爾大學等校。

父母皆為歐洲移民,1939年分別從德國與波蘭來到美國。對史丹利來說,他的猶太裔身分是一種提醒,讓他自覺有義務關注弱勢族群的平等與權利。其關於政治宣傳、言論自由、民主、監獄制度與極權主義的著述,多見於《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波士頓評論》、《衛報》等。著作包含《知識與實踐的旨趣》(Knowledge and Practical Interests)、《脈絡中的語言》(Language in Context)、《技術知識的秘密》(Know How)、《法西斯如何運作》(How Fascism Works)。

審訂者 簡介
賴天恆
澳洲國立大學博士,現為應用哲學學會(Society for Applied Philosophy)博士後研究員。專長為政治哲學,研究主要關注不服從(disobedience),探討傳統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理論如何妨礙人民爭取權益,對抗不義,甚至成為既得利益的幫兇。此外,也關注民主、仇恨言論、語言與政治哲學、應用倫理學等領域。偶爾從事寫作,文章多刊登於「沃草烙哲學」專欄。

譯者簡介:

劉維人
自由譯者。從譯作出發,參與當代民主、公共討論等議題。譯有《被誤讀的哲學家》、《反民主》、《暴政》、《不穩定無產階級》、《暴民法》、《Mindf*ck 心智操控》等,並合譯有《憤怒與希望》、《後疫情效應》等。

章節試閱
〈第二章_宣傳的定義〉
根據我的分析,政治宣傳的本質就是一種用政治、經濟、美學、理性理念來動員人民,達成政治目的的言論。宣傳必定會促進理念實現或者妨礙理念實現。而不同宣傳之間的第一項區別,就是它究竟是會促進,還是會妨礙它所呈現的理念。前者我稱為強化型宣傳,後者則稱為顛覆型宣傳。
強化型宣傳(Supporting Propaganda):以某種理念為號召,並且利用情緒或其他非理性方式,讓該理念更容易實現的公共言論。
顛覆型宣傳(Undermining Propaganda):以某種理念為號召,實際上的目的卻會妨礙該理念實現的公共言論。
顛覆...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導讀
言論如何侵蝕民主?
賴天恆/澳洲國立大學博士
語言的功用是什麼?如果我們心地善良,而且活在一個相對受保護的生活圈裡面,或許會覺得語言的主要功用是溝通,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是傳遞知識,是讓我們一同追求真理。然而,哲學家蕾・藍騰(Rae Langton)多次指出,對許多人來說,語言的重要功能,是分化族群,是貶低異己,是煽動仇恨,是爭權奪利。語言是一把兩面刃。
《修辭的陷阱》這本書主要處理的核心問題,是民主社會的內部張力。民主社會的核心價值,是自由與平等。然而,就跟許多人所擔心的一樣,自由有機會被有心人...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 看見語言的惡之後,我們如何自處?/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
導 讀 言論如何侵蝕民主?/賴天恆(澳洲國立大學博士)

引 言 宣傳造成的麻煩
第一章 政治思想史上的宣傳
第二章 宣傳的定義
第三章 自由民主國家中的宣傳
第四章 語言的操控機制
第五章 有問題的意識形態
第六章 政治意識形態
第七章 菁英族群的意識形態
結 論

謝 辭
注 釋
參考書目
圖書評論 -   評分:
 看書前的我以為:滿滿的實例+各...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2/04/23
看書前的我以為:滿滿的實例+各類虛偽的謊言被揭穿=爽翻的撥雲見日感。
翻開書後的我:每一句我都看得懂,但他剛剛論述了甚麼我怎麼記不得了呢?

書衣後那句當代思想大師說得很好,就真的是哲學。
對只接觸一點點如我(看了遠流出版的尼采讀本)對哲學的看法,哲學就是一堆修辭堆砌,用不同語句各種方面去探討加強一些作者想表達的觀點。
前面評論有一句非常確切,順順看很容易,但你沒用腦去吸收那就是啥都沒看進去......

裡面依然有值得讓人去反思的內容,或者說是各科學者觀測實驗後提出的總結理論。
真要說就是我表達能力很差說不清,但這本卻讓我有好幾次反省自身處事與觀點。

建議已經買了卻看不下去的可以跳著看看,搞不好有幾處能讓你三省吾身。
沒買地要是抱持著跟看書前的我一樣想法的,別買了,會很痛苦。大概就是只有高中教育歷史程度的我,直接去拜讀麥田出版的巴黎‧和會那樣。

整本與其是說在探討修辭的陷阱或者宣傳如何起作用,不如說是如何使社會更加邁向實實在在的社會正義。
 書評:修辭的陷阱:為何政治包裝...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09/05
書評:修辭的陷阱:為何政治包裝讓民主社會無法正確理解世界?
How Propaganda Works

總評價: ★★★★☆
----------------------------------------------
通用性: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內容密度: ★★★★☆
敘事易讀性: ★★★☆☆
翻譯與排版: ★★★★☆

註:星等意義可參照 Amazon 美國版或日本版的書評狀況。
深度密度等,為對於:從書名與書籍系列推斷之,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相對參照。


【內容】
這是一本在內容與寫作方式上,都是「咬文嚼字」的書。為語言學的運用。是本閱讀可以很快(你不需要去記各論點是由誰提出的),但也不是閱讀時可以不費心的書。包含其中作者喜歡引述很多的哲學。

說明:中文本構句順暢,非專有名詞的部份用字淺白。雖提到較多專有名詞但可跳過(名稱本身不重要)。寫作本身是流暢的,但對討論內容需要專注精確。書中填補很多專有名詞,算學究型/學術型著作中的常見現象。可彰顯考證與事例,且為避免被指瓢竊他人研究成果的防衛性寫作。專有名詞與一大堆人名的稱呼可跳過不影響主軸論述,提出後多會說明其內容。

其討論的事物狀況不同於一般要求「文字精確」的職業(例如執法相關、科學研究),在於用「文字精確」達成可能是不當的目的。包含:影射、誤導、偷渡與置換概念、迴避重點、利用受眾判斷的不全、潛移默化、借用、建立慣性、貼標簽、刺激行為…與技術之外的操作原則、效果續存的傾向與原因等。為特化的修辭學,佔篇幅約1/5,篇幅主要用在刻寫說明方法。

但本書主要篇幅,是在講整體(主要是美國政治、社會、民眾)環境的大架構,所產生的症狀,民主的偏移、與相關政治宣傳事例,而不是單純講操作技術本身。有很多段落,是用來敘述當時社會狀況與民眾意識等,政治議題的背景、或是單純正義公理性的探討、與各家思考互驗。

「以學術性的語言討論」是本書寫作呈現的重要特徵。但所講的東西,撇開學術性的冠了一堆名詞左繞右繞的部份不看的話,內容本身應該還算蠻容易理解的。作者同時也有那種「導入介紹、主文、結尾彙總」一件事講3遍或是好幾遍的寫作習慣,所以文體上會比較繞。

作者述本書是講政治宣傳的形而上學,包含一些分類方式與思考徑路、哲理等。如作者怎麼看只是基於理念的不同,基於善意循循善誘的誤導。是過程、還是基於所抱持的理念與意識形態?

這包含像是對美國形式上的民主、與理想上的民主間差距的不滿意。如政治世家、地方首長之實質世襲、財閥政治力…等等。都顯示出了形式上的民主、與理想上的民主之間的差異。而propaganda(政治宣傳/政治包裝)無疑是這之間可以使用,與確實有被使用到的工具。

這個可以在原文書名「How Propaganda Works」看出,這牽涉到整體(社會)外在環境與受眾(大眾本身)的問題。而中文書名則較強調修辭與政治宣傳的操作行為及其產出物本身。整篇書也都是基於民主政體的討論,民主這個字在原英文書名中沒出現,但在中文書名中有。

這中間應也有對讀者對象的考量在內。對原英文美國出版物讀者而言,講美國的實務社會狀況與影響對其較有意義。但對繁中版台灣區讀者而言,講美國的社會構成歷史狀況、政黨走向、先賢哲學等,則通常較不會去關心,故價值就較偏向操作實務與技術(包裝)本身。

而如書名所直言,於政治用途上此類Propaganda之使用是常見的。且既然是要求「文字精確」,那麼「可預先篆稿」的內容:如文宣廣告、新聞稿、記者會發表會等,都可被用到。含偽裝成現場直述,但實質是唸稿型、或是整個進行內容都被控制的記者會。


【實用價值】
對一般人本書在價值在「防衛性的應用」。瞭解並多少意識到文宣發話(政治、商業、甚至偽裝成娛樂性或科教性的)內容中可能會帶有的風險與汙染物。但本書中所討論的事項,是以較隱晦的,放在善惡應然講述中作為案例被提起,而不會是用如:方式一、方式二的直述。

本書的主要篇幅與論述,放在環境與社會現象狀況、人的反應機制等大架構的哲思諸見之述說。這部份也有實用價值,但是是隱性的,屬於對生活與認知調整的長期持續影響。

台灣的部份:目前這類操作技法的運用、與其所產生的「不當」影響,已達到相當高的狀態。

在本書中文版出版時間前後(2021年7月),在肺炎疫情與其疫苗的相關問題上,可以看到很多此類操作,或說是可找到很多訊息,是可用此書所談的事來說明的。課程材料目前不虞匱乏。所造成對社會的惡影響也很明顯。

只是實用價值、與實施上會有較高的門崁。主要是受眾需具有:議題相關基本知識、邏輯判斷能力與注意力、對文字的敏感度、以及(政治上)能夠有自覺,以避免被信念或「我相信」影響太多的判斷。

各別的門崁也許都還不是太高。但正如「鎖鏈強度取決於其最弱的環節」,大家平常都有各自的生活與工作,沒時間去一一查證或是瞭解事件實體。看訊息時只要有哪一點是疏漏或放下警戒的,就較有可能被這類訊息(惡用)進入到所記得的範疇裏面去了。然後這些「所記得的事」日後便會不斷累積,並發揮其功用。

註:但用一些別的視角,例如偏誤來看,可以更直接快速的點明與述說這些東西。本書中最後的約1/6也開始以偏誤的方式來帶與述說這些東西。以因果程序關係的時間線來說,這邊也已經到了述說結果的階段。


【翻譯與排版】
翻譯順暢(以中文句子的標準)。書中用了很多專有名詞造成閱讀上的負擔這點,則不是翻譯的責任。

本來預期因為這種講文字精確性的書,一但跨語言(翻譯)時可能會常常遇到不好在譯本中表達的狀況,如原(英文)中不同字其字義的差異。但所幸本書主要在講架構與判斷邏輯方面的問題,故讀中譯本因此會錯過的東西不太多(比預期少)。

原作本身的注釋放在各頁下方,容易閱讀。但中譯本有些地方,翻譯時標註的部份未能補足同等程度的處理。如「基庫尤人」、「吐派克」未註,但緊接著提到其他(絕大多數)同類型種族/人名時是有標註原英文名的,處理上不一致。

專有名詞部份,因中文沒有開頭大寫,可能與前後字連在一起;且字詞有時罕見不解其意,而學究型/學術型著作會用較多這類字眼。雖然在主旨論述上,這些字辭跳過也可讀懂主軸本文就是了。學究型/學術型著作中的專有名詞一一加註的話,份量太多譯不完,也不是「翻譯」的本來工作,而是「出版社」的書籍(市場)定位決斷。譯著越多,適用讀者層越廣。

本書的中文題名(取自原書段落中),比原英文書名更直接點出有效的題意。(以個人單次可影響的層面來說)。畢竟單一行為通常無法有意義的改變社會環境。雖然政治宣傳操作,本身目標就是要改變社會環境與民眾意識,但這通常需要長期大量持續累積才會產生成果。

註:原英文書名用字Propaganda 在中文中比較沒有意思夠相近的用字(如果有也是冷僻字)。該字在本書中譯為「宣傳」,但不要照中文「宣傳」的意義去看,閱讀時在腦中換回原字Propaganda較好。

不然照「宣傳」的字面解釋的話,很多地方讀起來會很怪。中文裏「宣傳」這字可當特定名詞(本書中的propaganda)、一般名詞(advertisement)、或是一般動詞/提倡(advertise)。而且還是類似主題行文中蠻常出現的用字,看到時會需要留意一下該處的「宣傳」是當本書的特定意義使用,或只是個一般敘述。


【其他】
看本書時,對於作者所述但在作者圈外的事,還是要留意一下。如p.125「顯而易見的是,政府舉債在短期內可以保障工作機會和收入」,這個其實不太對。正確的應該是「顯而易見的是,政府舉債『之後所作的事』在短期內可以保障工作機會和收入」,通常是興建公共工程、發放福利等,赤字預算的部份。差幾個字差很多。

其他如p.181的「外面一定在下雨」句,若是沒有誤譯,其對主意義的解釋以及反駁句在邏輯上也有問題。雖然這類propaganda的文句很多都是基於誘導對意義解釋的錯用,但作者舉的反駁例(修正陳述)也是邏輯錯誤,不構成反駁的就很怪了。這應該算舉例不佳,要先對該例的(不太可能會被這樣認知的)未明示主張被誘導成錯誤的認知後,才會形成後面對未明示的潛在誘導(不在對話內容內的事項)作明示性的反駁。但以所舉的例,實務狀況面對面對話不會有人用這句作該項誘導。

p.220 關於「提出主張」「語言行為」的說明比較奇怪,主要意義比前一頁還糊。不確定是原文的問題,還是翻譯時斷句、主體客體劃分、或是選詞所造成的。註:此處的「語言行為」為專有名詞Universal Pragmatics(通用語用學。指達成有效的溝通,其模式),於中文不太好區分,非該中文譯詞字面上之意。本處狀況原因出在原文採用負面陳述推回的可能性比較大。簡言之:聽者要能信用講者符合其族群規範,溝通才有效。該處敘述以「聽者有無能力判斷講者有否違規」、或「是否會經常履行其被預期的義務」這種很繞且非單一解(p.224)的技術方式來定義。

p.223 講述Lara Buchak的信任/信仰確驗規則,在中譯本的敘述則更奇怪而無益。A-X 間關係的前提未表述、符號定義也未表敘。主張應是:信仰/信服/信念為不再追求證據,即便開始遇反證亦然,但知其風險(有信仰而理性)。類推至是否信任溝通對象,講話的那個人。此部份也隱性帶到下一章的開頭(意識被形塑後的抗拒修正),應該就是原作者在此硬塞進這個東西的原因。

p.309的校對實彥風險評估,兩組評估次數的部份則完全是譯本Copy Paste未修正的誤植了。

整體書寫非常的學究/學術型。列出非常多的例子與研究者姓名,來重複堆述一件事。列出的訊息很多,但主旨見解的overlap重複敘述也是非常多。講一件事情上面被子蓋了好幾層。


【比較基礎參考:相關讀物】
●克魯曼戰殭屍:洞悉殭屍經濟的本質,揪出政經失能的本源
●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
●釣愚 - 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
●不當決策:行為經濟學大師教你避開人性偏誤
●思考不過是一場即興演出,用行為心理學揭開深層心智的迷思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認知神經科學之父葛詹尼加對意志的大哉問
 這本書看的出來作者深厚博覽群書...
轉載自博客來  較差  2021/08/04
這本書看的出來作者深厚博覽群書的功力,但是沒有任何政治思想或哲學本科基礎的人讀起來,我想會是非常的吃力,引用了很多東西要進行文獻的對話,結果反而讓書的主旨失焦,應該一開始就要告訴讀者民主政治的定義和欲回答的子項目,然後一章ㄧ章的回答這些問題,才不會讓這些深度的文獻討論失焦,不然初識且不懂的人會覺得內容在打文獻流水帳。

最後一點是寫這本書書評的人,建議應舉更公允一些的案例或詞彙來討論。
 如果你看到這則評論,我強烈的建...
轉載自博客來  很差  2021/07/24
如果你看到這則評論,我強烈的建議你別買,儘管朱家安誇說這本書可能會是你讀過最實用的竹學書籍之一,然而就我個人讀後經驗,純屬謬讚。

首先,這本書很難讀。

更糟糕的是,有些書籍之所以難讀,是因為該著作想要描述的理論深刻而複雜,因此需要很多耐心,但本書的難讀不屬於此類,本書之所以難讀是因為它的內容非常的雜亂。這個作者有一個野心,他希望他在討論這個議題的時候,能夠同時用上至少,政治哲學的、語言學的、社會學的三個領域的知識,而對每一個領域他所援用的大師理論可能都超過十位,因此他這一本書至少談到了三四十大學者的理論。

很明顯,這樣大量地援引對這本書來講根本是【超乎負荷】,造成非常不良的後果,首先,在這樣大量援引的情況下,作者幾乎不可能花足夠的篇幅來對任何一位學者的見解做出充分而足夠的說明,就立刻跳到下一位學者上的理論上,這些學者本身的理論就已經夠複雜了,再經過他這樣去脈絡化的割裂、不充分的說明、無邏輯的跳躍之後的結果,唸完這本書不會讓我們一次瞭解數十位大師的理論,只會讓我們覺的聽了一堆大師的名字,但是卻對那些理論根本一知半解。

這些大量的文獻引用,當然也壓縮了作者,以自己的語言,說明自己見解的空間,因此造成了本書所談及的所有學者的見解[甚至包刮作者本人],沒有人的見解是表達充分的。

如果有人對於,何謂無邏輯的在學者之間的各種論述跳來跳去,對每一個作者的論述都欠缺充分說明的這個指控很難理解,請看我以下援引的這一小段,要是覺得能適應這種文風,再買不遲:[摘引自本書176頁到178頁


引文:
近年來,人們已修改了史脫納克式的溝通模型....愛琳海姆和漢斯坎普在畫與表徵理論中,以【資料夾】的概念把脈絡結構化,而每個資料夾都收錄了納到話語的相關資料,譬如之後會指稱道的參考資料。形式語言學家克雷琪羅伯茲的著作,深深影響了近期對於脈絡的研究。羅伯茲認為,脈絡不只決定了參與討論者所知之物的範圍,同時也記錄了討論中的提問...接下來....我稍後就會提到,哲學家雷蘭騰、和卡洛琳魏斯特早就用過的形式語言學來研究分析色情作品的危害,伊夏尼麥考拉在她們之後也說過,宰制性言論可能是...荷蘭語言學家法蘭維特曼在1996年發表的[更新語意學中的預設狀況]中認為....除了語言脈絡...克里斯多福波茲用下列兩句話...

吐槽 : 這位作者在短短三頁之中,竟然就引述了九位學者的文獻,這三頁就在這九位學者的觀點間跳來跳去,而想當然爾,根本就沒有一個學者的論點是可能好好的被充分說明的,作者說他稍後就會提到雷蘭騰的研究來分析色情作品的危害,然後就未置一詞的直接跳到卡洛琳魏斯特這位學者的見解?!

作者要等到什麼時候來談雷蘭騰呢,要等到183頁最下方,作者終於騰出了差不多六行,塞了一點關於雷蘭騰主張,然後那六行還根本沒出現【色情作品】這四個字,更別談什麼對色情作品危害的分析了。

結論: 相信我,這是一本提到很多書名的書,然後這本書比他所提到的任何書都寫的都爛,這本書有提到早川的[語言與人生],和李普曼的[公眾輿論],你要是對公眾輿論感興趣,直接買這本兩本書讀,但千萬別買這本書!
 「那個人領18趴的」、「我們要...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07/08
「那個人領18趴的」、「我們要打國際上認可的疫苗」…
這些那個不是事實?
用這些事實來說明「修辭的陷阱」,可以說寫中文版推薦序的這些人真的又再一次操作他們擅長的文字遊戲呢!
也對!
找來顏擇雅、朱家安等擅長鬼話連篇的修辭高手寫推薦,還有誰比他們更懂修辭的箇中奧妙呢?
所以,
若領略本書意旨,
會發現寫這些推薦序的人
本身就是讀者要小心的「修辭的陷阱」。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第3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07-10-01
66折: $ 58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心靈的本質有聲書﹝第6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7-01-01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高中生延伸教材最愛的參考讀物套書(3冊):《沒被抓到也算作弊嗎?》、《哲學大師寫給每個人的政治思考課》、《親愛的孔子老師》
作者:布魯斯.韋恩斯坦
出版社:漫遊者
出版日期:2020-08-03
66折: $ 614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個人實相的本質有聲書第10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10-01
66折: $ 66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你的人生,他們六個說了算!:決定你一生的六種物質
作者:大衛.JP.菲利浦斯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30
$ 284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9-06-01
$ 26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13)限定版
作者:豐田悠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3
$ 18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舔我、咬我、親吻我-全
作者:文月くみ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4
$ 119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惡役千金開啟了溺愛路線!? 首刷限定版-04
作者:十夜、宵マチ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07
$ 30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國小(康老師)數學講義式評量一下{113學年}
作者:良品編輯
出版社:良品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1-20
$ 13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想哭就哭吧,你不需要那麼懂事:The Kindness That Knows
作者:Peter Su
出版社:是日創意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22
$ 355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無敵之人(《D機關》作家柳廣司最新間諜推理小說,以「惡的一方」作為主角!)
作者:柳廣司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22
$ 280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