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是極權,極權也是瘟疫!
#卡繆面對疾病與極權的反抗姿態,細緻描繪了人類的反抗精神。
#一九五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作品。
#吳錫德、洪明道 專文導讀推薦。
#「我想通過瘟疫來表現我們所感受到的窒息,和我們所經歷時的那種充滿威脅和流放的氣氛。我也想將這種解釋拓展至普遍存在的概念。」——卡繆
瘟疫逼我們打開眼睛,逼我們去思考。
世界上一切的惡和這世界本身的真相,也會出現在瘟疫中。
面對這樣的瘟疫,人們該奉行的唯一口令是反抗。
— 卡繆 —
卡繆的《瘟疫》是文學史上的重要著作,每當疫疾來臨,這本書總是最早被拿出來討論的現代文學作品之一。但卡繆不只描寫瘟疫,也將面對瘟疫時人類由一開始的抗拒、否定,之後確認,最後誠實地面對自己面對處境,踏實地將圍困人類的瘟疫加以處理。這太像我們經歷過的一切,先是抗拒疫情,接著否認會大規模人傳人,等到狀況嚴重了,不得不確認遇到大疫,接著才願意誠實面對困境加以處理。經典作品就是有如此的價值,跨越時代反映普世人類,也時時提醒著我們。
《瘟疫》的故事描述一九四幾年的阿爾及利亞奧蘭城,一位醫生發現城裡有不明的疾病,察覺很多老鼠倒斃路旁,開始懷疑城裡有了鼠疫,上報給政府機關,但政府機關卻不想因此驚動人民,遲遲沒有作為。後來疫情爆發,整個城市封鎖,與外界隔離,小說中的幾位主要角色的邊緣小人物(相對於有權力的官員)各自以自己的方式投入防疫工作。《瘟疫》的故事展現了認識世界的荒謬之外,必須要站出來加以反抗,才能爭取到自己的幸福。小說裡還提到:「追求幸福沒什麼可恥的,但是獨自一個人幸福,就可能會讓人覺得可恥。」標示出這種對幸福的追求,不是個人小利,而是全體的幸福。
《瘟疫》與《反抗者》、《正義者》同屬於卡繆同一創作時期的作品,卡繆在其札記中稱為「反抗系列」,這系列的三部曲作品以小說、論述、戲劇等三種文類,反覆辯證人類與惡對壘的反抗精神,訴求個人認知上的反抗,面對過分的事物要勇於畫出底限,說不。
卡繆在一九四〇年創作《異鄉人》時有了寫作《瘟疫》的靈感,當時德國占領了大半個法國,他隨著任職的《巴黎晚報》遷移到克萊蒙費朗,再到波爾多,這種被迫逃難、遷徙、被圍困的感受成了他的靈感。《瘟疫》一方面是真實發生在當時法屬阿爾及利亞奧蘭城的斑疹傷寒,一方面指涉的是入侵法國的德國納粹法西斯政權;傳染病讓人類不得不封鎖彼此,對彼此懷疑,就像法西斯政權,也讓原本自由的人們彼此疑忌,在行動上也被限制、被封鎖。這部小說利用一個城市被疾病困擾的故事,表達一個超越於荒謬的反抗願景:在對抗邪惡的鬥爭中團結的可能性,以及友誼和社群的力量。我反抗,故我們存在。
卡繆反抗系列三部曲:《瘟疫》、《反抗者》、《正義者》
卡繆前後花了七年時光,博覽史料及文獻,又靜心思索人類處境。以納粹德軍入侵法國的大逃亡,以及確實發生在他的故鄉阿爾及利亞奧蘭市的疫情封城的真實背景,採編年史方式,寫出這本逼真寫實,人物鮮明,細節詳實的寓言式小說。他曾在一九四二年的札記裡寫道:「鼠疫,意味著痛苦和死亡的恐怖,隔離、流亡,分散,這些都是人的命運。人可能自暴自棄,屈膝服輸,並從中看到懲罰罪惡的上帝之手。但人也可以透過反抗,透過團結一致,重新取得自己的尊嚴及自由。」
——吳錫德
此時此地讀《瘟疫》,我想起二〇一六年電影《正宗哥吉拉》。《正宗哥吉拉》裡沒有英雄般的人,也沒有屬於人類陣營的巨獸與之抗衡,描述的是人類作為集合體和哥吉拉的對決。哥吉拉反映出人類集合體面對災難時的樣貌,包含了僵化但仍不斷自我修正的官僚系統、恐慌而有秩序的市民、試圖解決問題的技術官員、日本政府的外交處境。
《瘟疫》同樣沒有偉大的故事,鼠疫並非上帝給人類的懲罰,人也並非正義的一方,沒有英雄從天而降拯救眾人。舊時代敘事失效,意義從何而來呢?《瘟疫》在這樣的框架下,寫下另一種版本的人類處境。
《瘟疫》中有些片段讀來尤其有共感,其中的角色和現下的人們一樣關心著每日確診數。不過,《瘟疫》提供了使人拉開距離的契機,暫時脫離當下的種種情緒,重新對我們正在發生的事賦予評價。
即使清楚知道挑戰必然來臨,強調理性和責任,《瘟疫》仍保有人的情感和溫度,也許這是給我們這個瘟疫時代的禮物吧。
——洪明道
災難是常見之事,但是一旦災難落到自己頭上,往往難以置信。世界上瘟疫和戰爭不斷頻繁發生,但是在瘟疫和戰爭面前,人們還是一樣不知所措。⋯⋯
還沒有人真正接受瘟疫的事實。大多數人在意的只是生活習慣受到擾亂,或是利益受到損害。他們因此惱火、氣憤,這些情緒是不足以拿來對抗瘟疫的。例如,他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怪罪當局。
——《瘟疫》
這世界上的惡幾乎都來自於無知,愚昧的善意可能和惡意造成同樣大的損害。世上的好人多於壞人,事實上問題不在於此。人們或多或少無知,這或多還是或少決定了善或惡,最令人悲痛的是自以為無所不知的無知,並自認為有權殺人。殺人者的靈魂是盲目的,若沒有清晰洞見,就不會有真正的良善與崇高的愛。
——《瘟疫》
作者簡介:
卡繆(Albert Camus)
一九一三年生於北非法屬阿爾及利亞的勞工家庭,父親在他出生未久便被徵召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身亡,幼小的卡繆被母親帶回娘家撫養。中學以後卡繆開始半工半讀,做過很多工作,雖然生活辛苦,但阿爾及利亞臨地中海的陽光普照溫暖氣候,對卡繆的思想及精神有深刻的鼓舞,後來更成為他「南方思想」體系的象徵,相對於德國思想家所產生的北方思想。
卡繆大學畢業後先擔任記者,報導許多阿爾及利亞中下勞動階層及穆斯林的疾苦,同時參與政治運動,組織劇團表達觀點。二戰爆發後因在阿爾及利亞服務的報紙被查封,於是卡繆前往巴黎的報刊任職。在阿爾及利亞時卡繆便開始創作戲劇、小說與散文,一九四二年出版《異鄉人》之後開始在法國與國際獲得推崇,一九五七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讚其作品:「具有清晰洞見,言詞懇切,闡明當代人的良心問題。」卡繆在一九六〇年於法國車禍驟逝。
卡繆的作品多樣,第一階段「荒謬」系列的作品有:小說《異鄉人》、戲劇《卡里古拉》和《誤會》、論述《薛西弗斯的神話》。第二階段「反抗」系列的作品有:小說《瘟疫》、論述《反抗者》、戲劇《正義者》。其他小說作品有:《墮落》、《快樂的死》、《放逐與王國》,與遺作《第一人》,以及戲劇《戒嚴》、改編杜斯妥也夫斯基小說的戲劇《附魔者》等。
譯者簡介:
嚴慧瑩
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普羅旺斯大學當代法國文學博士。目前定居巴黎,從事文學翻譯。譯有《正義者》、《薛西弗斯的神話》、《反抗者》、《血清素》、《屈服》、《無愛繁殖》、《情色度假村》、《誰殺了韋勒貝克》、《六個非道德故事》、《緩慢》、《羅絲‧梅莉‧羅絲》、《永遠的山谷》、《沼澤邊的旅店》、《如果麥子不死》、《灰色的靈魂》、《落日的召喚》、《地獄之門》、《野性的變奏》、《我,們》、《獨子》、《ROM@》、《調查》、《我生命中的街道:佛朗克的巴黎記憶》等書。
章節試閱
以一種禁錮的情況來反映另一種禁錮的情況,
就如同以不存在的事來反映其他任何存在的事,同樣合理。
——丹尼爾.笛福*
*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英國記者、作者,《魯賓遜漂流記》的作者。譯註。
本書所敘述的這些怪異事件發生在一九四幾年,奧蘭市。根據大多數人的看法,這些事真不該在這裡發生,委實超乎尋常。從第一眼看來,奧蘭市的確是個再尋常不過的城市,只不過是法國屬地阿爾及利亞海岸的一個省城,如此而已。
我們必須承認,這個城市本身很醜。外表一片寧靜,得花點時間才能發掘它和世界各處的商業城市不同的地方。例如,如何能想像一座沒有鴿子、綠樹、公園、聽不見鳥雀拍翅和樹葉摩挲聲音,總歸一句話就是蒼白無色的城市?季節轉變只能靠觀測天空,春天來臨只能從空氣或賣花小販從郊區捎來的花籃得知,是市場上叫賣的春天。夏季時,烈陽把太過乾燥的房舍曬得像著了火,把屋牆覆上一層灰色的塵埃,人們只能關上護窗板,生活在陰暗之中。秋季則相反,大雨加上泥濘。只有冬天氣候宜人。
想要認識一個城市,有個便捷的方法,就是了解居民在這裡如何工作、相愛、死亡。在我們這個小城裡呢,或許是氣候的關係吧,這三者都以同樣狂躁而漫不經心的方式攪混在一起;也就表示,居民在這個城市活得百般無奈,只能試著習慣它。居民們勤奮工作,但工作只是為了賺更多錢,他們最感興趣的是商業,按照他們自己的用詞──忙於營生。當然啦,他們也喜歡一些單純的娛樂:喜歡女人、電影、去海邊游泳。但是他們很知節制,這些娛樂都只在周六晚上和周日才做,周間其他時間則設法盡量賺錢。晚上下班後,他們按時在咖啡廳相聚、在同一條大道上散散步、或是在公寓陽台上透透氣。年輕人追求短暫而強烈的刺激,而年紀較大者的消遣只不過是參加滾球協會、交誼餐會、或是上俱樂部玩紙牌狂賭。
有人一定會說,這並非我們這個城市特有的現象,所有同時代的人都差不多這樣活著。沒錯,在今天的社會裡,人們從早到晚工作,然後把剩下的時間浪費在紙牌、咖啡館、閒聊上,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但是在有些城市、國家裡,人們不時會思考到一些其他東西,一般來說,這並不會改變他們的生活,但有過這些想法,總比沒有來得強。奧蘭則是相反,明顯是個沒有想法的城市,意即一個完完全全的現代城市。所以呢,沒必要準確描述本城居民的相愛方式,這裡的男男女女要不在所謂愛的行動中快速廝殺,要不就是投入日復一日長期的配偶生活。在這兩個極端之間,鮮少有中間狀態。這也沒什麼獨特的。不管是在奧蘭或是在其他地方,因為沒時間思考,人們只好不知所以地相愛。
我們這個城市最獨特的地方,應該算是死亡的困難。困難可能不是很適切的用詞,應該說難受比較正確。身有病痛當然不好受,但是在有些城市和國家裡,病人會受到關照支持,某種程度上可以讓病人放鬆。病人需要關懷,希望有個依靠,這是很自然的。但是在奧蘭,要適應極端的氣候、大量的商業活動、枯燥無趣的景觀、短促的黃昏、貧瘠的娛樂等等,這一切都需要一副健康的身體。病人在這裡倍感孤獨,更遑論一個垂死之人,像落入陷阱一樣被關在成千上百烈陽曬得劈啪裂響的牆面之後,而在此同時,全城的人都在電話裡或咖啡館裡談著票據、提單、貼現。我們可以理解,儘管在現代,在這樣一個冷淡無情的地方,死亡之際該有多麼難忍。
以上幾個描述或許足以讓大家對我們這個城市有個概念,不過也毋須誇張,應該強調的,是這個城市和生活平庸的面貌,但其實只要習慣了,日子一天天過也沒什麼大問題。既然我們這個城市很容易讓人習慣,一切就還挺好。從這個角度看,本城生活當然不算多姿多采,但至少井然有序。居民的坦率、友善和勤奮,向來博得遊客們相當程度的的好評。這個沒有秀麗風景、沒有花草、也沒有靈魂的城市,反倒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人們在這裡睡得很好。但是有一點不得不說,這個城市置身在一片無與倫比的美麗風景之中,位於一片空曠的高原中央,圍繞著燦爛的丘陵,面對著輪廓完美無瑕的海灣。唯一令人遺憾的是城市背海而建,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到海,得專程到海邊才見得到海。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不難想像,本城居民根本不會預期那年春天發生的狀況,以及──我們之後會明白──那些狀況是接下來一連串嚴重事件的前兆,這也就是本書將要記載的。這些事件有些人覺得不足為奇,有些人卻覺得難以置信。無論如何,敘述事件者不能考慮這些互相衝突的觀點,他的工作只是當他知道某件事確實發生了、而且事關整城居民生死、有成千上萬人在心裡見證他報導的真實性,這個時候,他告訴大家:「這件事發生了」。
再說,敘述事件者──時間到了我們自然會知道是誰──在整個事件中無足輕重,無非是碰巧讓他蒐集到相當數量的陳述,並且當時情況也讓他捲入將要敘述的事件罷了。報導這個事件讓他成為一個歷史記錄者,當然,一位歷史記錄者,儘管是業餘的,必然有充分的資料。這個事件的敘述者有他的資料:首先是他親眼所見,再來是其他人的見證,他的角色讓他得以蒐集到本書中所有人物吐露的心底話。況且,他自然最後也找到一些報導和文件,他認為必要時就會擷取片段,認為需要時就引用,並且他又……然而或許是該把這些評論和瑣碎的開場白放到一邊的時候了,回到敘述本身。最初幾天發生的事,需要花點時間說清楚。
四月十六日早上,貝爾納.李厄醫生從他的診所走出來,在樓梯間中央看見一隻死老鼠。當時他只不經心地把老鼠踢到一旁,走下樓梯。但一走出門,突然想起不能讓死老鼠留在那裡,便再走進門告知門房。門房米榭老頭的反應,讓他更感到這個發現很不尋常。出現這隻死老鼠,對他來說只不過有點奇怪,但對門房來說,簡直是一樁醜聞。門房的態度斬釘截鐵:這棟樓裡沒有老鼠。醫生一再確定二樓樓梯間的確有隻老鼠,可能死了,米榭的信念毫不動搖:這棟樓沒有老鼠,就算有也一定是有人帶進來的。總之,是個惡作劇。
當晚,貝爾納.李厄站在樓房走廊上,掏著鑰匙正要上樓回家,突然看見走廊底端暗處出現一隻老鼠,腳步不穩毛濕濕的。牠停了一下,像是要維持身體平衡,隨後朝醫生跑過來,又停了下來,在原地打轉,發出一小聲吱,最後嘴巴噴出血倒在地上。醫生端詳了牠一會兒,然後上樓回家。
他當時心頭想的並不是老鼠。那口噴出的血讓他想起擔心的事。他那病了一年的妻子明天就要出發到山上療養。他一回家就看見她按照他囑咐在臥房裡躺著,為明日旅途蓄養體力。她看到他便微笑,說:
「我感覺很好。」
醫生看著她在床頭燈光下轉過來的臉龐,在李厄眼裡,妻子儘管已經三十歲且帶著病容的臉,依舊和年輕時一樣,或許就是因為這微笑超越了一切。
「能睡就多睡點,」他說:「明天看護十一點來,十二點我載你們去搭火車。」
他親吻妻子稍微濕潤的額頭,她的微笑一直伴著他到房門口。
次日,四月十七日,早上八點,門房在醫生經過時攔下他,抱怨惡作劇的人又在走廊中央放了三隻死老鼠。老鼠一定是大型捕鼠器捕捉的,因為牠們都渾身是血。門房手上拎著死老鼠的腳站在大門口好一會兒,等著惡作劇的傢伙出來嘲弄而暴露身分。但什麼都沒發生。
「啊!那些傢伙,」門房米榭說:「我一定會逮到他們。」
李厄大惑不解,因此決定從住著最窮病患的外圍城郊區開始巡診。那些區裡垃圾清運比別處晚得多,汽車沿著塵土飛揚的筆直道路往前時,會擦過放在人行道旁邊的垃圾桶。行過一條街,醫生數了一下,丟在蔬菜果皮和破布堆裡的死老鼠共有十多隻。
巡診的第一個病人躺在床上,房間靠著街,吃飯睡覺都在這間房裡。他是個面孔嚴峻、滿布皺紋的西班牙老人,面前兩個裝滿豆子的鍋子放在棉被上。醫生走進來時,本來半坐著的病人往後一仰,試著喘口氣,發出哮喘老病號的呼拉呼拉聲。他的妻子端著臉盆過來。
「欸,醫生,」他邊打針邊說:「牠們出來了,您看見了嗎?」
「是啊,」他妻子說:「鄰居就清理了三隻。」
老人搓著雙手。
「牠們傾巢而出,所有垃圾桶裡都看得到,是因為飢餓!」
李厄立刻注意到這一整區居民都在討論老鼠的事。看完診他就返回家裡。
「樓上有一封您的電報,」門房米榭說。
醫生問他是否又發現其他老鼠。
「啊!沒有,」門房說:「我守得緊緊的,那些王八蛋不敢再來惡作劇。」
電報通知李厄的母親次日抵達。媳婦去養病,她前來為兒子照料家務。醫生回到家時,看護已經到了。李厄看見妻子站著,身穿套裝,還搽了脂粉。他對她微笑:
「這樣很好,非常好。」
過了一會,到了車站,他把她安頓在臥鋪包廂裡。她看著包廂:
「這對我們來說花費太多了,不是嗎?」
「這是必要的,」李厄說。
「那些老鼠是怎麼回事呢?」
「我不知道,很奇怪,但是會過去的。」
之後他急促地說請求她原諒,他應該好好照顧她,但對她太疏忽了。她搖搖頭,像是要他別再說了,但他又加上一句:
「等妳回來時,一切都會好轉。我們重新開始。」
「好,」她的眼睛閃著光:「我們重新開始。」
過了一會兒,她轉身背對著他,看著車窗外。月台上的人你擠我推。火車頭的蒸氣噓噓聲傳來。他呼喚妻子的名字,她轉過身,他看見她臉上掛滿淚水。
「別哭,」他輕聲說。
淚水之下又現出微笑,但有點勉強。她深吸一口氣:
「走吧,一切都會沒問題的。」
他緊緊抱著她,下到月台上,透過車窗,他看到的只是她的微笑。
「一定要注意身體,」他說。
但是她聽不見他說的。
李厄走向月台出口,遇上了預審法官奧東先生,手牽著小兒子。醫生問他是否要出遠門。奧東先生高瘦黑髮,半像以前所謂的上流社會人物,又半像殯儀館的禮儀師,他聲音和藹但簡短地回答:
「我來接我太太,她去拜望我家人。」
火車汽笛響起。
「那些老鼠……」法官說。
李厄朝著火車方向踏了一步,但又轉過身走向出口。
「喔,」他說:「那沒什麼。」
那一刻他唯一注意到的,是一個鐵路員工挾著一個裝滿死老鼠的箱子經過。
那天下午,剛開始看診時,李厄接待了一個年輕人,聽說是位記者,早上已經來過一次。他叫作雷蒙.藍柏,身材矮小,肩膀寬厚,神情果斷,眼睛清澈聰穎,穿著運動風格剪裁的服裝,看起來一派輕鬆自得。他開門見山:他為巴黎一份大報從事阿拉伯人生活情況的調查,尤其需要他們衛生狀況的資訊。李厄告訴他,他們的衛生狀況不好。但是在進一步提供資訊之前,他想知道記者是否能夠據實報導。
「當然,」對方回答。
「我的意思是:您是否能夠對他們的衛生條件做出全面的批判。」
「全面,我必須說不能。但我猜想全面批判是沒有根據的。」
李厄緩緩地說,全面批判的確沒有根據,但他之所以這麼問,只是想知道藍柏的第一線報導是否能毫無保留。
「我只接受毫無保留的報導,若非如此,我不會為您提供資訊。」
「您這是聖茹斯特式的語言,」記者微笑著說。
李厄以同樣的聲調回答說他不知道這是不是聖茹斯特式的語言,卻是一個對所處的世界厭倦的人的語言,但他喜歡他的同類,因此就他本人來說,決定拒絕不公平與妥協。藍柏頸子縮在肩膀裡,凝視著醫生。
「我想我可以理解您,」他邊說邊站起身。
醫生送他到門口:
「謝謝您能理解。」
藍柏顯出不耐煩地說:
「是的,我能理解,請原諒我的打擾。」
醫生和他握手,說他針對目前城裡出現大量死老鼠的事件應可做一篇特別報導。
「啊!」藍柏大聲說:「這件事我感興趣。」
下午五點,醫生正要出門巡診的時候,在樓梯間遇到一個年紀還輕的男人,身形粗壯,方頭大臉但臉頰凹陷,橫著兩道粗眉。他曾在住在頂樓的那些西班牙舞者家遇見過他幾次。尚.塔盧正專心吸著菸,凝視著腳下階梯上一隻垂死老鼠臨終的抽搐。他抬起眼看著醫生,灰色的眼珠平靜地緊盯著,打聲招呼後,說出現這些老鼠真是怪事。
「是啊,」李厄說:「而且到最後會讓人心煩。」
「就某方面來說是這樣,醫生,當然只是某方面。我們之前從未看過這樣的事,如此而已。但我倒是很感興趣,是的,實在很感興趣。」
塔盧用手把頭髮向後爬梳,又看看已動也不動的老鼠,然後朝著李厄微笑說:
「不過,醫生,反正這主要是門房的事。」
正好,醫生在大門外看見門房,背靠著門邊一面牆,平日紅光滿面的臉上露出疲憊。
醫生跟他說又發現死老鼠,米榭老頭回答:「是啊,現在牠們是三三兩兩出現。不過其他棟樓裡也是這樣。」
他神情沮喪又憂心忡忡,手機械式地摩挲著脖子。李厄問他身體怎麼樣,門房回答當然說不上有什麼毛病,只是覺得不太舒服。依他看,是情緒影響。這些老鼠對他打擊重大,等牠們消失了,一切就會大大好轉。
但次日四月十八日早上,醫生把母親從火車站接回家時,看見米榭門房的神情更消沉了:從地窖到閣樓,樓梯間布滿了十多隻死老鼠。鄰近樓房的垃圾桶也塞滿死老鼠。醫生母親聽了消息卻不顯吃驚:
「本來就會有這種事。」
她是位矮小的老太太,一頭銀髮,黑色的眼睛很慈祥。
「我很開心看到你,貝爾納,」她說:「老鼠也無法影響我的喜悅。」
他欣然同意,沒錯,和她在一起,一切都顯得簡單多了。
然而李厄還是打了通電話到市區滅鼠所,他認識所長。所長聽說了有大量老鼠在露天暴斃的事嗎?梅西耶所長聽說了,而且位在碼頭附近的滅鼠所裡就發現了五十來隻。然而他不確定情況是否很嚴重。李厄也無法確定,但認為滅鼠所應該出動。
「是啊,」梅西耶說:「命令下來就能出動,如果你認為真的必要,我可以設法得到上級命令。」
「滅鼠總是有必要的,」李厄說。
他家裡的打掃太太剛才告訴他,她先生工作的那間工廠清出了好幾百隻死老鼠。
總之,差不多就在這個時期,本市居民開始擔心了。因為,從十八日起,四處的工廠和倉庫都清出成百上千的老鼠屍體,有時候垂死掙扎拖太久,還得把牠們弄死。從市區外圍到市中心,凡是李厄醫生經過的地方,凡是居民聚集的地方,垃圾桶裡都堆滿老鼠死屍,或是堆在小水溝裡一整排。從那天的晚報開始,新聞緊盯著這個事件,責問市政府到底有沒有因應對策,要採取什麼緊急措施讓市民免於這種令人厭惡的老鼠侵襲。市政府沒有任何因應對策,也沒有部署任何措施,但開始召開會議討論。滅鼠所接到命令,每天天一亮就要清理市區老鼠死屍,收集之後由該所兩輛清潔車載往垃圾焚化廠燒毀。
但是接下來的幾天,情況更加惡化。收集的老鼠數量愈來愈多,每天早上清理的數量不斷增加。從第四天起,老鼠開始成群出來死在外面。牠們一長列搖搖晃晃從破舊的小屋、地下室、地窖、下水道鑽出來,在光天化日下抖動搖晃、打轉,然後死在人們腳邊。夜裡,走廊上或巷子裡都可清楚聽到牠們垂死前的輕聲慘吱。在郊區,到了早上,人們發現老鼠屍體橫陳在小溪裡,尖嘴上一抹血跡,有的腫脹腐爛,有的全身僵硬鬍鬚還豎直著。在市區裡,樓梯間或院子裡都可看到一小堆一小堆老鼠屍體。也有一些零星的死在政府單位大廳裡、學校禮堂、露天咖啡座。市民們在市區最熱鬧的地方都會驚愕地發現死老鼠,而且從閱兵廣場、散步道、海濱大道,牠們汙染蔓延愈來愈遠。大清早清除了死屍,一天當中又陸續出現。許多晚間出門散步的市民,都會在人行道上踩到一團才剛死去還有彈性的老鼠屍體。就好像我們在上面築房建屋的土地突然宣泄它的火氣,把之前隱忍在內部的癤痂和膿血都顯露到表面。我們驚訝的只是,我們這一向如此平靜的小城市,在幾天之內便天翻地覆,就像一個健康的人,膿血突然翻騰搗起亂來!
事態愈來愈糟,朗斯多新聞處(負責針對任何議題蒐集資訊、提供資料的單位)在免費廣播節目上報導,光是二十五日這一天,本市清理燒毀的老鼠便高達六千兩百三十一隻。市民每天親眼見到的場景藉由這個數字化為清晰的概念,更加劇了恐慌。直到目前為止,大家只是對這個令人厭惡的意外事件多所抱怨,現在才意識到這個不知會怎麼發展、也不知來源的現象具有相當程度的威脅性。只有那個患哮喘的西班牙老頭依舊搓著手,不停地說:「牠們出來了,牠們出來了」,帶著老年人興奮的神情。
四月二十八日,朗斯多新聞處宣布清理的死老鼠數目大約到達八千,市民的擔憂到達了最高點。大家要求採取強烈措施、譴責當局,那些在海邊擁有別墅的人已經談論要躲到海邊去。但是到了次日,新聞局發布消息說這個現象驟然止息,滅鼠所收集到的死老鼠微乎其微。全市居民鬆了一口氣。
以一種禁錮的情況來反映另一種禁錮的情況,
就如同以不存在的事來反映其他任何存在的事,同樣合理。
——丹尼爾.笛福*
*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英國記者、作者,《魯賓遜漂流記》的作者。譯註。
本書所敘述的這些怪異事件發生在一九四幾年,奧蘭市。根據大多數人的看法,這些事真不該在這裡發生,委實超乎尋常。從第一眼看來,奧蘭市的確是個再尋常不過的城市,只不過是法國屬地阿爾及利亞海岸的一個省城,如此而已。
我們必須承認,這個城市本身很醜。外表一片寧靜,得花點時間才能發掘它和世界各處的商業城市...
作者序
【導讀】
卡繆的「反抗」哲學
吳錫德(淡江大學法文系教授)
西方文明一項極重要的精神資產為「懷疑論」,那是古希臘時期智者思辨的依據。人唯有透過質疑某些理所當然的主張,才能取得身心靈的平衡。這個求知態度可一體適用到許多知識領域,舉凡哲學思辨、科學、宗教,乃至社會存有的意識形態。事實上,透過「懷疑論」的檢視,才是具體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作家卡繆大學時專攻古希臘哲學,熟諳其精神,並且還提領出「南方思想」(la pensée de midi),即主張追求和諧、節制及平衡。但在這過程中,他更倡導以「反抗」作為行動綱領。認為唯有付諸行動,投入反抗,才能達成古希臘神祇涅墨西斯(Némésis)所主張的「適度」的理想世界。
每一部作品都在闡述「反抗」
卡繆在二十五歲那年(一九三八)即構思創作了《異鄉人》(一九四二)、《薛西弗斯的神話》(一九四二)、《卡里古拉》(一九三八)、《誤會》(一九四四),完成了他的「荒謬」系列。由於筆觸生動,風格清新,尤其反映彼時的時代精神,而洛陽紙貴,大獲好評。進而被冠上「荒謬作家」以及「存在主義作家」的封號,但他都予以否決。他的好友沙特很早就看出端倪,說卡繆是「發現荒謬,從而反對荒謬」的作家。一九四二年起,他另起爐灶,構思「反抗」系列,先後完成了小說《鼠疫》(一九四七)*、戲劇《正義者》(一九四九)、哲學論述《反抗者》(一九五一),他幾乎說出了二戰後西方一整代人共同的心聲,讓他的盛名因此達於顛峰,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青睞(一九五七),稱頌他的作品「以一種精闢又嚴謹的方式,闡述了當今人類的自覺問題」。
綜觀卡繆一生的書寫創作,無論是小說、戲劇、哲學論述,幾乎部部都與「反抗」息息相關。而他所揭櫫的「反抗」實則與沙特等人倡言的「邁向自由之路」殊途同歸,其最終目的就是追求最高度的自由,自由說話、信仰及表述。只是卡繆所採行的路徑更平實易解,更貼近庶民。他的方式更直截了當,更能打動人心,「反抗」在他的作品裡就有了極高的「正當性」。
我反抗,故我們存在
一九五一年,卡繆發表了一部深思熟慮的論著《反抗者》,他從笛卡兒的那句名言「我思,故我在」獲得靈感,提出「我反抗,故我們存在」的信念。笛卡兒的名言旨在強調「我存在的自覺」,卡繆的信念則更為深刻,更臻廣度;先是強調透過全面性的反抗,包括藝術的反抗,才足資證明我的存在。再則,我的存在這樣的自覺,也必須與他人團結互助才屬於真正的存在。也就是說,精神上,它更能反映現代性,甚至當代性,也就超越了笛卡兒的「小我」,是一種「大我」的表現。這種對「大我」的關懷和自覺,便是人道主義的主要精髓。
卡繆一共花了八年時光(一九四三至一九五一)撰寫《反抗者》這部哲學思辯論集,包括形而上的反抗、歷史性的反抗、反抗與藝術,以及南方思想。卡繆說過這部論集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喜愛的一本。書中的論點一路揭露左派知青的政治盲從與前衛派的虛無主義。結果,當時他獲得的攻訐比稱許還多。他的好友羅傑・柯尼葉(Roger Grenier)說道:「我們的時代歷經許多不平,《反抗者》卻讓我們不失勇氣,打開通向希望的大門。」
《鼠疫》應是卡繆躋身法國文壇的扛鼎之作。之前的《異鄉人》雖讓世人驚豔,但就規模、向度及內涵而言,後者更勝一籌。小說一出版便告轟動,之後也拍成電影(一九九二)。沒想到事隔半個多世紀,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撼動全球秩序,人不分畛域,無論貧富,皆見識到它的威脅。這期間這本書竟成了最被閱讀的一本文學創作。卡繆前後花了七年時光,博覽史料及文獻,又靜心思索人類處境。以納粹德軍入侵法國的大逃亡,以及確實發生在他的故鄉阿爾及利亞奧蘭市的疫情封城的真實背景,採編年史方式,寫出這本逼真寫實、人物鮮明、細節詳實的寓言式小說。他曾在一九四二年的札記裡寫道:「鼠疫,意味著痛苦和死亡的恐怖,隔離、流亡、分散,這些都是人的命運。人可能自暴自棄,屈膝服輸,並從中看到懲罰罪惡的上帝之手。但人也可以透過反抗,透過團結一致,重新取得自己的尊嚴及自由。」
《正義者》可說是當代的經典悲劇。這是沙俄時期為推翻專政,一群起義者密謀暗殺沙皇親戚的真實故事。卡繆亦在《反抗者》裡闢章申論,提出所謂的「有所不為的謀殺者」。主角卡利亞耶夫行刺謝爾日大公之所以失敗,被捕入獄,然後絞死,乃是因為他拒絕殃及馬車上無辜的孩子。卡繆結論指出:「如此全然忘記自身,卻又如此關懷其他人的性命,可以想見這些有所不為的謀殺者,算是體驗了反抗中最極端的矛盾。」正是這種舉棋不定的煎熬,難以取捨的情境,成了悲劇的主題。
卡繆十分推崇西方神話裡的天神普羅米修斯的勇氣與決心。祂應是第一位反抗者,以具體行動盜取火種給人類,而觸怒了天神宙斯。他在《反抗者》裡說道:「藝術的最偉大形式,就是表達最高層級的反抗。」他在《正義者》裡也明言:「真正的反抗就是創造價值。」他在《鼠疫》裡透過醫師李厄講出:「追求幸福沒什麼好羞愧的。」並由決心放棄潛逃出城投入救災團隊的記者藍柏回應說:「但是單獨一人的幸福,就會讓人覺得可恥。」卡繆的結語應是:反抗才是人類的本性,唯互助才更能彰顯反抗的力道。
(* 編按:La Peste 直譯為「鼠疫」,卡繆此書的譯名通常有「瘟疫」、「鼠疫」、「黑死病」幾種,考量卡繆在本書中描述疫病傳染與人性反應的普遍性,並非專指是在特定疫病下才有的狀況,因此將書名定為《瘟疫》。本導讀行文以卡繆當年背景稱為《鼠疫》。La Peste在本書中於不同脈絡語境時有「瘟疫」和「鼠疫」兩種譯法,在此周知讀者。)
【導讀】
刪去所有形容詞 —— 從我們的時代讀《瘟疫》
洪明道(作家)
當我翻開此一版本的《瘟疫》,我們還照常逛街、買賣、旅行;當我闔上時,已經進入全國三級防疫警戒,救護車的鳴笛聲在夜裡越來越大聲,然後漸漸遠去。
新聞上充斥著淪陷、激增、延燒等字眼,隱喻在這種時候似乎是不必要的了。在《瘟疫》中讓書寫者有所共鳴的角色,或許是公務員葛朗。葛朗是為文字所苦的寫作者,讓人懷疑他是否就是敘述者。在疫情期間,葛朗因投入防疫而停止了創作,歷經瘟疫後,才又重新當起一個書寫者。「這次我刪掉了所有的形容詞」,他說。值此時刻,我也盡可能以這樣的方式來評述。
歷史中的疫病敘事
二〇一五年以希伯來文出版的《人類大命運》,在歐美出版獲得巨大成功後,二〇一七年在台灣也引發不少討論。這本書從〈啟示錄〉的四騎士開始,講述瘟疫、戰爭、飢荒和死亡對人類造成的影響。作者哈拉瑞抱持樂觀態度,認為「人類面對流行病束手無策的時代,很有可能已經成為過去了」。《人類大命運》以四騎士消退為前提展開論述,重新思考人類世、人文主義的人本精神以及可能的未來走向。
不久後的二〇一九年,出現在武漢的病毒才正要引起一場大流行。這意味著《人類大命運》前提失效,我們應該否定他所展開的論述嗎?姑且不論對未來的預測如何,哈拉瑞對歷史和敘事之間的觀察,或許能幫助我們了解卡繆的《瘟疫》在文學史中的特出之處。
回顧人類和疫病的歷史,我們會發現隨著科學的進展,人類對瘟疫的描繪產生了轉變。《瘟疫》(La Peste)在中國或台灣的某些版本譯為鼠疫,Peste一詞兼具鼠疫、瘟疫的意思。這種桿菌在中世紀造成大量傷亡,不過當時人類不知有細菌,更別說病毒了。這個疫病被認為和空氣、神明或惡魔有關,在繪畫中被擬人成拿著鐮刀的死神。這個時期,醫學並沒有太大用處,不過人們卻發現了隔離的效用,這項措施至今仍然十分好用。
在如此理解的架構下,瘟疫被認為是無差別的,無論是什麼信仰、身分的人,瘟疫都有可能找上門。然而,隨著醫學知識的累積,西方世界的人們不再認為瘟疫是上帝的懲罰。科技再加上人類社會中原本就有的階級,讓瘟疫變得並非無差別的了。現今一些文本或評論斷言式的宣稱瘟疫是平等的,看起來是一廂情願的。卡繆在《瘟疫》中提到城中和貧民區的死亡率差別,而二〇二一年的武漢肺炎從萬華蔓延開來,同樣也是城市的邊陲。
直到一九〇〇年代初期,鼠疫仍維持著它的威力。南台灣的「大湖」在日治初期仍稱為「大湖街」,但因為發生鼠疫和後續的人口遷移,不符合街的人口數,於是被取消「街」的資格。卡繆的《瘟疫》出版於一九四七年,場景設在一九四〇年代的阿爾及利亞城市,彼時的人類經歷了西班牙流感 、兩次的世界大戰,微生物學早已透過顯微鏡進入人的視野,疫苗技術也發展到可大規模施用了。在《瘟疫》中,不只有隔離措施,也出現了血清、疫苗這兩項技術物。不過,書中寫到由於工業生產的限制,不可能為大眾普遍施打疫苗,預防注射僅在防疫工作隊員身上使用。我們無法憑藉小說中的敘事,而認為是血清結束了這場鼠疫。相反的,《瘟疫》的敘事方式是無法用簡化的因果推論來詮釋的。不過,隔離、血清、公共衛生系統這些技術物是《大疫年紀事》的時代所沒有或未臻完備的,在《瘟疫》中成為人們「工作」的一部分。
回到字面上的第一層意義
武漢肺炎爆發之際,《瘟疫》在歐美重登排行榜,不只在文學社群中討論增加,醫師們也在學術期刊上分享閱讀心得。這次人們的閱讀方式和從前大不相同,大家暫時放下隱喻,以書中鼠疫大流行的社會反應,來對照現下疫病帶來的種種改變。
儘管醫學、科技等條件已有很大的不同,人類對傳染病大流行的反應似乎相去不遠,這使得《瘟疫》當今閱讀起來有如預言。「瘟疫」這個詞彙不單指鼠疫,也包含了引起人類相似反應的其他疾病,例如愛滋、SARS。醫學史家Charles Rosenberg 從《瘟疫》中歸結出大流行時人類社會的三幕劇。先是緩慢察覺及接受疫病,接著開始尋求解釋、處理混亂,最後則是與大眾協商。流行病一方面凸顯潛在的社會結構和問題,一方面逼迫人們選擇哪些是真正在乎的事。
在哪裡閱讀《瘟疫》影響著詮釋。美國醫師從中讀出政府的延遲反應如何影響疫情,如同書中人們起先對死老鼠的不在意。美國內部的種族議題也再次浮上檯面。不過,卻也有醫師認為中國的積極作為可能減緩了這場大爆發。這讓我再次確認了一項事實:這是頂級的醫學期刊,而非優良的政治評論雜誌 。
那麼,我們能在《瘟疫》中找到解決現實問題之道嗎?「對抗瘟疫唯一的方法,就是正直」,這是李厄在說服藍柏加入工作時,脫口而出的金句。或許讀者們和藍柏一樣,會想問正直是什麼?在此,法文原文為honnêteté,英譯為decency,彼此之間存在著落差。在書中,李厄的回答是「做好工作本分」。
此時此地讀《瘟疫》,我想起二〇一六年電影《正宗哥吉拉》(シン・ゴジラ)。《正宗哥吉拉》裡沒有英雄般的人,也沒有屬於人類陣營的巨獸與之抗衡,描述的是人類作為集合體和哥吉拉的對決。哥吉拉反應出人類集合體面對災難時的樣貌,包含了僵化但仍不斷自我修正的官僚系統、恐慌而有秩序的市民、試圖解決問題的技術官員、日本政府的外交處境。日版電影海報中,廣告語為「真實(日本)對虛構(哥吉拉)」,精準而耐人尋味。
《瘟疫》同樣沒有偉大的故事,鼠疫並非上帝給人類的懲罰,人也並非正義的一方,沒有英雄從天而降拯救眾人。舊時代敘事失效,意義從何而來呢?《瘟疫》在這樣的框架下,寫下另一種版本的人類處境。
《瘟疫》中有些片段讀來尤其有共感,其中的角色和現下的人們一樣關心著每日確診數 。不過,《瘟疫》提供了使人拉開距離的契機,暫時脫離當下的種種情緒,重新對我們正在發生的事賦予評價。我們能看見《瘟疫》中每個角色的情感和經驗,其中沒有一個是完美的。即使看起來最接近主角的李厄,也透露了他的迷惘。這樣的文本讓我們能和當下的敘事方式做比較,無論是對個人的過度吹捧,又或者極力貶低,相形之下顯得沒有說服力。
隨著小說推進,會發現當中每個人都是被需要的。看似宗教狂熱到荒誕地步的神職人員潘尼祿,在疫期加入了防疫工作。罪犯寇達深知人們在封城期間的欲望仍存在著,他和聖人般的塔盧在夜晚一起出去浪溜嗹,還邀請他觀賞歌劇。
正視人的各種面向,擔下責任,或許這就是《瘟疫》作為整體,給我們的對抗方法了。
那些像瘟疫的事物
雖然《瘟疫》的神職人員潘尼祿占了不少篇幅,敘事者卻點出沒有人真正相信上帝,卡繆可說是將宗教的神聖性從中剷除了。即便如此,我們應該都能同意《瘟疫》帶給我們的並非全然的虛無,存在本身也不是毫無意義的困境 。或許你可以將努力視為徒然,反正瘟疫會再來。但積極意義的詮釋是行得通,甚至更為有效,《瘟疫》鼓吹每個人的參與。若要用單一詞彙來簡略指稱,可以用「人本主義」來概括這背後的思想系統,卡繆在小說中也對人本主義者自嘲了一番 。
不過,無論是《瘟疫》在法國出版時的一九四〇年代末,又或者是剛被引進台灣的一九六〇年代,文學評論家大都不是這麼直接的讀這本書,而是在書中尋找像瘟疫的事物。其中一種普遍的詮釋,將《瘟疫》視作對納粹占領時期法國的託寓(allegory)。
小說全書圍繞著瘟疫進行,單就文本來說,我們可能很難找到相關的線索。卡繆卻留下了可以擴大解釋的裝置,那便是引自《大疫年紀事》的卷首語:「以一種禁錮的情況來反映另一種禁錮的情況,就如同以不存在的事來反映其他任何存在的事,同樣合理。」將出版的時空背景納入考量,以瘟疫來比擬納粹的託寓便顯得合理,出版前不久,法國維琪政權才在一九四四年垮台。
早期的台灣讀者可能比較熟悉志文版本的《瘟疫》,彼時的情形可說是一個卡繆各自表述。《文星》雜誌以他作為封面,試圖在反共官方立場下偷渡「反極權」。擁護官方的作家時而貶低卡繆或存在主義的反抗精神,時而聯想到民族偉大救星。在志文版本的譯序中,周行之說得保留,葉石濤的〈卡繆論〉 倒是直接了一些。葉石濤讀的《鼠疫》中,李厄被翻譯做相當本土的「劉醫師」,他認為《鼠疫》「在各方面和實際的政治和歷史有關聯。卡繆主張參加的文學,他認為作為一個作家需要參加於歷史和社會動態之中,消滅暴力和不正」。文末,葉石濤甚至寫道卡繆「反對專制政治的獨斷和壓迫,尊重民主主義的公開討論和人性的尊嚴」。
其時的專制政治指的是什麼呢?可以是中國共產黨,也可以是蔣介石。有趣的是,冷戰時期的反共標語「同島一命」,如今變成對抗瘟疫的團結喊話 。若我們採用這種方式來閱讀的話,當今最大的專制體制又在哪裡呢?
作為小說的《瘟疫》
人類對小說的標準隨時間改變,閱讀這本半世紀多之前的小說,我不得不承認有時會㧎㧎(khê-khê)。書中有些對話接近獨白,人物突然滔滔說起自己的故事。以今日的標準來看可能有些不自然,又或者人的說話方式因地域時代而有所不同。不過,卡繆藉由這些獨白,再加上日記、筆記,讓我們得以看見這些人物的自身探尋、在瘟疫肆虐時的情感,以及對處境的思考。
以小說技術來說,這名外表具有魅力的寫作者 讓我感到驚訝。他在三十出頭便對人類社會有如此透徹的了解,能和我們當今的狀況對照。儘管這是一個無法不嚴肅的作品,他也在裡頭埋藏了一些趣味,使用前作《異鄉人》的細節。而在疫情處於尖峰的緊繃時刻,李厄和塔盧打破了嚴格的防疫新生活,兩人在月光下裸泳。這個段落的意義,直到看完全書後才會浮現。
李厄、塔盧和藍柏相聚喝酒的段落讓我印象尤其深刻 。在這個段落裡,卡繆呈現了封城時期的枯燥、煩悶。藍柏原本想方設法要離開奧蘭市,透過足球員貢札列斯安排,希望突破封城回到巴黎。但因為封鎖範圍越來越大,計畫屢屢失敗,使他心情煩悶。
李厄劈頭就說,幫藍柏安排偷渡的那些人不會赴約。對一個遭受挫折的人來說似乎不太體貼。塔盧則試圖安慰藍柏,不要把發生一次的視為定律嘛!
藍柏卻回應,不,你們還沒明白,瘟疫的定律就是會一直重來。他一面說,一面用留聲機播放藍調名曲〈聖詹姆斯醫院〉(St. James Infirmary)。這首歌起源不明,有不同版本的歌詞,但都描述著心愛的人死去。在美國南方的爵士喪禮中,〈聖詹姆斯醫院〉是演奏的曲目之一。這首歌在小說前些段落的酒吧裡也曾出現過。接下來,請讓我直接引用書中的段落。
唱片放到一半的時候,遠處響起兩道槍聲。
「不是狗就是有人逃跑。」塔盧說。
過了一會兒,唱片放完了,一輛救護車的笛聲愈來愈清晰、大聲,從旅館房間窗戶下經過,聲音又漸漸變小,終至消失。
「這張唱片挺感傷,」藍柏說:「今天我已經聽了十遍了。」
「您這麼喜歡?」
「不是,是因為我只有這一張。」
藍柏提醒了他們一項薛西弗斯式的事實,瘟疫似乎永無盡頭。在這樣的時刻,三個人無言相對,音樂和窗外的聲響顯得格外清晰。音樂停止後,藍柏重啟對話,將音樂的重複和瘟疫連結在一起。無論李厄、塔盧或是藍柏,他們都即將要面臨最艱難的時刻。
在接下來的段落,卡繆描述大量死亡的情景。過多死亡帶來的麻木,以及為了避免疾病傳播,人們放棄追思儀式,只能有效率的進行掩埋。藍柏在前些段落播放的〈聖詹姆斯醫院〉,像是給死者們的輓歌,替無名者演奏的Sí-soo-mih(西索米)。即使清楚知道挑戰必然來臨,強調理性和責任,《瘟疫》仍保有人的情感和溫度,也許這是給我們這個瘟疫時代的禮物吧。
【譯序】
【譯者後記】
時光擋不住的恐懼,舉世處處奧蘭城
嚴慧瑩
這本《瘟疫》中文譯本於二○二一年中問世,距離卡繆原著出版的一九四七年,之間相隔了七十多年,相似的場景,同樣的恐懼,只不過這一次,封閉的不僅僅是一座奧蘭城,而是整個世界。
七十多年來研究《瘟疫》的評論者,經常提到這是本寓言式的小說,因為的確鼠疫幾乎絕跡,期間在亞洲肆虐的SARS和在非洲蔓延的伊波拉病毒儘管引起恐慌與傷亡,終究局限在某些地域,卡繆筆下的小小奧蘭城,可以被視為一個縮影、一則寓言。然而,二○二○年開始擴散全世界的新冠病毒,將這本小說的寓言變成了寫實,虛構變成了事實。李厄醫生就在你我身邊,記錄著我們周遭發生的疫情與疫情威脅下的人性。面對這場當代最大、最全面的人類衛生慘劇,《瘟疫》成了我們所有人的紀事。
《瘟疫》這本小說屬於卡繆的反抗系列創作(小說《瘟疫》、劇本《正義者》、哲學論述《反抗者》),主旨自然是描繪闡釋反抗的內涵與過程。因鼠疫封城的奧蘭市裡,有彼此戒備的恐懼小市民,有想盡辦法要逃出城的投機分子,有趁機發災難財的守衛或商人,有遲遲不肯正視問題的當局和某些醫師專家,這都是人性;但是卡繆看到的更是傾力救人的李厄醫生、自己兒子染疫但堅持一切按照規矩來的法官奧東、埋首研究血清的老醫生卡斯鐵、擔任卑微但不可或缺的疫情統計工作的小職員葛朗、途經奧蘭但被迫留下的記者藍柏……每個人都盡一己之力抵抗疫情,集合眾人之力反抗病菌,這,也都是人性。經由《瘟疫》,卡繆由「荒謬」提升到了「團結」,由「個人掙扎」到了「集體命運」,由「追求小我」到了「完成大我」,再次展現了他如此心愛、樂觀、韌性的「南方思想」(la pensée de Midi)(有關「南方思想」請見《反抗者》)。
關於《瘟疫》這本書,七十多年來全世界專家學者的評論分析不知凡幾,我有幸作為它的中文翻譯者,只想分享一下翻譯期間的一些心得感想:
二○二○年翻譯這本書的期間,正值歐洲疫情爆發,歷經巴黎連續三次封城,從春天封到冬天,國內城與城之間斷絕通路,國與國之間封鎖邊境,往來世界另一個洲更是不可能。每天的生活變得簡單而枯燥,出門要填一張外出事由單,不能超過X時間,不能離開家超過X距離,人對時間與空間的感知都被迫產生改變(真的不再需要時鐘、計算時差,像小說中的老人用兩鍋豆子算吃飯時間綽綽有餘)。這段時間內,每天在書房裡與《瘟疫》相對,翻譯到「災難是常見之事,但是一旦災難落到自己頭上,往往難以置信」這一句,心中一震。的確,下個月去義大利的旅遊計畫早已安排好、幾場展覽表演票早已訂好、暑假回台灣的機位早已買好……人如此自以為是地托大,以為可以預先安排、訂定計畫,以為可以掌握現在籌畫未來,殊不知小小一個病毒就全盤打亂推翻,真令人難以置信!
疫情蔓延,居民的恐慌、物資的短缺、醫療的崩壞慢慢展開,卡繆描述的情況一一實現在現實世界裡。書中的小人物栩栩如生,他們各自有各自的生命故事,各自的考量,卻自願集合在李厄醫生身旁,貢獻微小之力共同抗疫,每個人守住工作本分,無關造神,也絲毫沒有英雄主義色彩,這就驗證李厄鉅力萬鈞的那句話:「對抗瘟疫唯一的方法,就是正直。」面對死亡,儘管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但這是所有人共同的命運,是集體的課題。而這集體的反抗、相知、互助,才是人性感人之處。封城期間,每晚八點鐘巴黎市民打開窗戶,為醫療人員的辛勞和勇氣拍手鼓掌,我每天準時在窗戶前拍手,聽著一整條街掌聲回音轟轟,心裡也想到李厄、葛朗、藍柏、寇達……
在每天公布的染疫和死亡人數冷冰冰的數字下,扣人心弦的其實是許多怵目驚心的影像。在翻譯《瘟疫》中諸多段落:舞台上扮演瀕死情境的主角真的疫病發作死在台上,觀眾爭先恐後奔逃出劇院。夜裡一列列奇怪的無人電車,載著棺材沿著海邊峭壁駛向火葬場。足球場改建的隔離營區……眼前走馬燈浮現電視新聞畫面傳播的周遭世界真實發生的影像:空無一人如死城的巴黎市區、紐約中央公園搭起的臨時醫療帳篷、因染疫漂流海上的豪華郵輪、中國武漢上千張病床的方艙醫院、巴西聖保羅緊急挖掘的幾千個墓穴、印度燒屍體的熊熊火堆……虛構成真,感今懷昔,只覺得進入一個黑洞,一陣昏眩,直到翻譯到李厄這句話時方才看到曙光:「李厄醫生決定撰寫這篇在此到達尾聲的紀事,為了不當一個沉默者,為了替這些瘟疫患者做見證,為了至少讓他們遭受到的不公和暴力留下一個回憶註記,也單純為了告訴人們在這場災難中學到的東西:那就是,人的身上,值得讚賞的比應受蔑視的多。」
二○二一年七月中文譯本在台灣上市時,世界各地連同台灣都還疫情險峻,因此這本書不僅是寓言與寫實,更應是警惕與檢討。誠如書中一句:「習慣於絕望比絕望本身更糟糕」,我們沒有絕望的權利,更沒有習慣於絕望的本錢,而應時時刻刻保持卡繆《反抗者》的中心思想,那就是「我反抗,故我們存在」!
我雖然只是一個譯者,一個語言的橋梁,但衷心希望看不懂法文但能藉由我的翻譯看到卡繆這本書的人,能感受到他傳達的力量。身在亞熱帶的台灣讀者能領略他的「南方思想」,面對疫情團結一心無所畏懼,緬懷逝者關懷傷者,並繼續對生命充滿希望。
【導讀】
卡繆的「反抗」哲學
吳錫德(淡江大學法文系教授)
西方文明一項極重要的精神資產為「懷疑論」,那是古希臘時期智者思辨的依據。人唯有透過質疑某些理所當然的主張,才能取得身心靈的平衡。這個求知態度可一體適用到許多知識領域,舉凡哲學思辨、科學、宗教,乃至社會存有的意識形態。事實上,透過「懷疑論」的檢視,才是具體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作家卡繆大學時專攻古希臘哲學,熟諳其精神,並且還提領出「南方思想」(la pensée de midi),即主張追求和諧、節制及平衡。但在這過程中,他更倡導以「反抗」作為行動綱領。認...
目錄
導讀——卡繆的「反抗」哲學 (吳錫德)
導讀——刪去所有形容詞——從我們的時代讀《瘟疫》 (洪明道)
I
II
III
IV
V
譯者後記——時光擋不住的恐懼,舉世處處奧蘭城 (嚴慧瑩)
導讀——卡繆的「反抗」哲學 (吳錫德)
導讀——刪去所有形容詞——從我們的時代讀《瘟疫》 (洪明道)
I
II
III
IV
V
譯者後記——時光擋不住的恐懼,舉世處處奧蘭城 (嚴慧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