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典100句系列,輕鬆閱讀經典,領會佛經智慧
「佛教經典100」針對普及性高、重要性強的佛經,精選經典名句100則,就該經句的語譯及智慧,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文字活潑,破除佛經給人艱深難懂的印象,輕鬆領會佛經智慧,並融入生活中。每一篇結構統一,包括單元有:
【詞語解釋】名詞、梵語、法數的解釋與引伸意義。
【經句語譯】用白話方式直接呈現經文意義。
【經句出處】經句出處及完整經文內容。
【經句的智慧】解讀名句內容、故事背景與典故,解讀名句背後思想。
【隨喜思惟讀經句】以現代的語言、觀念加以表達經典文意。並列舉古今中外、現代或歷史相關的意思或引用此名句的例證。
淨土三經——
《阿彌陀經》:強調只要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死後就可往生西方。除此之外,此經也深刻描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景象,以及闡明阿彌陀佛佛號由來與意義。
《觀無量壽經》:藉神話傳說,宣揚極樂淨土的美妙莊嚴,強調信眾若真心修持或思念阿彌陀佛,即可滅罪消災,死後往生極樂淨土。但是念佛的果報是隨著個人修淨業的深淺、善根的不同,有分上、中、下三等。
《無量壽經》: 眾生如果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要臨終之時能夠持念阿彌陀佛聖號,並且心不顛倒、一心不亂,阿彌陀佛與你有緣的佛菩薩就會接引你去西方極樂世界。
【內容特色】
「淨土三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
這三部經典是漢傳佛教最大派別——淨土宗的思想基礎,也是淨土宗信眾早晚必定課誦的重要典籍;其建立「觀想念佛」的易行道,影響漢傳佛教至深。
淨土宗強調念佛是修行佛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便捷法門,由於易懂易修,所以成為民間最普及的佛教派別。在台灣民間於往生助念時,包括法師及許多助念團體都是念誦此三經,助亡者往生淨土。
【銷售理由】
1. 解決讀者讀經的困難:佛經厚重繁複,有興趣者少有讀完一部經典的時間與心力,加上名詞繁複,閱讀障礙高,理解力有限,難以思維經典的智慧。本書解決以上困擾,讓讀者不必讀完一部佛經,就能領會深藏其中的智慧。
2. 表述型式創新:市面上尚無以選句型式呈現的佛經作品,具市場獨特性。
3. 讀者群明確。
4. 落實「人間佛教」生活菩提化:將佛教經典的智慧應用於生活,而非只是課誦的教材。
作者簡介:
總策劃:陳劍鍠教授(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主任)
顧問群:藍吉富教授(中華佛教研究所研究員)
陳一標老師(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陳又新老師(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編者:陳劍鍠教授
高雄巿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淨土思想及宋明學術思想。現任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主任。
著有:《行腳走過淨土法門——曇鸞、道綽與善導開展彌陀淨土教門之軌轍》(2009,商周)、《圓通證道——印光的淨土啟化》(2002,東大)、《淨土或問.導讀》(2004,東大),以及學術論文十餘篇。
章節試閱
佛教經典100句系列——淨土三部經
第1句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3,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4,今現在說法。
◆詞語解釋
1.佛土:指一尊佛所住的處所,或是所教化的國土,其領域為三千大千世界。
2.阿彌陀:意譯為無量壽(Amitayus,音譯阿彌多廋)、無量光(Amitabha,音譯阿彌多婆),因此,阿彌陀佛也稱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
◆經句語譯
釋迦牟尼佛教示長老舍利弗:「從此處往西邊的方向,經過十萬億尊佛所教化的佛土,有一個世界叫做極樂。這個國土有一尊佛,名叫阿彌陀,如今正在對眾生宣講教義。」
◆經句出處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
◆經句的智慧
「從是西方」是指方所,遠指此土在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是指須經過的佛土數量;「有世界名曰極樂」是顯示國名;「阿彌陀」是極樂世界的教主;「今現在說法」表示阿彌陀佛現今正在說法度眾。
這個世界為何稱為「極樂」?經文說:「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又說:「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如此殊勝的環境,是修行的絕佳處所;況且教主現今正在度化眾生,古代大德曾說:「現在說法,漠然不顧;甘墮城東,是則名為可憐憫者。」因為眾生與過去、未來之佛,皆未能相逢,現今透過釋迦牟尼佛的教示,而得知阿彌陀佛正在極樂世界教化眾生,現在如果空過,則為可憐憫者。
◆隨喜思惟讀經句
《佛說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世尊)無問自說的一部經典。通常世尊敷演教說前,必有眾生請法,然後世尊才接著說法。不過,這部經典並非如此,可見其殊勝處。世尊為了傳達經過十萬億佛土的西方,有一個佛土叫做「極樂世界」,希望祂所教化的娑婆眾生忻慕此土,而願意往生。從宗教信仰的立場來說,這是解脫的終極關懷,救度的成效得以豁顯出來。這道理很簡單,因為西方極樂淨土的教主阿彌陀佛現正在說法,那裡的環境非常理想,適合修習佛法,倘若依循佛力的加被,容易成就無生法忍,親蒙授記,證得佛果。等到自我功夫成就,便能來去自如地倒駕慈航,普渡眾生。
此句經文還有一個值得提出的問題,即凡夫如何能夠往生到遙遠的極樂世界。經文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這麼遙遠的西方,博地凡夫如何能到?這可從兩個立場來看,一是涉及到「即心是土,即土是心」,或是所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的說法,這屬自力的範疇;一是據彌陀神力加被,則再遠的他方世界皆可到達,這屬他力的範疇。有關「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的問題,我們在論述《觀無量壽佛經》的「自心作佛,自心是佛」的經句時,會再深入探討。
第10句
彼佛光明無量1,照十方2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詞語解釋
1.無量:不可計算、沒有限度,這裡也指佛德無限。
2.十方: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等十方。
◆經句語譯
西方極樂世界的那尊佛具有無量無邊的清淨光明,普照十方佛國,沒有任何障礙,因此稱為阿彌陀。
◆經句出處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
◆經句的智慧
這節經文主要介紹釋迦牟尼佛教示娑婆世界的眾生,在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能發出無量光明,照射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阿彌陀佛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因此衪又稱為「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
經文又說,凡被阿彌陀佛的光明所照臨,在現世即可消除三毒煩惱;如果是在三塗苦的眾生,能夠因此而遠離苦惱;壽終之後,即能解脫,往生淨土。阿彌陀佛的光明顯赫,不只是釋迦牟尼佛讚歎,一切諸佛、諸聲聞、緣覺、菩薩等眾聖,也都共同讚歎。假若眾生在聽聞諸佛、諸聖讚歎阿彌陀佛之後,能夠日夜稱揚念佛,便能隨著眾生的意願而往生極樂國。阿彌陀佛所發出的光明如此殊勝,是因衪在因地時曾發這樣的願:「若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阿隬陀佛的光明能夠獨勝於他佛,乃因衪的誓願,在酬因感果的修道過程裡,成就光明無量的佛身,因此衪具有與諸佛不同的殊勝光明。
◆隨喜思惟讀經句
印光大師(1861—1940)曾經說過一則有關佛光加被,而免去刼難的故事。
民國十九年,蘇州有一位年青人,約廿四歲,他的名字叫做郭振聲,在蘇州景德路開一間紙店。他曾陪伴家中的一位老人來到報國寺,請求印光大師給予皈依。當時印光大師跟他說,現在是一個患難世道的時日,應當時常念佛及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他當時是個廿四歲的大胖子,哪裡肯聽受這番話。隔年十二月,他前往上海,遇到戰事發生,無法回蘇州,過年的時候戰事仍未停止,而且火車已斷,因此坐小火輪船繞道嘉興回去蘇州。這一路上,有許多強盜搶劫,他因此常常默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到了夜晚,強盜來劫,他在下艙,下艙坐的都是窮人,強盜在上艙搜刮完後便到下艙,窮人的錢通通搜括而去。不過,這個大胖子身穿皮袍子,強盜卻不問他。一船人通通搶光,唯他一個人沒被強盜盤問。印光大師說,這即是佛光加被,所以強盜看不見他。
上述這則故事,印證了《無量壽經》所教示的,念佛行者能夠受到佛光加被,遠離苦厄。淨土法門有一首「讚佛偈」,充分表達了阿彌陀佛的光明,慈悲攝受無量無邊的眾生: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渡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此「讚佛偈」是宋朝擇瑛法師(1045—1099)根據淨土三部經的內涵而作,文句、字義都很優美。想修持淨土法門的人,如能對此偈頌詳加瞭解,必有助於淨業之修持。
第17句
阿闍世1,隨順調達2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3。
◆詞語解釋
1.阿闍世:中印度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的兒子,弒父王自立。即位後,併吞鄰近小國,威震四方,奠定印度統一的基礎。
2.調達:又稱提婆達多,是佛陀叔父斛飯王的兒子,阿難的兄弟。一般認為他犯五重逆罪,破壞僧團,與佛陀敵對之惡比丘。
3.頻婆娑羅:中印度摩揭陀國的國王。在佛陀證道之前,曾請求佛陀於得道後先至王舍城受其供養,釋尊默許之。
◆經句語譯
阿闍世聽順惡友調達的慫恿,幽禁他的父王頻婆娑羅。
◆經句出處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
——劉宋.畺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經句的智慧
這節經句,道出人間逆倫的悲劇,也是佛陀說出《觀無量壽佛經》的因由。
頻婆娑羅王相信佛陀的教法,護持佛教,不遺餘力。晚年在宮殿內的塔寺安置釋尊的髮、爪,日日禮拜。後來因為太子阿闍世王篡奪王位,而死於獄中。
阿闍世王又叫做「未生怨王」、「法逆王」,因為她的母親韋提希夫人懷胎時,有占卜師預言這個兒子出生後將會弒父,父王聽了占卜師預言,十分驚恐,因此自宮殿的樓上將阿闍世投棄地面,然而,阿闍世奇蹟似地並未墜樓身亡,僅是折斷手指,因而以其未生前即已結怨,稱為「未生怨」。
阿闍世長大成人後,立為太子,因聽信惡友提婆達多的慫恿,幽禁父王於地牢中,欲致之於死地。顯然,阿闍世王這種背逆的舉動,跟他報復的情結有關。不能認同其父,幽閉其父,乃至篡奪王位,正好說明他不能自溺自閉的情愫。這是內在情感的渲泄。然而,外在的影響因素,則是惡友調達的慫恿,促使他戮力以赴,演出一齣弒父的悲劇。
這齣悲劇在他的母親心裡,成了斑斑血淚、最是痛苦的惡報。她向佛陀號泣:「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這應不是多愁善感者的無病呻吟,任誰也知這是隱藏於背德背後的肺腑之言。
◆隨喜思惟讀經句
天地之間以愛相連,大多數父母對子女的關愛,無微不至。然而,子女常常無法體認父母的恩情。俗言:「父母愛兒如長江水,兒愛父母不如扁擔長。」這句俗諺用來形容阿闍世的行徑,甚為合稱。《孝經》曾言:「事奉雙親,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兵。」可見,孝道亦可為治國之資。可惜阿闍世不懂此中道理。
蘇格拉底說:「不孝父母,而盡情於他人,無益也。」這句話對不孝之徒而言,可謂一針見血。現代社會常看到對有些人對豢養猫、狗等寵物,備極關愛,但對自己高堂父母,可能不聞不問。試問,這樣的行徑難道不違反常規、違背情理,真可謂「倒行逆施」。
《心地觀經》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經於一劫,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父母,而未能報一日之恩。」不孝者聽聞這句經文,不知能否深思而痛改前非!
第31句
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1,八十隨形好2。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詞語解釋
1.三十二相:謂佛的肉身所具有的特殊容貌,這些特徵顯而易見,可分為三十二相,例如足下安平立相、足下二輪相、頂髻相、白毫相等等。
2.八十隨形好:「好」為佛肉身形貌比較微細難見的部分,共有八十種好。佛身具有三十二相及八十種隨形好,兩者並稱,即為「相好」。
◆經句語譯
心裡憶念佛時,當下的心即具有的三十二種相好及八十種隨形好。這即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道理。
◆經句出處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劉宋.畺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經句的智慧
佛曾於過去世的百千大劫裡,修習相好業,因而此生能夠成就相好。《大智度論》卷二十九,云:「若須八十隨形好,何不皆名為相而別為好?答曰:相大嚴身。若說大者則已攝小。復次相麤而好細,眾生見佛,則見其相,好則難見故。又相者餘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別說。」依據《大智度論》所言,分別「相」、「好」,表示二者有所不同,粗顯者叫做「相」,細微者稱為「好」。「相」是其他眾生所能證得,而「好」則只有佛、菩薩能夠證得。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裡,其中第廿一願有云:「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這一願又稱為「三十二相願」、「令具諸相願」、「所化成滿三十二相願」、「具足諸相願」、「具三十二相願」、「滿大人相願」等等,即願往生極樂佛國中的人天,悉具足三十二相。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兩句話表示心若不作佛,則心便不是佛;心不是佛時,則此心是作九界眾生。反之,心若不作九界眾生,則心不在九界;心不在九界,心便在佛界。古代大德說:「果明此理,而猶不念佛者,則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兩句經文,不只是《觀無量壽佛經》的綱宗法要,實則也是釋迦如來一代時教的大法綱宗。進一層而言,不只是釋迦一佛的法藏綱宗,實則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藏綱宗。古代大德說:「此宗既透,何宗不透?此法既明,何法不明?所謂學雖不多,可齊上賢也!」這樣的勸誡,實為頂門針,鞭辟近裡,對症良藥,能使人警醒。
經文最後的「多陀阿伽度」翻譯為「如來」,「阿羅訶」翻譯為「應供」,「三藐三佛陀」翻譯為「正遍知」,即佛的十種尊號中略舉三號。
◆隨喜思惟讀經句
如何理會「應佛」入眾生心想?必須確實明白所見之佛是唯心所現,若是認為心外實有的境像,恐怕會遭致著魔發狂。換言之,「應佛」雖是唯心所現,衪歷歷分明展現在修持者的眼前,但實際上並非真實的塊然一物。若認做外境,執取實有,便會造成魔境。
心能夠包太虛、週沙界,心量是廣大無邊的,一切諸法皆由心立;一切凡聖皆由心生。世間一切教法,所說的皆屬心的作用,隨其心淨則國土淨,隨其心穢則國土穢。依此類推,「心」隨想佛界之緣,便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若隨想眾生各界之緣,便是「心作眾生,是心是眾生」。
佛家常言,「心作三乘,心是三乘;心作六道,心是六道」。
佛由心作,地獄也是由心造,心之力用,非常勝妙。
如果明白這層道理,便不會不念佛。
禪門有則蘇東坡(1036—1101)跟佛印禪師(1032—1098)一起打坐參禪的公案,常為人所舉例。蘇東坡跟佛印禪師在金山寺打坐參禪,當時蘇東坡頓覺身心通暢,輕安無比,於是問禪師:「禪師!你覺得我這樣的坐姿如何,呈現出怎樣的境界?」
「非常莊嚴,像一尊佛!」佛印禪師回答說。
蘇東坡聽了非常高興。佛印禪師接著問蘇東坡:「學士!你覺得我坐的姿勢怎麼樣?」
蘇東坡與佛印禪師論禪理,常被佛印占上風,於是心生一計,想愚弄佛印一下,就故意回答說:「像一堆牛糞!」
佛印禪師聽了毫無怒氣,並且表現出一副平和溫潤的態度。
蘇東坡異常得意,心想今天愚弄禪師一翻,贏了佛印禪師,於是逢人便說:「我今天贏了!」
消息傳到他妹妹蘇小妹那裡,妹妹便問道:「哥哥!你究竟是如何贏了禪師?」
蘇東坡沾沾自喜,自鳴得意地敘述了一遍。蘇小妹天資聰穎,天才橫溢,她聽了蘇東坡得意的敘述之後,說:「哥哥,禪師心中如佛,因此他看你如佛;你心中像牛糞,因此你看禪師才像牛糞!你輸了。」
蘇東坡啞然,自慚不已。
這就是因心的淨、穢,而變現出一切外在依報正報為淨、穢的道理。
雖然說心污垢所變現的國土便為穢土;心清淨所變現的國土便為淨土,但願意自淨其心的人,其最直捷的方法不外乎修習淨土教門。因為修「淨」必能得「淨」,種何種因,必得何種果。
第42句
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1。
◆詞語解釋
1.授手迎接:發願往生淨土的修淨行者,臨終時蒙阿隬陀佛、觀世音、大勢至及聖眾前來接引,往生極樂淨土
◆經句語譯
阿彌陀佛放出極大光明,普照修淨行者的身體,並與其他菩薩伸手迎接此人。
◆經句出處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
——劉宋.畺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經句的智慧
這節經文說明上品上生的修淨行者在臨命終時,其往生因緣的情況。由於這樣的修淨行者,生前佛持三心(如前句所介紹),精進勇猛,始終不懈,因此在臨終的時候,西方三聖及清淨大海眾諸菩薩,授手迎接,讚歎勸進,以慰其心。
因為「精進勇猛」,所以能感應阿隬陀佛、觀世音、大勢至及聖眾前來接引。精進就是不懈怠;勇猛就是不退轉。尤須注意的是,這節經文言及「七寶宮殿」亦顯現在修淨行者的眼前,這表示七寶宮殿是阿彌陀佛的居處,這個依報莊嚴一併呈顯在面前,亦即「聖境詳現」,修淨行者的淨業成熟,兼福兼慧,以及他有強烈的願往之心,因而在臨終之時,顯現聖境。此時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乃因修淨行者「精進勇猛」,所以手執金剛臺以表記修淨行者所下的努力,功不唐捐。
「精進勇猛」是修持的標幟、指南針,能不能往生極樂國土,端視是否精進勇猛。普賢菩薩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普賢菩薩教導眾生要但念無常,時時刻刻想到無常大敵,因為人命呼吸間,一息不來,輪迴路險,焉知何在?
◆隨喜思惟讀經句
唐代僧衍法師是并洲汶水(今山西太原)地方的人,年輕時就出家,在過世前的五、六年,他專心稱念阿彌陀佛,每天禮拜阿彌陀佛五百次,之後逐漸增加禮拜的次數。當他將要過世時,增加到一千拜,並且不斷念阿彌陀佛名號,多達七八萬遍,不曾懈怠。
僧衍法師往生那天告訴弟子說:「阿彌陀佛前來授我香衣,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聖眾佈滿虛空。從這裡往西方,全部都是淨土。」說完後就過世。僧衍法師以前並不是歸心淨土,是九十歲後聽到道綽大師(562—645)講述《觀無量壽佛經》,聽完後就發願求往淨土,修行四、五年,臨終前便有如此瑞相。
這則往生事蹟言及修淨行者的「精進勇猛」,以及西方三聖顯現在臨終的修淨行者眼前。佛菩薩來迎接,須配以自身的修淨功業,這是「二力正助功德」,李炳南居士說:「二力,是你自己功夫,你不用功是不行;此外還有佛的力量,佛來接引你。你看阿彌陀佛差不多是站相,接引的樣子。」他又說:「現在正是末法時期,修其他法門,都要仗著自己的力量斷惑證真,就是證個羅漢小果,也得千年萬年,很不容易辦到。惟有淨土是二力法門,自力不夠,佛力來加被,最特別處是不須斷惑,但能感應道交,臨終佛即來接引,一往生就成功。這個法門當生成就。但要緊在『感應道交』,如不能感應,就不能成就。」然而,感應道交的要訣在於修淨行者能否「精進勇猛」!
第61句
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
◆詞語解釋
1.剋果:「剋」,必、期之義,由因必得果,故稱「剋」。必定得果,稱為剋果。
◆經句語譯
譬如有人用斗杓來測量海水,一杓一杓地將海水盛出來,歷經無數劫後仍然可以量盡,取得海底妙寶。
◆經句出處
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法藏比丘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
◆經句的智慧
這節經文使用譬喻來說明精進求道,必定能夠得果。依佛教的教理所言,由因必得果,因而這裡用「剋」來強調,只要願心堅固,依照願心去修行,沒有達不到目的。這個譬喻就是下面談到的經文:「人有至心精進」,如有至誠心精進,絕不懈怠,那麼「求道不止,會當剋果。」「剋」當「能證」講,必定得果,稱為剋果;必能證果,稱為剋證、克證;必獲聖果,稱為剋聖;必能得其實義、取其實體,稱為剋實、克實。換言之,世自在王佛告誡法藏比丘至心精進的重要,如能如此行之,將來一定能證得果位。故說「何願不得?」無論發什麼願? 沒有得不到滿願。
在《大法鼓經》裡亦說:「佛告迦葉,如以一毛滴大海水,能令盡不?迦葉白佛言:唯然!能盡。」「大海」寓含所發起的願,甚為廣大;「一人斗量」譬指在因位時,行持漸次增上;「經歷劫數」是譬指時節長遠,「窮底」是譬剋果所願;「得妙寶」是譬指證成正覺。法藏比丘立志勇猛,自當有進。求索精進而不休止,必會成就心中的大願。
◆隨喜思惟讀經句
就世間法而言,立志要如飢渴之於飲食,王陽明(1472—1529)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有些人為理想而喪生,有些人藉理想過日子。何況是出世間法,怎可沒有遠大目標!只要目標明確,絕不會誤入歧途;而且,成就大事,不在於力量大小,而在於堅持多久。世自在王佛告誡法藏比丘要堅持理想,因為法藏比丘所發的願,甚深甚廣,因此要有長遠心,還要發精進心。長遠,不是短時間可以成功的;也不能懈怠放逸,還須精進。這是須全力以赴地努力奮鬥,在心中建立起堅定的信心和信念。這種堅定的信心和信念,是具有無限的高貴情操,法藏比丘為了度眾,確立了自己的情操,因為沒有高貴情操,永遠無法瞭解眾生的高貴情操,乃至不相信眾生能夠擁有高貴情操。這個高貴情操,或許可以視為「佛性」——眾生成佛的根據。
世自在王佛給法藏比丘指出一條理想之路,想救度世間苦惱的人,便須到海底採擷珍寶,海底下有個摩尼寶珠,得到摩尼寶珠就能救度一切世人。世自在王佛明瞭法藏比丘是個智慧聰明、崇高明睿的人,日後必成大器,讓他到海底撈寶的教示,可如歐陽修(1007—1072)所云:「善用人者,必使有材者竭其力,有識者竭其謀。」而我們可進一步說,有才能的人必會相信自己,以及相信自己的力量。法藏比丘正有如此高貴精神,任何修菩薩行的眾生,亦皆須有這樣的情操。
第66句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1,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詞語解釋
1.十念:(1)十聲稱名。(2)憶念阿彌陀佛之總相及別相。
◆經句語譯
假設我成佛時,十方眾生發至誠心且歡喜深信、願意往生到我的國土,即使只稱念佛號十聲,也能往生。如果有不能往生的,我就不成佛。
◆經句出處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
◆經句的智慧
這句經文是阿彌陀佛所發的第十八個大願,稱為「念佛往生願」,又作「攝取至心欲生願」、「十念往生願」、「聞名信樂十念定生願」、「本願三心願」、「往相信心願」等,即願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佛國,乃至十念,皆得往生。此願為四十八願中最重要的一願,所以有「願王」之稱。
這裡的「至心」是指至誠之心,《無量壽經》除了本處所云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尚有「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至心迴向,欲生我國」等句,善導大師的《往生禮讚偈》說:「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又在《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裡說:「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由此可知,四十八願之中,以此「念佛往生願」為本願中之願王。
有關「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問題,因為跟《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下生的經文「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所說不同,而且歷來說法極多,各家注釋也提出許多答案。
印光大師曾以「平時說」來解釋《無量壽經》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讓修淨行者能於平時自我策勵;而以「臨終說」來解釋《觀無量壽佛經》的「五逆十惡」,讓根器下劣的眾生能信自信佛,順利廣開阿彌陀佛的救度大願。
◆隨喜思惟讀經句
除了《無量壽經》這裡提到「十念」外,本經在別處亦有提及。另外,在《觀無量壽佛經》亦說:「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可見,這兩種經典均記載十念念佛即可往生彌陀淨土的教說。不過,「十念」的解釋歷來有許多種,但大抵而言,「十念」含有憶持、憶念的意思。
「十念」被轉換為「十聲」,這在善導大師的說法最為顯著,善導大師以前的曇鸞大師與道綽大師尚未如此詮釋。曇鸞大師所陳述的「十念」是指「憶念」,不是念佛次數的意思,因而曇鸞大師所指的「十念相續」應是「無間相續的意念」。「十念」的「念」不是指剎那生滅的時間單位,也不是指念佛次數,而是心中沒有其他雜想,證得念念相續,名為「十念」。換言之,達到十念相續(或言念念相續)便能夠成就往生淨業,所以,念佛行者只要一心稱念,不緣他事,不須計算念數多少,淨業自然成就。
善導大師轉換「十念」為「十聲」的詮釋,影響甚巨,後來許多修持淨土教門的學者都視「十念」為「十聲」,使「十聲」成為修持主流。然而,善導作出如此詮釋,用意為何?他站在業重凡夫的立場,專倡稱佛名號以求生淨土,在末法的人世間確立頓脫生死的方向,對淨土教門給予新的詮釋。
第67句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1,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詞語解釋
1.功德:功能福德,指行善所獲的果報。
◆經句語譯
假設我成佛時,十方眾生有發菩提心、修習各種德行,又發至誠心願往生我的國土,在瀕臨壽終之時,若是沒有看到我與其他聖眾出現,並且圍繞在壽終人的面前,我就不成佛。
◆經句出處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
◆經句的智慧
這句經文是阿彌陀佛所發的第十九個大願,稱為「來迎引接願」,又作「修諸功德願」、「現前導生願」、「至心發願願」、「臨終引接願」、「聖眾來迎願」、「行者命終現前導生願」等,即願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欲生極樂淨土,而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前來迎接往生極樂淨土。
此願有「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臨終來迎」等要義。「發菩提心」即是發起冀求無上正真道心,《觀無量壽佛經》曰:「發菩提心,深信因果。」發起菩提心才能與大乘佛法相應,自利利他的大乘心行,是修淨行者的要務,缺此不得往生。
「修諸功德」的「功德」,指淨智妙圓,體自空寂,不求於世。「惡盡曰『功』,善滿稱『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功德並非是一般修福造善之世間善法,真實功德是以出世間的涅槃法來出離塵世,證得菩提聖果。就修持淨土教門而言,行者不能只專注在人天福德,因為人天福德是有漏業,不出輪迴,仍是三界所造之業,須以念佛功德作為資糧,轉向往生極樂國土。
「至心發願」的「發願」,指發起誓願。《阿彌陀經》亦曰:「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修淨行者如果不能發願往生,即便力持佛號,亦無法往生。因為往生與否,跟自己願往之心有密切關係。
◆隨喜思惟讀經句
念佛法門的方便在於以佛念止息妄念,遠離分別,諸根寂靜,得平等住。即便未能斷惑,亦能在伏惑的當下,讓奔湧的識波澄止而不妄動,讓修淨行者在臨命終時不為惡業牽引,只隨淨業而安然往生極樂國。平時努力修持,老實念佛,在臨命終時才能使得上力。任何以取巧、僥倖的心態來冀求往生佛國,終將一無是處,好比「煮沙欲成飯」,了不可得。
在歷代的往生集裡記載許多佛菩薩來迎接行者的事例,茲舉二列如下:
明代有一位叫做大雲的出家人,平日專志修習淨土淨業,前來依止的信徒非常多。因此募款建立吉祥寺,成為當時的大叢林,並訂下共住的規約。不久,示現些微的病痛,於是斷絕飲食,專意稱念佛號。經過一個月,在這段期間,如果有人前來探視他,大雲就說:「不憶念阿彌陀佛,想念我作什麼?」藉此勸誡信徒平日好自修持。大雲在臨命終時,告訴弟子說:「為我將房舍灑掃乾淨,阿彌陀佛來迎接我了!」說完,端坐念佛而往生。
宋代有一位叫做梅福的居士,平日誦經、持戒,一心繫念西方極樂淨土。臨命終前預知時至,於是斷絕食物,只有飲水,不斷地稱念大勢至菩薩聖號。到了第七天,梅福事先洗澡沐浴,更換衣服,然後端坐告訴大眾說:「大勢至菩薩來迎接我了!」說完,便坐化往生。
佛教經典100句系列——淨土三部經
第1句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3,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4,今現在說法。
◆詞語解釋
1.佛土:指一尊佛所住的處所,或是所教化的國土,其領域為三千大千世界。
2.阿彌陀:意譯為無量壽(Amitayus,音譯阿彌多廋)、無量光(Amitabha,音譯阿彌多婆),因此,阿彌陀佛也稱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
◆經句語譯
釋迦牟尼佛教示長老舍利弗:「從此處往西邊的方向,經過十萬億尊佛所教化的佛土,有一個世界叫做極樂。這個國土有一尊佛,名叫阿彌陀,如今正在對眾生宣講教義。」
◆...